分卷阅读74

      摧毁是我爱你的本能 作者:蛮风醉客

    分卷阅读74

    又很普通;当然,这就足够了作为它成为我名字的理由。

    想想我的出生地还有最开始的一些事情嗯,我需要慢慢回忆,因为我如今毕竟都是个四十好几的人了,慕嘉白小朋友到现在还是会不时地吐槽我像是被时间遗忘了一样脸上没有留下岁月的印记,实际上我认为他过了

    生长期后模样也没怎么变化过,没资格说我。

    我出生在云南,是个彝族人,本名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因为我在还是个少年的时候便离开那里了,而且我在潜意识里并不想面对那些家乡的家人。

    我是在父亲把我带去一个堆满仪器的黑诊所后,过了两个月被带走来到s市的。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所以我记得很清楚。而那个说是父亲的男人,我也只是姑且这样称呼他而已,后来我得到的遭遇让我对亲情相关的词语

    都已经麻木了。从那天开始,我离开了巍峨的大山和灵秀的竹林来到了这个正全力驱动着马达发展的城市。

    那年我十一岁,处于对一切似懂非懂,三观正在建立的时期。

    领养走我的那家人家姓林,在当时普遍石库门七十二房客的s市社会背景下却坐拥着大宅大院,是相当有名望的人家,当时的家主是市里政委,祖上是参加过抗日、抗美援朝的老□□。

    到了s市我才发现我并不是唯一被收养的,在我之前还有两个孩子被带到了这里,我被安排和他们在一间房里居住。

    那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的和我差不多大,留着小平头,皮肤麦色,比我瘦些,叫张年;女的比我和张年都大几岁,开梳两个垂垂的麻花辫,一双眼睛很漂亮,水汪汪的像是浸在水里的杏仁,名字叫柳秋弟,她说她有个

    弟弟,叫柳春妹。

    林家给我们各自又另取了名字,张年变成了林年,柳秋弟变成了林秋,而我,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口音都比较重名字又大多包含生僻字,他们硬是没从我生父母那儿或者我这儿听出我确切的本名,便就随意安了个简单的不

    能再简单的名林一。若我那时的名字和我本名有点联系,或许我现在也是能记起来我当初到底叫什么的,可惜没了名字的羁绊,加上后来的事情,我渐渐地对曾经那个处在山清水秀之中的家淡了情感了。

    我们仨对于林这个姓都是排斥的,因此几个人之间都是阿年、阿弟、阿一地称呼。造成这种逆反心理并不能怪我们,原因无他:林家太缺少人情味了,太过缺少了,而这些主要是对于我们。

    林家人不允许我们踏出林家一步。有次阿年捡了只飞进院落的风筝玩,风筝被他好不容易又放了起来后又飞出了院子去,阿年便叫上我一起翻墙出去拿,等拿完了回到邻家,接踵而至的便是一顿毒打。晚上阿弟悄悄点起

    油灯,抹着眼泪替我们涂药。我原本是不怎么疼的可在昏暗的灯光里我看见阿弟通红的眼,看见阿年身上那一道道的触目惊心后,我身上的伤口和心尖上的疼痛都和在了一起,催的我眼珠子和脑仁子一起疼。

    林家人无论主仆和尊卑,见着我们的时候,谁都能感觉到他们在看的似乎并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没有生命的物品这无关他们的性格,这是一种打从心眼里的漠然。

    那时我心里便留下了隐约的猜想:林家人不愿,或者说害怕外人知道我们的存在。可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得过且过。

    在云南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我并没有读过多少书,刚来时交流都成问题,后来也渐渐磨练好了口不错的普通话和当地的方言;那时云南的枪支是不受管制的,即使是那么多年后的现在都无法完全管起来,我那时在随身的

    包袱里用衣服严严实实地包了几杆平日里最为喜爱、用的最为顺手的家伙。

    阿年跟阿弟瞧见我那些宝贝后又是好奇又是害怕。

    这这莫非是枪杆子?阿年伸出手在其中一杆上摸了摸。

    阿弟是女孩子,胆子小没敢摸,而是看着它们发了会儿愣,转头来问我:你们那儿很多这个?怎么带过来的?

    枪啊,多得不得了,每家都有,我们那里还打猎的,猎枪比较多,这种小的也不少,我照实说,至于带过来啊,我把它们包衣服里,藏在身上背的包袱里头。

    林家人都没发现?阿弟的神色表明了她对此感到不可置信。

    他们没事怎么会查我包袱?我说。

    乘火车怎么会不查包啊,我以前就住山里火车站附近,何况你还带着那么多家伙,这摸一摸就得露馅阿弟说着说着脸色白了起来。

    阿弟,你咋咧?阿年唤她。

    我想起来我乘火车被逮到这边来的时候,好像也没人查我包。

    阿年有些迷糊:我那时也没的查啊这又怎么了?

    你长不长脑啊,我对一脸懵懂的阿年说,这说明我们是被黑过来的。

    啥叫黑过来的?阿年还是一脸的迷茫。

    就是通过不正规的途径过来的呗。我试着向他解释,看着他脸上的疑惑越来越凝实,也还是发现都是徒劳了。

    细细思索来,冥冥之中有一个可怕的猜想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下意识想和阿弟交流,可抬起头去看阿弟时,却看见她脸色苍白,乌黑的杏仁眼直直地盯着一处不知在想什么,我想了想她现在的心情那么差也不好打扰,

    便把心中的猜想咽了回去,久而久之也忘记先前想跟她说什么了。

    这事自那之后便像一根刺一般卡在我的心里。我觉得,我应该要尽快地离开林家。我依旧什么都不知道,这些只是像是心头忽然出现的警兆一样,朝我传达着要我离开的讯息。

    那时林家的家主是林泽天,每过一个月他会来我们住的小院看看我们,倒也只是看一两眼,每一个季度还会带着点人来给我们验血、检查检查身体状况,我们都弄不明白他这多此一举的用意。他的表情除了严肃还是严肃

    ,我没在他脸上找到过这之外的表情;他总是戴着顶绒布黑帽子,一身藏蓝色中山装,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以不好交流的第一印象。

    这事之后他来看我们那次我向他提出了想读书的请求,在我看来,目前是找不到比汲取知识还能更快地助我离开这里的方法了。

    听了我的请求后他那略带有诧异,却仍旧锐利的眼睛朝我看过来,有一瞬间我感觉全身上下都被看了个通透,额头沁出冷汗来,下意识认为这事没辙了,以至于他点了点头首肯的时候,我有些懵懵的没缓过神来。

    直到教授知识的老师都到了我面前,我才真正得到了这并不是做梦的讯息,同时心里又是深切的班这一切的达成,简单的都有些让我无法相信。

    上课的就我和阿弟,没有阿年。

    来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戴着金丝边眼镜,很是文雅的样子。

    他轻咳了声,说道:我是林先生找来教你们功课的老师,韩若素,你们叫我韩老师也好,韩先生也罢,只要能好好学习,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也成为了我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因为我遇到了韩若素。应该说,没有他,就没有后来逍遥自在的我。

    他放好一叠书籍,瞅着我和阿弟:不是说有三个学生吗?怎么只有两个坐在这里。

    我与身边的阿弟相视一眼。

    我本意也是想让阿年和阿弟也一起跟着读点书的,哪知道阿年玩心大,死活不肯,反怪我多事,我与阿弟也就没再劝了。

    阿弟和我都是很珍惜这次机会的:阿弟是女孩,乡里人重男轻女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以前在山里时她也总是会艳羡地望着自己的地底背着书包走出门外的背影的;我家穷,但也还是上过一段时间的学,当初没怎么

    费劲就学的不错,在一群山野孩子里一枝独秀,先生也总是夸我将来一定有出息,遗憾的是我家也没法再负担起读书的费用了,我们家的三个男孩在同一时间辍了学。

    最终是我开口与他解释:他想玩,不想念书。

    韩若素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也是,没几年好过的了,还不如抓紧时间乐得逍遥。

    阿弟听了他的话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听了心里凉丝丝的,像是怀里揣了块冰。

    韩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问他。

    他眨眨眼:这不是正事,我们还是先上课吧。说罢便把带来的几本书发给了我们:这是你们这个年龄的课本,你们看看接受的了吗,接受不了我下次换简单点的过来。

    我翻开了其中一本,是算术,内容我并没见过,可大致看了几眼也基本懂了意思。

    阿弟翻了翻手头的书,指着书问韩若素:韩老师,这是洋文吗?

    我也从我的课本里找出了同样的那一本,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圆头文字。

    没错,这是洋文,官方点叫英文,韩若素问,都没学过?我们齐齐点头。

    那其它的呢?

    阿弟说:那个算术,我看不太懂。

    韩若素把脑袋转向我:你呢?

    我觉得还好。

    哦?他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你叫什么?

    林一,我说,大家叫我阿一。

    我看到他黑眼珠里倒映出的男孩身影,正襟危坐,神情淡然,也看见韩若素那清瘦的脸庞上那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或许是我真的聪慧吧,一天课上完韩若素看向我时眼神里都不经意间带上了赞赏。我感觉得到自己的大脑就像是一块干燥无比的海绵,从知识的浪潮袭来的那一刻开始便疯狂地吸收着蜂

    分卷阅读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