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石刻

      看到海底遗迹中的雕像,众人肯定淡定不了。
    人首蛇身,那是传说中,伏羲、女娲才有的形貌。
    但是在流传过程中,后人觉得自己的祖先神灵,相貌不该这么狰狞,带有几分恐怖色彩。所以他们慢慢地加以改造,使得人文始祖变得正常化。
    哪怕成仙,成圣了,还是人的样子。
    所以但凡还保留了,动物拟人的形貌,基本上是比较古老久远时期的产物。
    或者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
    甚至于先秦时代。
    不要以为,在先秦时期,先民没有涉足海洋。
    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实施管仲之策,制霸天下。其中一项政策,就是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
    这鱼盐之利中的鱼,可不单是河鱼,还有海鱼。
    说明当时,齐国人已经开始,尝试开发渤海啦。
    况且,这是有史料记载的历史。在没史料记载的年代,恐怕还有更多的古人,慢慢地观察海洋,探索海洋……
    就是这样,一代代前赴后继,络绎不绝,才有了后世的海运、经贸。
    但是……
    老教授喃声道:“纵观古今历史,没有这座古城的记载啊。”
    在偏僻的海岛上,有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也不算奇怪。
    毕竟渤海,隶属太平洋地震带区域范围,地震海啸频繁。
    在古代某年,一场大地震,引发巨大的海啸,淹没冲毁了一些岛屿,以至于一些小村庄、部落,葬身于海底,这也不稀奇。
    问题在于,海中的古城,规模明显不小。
    尽管没有彻底挖掘完成,但是察看其中的轮廓,大家就可以知道,这是可以容纳万人以上居住的城池。
    万人聚居,肯定不算村落啦,能够称之为邑啦。
    在渤海之滨,万人聚居,算是一方重镇啦。况且,一方海岛,耕种的粮食,也肯定满足不了内需,肯定要与周边地区交往。
    之后,多多少少,也会留下一些经济、文化的痕迹。
    问题在于,在老教授印象中,他不记得,在渤海中,有类似的史料啊。
    “是,我们翻查了许多资料,确实没有找到,关于这古城的记载。甚至于,一鳞半爪,十分零星的传说也没有……”
    旁人立即道:“我们怀疑,这是一座……春秋,或东周以前,就沉没海中的古城。”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主要是,东周时期,笔墨书简技术,才慢慢走向成熟。
    文以载道,先民的思想文化,在碰撞之中,才擦起了绚烂的火花。
    大量的文献资料,才开始在世间流传开来。
    在此之前,文字要么是印在金属器皿,要么是刻在骨头龟甲上。
    也注定了,受众小,普及不了。
    所以,没有这座古城的记录,也可以理解。但是到了东周之后,这么大的古城,还没有记载,就说不通啦。
    这也是为什么,中年人揣测,古城起码是东周以前的产物。
    当然,到底是不是,还有待考古发现……
    此时此刻,在海底之中,也有近百潜水员,费力地工作。
    海面上,大型施工船上,一条粗长的管道,直接涌入到海底。机械运作下,伴随着剧烈的轰鸣声,乌黑的淤泥从宽大的输泥管中喷薄而出进入纳泥区。
    这是科技的进步。
    诸位科学家的智慧结晶。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半天时间,就清除了大片淤泥。
    海中的潜水员,他们要做的就是当淤泥清除之后,检查残垣断壁之中,是不是隐藏了有价值的文物……
    “……好像,有什么发现。”
    冷不防,一个中年人伸手,指向了屏幕。
    只见这时,在海底之中,几个潜水员,在几块巨石缝隙中,仿佛有了什么发现。
    他们游过去,摸索了下,就齐心协力,想要搬运巨石。
    可惜的是,他们的力气,似乎有些小。
    几经尝试,几块巨石,纹丝不动。
    也不知道,是石头太重呢,还是镶嵌在海底啦。
    发现不成功,几个潜水员,也放弃搬运了,而是比划手势,求助。
    一艘施工船,立即挪移过去,悬下了绳索。
    几个潜水员,分别把绳索捆在巨石上,然后示意了下。施工船上,立即有人启动了机器,吊绳绷紧,缓缓拖起了巨石……
    “……走,去看看,那是什么。”
    老教授见状,立即提起了兴趣。他可是知道,在水下考古,如果遇到没价值的东西,肯定不会费力气打捞。
    值得打捞上来的,绝对不是垃圾。
    另外几个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当下,一帮人涌到了施工船,恰好看到了几块巨石浮出了水面,在几个人调度员的指挥下,慢慢搬到甲板上。
    乍看,有人惊诧:“咦,石头上,好像有……字,是字吗?”
    一瞬间,他变得格外激动,脸都红了。
    “文字?”
    其他人也一阵振奋。
    是文字吗?
    众人一阵期待,专注打量。
    片刻之后,一块巨石平安降落,才搁在甲板上,还没有解开绳索,几个人就飞快围上去,不顾湿润的水渍,上手摩挲、打量。
    在海里浸泡久了,石头的表面,自然结了一层水垢。
    但是他们不怕脏,直接上手……
    一触摸,几个人就确定了,在石头的表面上,确实有刻划的痕迹。
    具体是不是文字,还需要研究。
    “……快,冲水,洗干净,拿抹布来。”
    一阵鸡飞狗跳,几块巨石整齐排列,完全清洗抹擦干净啦。
    几个人站在旁边,眼睛之中流露激动之色。
    “没错,肯定是文字,这是……碑文啊。”
    老教授声音都有几分颤动,他语气非常笃定。主要是几块石头上,或大或小的划刻,笔画方圆恰当,呈龙飞凤舞之势。
    就算不知道,这是些内容是什么意思,也可以判断,这是古老的汉字无疑。
    最起码,他可以断定。石头上的文字,与先秦文字同源。
    “没错,这断裂,这缝隙……毫无疑问,这几块石头,原本就是一整块。后来沉在海里,才摔成了几片……”
    有人兴奋道:“说不定,这是一块石碑,记载了重要的线索。或许破解了其中的文字意思,就可以知道古城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