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作者:平原小草3

    分卷阅读140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 作者:平原小草3

    分卷阅读140

    ?要知道你这是瞒产,是路线问题!”

    仓库里成了现场批斗会,支书上纲上线地一通大批。

    “没……没有!确实收回来的不多。”王贵兰的口气很不理直气壮。

    “怎么吃了一冬一春,玉米还有这么多。我记得你们也报了几千斤玉米穗儿,这玉米是从哪里来的?”

    王贵兰:“是……是……是……陈玉米。”

    王庆波抓起一把玉米,看了看,闻了闻,又用手掐了掐胚部,不由怒火中烧:

    “胡说,玉米气味儿香,成色鲜亮鲜亮的,胚部也不硬,一个米象虫眼儿也没有,怎么是陈玉米?你糊弄谁呀?你这个明明就是去年的新玉米!”

    王贵兰:“我是说,秋收时我们还有很多从户里收上来的陈玉米,我们冬天里吃的都是那个,春天才开始吃去年收的。”

    这句话把支书王庆波噎住了。人们也没再言语。

    去年成食堂时,从各户里收上来的粮食,都各队归各队,大队并没有统计,也没有平均分配。

    这一来,谁也无法判断王贵兰所说的真假了。

    “收的再多,也不能吃一冬一春啊。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一个小队队长小声说。

    “那你说,从户里收上来多少陈玉米?”支书的口气软了很多。

    王贵兰一看这招灵,心里踏实了不少,话也说顺溜了:“大家知道,我们十一队地主富农多,中农占大多数,贫下中农占不住三分之一。富农、中农都有家底儿,哪一户也上交了大几千斤。

    “当时,这些大囤都装的满满的,麦子比玉米还多,所以,我们全队吃了好几个月的馒头,这也省下了一些玉米。入冬以后,才吃的玉米窝头。冬天基本没动着新玉米。”

    第一百四十章 有贼

    “秋里收了多少?”王庆波厉声问道。

    王贵兰:“四千来斤。”

    队长们闻听,一下嚷嚷起来:

    “四千来斤?吃了一春还有这些,你糊弄谁呀?”

    “是啊,就算一冬没动,这已经吃了块仨月了,还有这么多,一定是瞒产了。”

    “这不是爷来盖上(额头)的虱子——明摆着嘛?别的队上没有只有你队有,不是瞒产是什么?”

    “…………”

    为了能要到粮食,平时见了称兄道弟的队长们都挖苦起来。

    “我上哪里瞒产去,庄稼都烂在地里了,一层小嫩苗儿,这个谁都看得到,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瞒产啊!”王贵兰说的振振有词。

    也许是条件反射,望着这一千多斤玉米和一百多斤小麦,每个人仿佛看到了金黄的窝头和香喷喷的白面条,肚子不由自主地“咕咕”叫起来。

    支书王庆波也听到了人们肚子的叫声,知道饥饿的人什么事也办得出来。为了稳住局面,对王贵兰说:

    “现在是吃食堂,共有时期,别的队都要断顿了,独有你这里有粮食,你已经成了众矢之的,后果我不说你也会考虑到。

    “这样吧,把囤里的玉米借给他们每队一百斤。这事我记着,秋后收了新玉米,再让他们还给你。

    “我这也是根据小队长们的反应决定的,你服从,这事我就不追究了,如若不服从,以瞒产谎报灾情论处!”

    “这……这……队上一百五十多号人,就这……”王贵兰一下蹲在地上,用手捂住了脸。

    “就这什么?借了你也比别人落得多。”王庆波的口气明显低了很多:“我这也是为你好,你不想想,到处都没粮食了,就你这里有,你能消停的了吗?”

    王贵兰眼里噙着泪,还是点了点头。

    除了王贵兰以外,各队队长都欢欣鼓舞,赶紧回去,叫来了两个还有力气的青壮年,抬回一百斤玉米。

    小麦则被大队取走了一半儿,磨成面粉,放在一个关系户中,专为大队干部开小灶去了。

    王贵兰、牛瑞喜、郑金栋三人,望着空空的粮囤,眼里涌上了泪花儿。

    望着空空粮囤发愁的,还有腊梅。

    腊梅是晚上吃完饭的时候,才听说的粮食被大队分了事。待人们都睡下以后,她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来到了仓库里。

    望着空下去的粮囤,气得她骂娘的心都有!

    从雨中收起来的四、五千斤玉米穗儿,已经往粮囤里随了一多半儿了,只剩了一千多斤还没有来的及尅的玉米穗儿。

    把卖嫩玉米的钱也全买了前世的玉米粒儿,与自己尅的掺着随了进去。

    再以后,只能指望着这一千多斤玉米穗了。

    家里这一盖房,手里的钱早已花光,唯一指望的就是在前世的集上卖旧衣裳挣几块钱。

    这也是腊梅越随越少的原因。因为她实在供不起一个队上的人的吃粮。如果有那一千多斤玉米,再加上一千多斤玉米穗儿,自己再挣钱买点儿,光喝粥,维持到秋没问题。

    食堂里不再蒸窝头了,也正合她的心意。因为她已经捉襟见肘。

    这一来可好,一千多斤玉米“借”出去了,队上剩了不足三百斤,一百五十多号人,吃稀粥也维持不了几天。再就是光指望着她的一千多斤一米穗儿了。

    管一个队还杯水车薪,再加上别的队来借,她就是把留给父母盖房的粮食全弄出去,也维持不了一个月。

    但父母的粮食是不能弄出去的:家里的房基已经打好,坯也快干透,动手盖房的日子不远了。

    腊梅愁的眼里涌起泪花儿。

    “咔嚓……”

    “咔嚓……”

    有撬门锁的声音。

    腊梅一激灵:有贼!

    也难怪,十一队有粮食已经被传的沸沸扬扬。大队干部和十一个小队队长进到库房里,又参观又背走粮食,也等于在村里露了白。饥肠“咕咕”的人们,只要能保命,什么事情也能做得出来的。

    怎么办?

    自然是吓走他们!本来已经落的不多,被偷了走就意味着十一队的社员们明天就挨饿!

    上次吓唬赖皮培和三个来证实鬼的大脸吊死鬼还放在空间通道里,为防万一,没有舍得拆。那就今天拿出来用一用,把贼吓跑也就是了。

    在空间通道的笼罩下,腊梅来到外面看了看

    分卷阅读140

    -

    分卷阅读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