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

      我在红楼当天师 作者:约是

    分卷阅读62

    我在红楼当天师 作者:约是

    分卷阅读62

    ”

    所有人目瞪口呆。

    徒齐深深望了徒牟丰一眼,缓步走出来。

    众护卫立刻整齐划一地退向两边,让开道路。

    小厮面无表情道:“小人要自首。”

    巡捕营的人立刻上前来检查和尸体。

    凶器是一把缀满宝石的匕首,一眼就价值连城,根本不可能是一名小厮能拥有的。

    王君慧身上被刺了三十二刀,刀刀致命,普通人根本做不到,更遑论失手。

    巡捕营的人面色已经变了。这个案子,看来棘手了。

    ……

    谢嘉树下职后就出了宫,一路快马加鞭,经过天香楼附近正好骚乱发生,路渐渐拥堵。

    他放缓马蹄,又驱马前进一段距离,正好被堵在中间。

    他骑在马上,向前方眺望,只见九门巡捕营来了许多人,声势浩大地将天香楼封了。

    九门掌管京城戍防,权力大,底气足。九门提督靖安侯又深受陛下信重,铁面无私,少有不敢抓捕之人。

    但这阵仗,必然是涉及权贵。

    谢嘉树正蹙眉沉思,忽见旁边驶来一辆马车。他正疑惑竟如此眼熟,就见车厢里钻出一人,正是雪雁。

    谢嘉树心中一动,想起了那日偶遇。

    车中之人,岂非是黛玉?

    谢嘉树眸光一闪,迟疑了下,弹指在身周布下一个障眼法,才取出传音符。

    他直截了当问:“你可是出了门?”

    黛玉有些惊讶,问道:“你怎么知道?”

    谢嘉树不自觉勾起嘴角:“我在你左侧,离你一丈之处。”

    黛玉伸出青葱般的手指,卷起左侧车帘,目光望出去,果然见谢嘉树骑在马上,看向她的所在,露出一抹柔和的笑。

    黛玉呐呐道:“听说是出了命案,一时半会走不脱了。”

    谢嘉树的目光充满了安定的力量,轻声道:“别怕,此事与你们没有干系。”

    被他的目光注视着,黛玉的心中盈满了安全之感,口中却哼道:“谁说我怕了。”

    谢嘉树眸中含笑道:“我是你师父,与你因果相连,总是要看顾你的。”

    却是趁机将那日来不及说的话道了出来。

    黛玉想起她反问他“你是我的谁啊?”,脸上一热,她不禁以手抚脸,车帘失去支撑,掉落下来。

    她其实懵懵懂懂,尚分不清自己起起落落的情绪。

    雪雁、白鸥知晓传音符之事,笑眯眯地看着她。

    黛玉大窘,手忙脚乱地切断传音符。

    谢嘉树见此,就跃下马背,足尖轻点,跃到天香楼门口。

    带队的巡捕营小头目自然认识顶头上司的长孙,见他突然出现,大惊失色,忙上前行礼。

    “出什么事了?”谢嘉树问。

    小头目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把事情经过解释清楚。

    谢嘉树听闻与徒牟丰有关,生起一探究竟的念头。

    但在此之前,有更重要的事情。

    谢嘉树望向小头目,一本正经道:“命案可以慢慢查,却不应扰民。先将道路疏散,让大家归去吧。”

    小头目连连点头,夸赞谢嘉树思虑周全,心系百姓。

    有巡捕营维护秩序,道路很快恢复畅通,黛玉的马车也得以继续行驶。

    马车驶到天香楼门口,黛玉忍不住再次掀起车帘一角,偷偷瞧去。

    谢嘉树正迈步朝内走去,突然若有所感,回过头来。

    四目相对,黛玉手一抖,放下车帘,心却急速跳动起来。

    谢嘉树见马车走远,才继续迈步走上二楼。天香楼里已经清场,空气中充斥着一股浓郁的血腥气。

    二楼左侧雅间的门敞开着,屋内淌着一地的血渍,已发黑干涸。一旁的尸体胸口、脖颈等处中了数刀,身体破烂,仿佛深仇大恨。

    ……

    林府。

    贾敏正和碧树下棋,小丫鬟进来禀道:“夫人,吏部赵大人家的少爷上门来拜访。”

    “快请进来。”贾敏忙放下棋子,起身道。

    赵家祖籍姑苏,与林家祖上是姻亲,但来往并不密切。直到林如海这一代,吏部侍郎赵振年与林如海是同科进士,为人清正舒朗,两家渐渐走动起来。

    一别九年,贾敏听说赵家的孩子来访,很是重视。

    赵振年的嫡次子今年十七,喜欢读书,尤其擅长书画,颇有才名。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已取得举人功名。

    因而当赵靖步入厅中,贾敏好好地打量了他几眼。

    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少年,一袭天青色素面杭绸直裰,笑容干净又真诚。

    贾敏心下欣赏,与他寒暄几句,对林琰笑道:“你带你赵家表哥在府中游览一番。他十三岁考取了院试案首,十六岁中举,是不可多得的才子,你可要向他多多请教。”

    林琰闻言心生敬佩,乖巧地应诺。

    赵靖面带笑容,自谦道:“林夫人过奖了,不过侥幸罢了。”又转向林琰,拱手道:“那就叨扰琰表弟了。”

    林府风格并非富丽堂皇,却佳木葱茏,别有意趣。

    两人走出正院,沿着抄手游廊边走边交谈起来。赵靖毕竟年长,读书又颇有天赋,又才经历过林琰现在的阶段,话语直指重点,让林琰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

    赵靖思忖着点到即止,侧头却见林琰满脸崇敬,目光中不含一丝晦暗。

    他心下哂笑自己,不由打开手中折扇,轻摇了几下,容光焕发道:“制艺其实非常简单,都有套路可循,最重要的是要摸清主考官的喜好,知道他想要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两人转过一个回廊,就见几道身影穿过院子,款款走来。

    为首之人是一名十四五岁的姑娘,黑鸦鸦的发髻上插着一根蓝莹莹的蝴蝶发簪,衬得她愈发肌肤如玉,容色逼人。她身着一袭云霞色的襦裙,腰束玉带,纤腰广袖,裙裾随着优美的身姿轻轻飘动。

    赵靖一下子愣住了。

    林琰反应过来,忙拉住他,转向另一条路,避了开。

    赵靖忽然拘谨了许多,不再侃侃而谈。

    林琰见天色已晚,留了饭,才送他出去。

    赵靖心事重重回到家,就听母亲正与妹妹商量去慈恩寺上香、吃斋菜的事。

    “二哥哥。”妹妹赵芙见了他,一副小女儿的娇憨模样,撒娇道:“到时候你可要护送母亲与我哦。”

    赵夫人望着女儿,面带微笑,眼神纵容。

    赵靖不禁心中一动,柔声道:“妹妹馋嘴了要去吃斋菜,我少不得要陪的。”又若无其事看向赵夫人,“我今日去林侍郎家拜访,他们待儿子十分热情周到。母亲要去上香,何不邀请林夫人,既能恢复走动,又热热闹闹的,岂不两全其美?”

    第41章

    一双子女出去后, 正院恢复了安静。

    赵夫人正襟危坐,

    分卷阅读62

    -

    分卷阅读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