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我在红楼当天师 作者:约是

    分卷阅读131

    我在红楼当天师 作者:约是

    分卷阅读131

    分喜欢,想着还需遣人细细查过,才能有所定论,不敢轻许承诺,转而提起黛玉:“和嘉树站到一起,当真是金童玉女,般配极了。”

    九皇子她身旁坐下,回忆着黛玉的样貌,轻笑颔首:“的确配得上嘉树。”

    薛皇后不由感慨:“……倒是没想到,嘉树那样内敛的性子,林姑娘却极为伶俐,与嘉树截然不同。”

    就与九皇子说起黛玉与薛六的官司。

    九皇子想到薛六被气的眼眶发红的模样,心想小嫂子这样厉害,怪不得嘉树要惧内了。他唇角翘起:“这是您不了解嘉树。您信不信,要是他听说了此事,只有替小嫂子加油鼓劲的!”

    薛皇后顿时忍俊不禁:“嘉树最是懂事有礼,你就趁他不在使劲编排他吧。”

    九皇子就冤的一口血。

    第90章

    后来,薛皇后召见谢嘉树时提及此事, 九皇子促狭道:“多亏母后及时宣了小嫂子, 让她避开,你可要给母后道个谢。”

    薛皇后嗔了九皇子一眼, 笑盈盈道:“本宫不过是瞧出她的性子,让她躲清闲罢了。”

    谢嘉树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谢礼,声音是一贯的温和有礼:“臣当然要向娘娘道谢, 不过却是感谢娘娘的体贴安排。”他的神情一肃,语气坚定:“若是谢了别的, 岂非认下臣未婚妻言行有不妥之处?她性情纯稚, 待人真诚, 臣深为敬重她的品格,若有人觉得不喜, 必然是对方不识好歹。”

    这分明是在借机表明立场!

    薛皇后有些错愕。她愣愣地注视着谢嘉树沉静的面庞,第一次意识到, 他竟如此护短之人。

    她不禁失笑。真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毫不掩饰对心上人的维护之意。

    九皇子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母后, 您看儿子怎么说的来着……这下您总相信了吧!”

    薛皇后顿时哭笑不得。

    三月, 征求圣元帝意见, 并反复核查苏蓉情况, 确认无一丝不妥之处后,薛皇后单独召了她入宫陪伴。

    这样的殊荣, 含义不言自明。

    论及品德、姿容、才气、家世, 苏蓉都并不出挑。她究竟凭什么脱颖而出, 令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就是苏蓉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接到懿旨后,她心中惴惴,紧绷着身体入了宫。

    薛皇后极为和善,相处时又宽和又爱笑,与苏蓉设想中的高高在上完全不同,让她略微放松,不至于方寸大乱。

    薛皇后却对苏蓉甚为满意。

    苏蓉性格足够包容,会体贴照顾人,与九皇子匹配正可互补。

    到了三月底,九皇子妃的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圣上封九皇子为太子,以养病为由,命太子监国。同时擢升都察院御史苏清怀为右都御史,官升两级,赐婚其女苏蓉为太子妃。

    然而一并赐下的,还有两名太子良娣。薛皇后分别赐了嬷嬷教导三人宫中规矩。

    苏家一跃成为朝中新贵,充当着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直至春闱放榜,季云舒以十八稚龄高中会元,京中热议,苏家的热度才稍退。

    果然,季云舒不负众望,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元。

    这是本朝第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

    传胪唱名后,内城百姓无不闻风而动,挨挨挤挤地堵在道路两旁,翘首张望宫门方向,期盼着一睹少年状元真容。

    忽然,宫门附近一阵骚动。

    众人侧头望去,就见当先一名少年身着红袍,骑在高大骏马之上,头插宫花,面貌虽算不上多么俊逸,却神采奕奕,目光清亮有神,再加上状元光环加成,几乎当得起翩翩浊世佳公子了。

    “状元郎到了!”

    一片欢呼声中,季云舒沐浴在赞美声中,缓缓骑马游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季云舒目中流露出得意之色,暗中对系统嘚瑟道:“系统系统,你说我这样的品貌,会不会有哪个高官看中我,让我当女婿?”

    系统冷淡道:“醒醒,你是要寻找真爱的人,这条路线不适合你。”

    早已习惯系统对给他寻找对象的执着,季云舒满不在乎道:“你知道我的目标是林妹妹啊,这不是我身份刚能配上她,她就订亲了嘛。话说,这原著剧情也变得太多了,你到底检测出其他穿越者没?”

    想起林黛玉堪称美满的生活,他不由感慨道:“白富美的配置真讨厌啊!”

    系统却在回忆着谢嘉树。

    这是它在这个世界所见所闻中,唯一一个它无法窥探出任何信息的人。

    它的制作者修为深不可测,它虽在穿越时空隧道时遭受重创,但也不应看不透一名凡人。

    且这人还对它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它十分无措。

    出于这样复杂的原因,它不愿告知季云舒真相,敷衍道:“没有。空间壁垒是一方小世界基础法则,要打破谈何容易?”

    季云舒语塞。

    好累,但还是要保持微笑,毕竟他是金科状元,承载着全城百姓的憧憬……

    ……

    四月,红衣大炮正式投入西北战事,成效显著。

    大军以势如破竹之势取得了节节胜利。

    七月时,朝堂已收回西北大半土地,同时,献上红衣大炮改良方案的季云舒日益声名鹊起。

    状元之才,却又精通安邦定国之重器,如何不令人拜服?

    西北局势一定,朝中弹劾宁、荣二府的奏折也开始与日俱增。

    贾赦私交平安洲节度,恃强凌弱,逼死石呆子侵占古扇,王熙凤私放印子钱,秦可卿金丝楠棺材逾制……

    一桩桩,一件件,一旦坐实,都足以致贾家于万劫不复之地。

    荣国府。

    贾母病了。

    在此之前,她虽年纪大了,却精神矍铄,安享尊荣。如今荣国府大厦将倾,她忧虑成疾,整个人顿显老态。

    贾敏前来探病,坐在贾母榻前,母女俩一阵沉默。

    贾母深知女儿一直在尽力打点,艰难地拉住了她的手,喘息着问:“上面可有透露出什么意思?”

    贾敏对上母亲殷切的目光,叹息道:“大理寺愿意通融,家中之人都并未受什么苦,女儿没用,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了……”

    贾母慢慢阖上眼,泪珠滚滚而落,流入两鬓白发中。

    外面传来风拂过树梢的沙沙之声,在这样万籁俱静的时刻,显得尤其清晰。

    甚至,令人感到畏惧。

    贾敏望着迅速消瘦的母亲,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低落之情,忍不住随之落下泪来,踟躇着劝道:“依我看来,府中无一能为者,败落不过早晚之事,母亲何必执着于脱罪?若能借此机会,断臂求生,好好教养子孙,以期恢复祖上荣光,未必不是好事……”

    贾母闻言,

    分卷阅读131

    -

    分卷阅读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