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

      杏花如梦作梅花 作者:王世颖

    分卷阅读56

    杏花如梦作梅花 作者:王世颖

    分卷阅读56

    只剩下舍却这一条性命了。”

    “爹爹!您忘了袁继咸公给您的书信了吗?‘此时不可一步出山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傅眉急道。

    “爹爹已经五十岁了,家财散尽,此垂老之身又能为故国做什么?你师父在姜瓖起义中殉难于大同,郭真人也在南边亡故了,这一次,龙门派也是元气大伤,以后再想有什么动作,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了……自薛、王二人始,被我带累的,又何止一两人?故人纷纷飘零,独独剩我一个,无颜面对神州大地啊……”傅山说着,微微仰起脸。有泪,在他眼中涌动,却又被极力抑止着,不让它下落。

    “爹爹……您可还记得仁儿?”

    傅山一怔,“你这次在京师见到他了?他可好?”

    “您可知道仁儿当时为什么认下那王爷?”

    傅山眉毛一挑,略微有些惊讶,却不说话,等着傅眉开口。

    “他临走时,跟我说了会有这个‘朱衣道人案’发生,会有亲友用‘奇计’让您脱罪。但他不记得详细因果了,他当时跟那王爷上京,也是想着,或许去了那王府,今日可以有机缘帮您脱困。”

    “哦?!”傅山很是惊讶,“那你们定了什么‘奇计’?”

    “我已经托门路看过了宋谦的口供,他说顺治九年和顺治十年十月十三日和您见过面。仁儿求那王爷帮忙,定下计来,让我们在爹爹的至交好友中,找个在朝为官的,帮爹爹作证。就说他在顺治十年十月十三日和爹爹在一起,亲见那宋谦前来拜访,您并没有见,反而和那宋谦有了冲突龃龉,因此他才会借机攀诬于您。我已经去找了魏一鳌魏经历,和他捏好了口供。”傅眉说着,便从怀中抽出一封信札。

    傅山展开,见正是魏一鳌亲笔,登时勃然大怒,气得涨红了脸。

    傅眉连忙撩衣跪倒,但脸上并无愧色。

    傅山抖着手,指着傅眉鼻尖,怒道:“你……你这小畜生!你这不是陷魏经历于危地吗?!这是谋叛大案,一个不好,便会让他全家万劫不复,你!你怎能做出这等不仁不义的事来?! ”

    傅眉闭上眼睛,轻轻说道:“我要救自己的爹爹,只能如此……所有罪孽,我愿意一身承担。”

    傅眉没有等来预料中的责打,却嗅到了一股焦糊的气味,睁眼看时,却见傅山看也没看那札,径直把它凑在灯上燃着了。

    傅眉轻声说道:“您不看,我会背给您听……”

    傅山冷笑一声,“你就是让我也背下来了,我在堂上也不会说一个字!”

    “我也会被羁押提审的,我会按着这供词说,魏经历也会,若您不说,那才真是害了他了。”傅眉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沉声说道。

    “那我就先打死你!让你不能开口!”傅山怒极,抬手就要打。

    傅眉忙膝行两步,攀着傅山膝头说道:“爹爹……您就算不念着我,不念着奶奶,也该念着些仁儿,他在那王府忍了五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今天救您吗?不就是为了日后能回到咱们身边,一家人还像以前一样吗?他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罪,您忍心把他这一份心放在脚下践踏吗?”

    傅山皱起眉头,“怎么?他过得不好?他们对他不好吗?”

    “那王爷打他,我是亲眼见着的,只一掌,便打得他鼻血长流,耳朵也被打聋了……”

    “他现在怎样?治好了吗?”傅山一把抓住傅眉的手,急切地问道。

    傅眉点点头,“我给他开的药,已经好了。”

    “临行时我不是说过,他的头脸不能受震荡吗?他们怎么不听呢?”傅山眉头紧蹙,喃喃说道,隔了片刻,又问,“他们经常这样对他?”

    “我不知道……他总是说那王爷对他很好……可是他脸上有道疤,是鞭伤,应该是那王爷打的。这次回来之前,我又见了他一面,看见他背上都是大片大片的青紫,他说是地震时被博古架砸的,但看着很像是杖伤。还有,他心口有个伤疤,不知道是怎么弄的,问他,他也不说……他为了能让那王爷帮咱们,不知道背地里下了多少工夫……”傅眉说着,眼中已经蕴满了眼泪。

    傅山长叹一声:“难为这孩子了……”

    “爹爹……“傅眉继续软语央求。

    “你起来吧……”傅山托着傅眉的手肘,把他搀了起来。

    “爹爹,看在仁儿的分儿上,您就答应吧!”

    傅山缓缓地点了点头,转身出门而去。

    傅眉分明看到,有泪,自傅山脸上滑过,滴落在青砖地面上。一串小小的水痕,踪着足迹,渐渐远了……

    顺治十一年六月十三日晨。

    太原府理刑推官王秉乘带领两个皂隶,敲开了傅家的大门。

    傅山与傅眉早有准备,坦然面对。

    傅眉踏前半步,挡在傅山身前,作了一个揖,“几位大人辛苦了!我们跟你们走,就不要锁系了,好吗?”说着,向王秉乘手中塞了一张银票。

    王秉乘展开银票,迅速低头瞟了一眼上面的字迹,随即便放入怀中收好,眉开眼笑地说道:“小爷您这可是太难为我们了,这是谋叛大案,若走了案犯,我们不好向上面交代啊。”

    “我爹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在晋省又有些名望,给他留点脸面,只锁系我一人可好?”傅眉说着,又递上了一锭银子。

    “呵呵……这个……”王秉乘干笑了两声,“也罢!看在小爷这么孝顺的份儿上,我就冒死替你担了这个干系。”

    看着傅眉单弱的身躯,担着三尺长,二尺阔的沉重木枷,手上系着铁索,挡在自己前面,傅山一阵心酸。

    傅眉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勉力转过头来,对父亲回眸一笑。

    那王秉乘见了这情景,也是一声叹息:“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父亲是正犯,将来还有的苦头吃,你总不能都替他担下来啊。”

    傅眉展颜笑道:“能分担一点便是一点,能分担一时便是一时……”

    注:

    [1]鬓难看再别,情似惜残春:出自龚鼎孳诗《送伯紫之晋阳》。

    [2]芝麓:龚鼎孳的号。

    [3]纪映钟:字伯紫,明末著名诗人,复社成员。明亡后,躬耕养母,又入天台山为僧,在顾横波死后,和龚鼎孳同居十年,直到龚去世。比龚鼎孳大五岁。

    第三十三章 知属仁人不自由

    太原府。

    堂上端坐着三个人,分别是太原知府边大绶,同知傅鸾祥,理刑推官王秉乘。

    堂下跪着两个人,正是傅山与傅眉。

    若是有了功名,便不用跪着回话了吧?傅眉想着,有些感慨。父亲是有功名的,但那已经是前朝的事情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整个江山都屈膝在鞑

    分卷阅读56

    -

    分卷阅读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