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

      杏花如梦作梅花 作者:王世颖

    分卷阅读65

    杏花如梦作梅花 作者:王世颖

    分卷阅读65

    一样,十几年后,依然念着故国。遗民的苦节,不好守,总要有两三同道,才让人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么一想,褚仁心中便释然了。

    七月二十三日,清军水陆夹攻南京城外的郑成功军,大获全胜。郑成功败退。清军直追击到镇江瓜州,二十八日方回防南京。

    此时,傅山刚刚过江,游目四望,眼中的金陵,依然是满城的长辫红缨,依然是满人的江宁,而不是汉人的南京。

    几乎与此同时,太原阳曲地震[5]。同样是深夜,褚仁被一阵晃动惊醒。

    “地震?!”褚仁暗叫一声不好,一面大叫着,“地震了!大家快醒醒!”一面单衣赤足,冲出了房门,直奔傅眉房间。

    恰好此时,对面傅眉的房门也开了,傅眉扶着朱氏,从室内冲了出来,险些和褚仁撞了个满怀。

    褚仁还在怔忡间,傅眉轻推了朱氏一把,似乎要褚仁照顾她,自己便几个纵跃,冲进了祖母的房间。

    褚仁下意识地伸手去搀扶朱氏,那朱氏却一甩手,径自走下了台阶,站在天井中间,侧过身,盯着褚仁看。

    褚仁被看得有些发毛,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是好。

    此时,便见傅眉扶着奶奶走出房门,褚仁快步迎了上去,搀住了奶奶的手臂。

    傅眉匆匆对褚仁丢下一个微笑,又去后院照看那些来帮工的远亲和伙计去了。

    褚仁始终拿自己当成这个时代的过客,因此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很淡然,在京时只有齐克新和古尔察两个人走进他心里去了。而傅眉却不同,他肩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一生都是在为了他人活着,一生都是在带着枷锁起舞。

    他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丝丝缕缕的寒意,顺着那赤裸的脚,一点点爬了上来,直爬到心中。

    傅山回来了。

    去时一腔热血,归时满怀郁郁。

    郑成功已经退守闽省,江南和江北一样,人心思定,再无掀起反清波澜的可能。几番屠城的血色,经历了数年的春风夏雨,已然化成了淡淡轻雾。纵然井中还能淘出屠城时的骷髅,但井水却是不得不饮的,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艰难求生。人们大多已经适应了剃发易服的模样,只有少数几个不屈的遗民,或朱衣,或缁衣,星散在山林间、古刹里,在半生半死之间,孤独地,慢慢消磨着残生……

    “你们两个,去一趟京城,看看龚鼎孳吧……他因爹爹的案子,被罢了官[6],咱们该好好谢谢他!”傅山疲倦地说道。

    “怎么?他被降罪了吗?”褚仁问道。

    傅山点点头,“顺治在上谕中说他‘若事系满洲,则同满议,附会重律。事涉汉人,则多出两议,曲引宽条’。说他‘不思尽忠图报,偏执市恩’。把他降八级调用。”

    “是。我们这就收拾一下动身。”傅眉点头答道。

    “可是……阿玛不许我进京的……”褚仁有些犹豫,怕贸然进京,万一被人认出,会对齐克新不利。

    “龚鼎孳现在不在京里,在北京东南郊的凤河,现任上林苑监蕃育署署丞。”傅山说道。

    注:

    [1]病还山寺可,生出狱门羞……:出自傅山《山寺病中望村侨作》。

    [2]卫生馆药饵:店名、对联均为傅山亲书,该店 1925年前后还在。招贴底稿现藏山西博物馆。此店应开于康熙二年前后,因情节需要提前。

    [3]谢灵运诗十二条屏:确实是傅山为魏一鳌所做(也有观点认为此字为伪作),但时间点不是刚出狱后。

    [4]郑成功包围南京,傅山南下发生在顺治十六年,因情节需要提前。此章之后的很多历史事件都经过了时间压缩和提前。

    [5]阳曲地震发生在顺治十三年四月,因情节需要延后。

    [6]龚鼎孳被连降八级发生在傅山被释放后的当年,顺治十二年十月,被调任上林苑监蕃育署署丞发生在顺治十三年四月。

    第三十八章 柳外明河河外烟

    顺治十四年春。

    北京南郊,采育镇[1]。

    这是一个方圆不足二里的小城,低矮的城墙四面各有一个城门,站在一个城门口,便能看到其他三个门的情景,小巧得像是小儿的玩具。

    穿城而过,便能看到宽广平静的凤河静静流淌,河两岸芦苇丛丛,垂柳依依,颇有几分江南景象。更有很多株古槐,夹道生长着。

    “你看那个!”褚仁用手肘捅了捅傅眉,指着远处。

    傅眉顺着褚仁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远处道路的中间,竟然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那树的形状姿态,竟然像极了盂县的那株。

    “只可惜,那天走得匆忙,你那幅画没有带出来……只这个印章随身带着,倒是没有丢下。”褚仁一边遗憾地说着,一边用手拈弄着荷包,荷包上呈现出一方小小的凸起,一看便知,是那方田黄。

    “有什么可惜的,改天我再给你画一张便是!”傅眉安慰道。

    “别担心,爹爹这么大的罪,都平安无事了,王爷……他也会没事的。”

    “我只是后悔,之前为什么不多看看清史?我为什么知道多尔衮、多铎、索尼、鳌拜,但却半点都没听说过博洛、齐克新……我完全不知道,这事儿会怎么了结,什么时候了结……所以一点忙都帮不上……”

    傅眉无话,只是紧紧握住了褚仁的手。

    转过一个村落,便见河畔一座草堂,虽然简陋,但亭台屋宇勾连,布置得别具匠心。屋檐上高高挑着一角小小的红旗,上面用墨笔写着一个“龚”字,倒像是将军出征一般,只是颇为不伦不类。

    褚仁和傅眉相视一笑,心道这必然是龚鼎孳的手笔,也只有他,才会这样放荡不羁。

    “府上有人吗?傅眉、傅仁求见[2]!”傅眉对着院内,朗声说道。

    屋前那鹦哥儿也在,听到人声,便大声叫道:“姑娘!有客到!姑娘!有客到!”话音中还带了一丝江南的柔媚。傅眉皱着眉头,略一思忖,便知道这只鸟,很有可能是顾横波在青楼时便豢养的,从南京到了北京,从大明到了大清,乡音却不曾变改。

    门吱呀一声开了,当先走出来的,却是纪映钟。他身上还是那袭白僧衣,却已经很敝旧了,微微泛着些灰色。头上的头发长出有一尺长,没有剃掉额发,也没有束起,就那么飘飘地散着,看上去,颇有几分魏晋风骨。

    随后出来的是龚鼎孳,一身青布衣,看上去气色还好,只是比上一次见苍老了很多。

    两个人身上,都带着浓浓的酒气。

    四人在水畔茶亭中落了座。水面上,大群大群的鸭鹅吵吵闹闹地游来游去,亭中微风习习,偶有一两朵飞絮扑面而过,倒是一副幽静恬淡的好景致。

    龚鼎孳

    分卷阅读65

    -

    分卷阅读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