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1

      杏花如梦作梅花 作者:王世颖

    分卷阅读91

    杏花如梦作梅花 作者:王世颖

    分卷阅读91

    裂……一切都如风过无痕,唯有这时不时发作的头痛,提醒着褚仁,那大清的三十载,他曾经真真切切地活过。

    褚仁在搜索引擎中翻了上千页,也换了好几个关键词,把几乎所有关于傅山、傅眉、傅仁的页面都看过一遍,却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自己“前生”记忆的蛛丝马迹。到底是自己梦中成为了傅仁,还是傅仁在梦中变成了自己?此时是梦,还是彼时是梦?那些梦,历夏经冬,早已无痕?

    冒着霏霏细雨,褚仁站在北京火车站广场前的天桥下,依然有些迷茫。

    褚仁去了一趟山西,把自己“前生”走过的地方又走了一遍。四百年沧海桑田,不仅人非了,物也不是。那些纪念傅山的旅游景点,皆是树小墙新,生搬硬造,看起来是如此陌生,完全不是自己记忆中的样子。

    唯有那株古槐还在,却已经枯萎待死,枝干盘曲着,如同冠状动脉的样子。树下一地的树胶虫卵,像是被啃噬得千疮百孔的记忆。树下,应该还埋着那匣纸吧?但褚仁已经丝毫不想把它挖出来。伪造傅山的书法,对自己经历的一切,都是亵渎。

    而当年那开满杏花的小小院落,早已无迹可寻,原本的位置上,是一条笔直延伸的省道。至于卫生馆药饵,自然也早已没了痕迹……一切都改变得天翻地覆,像是在嘲弄褚仁这个驱驰百里,前来寻梦的人。

    但是,似乎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找回来了,是什么呢?褚仁皱着眉头,努力思索着。那是……自己作为齐敏和傅仁时的性格吧。原本的自己,内向、孤僻、不擅长与人沟通。而旅行中的自己,却变得明朗阳光起来,更像在清朝的自己。或者因为到了陌生的地方,在陌生的人群中间,便可以放开怀抱吧?这一点,地域的旅行,和时间的旅行,都是一样的。

    褚仁背着背包,沿着长安街茫然地走着,任细雨打在脸上,带来一丝清凉,却无法浇熄心中的茫然。

    很快就要开学了,是去学校报到,学那个自己不喜欢的机械专业吗?毕业后经营父亲的公司?还是,继续去拍卖行,找份工作?自己这样的高中学历,会有拍卖行要吗?或者,去行医?二十岁的中医,纵然是真国手,会有患者信任吗?

    不知不觉,已经快走到建国门了,褚仁猛抬头望向马路对面,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上高悬着一块广告牌,是一家拍卖公司的预展。

    因为是工作日,天气也不好,预展会场几乎没有什么人。这也是一个小型的拍卖,只有书画和鼻烟壶等一些杂项。

    转过一扇隔屏,褚仁不经意地一抬眼,便如电击一般,僵立在那里,全身的血似乎一下子凝固了。

    眼前三尺,挂着一幅画,水墨绢本,画的的中央是一株硕大的槐树,槐树之上,是远山、夕阳和大群惊起的昏鸦,树下是两个士子,头戴巾帻,身着汉服,并身站立,眺望着远方。款识只有傅眉、傅仁四个字,钤印是朱文的“眉”字在上,白文的“仁”字在下,正是当年两人合作的那幅画!

    褚仁只觉得呼吸都不顺畅了,伸手想要去抚摸,又怕亵渎了,手指和那画距离一线,僵在那里。果然那一切都不是虚妄!这幅画,竟然流传了下来。

    褚仁只觉得胸中像要炸开一般,想要找个人倾诉,想要告诉这个时代的每个人这幅画背后的故事,他们的故事!然而……纵使心弦拨断,世间又有谁人能懂?又有谁人能闻曲回顾?

    褚仁抖着手,拨响了叔叔的电话。

    “二十万?”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诧异。

    “对,二十万,我有急用。”褚仁咽了口口水,声音也有些颤抖了。

    叔叔没说什么,很快便有了转账的短信。褚仁看到短信,心中一热,其实,叔叔对自己,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冷淡,只是以前不懂,现在,懂了。

    褚仁办好了保证金的手续,又依依不舍地,扭头看了看展厅,明天,便是拍卖的正日子,这一次,一定要志在必得!就在要转身而去的那一瞬间,褚仁忽见门旁一角立着一个易拉宝,写着“招聘”两个大字。

    褚仁突然下定了决心,笔直地朝易拉宝后面的那个小桌子走了过去,对着桌后的那个男子,微微一躬身,说道:“您好,我是来应聘的。”

    那低头玩着手机的男子抬起头来,粲然一笑。

    褚仁一下子惊呆了。

    注: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出自《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附录 诗歌赏析

    掩泪强开酹月筵,少年不管雪人颠。

    欢贪天上琼楼月,黯杀人间霜树园。

    《杏花如梦作梅花》这部小说的回目,全部取自傅山的七言诗作。傅山虽然著述颇丰,但类型很多,算不上以诗歌见长,七言诗的数量并不算多。同时,由于条件限制,我没有办法遍历所有傅山的作品,因此在诗句的选择上,部分章节便显得有点牵强,譬如只考虑了字面的意思,或文词符合该章回的意象,以至和整首诗的意境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有一定出入,甚至是南辕北辙。

    为了避免误导读者,我将所有回目中用到过的傅山诗作一一列举如下,并做了简单的赏析点评。时间有限,才疏学浅,一定有疏漏或谬误之处,希望大家能不吝指出。

    这么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愿有一字一句亵渎古人。纵使没有办法完全做到这一点,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希望能做到最好。

    杏花如梦做梅花

    ——山居岁月的恬淡清雅

    茅檐瓦雀乱飞回,五日连阴黯不开。陈谷野田无啄处,荒畦鹐出菜根来。

    桥南桥北雪杈枒,青豆倾筐向酒家。忙过小亭吹石竈,杏花如梦作梅花。

    北门书汜想婆娑,绿野先生识未譌。文移风流偏大卤,喜缘何必到西河。

    总奖孤亭入图画,寂寥寻取兴头扶。阴晴不住烟岚过,真个云山涌坐隅。

    ——《草书七绝诗四条屏》

    这四首七绝,出自傅山的一幅字——《草书七绝诗四条屏》,水墨绫本,(每幅)纵 198.7厘米,横46.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这幅字,便是这部小说名字的来历。四条屏,圆转曼妙,挥洒如意;四首诗,清雅隽永,浑然天成。山居生活的恬淡闲适,跃然纸上。所谓诗书双绝,大抵便是如此。

    我曾经客居在上海,先后长达五六年的时间。每有空闲,便会去上海博物馆闲逛。一直很喜欢上海博物馆,建筑方正大气,陈列井然有序,当然,更重要的,是气场很合。喜欢瓷器馆的某个保安,他总是很积极地向观众称赞雍正的瓷器,那种卖安利的劲头儿,让我这个纯“四党”也感到自愧不如。

    当然每次去上博,最想

    分卷阅读91

    -

    分卷阅读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