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2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2

    药给我,我就水服下,方才舒坦了些,哑着嗓子:“师祖业已见到,正因司命乃大事,弟子枯朽之躯难以为继,否则断也不能劳驾师祖到我这荒山野地跑一趟……”

    “你这身子,是再不能好了吗?”

    我失笑:“修仙求道之人,师祖莫还清楚不过吗?”

    师祖也笑,但只一瞬,复又沉下扬起的嘴角:“只是你才将投帖,事出突然,一时竟也找不到可接替你的人……”

    见师祖面有难色,我清了清嗓子,只发出的声音却仍旧嘶哑:“弟子不敢添烦,若师祖为着人选犯难,弟子倒有一法。”

    “你且道来。”

    “师祖只消寻个品行不坏的小仙,能尽忠职守便可,交与弟子。弟子虽不济,教个小仙的气力还是有的。小仙若能成器,他日接我衣钵也未尝不可,若不可雕,师祖也能得些空闲来细选可用之人。如此,不误掌命正业,弟子也能松和些。”

    “你倒是想得好。”

    “自是。”

    师祖又好气又好笑:“也罢了,容我回去细想一想,若如你所说,或许……倒确有一人合适。”

    听到师祖松口,我也松下口气:“既如此,便有劳师祖了。”

    话毕,我垂下眼,来回不过一炷香的工夫,我已是疲累不堪,双目昏花,只想倒下休息一会儿。师祖有些看不过了:“把自己折腾得这般病怏怏,看了着实叫人生气!”

    我厚着脸皮笑道:“师祖若能早些寻来替我的人,弟子不就可以早些养着了。”

    话音未落,“梆”的一声,师祖的尘拂就先于话音落到了我头上。

    “我且问你,从今往后,你是个如何打算?”

    打算啊,无非也就是寻块地方,坐地等死吧。我心想。

    然而师祖正视着我,目光殷切,我不敢也不忍这么说,又仔细想了想,道:“弟子此番见过师祖,已应是了无牵挂,只是心下仍有三件事未平,还要劳烦师祖。”

    “说罢。”

    “弟子有一山一海一府,当日天君罚我永生永世不得渡海出山,及至今时今日已逾三百年,其间偷跑过一次,被钉上刑柱又劈又烤受了十日,险些丧命,如今连旧底子也不在了,更不敢抗旨,怕是就要终老在这荆山之上。师祖今遭回去,觅得神君替我,他日新君入府,山、海、府皆易主,弟子别无他求,只用留我一屋挡雨,一榻长眠便可。此是其一。”

    “好。”

    “弟子三百年前封山,府上下人早已被我悉数遣尽,新君亦可自行添置,唯有这一黑一白两只鹤,随我多年,还望师祖予个恩典,留于左右,来日魂归大荒,也可有个报信的。此是其二。”

    “好。”

    “弟子此生遭遇,皆因一人而起,此人下凡历劫,算来已快满五世,原是盼着再会的,可捱到如今抱病在床,病中残躯,鸠形鹄面,已不愿再见故人。他日故人归天,若问起弟子,只说弟子业已不在,魂散荒山野海,无处可寻了。此是其三。”

    话毕,我抬眼四顾,空荡的屋子,也只有一张破琴和桌案上一副笔墨纸砚可伴我余生了。我长吁一口气,背脊也跟着弓了下去:“没了,就这些了。”

    师祖默然。

    良久,吐出一个“好”字。

    “我便依你所言。”

    “多谢师祖……”

    外面的日头行将西沉,我勉力作别,师祖起身,黑鹤已去牵青牛,白鹤替我送师祖出门,我再也支撑不住袭来的困意,身子一斜,倒下头沉沉睡去……

    第2章 卷一 赌妓(壹)

    庆历三十六年,齐都永安。

    这几日,当朝兵部侍郎贺仲龄家中的小儿子贺云礼,与家里人不可开交地闹开了,盖因他要纳妾,可将纳的这位,却是一名出身长乐坊的赌妓。

    长乐坊乃是永安城里有名的赌坊,永安城大大小小赌坊四十余户,长乐坊便是其中头一号。上到王公贵胄,下到市井小民,没有不知道的,从齐皇宫往南六条街,拐过街口一棵歪脖子树,看见两排大红灯笼和车马行人最多的地方,就是长乐坊了。

    长乐坊之所以有名,名在它是座赌坊,却又不止是座赌坊。

    门口一字排开迎客的,不是小二,却是些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穿着薄纱衣,舞着小绢子,这便是长乐坊的招牌了。客人们来赌,兹要出得起价,就尽可点些姑娘作陪,赢了钱,自是少不了春宵一刻挥霍千金,输了的,也大可在温柔乡里借酒浇愁。往来的赌客们便络绎不绝。

    人们将这些坊中女子唤作赌妓。

    赌妓依价分等,下等姿色平平,开价最低,中等姿色尚佳,上等上乘,自然要价也最高。贺云礼要纳的这位,便是个上等,且非但是个上等,还是长乐坊里的头牌。

    长乐坊中人来人往的红红火火,头牌的位子更是红得发紫,这姑娘倒颇有些门道,甫一挂名,就迅速蹿升坊中头牌。

    做头牌,自然少不了要有些旁的规矩,只是这姑娘规矩甚多,首要三条:

    一日只接一客,一客至多两个时辰。

    接的哪位客人须得姑娘来定。

    只卖艺不卖身。

    按说一名风尘女子,立下这样不近人情的规矩,来赌场的不过是些寻欢作乐之徒,多少都要扫人兴致,可这赌妓挂上头牌三日,竟门庭若市。有幸中过佳人的赌客们皆说,这姑娘实乃奇女子。

    别馆头牌,一概是由客人竞价,价高者得,长乐坊的这位,只需上等赌妓的底价,出了价的,可得一纸文书,在文书上写上姓名八字,酉正三刻以前交由坊中婢女,婢女自会递到姑娘房中。戌时择客。中彩者,上厢房有请,未中的,文书与银子原样奉还。

    不过这倒不是姑娘的稀奇之处,规矩立的卖艺不卖身,此女子的稀奇,就奇在这个“艺”上。

    长乐坊的赌妓,无外和别处青楼女子一样,皆是能歌善舞,煮酒烹茶不在话下,唯独当红的这位,唱不行,跳不会,琴棋书画更是一样不通,但她有一身听骰子的本事。摇骰子时,她只从旁过,细听一听,便知点数大小,无一失手。但凡中了这位头牌的人,只消在赌坊里玩上几把,所得银两便是较出价十倍百倍地赚回来。

    若单是一位佳人可睹一睹风采也就罢了,偏偏是位“财子佳人”,传言一传十,十传百,闹得一时间,永安城里的赌徒们皆争先恐后,蜂拥而来,长乐坊的门槛几乎要被踏平了去。更有一掷千金者,只求一亲芳泽,但一箱金元宝才被抬进姑娘房门,抬箱子的人还未退下,几个婢女合力就把箱子扔了出去。

    说:“连姑娘吩咐,规矩便是规矩,还请公子照着规矩来。”

    头牌神秘得紧,姓甚名谁,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唤作连姑

    分卷阅读2

    -

    分卷阅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