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163

    半心 作者:七六君

    分卷阅读163

    情, 渐而浓烈, 渐而从那无声的柔软里, 一丝一丝加重,终于转作夏日午后的骤然倾盆。

    耳畔听到他的呼吸之声沉闷,好似远天闷闷的雷。连笙枕着他的臂弯, 感到臂弯慢慢紧了。身子与他牢牢贴于一处,先时被他攥住的手不知不觉间已然拿开,留下他的胸口起伏不定,大海惊涛。和她骤雨打荷般的心跳声砰砰砰砰。

    浪与雨点, 两相和鸣。

    连笙倏一侧开身子,便感到身上一重,海浪沉沉压了过来。

    长恭落于她唇上的亲吻在这翻身的刹那忽而止了, 抬起头来深望她的眼。一双杏眼,眼里伴有一丝紧张,一丝慌乱,却又在那紧张与慌乱里, 藏住不尽眷恋,不尽娇羞。

    刹那间于胸中燃烧的渴望与火。

    长恭眼里柔情浓重,心底泛起化不开的怜爱,重又俯首,吻向她的颈畔。

    这一吻已然不似先时狂烈,全如冬日暖阳,带了无限爱与浓情,将她卷裹,覆于颈上小心地试探着。

    她的颈项温温的,此前寒夜留下的瑟瑟冰凉还未尽数褪去,却又因此刻与他交颈的羞臊而变得滚烫起来。凉意自外加于她的身子,与身上由内而发的燥热撞在一处,于是缠绵交融,生出长恭试探下的柔软温存来。

    一抹温存,印在唇边。她发肤之间淡淡幽香缭乱四散,情蛊一般教他迷离。

    于是唇舌与肌肤的紧紧相贴,寸寸缕缕,小心移挪。

    呼吸伴随沉闷喘息的热浪,就在她的颈间绕着,绕过下颔,绕过修颈。连笙一手环于他的肩背,轻轻紧紧抓着他,隔开一层薄薄衣裳,可以察觉她的五指微微颤动,终于当他亲吻耳畔,沉重呼吸落于她的耳后时,长恭感到五指与身下的人,皆是蓦然一抖。

    一只耳垂轻软浑圆,小巧贴着他的唇角,唇间喷薄的热意氤氲,顷刻便充盈了连笙耳旁的世界。

    在长恭初初将嘴角移往她柔唇以外的地方时,连笙便已是闭紧了眼。

    双眼死死闭住的漆黑一片里,唯有他落在颈上的点点亲吻。她的一切知觉仿佛于这一瞬间彻底消失了,徒余颈上发麻,痒酥酥的。她有些不由自主地想躲,可身子却像被施了定咒一般,不愿动弹,也动弹不得。

    直至他的这一吻,落到耳边。

    刹那间如同电流穿透周身,身子禁不住猛然一颤,连带手脚皆是不自觉地发起了抖。连笙狂乱不止的心跳,浑身上下涌起的燥热难耐,登时又睁开了眼睛。

    眼前唯有床顶红帐。

    越过长恭肩头的目光,落在红帐的顶心。长恭伏于她耳旁的呼吸还在沉沉叹着,感到她身子的异样,遂也停了下来。

    连笙两眼紧紧盯着长恭,手心攥得死死的,捏出了汗,连同额上也是沁出细细汗珠来。两面潮红,伴随胸口起伏喘息,紧张至极。

    长恭回望于她,便见她的眼神当中,透出了一丝隐隐的怯色。

    她阖唇微微而动,嗓音干涩挤于喉间,颤巍巍道了一声:“我怕……”

    然而却正是这样慌乱不安的神态与细弱之声,于长恭心中反倒腾腾而起,想要拥有的欲||望来。他轻轻松开先时握住的连笙的手,抚过她的额畔,柔声唤道:“不怕。”

    “夫君……”

    “我在,别怕。”

    话音再落时,指尖已然滑落她的鬓角,抵住她的唇。

    连笙噤声打住了口,便觉他枕于颈下的另一只手抽离了,指尖点点,攀上她的侧腰。雨落荷池,点点滴答。惹起涟漪,缓缓晕漾。

    腰上系的衣带,缓缓松去了。

    衣带轻解,长恭重又落回她耳畔的吻,连笙再次闭紧了眼。

    屋外纷纷扬扬的大雪落下,天寒地冻,屋内不见炭火,却是满室熟春。院子里有株梅花树,花开得正好,眼下白雪沉沉,覆上了梅花枝头。

    大雪压在花枝上,弄花枝轻颤,倏忽一团雪落,直入花心。

    连笙因吃痛蓦地抓紧他的肩背,于他肩上留下几道见血抓痕。抓痕深浅,若梅枝盘虬,身下白衾被上留下的斑驳点点,仿似雪地里落于白茫茫中的错落殷红。

    大雪温柔至极,停在枝头,压着细细花枝一顿一摇。

    一点一点。

    雪里娇花临风恣意,帐中美人风鬟雾鬓。

    也不知龙凤相缠,齐鸣许久,只知大雪纷扬,红梅怒盛。那帐中凌乱,喘息不绝,忽地脚趾与脚趾死死抵住,这一刻,巫山云雨,天地颠覆。

    一夜大雪,一夜逢春。

    ----------

    连笙与长恭在江州逗留了许久。

    那一晚过后仍旧回了江州府衙住着,虽还隔墙而住,但于连笙眼里,却已然是再不相同。

    她与长恭新婚,仿佛怀揣一个唯有彼此知晓的秘密,每日里总是笑意洋洋,漾在脸上。双双徜徉于江州街巷与江畔,采买镖局新居物什,黄昏长江,临江风,望日落。直到收到长青来信,才觉时日竟是白驹过隙。

    长青来信,说是卫将军府修缮事宜已近尾声,望长恭可以尽快择日归返,另还有卫大将军迁坟回京诸事,要与他商量。

    于是长恭与连笙,在江州留了月余之后,重又启程踏上了回京的路。

    来时双人双马,回程却是同乘一骑。

    纵是一匹千里良驹,载了一双良人,也不比单人单马来得轻快,自然一路走走停停的,便更行得慢些。

    这一日快到京都时,已是午后,马儿走得累了,两人便寻了个沿道旁的茶铺歇息。

    连笙等着长恭拴马的当口,立于几张方桌跟前,百无聊赖,却就听到桌旁坐着的几人正在高谈阔论,话里讲的不是别的,正是镇国大将军卫长恭。

    连笙只一听见“镇国大将军”几个字,登时便是竖紧了耳朵。

    那几人瞧着皆是过路商贾的模样,端着茶碗,对卫家军与卫长恭极尽溢美之辞,夸赞之语,交口不绝。连笙心头一时泛起喜滋滋的,待到长恭拴了马回来,拉着他坐到远远的角落里坐下,甫一落座便将方才听的,一五一十皆学给他听。

    然而连笙这厢喜不自胜,于长恭面上却是不同。

    他含笑点了点了头,可避开她的目光时,却是面色凝重,忧虑万端。

    脑海里也不知怎的,蓦然竟想起那日天牢之中,兆惠的话来。临走前最后一句,卫长恭,你军功太大,会有那么一天的。

    想着,心里又翻涌而起一股惴惴不安。

    长恭望了眼连笙,仍是欢喜的连笙,于此毫无所知。

    他忽一皱眉,唤她。

    “何事?”

    “待到回了永安城,我便将向皇上禀明,欠你一场大婚,要以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连笙面上悄然攀起的一抹晕红,垂了垂眼,依旧含笑,回应道:“好。”

    分卷阅读163

    -

    分卷阅读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