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

      又娇又美小知青 作者:张笙笙

    分卷阅读50

    又娇又美小知青 作者:张笙笙

    分卷阅读50

    可以离开这里去更好的地方而高兴,又因为好伙伴的离开而伤感,大家都站了起来,共同举杯。

    肖芳说:“祝你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钱珍珍含着泪,哽咽道:“努力学习,未来可期。”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对冯长安的祝福,最后共同举杯期待更美好的明天,虽然他们还留在这个小村子,但他们都还年轻,就像钱珍珍说的未来可期。

    冯长安举杯单独敬了陈一遇一杯:“真的谢谢你,如果不是你的帮忙,这个名额一定落不到我头上。”他的声音渐渐哽咽。

    在小许村带的快八年里,他时时刻刻都想着回家,特别是当自己的老师痛苦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每每走到村子里都会想起自己的老师也在这里受过苦,现在终于可以离开了,也可以去完成老师对他的期望了。

    “我还要感谢大家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竭力帮助我,”他环视了一圈众人,独独没有在郑佳薇脸上停留,“如果不是你们,我可能已经倒在了革委会。”

    最后,他的目光在钱珍珍脸上停留了很久,闭了闭眼,将泪水忍了回去,给她扬起了笑,钱珍珍看着这个笑,有些心酸又有期待地也笑了,笑容是含蓄而温柔的。

    第39章 捡到宝了

    第二天,冯长安就背着包裹,拉着粮食离开了呆了数年的小许村,除了知青们,段队长作为小许村的代表也来送别。

    段队长眼里含着对冯长安的期待,在他们这一辈缺乏教育机会的人眼里,大学是一个遥远而神圣的地方,他也希望工农兵大学的名额是出自小许村本地人中,但被外来的知青拿走了,他也不怨恨,有人可以享受这样好的机会,作为长辈他内心还是欣慰的。

    其实他知道,冯长安不会再回小许村了,有一次他不经意中看到了冯长安用厌恶的眼神看着小许村的人时,他就有种预感,冯长安是厌恶而痛恨这里的,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段队长还是拍了拍冯长安的肩给他送别。

    冯长安的身影在苏怡莹等知青的眼里越来越小,等到送他到县城搭乘火车的陈一遇和李浩回来,他们才彻底觉得像老大哥一样的冯长安已经离开了知青点,去过他想过的人生了。

    他走后,知青点的生活还在继续,因为去年小许村安排的人过多,段队长向公社打了报告,村里继续接纳知青的压力很大,所以今年公社安排新知青的时候小许村轮空了。

    没有新知青来,对苏怡莹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影响,她在知青点的日子除了前段时间发生的波澜,还是很平静的,特别是和陈一遇倾吐了心声后,她在这个时代感觉有了归属感,没有一种游离在人群之外的距离感了。

    陈一遇早早地就把他们俩的关系写信和陈父陈母说了,和信一起寄过去的还有苏怡莹用野猪肉做的各类吃食,虽然知道他们不缺这些吃的,但重要的是心意。

    伯父伯母不仅给陈一遇回了信,要他好好照顾苏怡莹,不要欺负她,还给苏怡莹单独写了封信。

    信上是这样写的:怡莹,伯母看着你从可爱的小婴儿长成亭亭玉立的女生,虽然和你接触的不多,但我知道你是一个善良而可爱的小女孩,一遇和你在一起很快乐,以后我把我的小儿子交给你了。但不是要你像我一样宠着他,而是希望和他在一起的你,可以和从前在父母身边一样幸福而快乐。怡莹,不开心就和我说,我会来教他的。

    看到陈伯母给自己的信,苏怡莹眼眶盈满了泪水,为陈伯母的心意而感动,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她的大眼睛像月牙一样弯了起来,目光盈盈地望着身旁担忧着注视自己的陈一遇,带着一丝哭音说:“陈哥哥,我没事,我只是太开心了。”

    陈一遇本来还很好奇信里写了什么,需要注明是单独给苏怡莹的,可是看了信后她竟然哭了,他现在心里充斥着都是对苏怡莹的担忧。

    对他而言,以前他看不得妈妈哭,现在更看不得苏怡莹哭,因为妈妈身边有爸爸护着,可苏怡莹身边现在只有自己,他不舍得也不想要她受一点伤害。

    苏怡莹带着笑眼的回答,一瞬间让他提着的心放下了,他内心叹了口气,他真的是载了,就像自己的父亲,在外多么威严,回家就是个听老婆话的好老公。

    可能他们家有遗传吧,以前他都不相信妈妈说的,不要看自己什么女生都不在乎,总有一天会栽倒一个女生手里,像他爸爸一样。

    陈一遇看着苏怡莹就按他审美长的模样和性格,心里对自己说,这样的命运,我甘之如饴。

    于是他也不去在意苏怡莹看的信内容是什么,将手里刚做好的药酒拿了出来,低头对苏怡莹说:“明天我们去县里寄包裹的时候,顺便把这个药酒寄给苏伯父,估摸前段时间送到药酒快用完了。”

    明天他们又准备去县里寄包裹和出售东西了,苏怡莹心想明天刚好还可以给陈伯父伯母回信。

    第二天到了县城,县城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样热闹,将计划的事情做完后,他们准备去国营饭店吃个午饭再回去。

    虽然现在因为会上山,时不时可以吃点野菜野味改善伙食,但上山并不是常有的,一次要花掉一天的时候,一个月也就是几次,一个手掌都数得过来。

    毕竟作为知青,最主要的还是下地干活,如果影响到了本职工作,不只是村民会有意见,段队长为了平衡知青和村民的关系也不会同意他们常常去山上。

    再一次来到国营饭店,和前几次来差不多,饭店里的摆设和简单明了的风格都没有变,只是和第一次来相比,少了徐强一伙人,饭店的环境安静了很多,享受了一顿美味的、量足足的、也让苏怡莹很肉疼的午餐后,他们俩准备去街上逛逛消消食。

    县里不大,来到小许村一年的时间里,大街也给苏怡莹逛了个遍,今天他们就走到小街小巷去看看县里人们不一样的生活气息。

    县里的小巷很多是铺着青石板的老路,旁边的房子很多是木质结构的平房,这些房子因为有些年头,木头已经是深褐色的,带着岁月的痕迹。

    屋檐相比于大街上的新房,有种历史的厚重感,是带着图案的微微翘起的屋檐,可以想象,如果是下雨的天,雨滴从屋檐滴滴答答打在青石板上,这是多么动人的画卷。

    这个画面就像读书时候看过的《雨巷》,将书本中的文字倒影到现实中来了一样,看着这样的场景,苏怡莹多希望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子摇曳在小巷徐徐而来。

    可是实际上,小巷里充满了朴实的生活气息,并没有那么诗情画意,有女人扯着嗓子叫着玩疯的孩子回家吃饭,有老人坐在摇椅上扇着蒲扇在乘凉

    分卷阅读50

    - 肉书屋

    分卷阅读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