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7

      秦楼春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297

    秦楼春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297

    ,大不了叫人去问一声儿,看她被带去了什么地方,让人照应一下她就是了。”

    秦锦华打起了精神:“你说得对。我听哥哥说,这些人大概全都要送到庄子上的。我不知道是哪一个庄子,但可以去问母亲身边的姐姐们,她们一定会告诉我的!”

    说话间,姐妹俩已经来到了花园。

    自从那次逛府里的时候,秦含真错过了一次花园,事后倒也跟着祖父秦柏进来过一回。但那次是去库房找东西,因此只是简单地看了看园中的景致,并没有仔细游览过。今日再来,她还觉得很新鲜呢。

    花园大门一进来,前头就是一片假山,假山上刻了“云岫”二字,山间有小径穿过,其实就是玩的“曲径通幽”梗。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了,秦含真上回来时穿过一回,今儿因要赶着去上课,倒没这个闲情逸致,而是绕过假山,从上夜处旁边的竹林小路穿林而过,再经过目前尚且有叶无花的菊圃,直达溪边的船厅。

    女先生给秦家的女孩子们上学,一般都是在这处船厅中。这里临水,景致好,也安静,出入比较方便。但若是在秋冬季,这地方就太冷了,上课的地点就会换到香雪堂去,那里有地龙。不过香雪堂离着船厅有近百米远呢,这还是直线距离。若是照着花园里这些弯弯曲曲的小路去走,那距离恐怕还不止这个数。

    秦含真也来不及欣赏园中景致,就与秦锦华一前一后进了船厅。只见厅中不大,也就是十几平方的面积,正面摆放着一张大案,那是先生的座位。下手摆着四张书桌,分别是秦锦仪、秦锦华、秦锦春与她秦含真四姐妹的位子。五堂妹年纪还小,尚未到上学的年纪,目前也就是在听雨轩里由母亲闵氏启蒙而已。

    秦锦仪与秦锦春早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了。前者正埋头整理自己的琴,见到她们来了,漫不经心地抬头望了一眼过来:“怎么这样慢?先生就快来了。”

    秦锦华笑嘻嘻地挑了前头一张桌子坐了。剩下一张空桌,自然是秦含真的。她刚走到桌边,门外就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

    女先生到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课堂

    女先生姓曾,四十多岁的年纪,明明比牛氏还要小好几岁,可两鬓却已经有了白发。

    她梳妆打扮都很素雅,头上盘着圆髻,插着两枝式样简洁大气的玉簪,身上穿的是蓝色的衫裙,深深浅浅的蓝,搭配得很和谐,衣领、袖沿、裙摆处都有绣花,不显眼,却很精致。她相貌并不能算是十分美丽,可是清秀端庄,十分有气质,嘴边永远带着淡淡的笑意,说话的语气有一种特别的韵调,让人一听就能生出好感。她无论言行举止,都是优雅动人的,而且显得非常自然,不会给人以造作感。

    秦含真上前拜见,曾先生含笑受了她一礼,便道:“三姑娘客气。先前为着我身上不好,耽误了三姑娘上学,实在是罪过。”秦含真忙说不要紧,又问她身体是否已经好了。曾先生笑着点头:“已经无恙了。”

    寒暄已毕,秦含真非常有眼色地送上了描红本。曾先生几日前特地为她制作了专门的字帖,还把描红用的纸都给送来了,自然是要她用心练字的。虽然她平时很少描红,但也照着做了,而且自认为描得还算不错。

    曾先生翻了翻她写的字,微笑道:“三姑娘的字写得很端正,日后还要继续用功。”说罢又将手边的几本书递过去,“这是课本。三姑娘先拿去看一看吧,若日后上课时遇到有不懂的,只管来问我。”

    秦含真连忙双手接过课本,郑重行礼道了谢。

    曾先生看着她捧住书本的双手,笑得更深了几分,又取过手边的一个匣子:“今儿是三姑娘头一回上课,这是为师送的见面礼,只是几样文房用具,望三姑娘日后用心读书,好生学习。”

    秦含真连忙再次行礼拜谢,又把书本小心交到青杏手中,然后双手接过那文房匣子,正色道:“学生一定会用心学习,不负先生期望。”

    曾先生笑了:“好了,回你的位子上去吧。”她目光无意中扫过青杏,顿了顿,便收了回来。

    秦含真恭敬退后,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青杏紧随其后,来到桌边,将手中的课本放下,又将秦含真的书包拿出来,替她取出各种文房用品。等这些事忙完了,她又在描夏的眼神引领下,替秦含真倒了一杯热茶过来,便退到一边等候吩咐了。

    姑娘们上课的时候,丫头们只能站在一旁侍立。若是有心向学,也可以跟着听一听。但等到姑娘们有需要时,她们就得立刻上前侍候了。可能是磨墨,可能是收拾东西,也可能是斟茶倒水,但无论是做什么,丫头们都必须保持肃静,不可扰了课堂。

    曾先生开始讲课了。秦家的姑娘们,除去年纪最长的秦锦仪,其他三个都是七八岁大的女娃娃,开蒙都没几年,要学的东西都很浅显。不过因为承恩侯夫人许氏非常注重家里女孩儿们的闺阁教育,因此才会特地请了女先生来教导她们,要求也比一般的闺阁课程要要求严格一些,几乎是跟着许家那等书香门第一规矩来的。

    每天至少要上半天的课,两个课时,一个时辰一节课。今儿第一节课上的是经史,教的是四书五经,刚开始讲《论语》不久。曾先生并不要求女孩儿们要象兄弟们一般,熟读经史,背诵文章,只需要通读全文,熟悉其中的名篇,并且能理解大概的意思,最好还能熟知其中的典故,也就够了。

    第二节课学的是诗词歌赋,目前还在诵读《诗三百》。这个倒是要求背诵的,同样也要熟悉典故,至少要达到别人提及其中一个词汇,就能想起出处与含义。除了讲《诗三百》,曾先生也会教一些简单的韵脚、平仄之类的知识,然后拿对对子作为课堂上的放松方式,让女孩儿们学习吟诗作词的基础。

    别看这些课程听起来简单,一般人家读书的子弟,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更别说是女孩子了。秦家的姑娘们其实有一位很好的老师,自身水平高,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只可惜,并不是所有姑娘们都会珍惜这个机会。

    秦锦仪上课的时候倒是听得很认真,不过用心学习的并不是经史,而是诗词歌赋,而且热衷于在对对子的时候压倒所有小妹妹们,博取先生的赞赏。她还不止一次地表示,这些课程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她比妹妹们都大了好几岁,还要跟妹妹们学同样的课程,实在是太不合适了。她更想请曾先生多指点一下

    分卷阅读297

    - 肉书屋

    分卷阅读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