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1

      秦楼春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711

    秦楼春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711

    呀。”

    秦柏也觉得辽王世子很厚颜无耻,明明是他为了讨好岳家,将亲生儿子放逐到江南的,让赵陌受到最大委屈的正是他这个父亲。如今却又为了私利,借儿子攻击政敌。明眼人谁不知道,他只是为了皇嗣之位,方才咬着蜀王府不肯松口的?否则,他首先做的就该是派人来金陵探望儿子,弄清楚事情真相,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几句流言,就迫不及待地将所谓“蜀王妃为报复他而派人暗算赵陌”这件事闹大了。

    原本传闻只是李延朝为了巴结蜀王妃而暗算赵陌,以及蜀王妃与涂大夫人派出陪房在金陵行不轨之事,目的不明,但曾经与李延朝有过接触。赵硕非要将这两件事混淆在一起,目的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又装什么慈父呢?

    黄晋成接着看信,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辽王世子的私心重一些,倒也不是全无好处。若没有他这么咬死不放,非要将蜀王府拉下水,只怕蜀王府还要再闹夭蛾子,没有如今这么老实。”

    秦柏看向他:“蜀王府如何了?太子平安归京,那些在天津府地面上行动不明的蜀人,可是落网了?”

    黄晋成道:“巡抚大人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这要等我那些旧部的信,才能确认。不过蜀王府确实老实了不少。自打蜀王幼子被太后召进宫中,扣留不放后,他们想做什么都不成了,自然只能老实待着,象涂家一样等候发落。”

    秦柏沉吟片刻:“那信中有没有提到,太后打算将蜀王幼子扣住多久呢?太子出外一事,本是机密,如今平安返回,看起来皇上也没打算将实情公之于众。明面上来看,若真的拿广路来做理由,惩处蜀王妃与涂家,份量怕是不太够。皇上不知打算如何行事?”

    皇上不必烦恼该如何行事,蜀王府与涂家就先后做出了选择。

    隔日,又有消息传来,指蜀王妃的病情终于发展到了无法拯救的地步,宫中派去的太医已经确认了她去世的消息。太后叹了一声:“怎会如此?前儿明明看着还是好好的,定是身边的人侍候不得力。蜀王府的人也太疏忽了!既然病得这样厉害,早该报上来的。”哭了一场,又道,“哀家病情已无大碍,辛苦砚儿为我跪经祈福了。但如今他母亲没了,我怎好再让他在宫里待下去?让他回去替他母亲办后事吧。”

    蜀王幼子就这么被放回了蜀王府,同时去的还有颁发懿旨的内监。太后赏了奠银,却又以服侍不周的名义处置了蜀王妃身边侍候的人,一干近侍全数在内监的眼皮子底下被绞杀,以忠婢殉主的名义,与蜀王妃一道安葬了。留在京城的王府属官或是被贬,或是被革职,几乎被清了个干净。宗人府那边立刻就派了人过来接手蜀王妃丧葬事宜,吏部隔日则派了新的王府属官前来上任,辅佐蜀王幼子处置王府事务。

    又因为天气渐暖,蜀王妃是暴病身亡的,说不定是时疫,为防疫情扩散,她的后事没能风光大办,而只是草草为之。尸身很快就被烧了,以骨灰落葬,蜀王幼子在蜀王府大殿设了个没有遗体的灵堂,以供亲友前来上香祭奠。

    隔日,又有消息传来,涂大夫人因丧女之痛,犯了心疾,也去世了。涂家家主因接连丧女丧妻,伤心病倒,向朝廷告病致仕。皇帝虽然没有立时批准他致仕的请求,但这是素来的惯例了,总要三请三辞,才能表达出皇帝对大臣的看重,更何况这还是他名义上的外祖父呢?涂家家主虽然未能正式致仕,但如今是已经家中养病了,不会有谁会没眼色地要求他这时候出面参与政务的。

    涂大夫人的数个儿子,也就是蜀王妃的兄弟们,还有他们各自的儿孙,但凡是有官职在身的,都要因祖母的去世而丁忧守孝。他们的奏本,皇帝立刻就批准了。涂家如今还在朝的,只剩下了官位不显的旁枝,整个家族都低调下去了。

    涂大夫人的后事,也没有大办,对外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家中长辈全都病倒了,而私下流传出来的原因则是:涂大夫人是因为做错了事,又逢丧女,才惊惧伤心而亡的,涂家怎么还好意思为她风光大葬?

    秦柏与黄晋成得到消息后,终于确定这场风波算是过去了。蜀王府人员大损,在京中只剩下一个年纪尚少的蜀王幼子赵砚,独木难支。他有孝在身,婚事就无从谈起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返回蜀地守孝去。涂家断尾求生,虽然也元气大伤,但似乎保住了东山再起的希望。一年后,涂家嫡支子孙是否能顺利起复,还是未知之数,但旁支能保住,就证明涂家还没有一败涂地。

    再怎么说,他们还有太后呢。

    太后在宫中稳如泰山,皇帝与太子对她敬重如常。有她一日,涂家就不会彻底败落下去。涂家家主的当机立断,还是成功挽救了家族的未来。

    与此同时,太子安然回归,恢复健康,也意味着皇嗣过继一事不会再被提起了。朝中乱局终于能重归清明,宗室诸子也从此能安份守己度日了。而一直在上窜下跳不停搅事的王家一流,自然也断绝了妄想,安守为臣的本份。

    黄晋成叹道:“如今形势大好,我们也能放心松一口气了。眼下只等东宫再添新皇孙,就再无可忧虑之处了。”

    一句话又让秦柏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

    京中风波平息,秦简与秦平的书信也在不久之后送到了。

    秦简提起了过了黄河后的经历,因为与皇帝派来的卫队会合了,所以一路上过得更加安稳,他也不必再提心吊胆了。只是同时,皇帝派来接太子的大臣也管得更加严厉,不许随行人员擅自脱队,也不许他们与外人接触,食水全都用从京城带来的,而不是在当地采买。他只能一直跟在太子身边,与太子同吃同睡,没法再象先前那样隔日就给金陵去信,所以才多日没有消息,不知三叔祖与表舅是否担心了,他给他们赔个礼。

    那一路都是安稳的,进京速度也挺快,直接去了小汤山行宫,把他也给捎过去了。不过离开天津的路上,他一度听护卫们说好象有人在附近晃悠,身份不明,但最终也没发生什么事,大概只是一般的过路人而已。

    到了小汤山行宫后,太子在那边休整了两日。而秦简本人也稍稍享受了一下皇家温泉的好处,大为推崇,还建议秦柏日后有机会了,可以去试一试,十分舒服。

    太子先行回京,秦简则是落后一步,在两名侍卫的陪同下,由小汤山行宫直接返家的。家人看到他忽然出现,都大吃一惊,还以为他发生什么

    分卷阅读711

    - 肉书屋

    分卷阅读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