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41

      秦楼春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1941

    秦楼春 作者:Loeva

    分卷阅读1941

    再拖下去也没什么意义,索性早些把此事定下,也省得有哪个没眼色的人到我的封地上胡闹了。再者,敏顺出孝后就要赐婚,到时候少不得要给她安排封地或是封邑。她这阵子老是撒娇,说想要离我近些,唐老尚书看中了几处地方,其中就有高阳县。太上皇与皇上没有缘由是不会驳回唐老尚书的请求的,我却不想回了封地,还得操心别人的家务事。敏顺自小娇气,未必会到封邑上去长住,多半会求我帮她盯着些。可我操那心做什么?难道皇上还不会派可靠的管事替她打理产业么?费力不讨好,倒不如一开始就婉拒了。”

    秦含真恍然大悟,心里也有同感。虽然敏顺郡主的性子挺讨人喜欢的,但身份放在那里,跟她关系再好,说话见面也不可能没有顾忌。等回了封地,她与赵陌就能无拘无束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了,再小心翼翼地去顾虑敏顺郡主,岂不是麻烦吗?

    她笑道:“高阳县这地方对一位公主来说,可不是什么好封邑的选择。若是封到那里,敏顺郡主岂不是要被称为高阳公主了吗?这封号可太不吉利了吧?”

    赵陌笑道:“若真要封了高阳县,皇上的嫡长女,自不会委屈得只得这么小一个封邑,估计是要连着安新县或者旁边其他县都一并算进来了,到时候叫高安公主也好,新阳公主也好,怎么封不是封呢?哪怕是继续唤她敏顺公主,也没人挑不是。”

    秦含真想想也对,便一笑置之。

    赵陌道:“唐老大人应该差不多要告老了。等到敏顺出了孝,大婚了,他老人家就能放心退下去了。他这辈子,虽然有个女儿不省心,但为官几十年,君臣相得,似乎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他的长子会升任礼部侍郎,算是接了他的班,其余子侄有在京城为官的,也会留下,在外任上的,就继续留在地方上,但其余人等,都会随唐老大人回乡去。他老人家一辈子活得明白,行事也正直。太上皇与皇上都很敬重他,会给足他体面。在敏顺的事情上,也会尊重他的意思。就连敏顺的亲事,其实也算是他定的。”

    秦含真不由得好奇:“人选已经定下来了吗?是哪家子弟?”

    赵陌笑了笑:“若无意外,应是寿山伯世子余景明。”

    “咦?!”秦含真大吃一惊,“怎会是他?!”这可一直没有风声传出来呀!

    赵陌笑得有些意味深长:“唐老尚书思虑周全,他为敏顺这个外孙女也算是操碎了心。不过太上皇与皇上都会答应他的。这么一来,新皇后的册封旨意下来后,唐老尚书也会投桃报李。如此,朝野后宫便都安稳了。”

    第七百章 纠结

    秦含真是真没想到敏顺郡主最后会被许配给寿山伯府的世子余景明,余心兰的亲哥哥。

    她只见过余景明几面,都是远远打了个照面,并不算了解,但赵陌、秦简与余景明、唐涵他们来往颇多,因此秦含真也算是知道一些余景明的情况。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位大少爷才貌双全,文采出众,又自视甚高,自尊心强,对自己的要求也高。去年他与秦简同科参加会试,都考得不太好。他当即就决定放弃,下科再考,宁可冒着落榜的风险,也要考一个好名次出来,今年果然便考中了一甲探花,如今也顺利通过了馆选,成为了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从今往后,便是文臣队伍里的正路官,日后甚至有可能登阁拜相,前程似锦。

    秦简也是受他影响,才在去年放弃了殿试,用一年的时间埋头苦读,今年卷土重来,便考得了更好的成绩,顺顺利利进入二甲。去年会试时,他的学问根基确实还有些弱,要是没有放弃,就这么硬着头皮去参加了殿试,估计也就是个三甲的同进士,自不会有今日的风光。

    余景明出身权贵,又是嫡子,独子,从小深受父母宠爱与看重。以他父亲寿山伯如今在朝廷上的地位,余景明将来肯定是要追循着父亲的脚步,入朝为官,到地方上历练,然后调回中枢入六部,进内阁。寿山伯在士林中地位也不低,几乎可以说是唐老尚书之后的士林新领袖。余景明但凡是才学上比旁人略强一点儿,也会在文坛中有一番成就。

    这么一个前途无可限量的青年才俊,要是娶了公主,固然是匹配了,也男才女貌,但若他从此冠上了外戚的名头,还能不能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高度呢?

    还好新君对外戚并不是十分限制,否则,皇室招余景明为驸马,便有断人前途的嫌疑了。

    秦含真有点儿小怀疑:“唐老尚书为什么就偏偏挑中了寿山伯的世子呢?”这该不会跟他们乃前后两任士林领袖有关吧?唐老尚书不象是这样的人呀。不过也难说得很,毕竟已故太子妃唐氏就是唐老尚书的闺女。

    赵陌听得笑了:“这应该不至于。一来唐老尚书人都要退下去了,没必要在这时候平白与寿山伯府结仇;二来余景明的才名放在那里,任谁都不会否认他的才华,但若论做官,他恐怕未必有寿山伯那样的天赋,兴许做个单纯的大学问家,更适合他,也未可知;三来……既然新君不忌外戚,嫁女之后,只要不拦着余景明的仕途,寿山伯府自然也不会埋怨什么。而寿山伯如今正得势,若敏顺成了他的儿媳妇,日后在京中便也算是有了助力。无论新君日后立谁为后,纳谁为妃,将来的储君性情如何,总之不会苛待了敏顺就是。”

    唐老尚书用心良苦。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退下去了,虽然还有儿子在京中做礼部侍郎,但太子妃唐氏做的那些事,多少还是吓着了儿子媳妇们,唐家人私下里并不是没有怨言的。唐老尚书不希望他们迁怒到敏顺郡主身上,奈何自己要回老家,鞭长莫及,若有朝中权贵能给敏顺郡主提供庇护,那又不一样了。哪怕敏顺郡主在皇室之中失去了独一无二的地位,不象从前那么受宠了,光是寿山伯儿媳的身份,等闲人就不敢欺负她。兴许唐老尚书的想法,有那么一点对皇室不信任的意味在。可他老人家关怀外孙女的一片慈爱之心,就连太上皇与皇帝都没在意,旁人又能非议什么呢?

    更何况,唐老尚书临退下去之前,还卖了新皇后一个好,只希望新皇后能看在敏顺郡主只是位公主的份上,再念及唐家的示好,多多善待敏顺郡主。

    秦含真听完,不由得叹道:“这样的外祖父也实在是难得了。做亲娘的反倒好象没这份周全与细心呢。”

    赵陌笑笑:“其实也是太过多虑了。唐老尚书为敏顺郡主想得太周到了,未免有小看了太上皇与皇上的意味在

    分卷阅读1941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