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0

      殿下快醒醒 作者:写离声

    分卷阅读140

    殿下快醒醒 作者:写离声

    分卷阅读140

    了。

    搞地下情自然是瞒着家里的,不过一个多月前李三春摆寿宴,李二郎撺掇着他请了玉楼班来,两人在花园角落里偷偷温存的时候被陆氏的婢子撞见,捅到了李三春跟前。

    李三春自然火冒三丈,把二儿子结结实实打了一顿,顺便断了他的财源。

    董晓悦听完若有所悟,捋着胡子对杜蘅道:“阿蘅啊,要引以为戒,千万别学人家票戏啊。”

    “……”杜蘅一挑眉,似笑非笑地道,“是,儿子不爱看戏,只爱聆听父亲教诲。”看戏干嘛,看你就够了,你一个人的戏比三个戏班子加起来还多。

    “唉,你阿耶就那么点俸银,比不得人家家大业大啊,”董晓悦酸酸地瞟了一眼家大业大的高县令:“高明府,你说是不是?”

    “府君说笑,杜小公子雏凤清于老凤声,将来必是经世济国的栋梁之才。”

    董晓悦看着郑管事差不多把知道的都倒出来了,这才高抬贵手,抬抬下巴:“行了,你出去吧,把李三春的妾室毛氏叫进来。”

    毛氏和沈氏同住一个小院子,虽然不像沈氏一样时常挨打,却因为有几分姿色很不受主母待见,她和沈氏两人都没有婢子伺候,平日要是嘴馋了想打打牙祭还得私下里做女红换钱。

    董晓悦之所以找她问话,是因为她的证词是沈氏定罪的重要佐证。

    不一会儿,一个穿杏红色衣裳的尖脸女人摇摇摆摆地走进堂屋,在董晓悦等人跟前立定,然后晃晃悠悠地拜倒下来:“妾身拜见府君,明府,小郎君。”

    董晓悦怀疑她是想营造弱柳扶风的效果,只是身材丰腴,下盘稳健,看起来能扛住十二级台风。

    “你就是毛氏?”董晓悦一边问一边端起手边的茶杯抿了一口,“李三春等人被杀那晚你在哪里?做了些什么事?听到看到了些什么?一桩桩一件件都说清楚,不许有半点隐瞒。”

    毛氏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开始睁着眼睛说瞎话:“回禀府君,那天晚上妾身在屋子里做针线活,半夜三更听到对面屋子里开门的声音,妾身以为是沈氏起来解手,也就没多想……”

    “那时是什么时辰?”董晓悦问道。

    “奴婢留心看了更漏,是子时五刻过一点。”毛氏对答如流,显然背得滚瓜烂熟。

    “接着说。”

    “是,妾身迟迟没听见沈氏回来的动静,正纳闷她怎么去了这么久,就听得院门开了,我起身偷偷往窗外看了一眼,见一条影子闪进对面屋子里,不一会儿,那屋子里就亮起了光,还飘出烟来,那气味儿怪怪的,有些腥,妾身不知她在做什么,本想出去瞧瞧,可又怕叫人骂多管闲事,便熄了灯睡了。”

    根据案宗,官差后来在沈氏屋子的炭盆里发现了没燃尽的一小片血衣,和毛氏的供词一合,就被当成了她杀人的铁证。

    “你那晚做的什么女红?”董晓悦问道。

    毛氏想了想:“回府君的话,妾身在给郎君缝帽子。”

    “那帽子缝完了吗?”

    “缝……未曾……”

    “拿过来给我看看。”

    “妾身活计粗陋,不敢污了府君尊眼……”

    董晓悦故技重施,“啪”地一拍桌子:“叫你拿就去拿!”

    毛氏抖成一团:“妾身不敢,府君恕罪……妾身记岔了,那晚应是在绣荷包,藕荷色的,绣的牡丹花……”

    “方才连帽子还是荷包都分不清,这会儿连什么颜色什么花都记得了,你点着灯绣花,那沈氏就在对面烧血衣,是生怕你不发现?”董晓悦哼了一声,扫了眼高县令,突然提高了嗓门,“你们是不是当本官傻!”

    高县令低着头大气不敢出一口。

    那毛氏也不是什么硬茬,被她一吓便魂不守舍、破绽百出,一下子全招了,原来那晚她早就睡了,压根没听见什么动静。而且沈氏白日里被陆氏叫到正院,一直到她上床睡觉,沈氏也没回自己院子。

    她也是收了李二郎的银子才做的伪证,那套说辞也是李二郎教的。

    董晓悦一个接一个地审下去,凡是能证明沈氏那晚杀人的证人,几乎都收了李二郎的好处。

    越往下审,高县令的脸色便越难看,审了十来人,他朝庭中张望了一眼:“府君,时候不早了,莫如先用膳?”

    董晓悦看了一眼杜蘅:“你饿吗?”

    杜蘅摇摇头。

    董晓悦便对高县令道:“叫他们上几碟点心吧,一口气审完,免得有人借机串供,高明府你说是也不是?”

    高澹不敢再说什么,吩咐李家仆人去传点心。

    连知府和县令都废寝忘食,站在庭院里等候盘问的李家人当然不敢有任何怨言。

    李二郎眼看着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进堂屋接受审问,又一个个走出去,他却连句话都不能问。

    等待的时间格外难熬,李二郎心忧如煎,还不敢表现出来,庭院里的人越来越少,到太阳西斜的时分,终于只剩下他和杜知府的长随两个人。

    “请吧,李公子。”那长随皮笑肉不笑地道。

    李二郎像待宰的鸡一样缩起脖子,一步一磨蹭地挨到门边,探头探脑地往里看了一眼。

    “李二公子,在门口干嘛?请进吧。”董晓悦脸上挂着胸有成竹的微笑。

    李二郎本是个身体素质堪忧的纨绔,在庭中等了一整天,没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体力严重透支,精神处在崩溃边缘。

    董晓悦吹胡子瞪眼摔杯子那一套还没来得及使出来,李二郎扑通往下一跪:“府君饶命,小的并非有意欺瞒……小的全招,求府君饶小的一命……”

    “……”怎么抗压能力这么差,不知道“坦白从宽,牢底坐穿吗?”

    杜蘅却是神色一黯,李二郎如果犯的是人命官司,哪怕再怂也不可能主动招供。

    董晓悦也想到了这一点,对那李二郎道:“究竟怎么回事?你从实招来。”

    李二郎大约真是累坏了,一脸生无可恋地把事实经过交代了。

    那日李三春寿辰,他和玉楼班的小海棠借机幽会,不想被陆氏的人撞破,闹到了李三春跟前,断了他的财源。

    “所以你就怀恨在心,买凶杀死你父亲、嫡母和长凶?”高县令插嘴道。

    “小的冤枉啊府君!小的哪里有那个胆子……”

    “府君尊意如何?”高县令小心翼翼地请示。

    “我看他不但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脑子,”董晓悦摇摇头,“瞧他编的那些供词,漏洞比筛子还多,不是我自夸,这要是换了我们家阿蘅……”

    感觉到阿蘅凉凉的眼神,董晓悦识趣地闭上了嘴。

    李二郎继续供述。他平日里大手大脚摆阔习惯了,一瞬间没了财路,真是由奢入俭难,那些名士才子们本来就鄙薄他是商家子,只是看

    分卷阅读140

    - 肉书屋

    分卷阅读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