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教廷退让

      朱延禧道:“这等粗词俚语,出自阁部之口,端的是有辱斯文呀。”

    朱由校脸色变得很不好看,孙传庭低着头,这句话是他听皇帝骂人时说的,所以现在朱延禧其实说的就是皇帝,孙传庭不敢笑,只能低头忍着。

    徐光启说道:“我们现在是讨论把欧洲诸国当成平等关系还是藩属国的问题,虽然孙阁部说的是俚语,但臣觉得这话糙理不糙,有些事看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会比较难。在老臣想来,如果要欧洲诸国成为大明藩属国,应该不可能。”

    朱延禧道:“没有试过,为什么说不可能?”

    这话就有些强词夺理了,孙传庭连忙道:“此事其实与礼部也有关系,既然朱尚书如此说,不如就让礼部派人去宣他们来朝贡,让他们成为大明的藩属国。”

    朱延禧脸色一变,如果强辩说此事与礼部无关,其实也勉强说得过。但他终究是以君子自诩的,还是说不出把锅甩给鸿胪寺这样的话来,只能沉默不语。

    徐光启道:“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欧洲诸国与我们远隔何止万里,凭什么要屈服于大明之下。如若有一天他们愿意来进贡,也应该是看到了进贡的好处,并不是真正想成为大明藩属。”

    “当同僚做一件事时,也要考虑到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而不是首先就想到指责,要想一想,如果这件事换成自己来做,是不是也会感觉很棘手,很麻烦?如果没有仔细考虑,便一味指责,这样就失了让大家提建议的初衷。”

    朱延禧面色微红,拱了拱手也不说话。既然他都让徐光启和孙传庭两人怼了下来,其他大臣倒是不敢再多说话。

    朱由校道:“让欧洲诸国臣服大明,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我们根本就不了解欧洲的各个方面,真的与欧洲各国开战,胜负不问可知。所以朕想要派人去看看,了解欧洲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如果不把他们视为平等的伙伴,就连这一点都不可能做到。”

    群臣没有办法,便只好同意与欧洲诸国暂时按平等国家视之。这个暂时的意思是指如果有机会,还是要把欧洲诸国纳入藩贡体系。朱由校没有在这方面与群臣作对,因为即使要占领欧洲,那也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反正他可没有兴趣占领欧洲,大明有亚洲就行了。

    此事底定后,便是要商量出使的人选,鸿胪寺根本没有懂欧洲语言的人,所以在徐光启的推荐下,王征便成为了鸿胪寺左少卿,带领翻译学校的一批学生去了欧洲,当然,在此之前,锦衣卫已经将所有去欧洲的学生征召成了锦衣卫小旗了。

    大明使团在葡萄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亚洲葡萄牙人是与大明关系最好的国家,现在澳门大多都是葡萄牙商人,而葡萄牙人更是将在印度的果阿等地交给了大明,双方现在的关系可以说是正处于蜜月期。

    历史在这里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大明在亚洲与西班牙人的战争,使得西班牙的势力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而葡萄牙人则借此机会开展了复国运动,于天启十五年时终于获得了独立,和原来的历史相比,提前了几年时间。

    大明使团受到了葡萄牙国王的接见,王征请求葡萄牙国王允许大明学生在这里求学,国王慷慨地答应了王征的要求,愿意负担留在葡萄牙的五名学生的一切费用,并且赐给他们葡萄牙人身份,进入里斯本的学校进行学习。

    短暂的停留后,大明使团进入地中海,来到了罗马教廷。在随行的传教士的帮助下,王征以信徒的身份得到了教皇的接见,他把朱由校所写的一封信交给了教皇。

    朱由校在信中以谦卑的态度表示了对教皇的尊敬,并且要求教廷派出更多的传教士前往大明进行传教工作,这都让教皇非常高兴。但是朱由校又提出,因为大明的情况不同,所以天主教里的某些教义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比如祭祖祭孔的必要性,应该全面允许,并且要用文字固定下来。他还要求允许大明的教职人员自行任命各级教士,当然,红衣主教的任命权还是在教皇手上。朱由校要求将王征封为红衣主教,成为大明教区的最高级教士。

    教皇用最大的毅力克制自己,才没有把这封用汉语和拉丁文写成的信当场撕掉。祭祖祭孔的事已经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教廷等于是默许了,所以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朱由校说红衣主教的任命权在教皇手中,却直接要求封王征为红衣主教,其意思很明显,教皇只是相当于一个图章,而且是大明说盖你就要盖的图章。

    什么时候一个国家的皇帝竟然可以对教廷的事指手划脚了,而且这个皇帝还不是信徒。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后大明的天主教只怕就不会再受教廷的控制了,这是不能允许的。但是这个国家可是有一万万人口,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一个坚定的宗教,这对于推广天主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呀。

    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皇帝权力太大,可以说完全没有人可以制约他,如果自己真的撕掉这封信,可以预见,天主教在这个东方大国的传播一定会被强行喝止,这绝对不是教皇愿意看到的情形,一定要慎重,不要太情绪化。

    于是教皇温言地和王征谈论了很长时间,然后召集了教廷的上层开会,讨论大明皇帝的来信。果不其然,祭祖祭孔的事倒是没有激怒主教们,但可以自行任命教职人员,强迫要求封王征为红衣主教的要求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基督教经过了多次分裂,主教们可不想再一次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但是教皇提出的一万万潜在教徒确实吸引了主教们,以前的传教士的报告写得很清楚,大明的皇帝对于传教并没有明显的欢迎或者抵触,反而是官员们多有反对,南京教案便是一个例子。大明皇帝对于国内具有完全的控制力,这是欧洲各国的君主不能比拟的。如果交恶了大明皇帝,基督教根本没有办法在大明进行传播。

    经过两天的讨论,最后教廷终于屈服了。同意大明可以任命教职人员,但红衣主教的任命权只能在教皇手中。至于王征,因为他本身便是大明的虔诚教徒,而且身份是大明的五品官员,所以教皇捏着鼻子任命他为大明区的红衣主教。

    书客居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