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舅父

      中馈 作者:纸宣

    第二章 舅父

    中馈 作者:纸宣

    第二章 舅父

    王家人来得极其利索,冬季北方不便行船,饶是中途换成陆路,仍旧不过一月光景,一架硕大的马车便停在了平远侯府门口。

    王氏父亲王骞乃是两江总督,正二品,管辖江苏、安徽、浙江三省,货真价实的封疆大吏。而此次来的王家大舅王隽官拜苏州知府,从四品。且王氏一族人丁兴旺,朝中势力盘错节,是以现今宁远侯府当家阮宗早早便于内堂等候了多时。

    主客相见,面上皆欢。王隽躬身一礼,“下官不才,让侯爷久等!”

    宁远侯阮宗摆手笑道,“舅老爷客气了!”这一句话便拉近了二人的距离。

    对于阮宗,扪心自问自是不想开罪王家的,而且王氏进门这些年的表现他也都看在眼里,只不过是自家兄弟委实不长进,因而也不好说什么。无耐四弟是母亲的老来子,从小娇宠,而谢家一直以来都是与王家比肩的豪门士族,因此总免不了互相利益之争,是以最初母亲相中了谢姨娘,只是拗不过当年老侯爷的意思,才将王氏娶进门。

    如果至此安生下来也就罢了,奈何自己弟弟却是个最不安生的主,又碰上个更不安生的谢姨娘,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就巴巴地赖上了阮瑜,前些年未婚先孕,还闹腾着要当什么平妻,老侯爷发狠,撂下句爱嫁不嫁,于是吹吹打打抬进门来,成了个贵妾,自老侯爷死后,也没少闹腾。

    想到后院的乱七八糟,阮宗只觉得对不住王家,是以对王隽格外的热情,又见王隽身后跟着一个翩翩少年郎,岁年纪不大,举止投足之间却有着世家望族特有的沉稳和老练,顿生好感,“王兄,这位是?”

    “不才乃是犬子,名冕,字彦之。”说话间,王隽转向少年道,“彦之,快过来拜见你大姑父!”

    王冕得令,恭然一礼道,“见过大姑父。”

    “好个少年俊彦!”阮宗笑道,“侄儿年方几何?”

    王冕道,“回大姑父的话,小侄今年刚好十五。”

    阮宗点头道,“可有考过童试?”

    王冕谦虚道,“前不久刚得了个秀才。”

    阮宗点点头,心中对王冕更是喜欢,对于到来的王家人,他自然是做足功课的,心知王冕得的不仅是秀才,更是秀才中的秀才,童试第一的案首,想那江南之地学风浓厚,这样的案首自然含金量是极高的,而王冕的不骄不躁,才更是让人觉得难得,又想想自家那泼猴,只有羡慕的份。

    宾主双方在正堂内寒暄正欢,此刻后院四房之内,王氏拉过明殊的手,脸上又是笑意,又是不安,“殊儿,今天你大舅舅会过来,可还记得我教过你的?”

    明殊点头,两只小眼睛倍儿亮,“记得!”

    王氏目露赞赏:“那你再给我演示一遍。”

    明殊巨汗,虽心知这是王氏对女儿的担忧,希望女儿能给舅舅留个好的第一印象,可还是不忍腹诽道老娘你闺女我已经演示了n遍了。

    即便有如此想法,明殊仍旧恭恭敬敬地给王氏福了福身,细声细气道,“见过大舅舅,见过大哥哥。”

    王氏满意地捋顺着明殊的头发,“好!好!真好!”似又想到了什么,仔细道,“这次你大舅舅来,我本不知会带上你大哥哥,是以你定要在你大哥哥面前表现得乖巧些,将来回了你外祖家也好有个照应。”

    不是吧……这么狗腿?!明殊羞涩低头,喃喃细语道,“女儿记下了!”

    王氏看着明殊的样子,兀自叹了口气道,“为娘知道你自小是个耿直的,心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可能你对为娘刚刚的话不屑一顾……可是殊儿,为娘像你这么大,甚至直到嫁给你爹之前也一直是你这种想法,想我王家女儿何等荣耀!可女儿家到了夫家,就是夫家的人了,任凭你何德何能,只要丈夫对你不屑一顾,你便是一文也不值的!有道是大丈夫能屈能伸,此刻你低一次头,将来必是受益无限,更何况为娘只不过想要你与你大哥哥亲近相处,他乃是你未来夫君的嫡亲哥哥,常言道长兄如父,若能得你大哥哥扶持,你那夫君定然会与你敬重有加,也不枉费为娘的一番心意。”

    明殊眨巴眨巴眼睛,看来老娘之前与老爹相处间只不过耿直了些,该明白的道理一样都不少啊,于是安抚道,“娘亲教诲,女儿不敢忘!”

    王氏满意地点点头,想着自己的女儿与大哥的儿子年岁还小,如果这么从小在一起养着,知知底,凭女儿的乖巧可人,定然不会走自己的老路,况且自己与大嫂素来亲厚,当年自己听闻自己诞下明殊时,更是大嫂主动提出要与侯府联姻的,如此想来心中难得畅快。

    忽听门外一身响动,身旁的大丫鬟石梅快步打开门,问道,“何事?”

    就听门外人应到,“石梅姐姐,侯爷刚刚遣人来禀报四太太,说王家大舅爷并着王家大公子已经到了,要您这边先准备准备,人马上就过来了!”

    听到自己大哥到了,王氏沉寂许久的脸上,终于有了一抹难掩的亮色,拉起女儿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确定毫无纰漏,又不放心地嘱咐,“刚刚我说的定要记在心上!”

    明殊任由王氏折腾,不多时就听外院声音传来,“侯爷,王大人,王公子到——”

    紧接着门外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王氏赶忙拉起明殊站到屋门口,不多时棉布门帘被大大打开,一个身材高大,身着青衫三十多岁的男子首先步入屋内,明殊暗自打量,心道这便应该是宁远侯阮宗了,见他衣着虽不显奢华,可无论是头上别的簪子,手上带的扳指、还是腰间挂的玉佩,连自己这种外行都能看出来绝非凡品,又见其虽然长相威严,却举止和善,言谈之间,天生带笑,足可见其个深藏不露的个。

    如果说初见宁远侯阮宗使得明殊眼前一亮的话,那么王家大舅舅王隽的出现则如同云破月出,使得周身众人如同众星捧月,黯然失色,仿若黛色的远山,又似林间的清泉,带着百年世家与生俱来的贵气,让人甫见,便顿生倾慕之心。明殊看看王氏,其实若抛去眉宇间的那份愁思,王氏与这王家大哥还是很像的。

    明殊正被王大帅哥的出场所震撼,就见其后面跟着一位少年,模样举止与大舅舅虽然极为相似,不过仍不免有些稚嫩,想必这位就是王氏口中口口声声念叨着的要让自己去讨好的王大公子了。

    主客落座,照样寒暄了几句,宁远侯阮宗是个极有眼力见的,客套了几句便借故离开了。而明殊也特意将王氏之前训练好的请安问好再次表演了一通,得到了王大舅和王大哥的普遍赞扬,还顺带得了王大舅的打赏。

    明殊拿着手中的荷包,暗中心花大放,决心下次定然要多准备些吉祥话,多得些赏钱。

    王氏与王大舅自有话要说,于是便吩咐明殊带着王大哥四处看看,还特意暗自给明殊使了个眼色。

    明殊接到任务,心中惴惴,不就是扮幼/齿嘛,自己早就习惯了,于是笑嘻嘻地拉起王大哥,“大哥哥陪殊儿玩一会儿吧,好不好?”

    王冕心知父亲有话与姑母谈,于是配合明殊退了出去,来到明殊屋内。

    王冕此次随父亲来京述职,主要是王隽想让儿子和官场子弟提前较好,以为将来铺路。然而姑母这边突然出事,父亲便随即交代,姑母的闺女将来是要给自己的嫡亲弟弟做弟媳的,因此特意让他品一品这小丫头的情,可是王冕毕竟是嫡长子,从小被寄予厚望,严格教养长大,本身又木秀于林,极少于内帏厮混,和世家子弟称兄道弟是会的、于官侯公卿拜访请教是会的、同长辈夫人闲谈问安也是会的,唯独带小孩儿,还是个小女孩儿,还真真难倒了王冕。

    看着玉雪可爱的小女孩歪着小脑袋看自己,王冕突然深感任务艰巨,他清清嗓子,好不容易想出个话头道,“阮妹妹几岁了?”

    明殊摇摇小脑袋,一边装可爱,一边做了个八的手势道,“八岁!”

    王冕点点头道,“可读过书?”

    明殊汗,懵懂地摇摇头。

    王冕似是有些失望,从小到大貌似长辈见自己总是先问这几句话,而且对于自小相处的弟弟们聊的也无非是学问之道,仍不死心道,“可识得字?”见明殊再次摇头,心情直坠谷底——好不容易想好的话题费了。

    明殊看着王冕脸上变幻莫测的神色,暗道想王家乃是有名的大家士族,定然极重诗词礼仪,可是奈何之前的小明殊总是体弱多病,且身为女子本就不比男子要求取功名,是以王氏就从没有要求过女儿上心学问之道,虽然在大梁八岁的小女孩不认识字的尚且不少,可作为一个成人的灵魂,明殊难免觉得寒碜,况且貌似眼前的王家大哥好不容易想到这个话题,又想着自己身负王氏施加的火热期盼,遂言道,“大哥哥教明殊识字可好?”

    王冕正兀自钻研如何开得个新的话题,听到此话,心头大喜,顿时觉得弟弟娶得个如此上劲好学的娘子也是不错,于是痛快道,“甚好!”

    明殊此刻尚不知道王大哥的大脑里已经绕了九曲回肠十八道弯儿,连她的婚姻大事都考虑了一翻,命丫鬟取来笔墨伺候,笑盈盈地望着王冕道,“大哥哥,可否先教殊儿写自己的名字?”

    王冕点头道,“好!”,于是自己拿起只大白云焦满墨汁,特地工整清楚地写下‘阮明殊’三个字。又特别选了只小白云递到明殊的小手中,看着她小心翼翼地临摹了一遍,不由赞赏道,“明殊妹妹好天赋!”

    明殊心虚一笑,怎么说自己写硬笔书法那么多年,写软笔总也不至于太丑吧。

    王冕自是不知明殊心头所想,只是觉得姑母家的妹妹小小年纪初次写字,就能写得不让自己觉得惨不忍睹,将来必是一位才女,不免对这未来的弟媳更加满意,于是教得更加起劲,在明殊的提议下,又学写了‘王冕’、‘王隽’、‘王姮’三个名字,二人练了小半天,期间有说有笑,不亦乐乎。

    直到王家大舅带人离去时,明殊将习练中练得最好的两次分别交给王大舅和王冕,见到王大舅脸上淡淡的赞赏,王氏眼中的喜色,方才暗松了口气,心道想狗腿也不容易,总算没白忙活。

    第二章 舅父在线阅读

    第二章 舅父

    第二章 舅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