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

      平阳公主 作者:青帷

    分卷阅读125

    平阳公主 作者:青帷

    分卷阅读125

    好似浑然不知道崔进之那封弹劾奏章。

    李述深吸了一口气,知道父皇这是想听她能说出个什么自证清白的话来。

    说得出来,圆得过去,这件事就过了;说不出来,圆不过去,自己在父皇这儿的恩宠也就到头了。更不必说沈孝会受什么牵连。

    李述道,“崔进之说儿臣参与科举阅卷,有暗中襄助沈孝之嫌,这个罪名儿臣不认。”

    她说话不疾不徐,确保说出来的每一个字都经得起推敲,都没有缺陷。

    “沈孝经由吴兴地方乡贡中举,然后来长安经过春闱入了三甲进士。三甲试卷送到您案头,最终进士排行是父皇亲手定的。”

    “无论是吴兴乡贡,还是尚书省春闱,儿臣都没有插手过,父皇尽可以派人去查,儿臣的手干干净净。况且,儿臣就算真想插手,为什么要扶植一个沈孝?春闱过后,主审官萧大人给沈孝定的位次是三甲同进士最末,三百进士里他是吊尾的名次,这样的人就算得了官,最多只能去穷乡僻壤做县丞,儿臣费尽心思插手科举,难道就是为了结交一个县丞?”

    “三甲试卷送到您案头,是由您最后来定进士名次的。那日儿臣来看望父皇,您桌上都是卷子,还让儿臣也瞧瞧这次科举选拔的人才。儿臣这才第一次接触卷子,草草翻了翻试卷名帖,发现三甲里都是些熟人,不是这家的嫡子,就是那家的旁系。三百份卷子里,唯有十个陌生名字儿臣不认识,想来是门第不高的出身,故儿臣将那些卷子都挑了出来,专程拿给您看,那里头就有沈孝的卷子。”1

    “如果说儿臣做了什么插手科举的事情,无非就是挑了这十份卷子出来。崔进之若是以此为由,弹劾儿臣干预科举公正,那儿臣无话可说,只能认罪。”

    崔进之弹劾的就是这件事。

    李述那时确实是经手了沈孝的卷子,可她所做的,不过是将卷子递到了正元帝面前。最终如何排名,都是正元帝说了算的。

    况且李述挑寒门出身的卷子,非常符合正元帝的心思——皇上广开科举,就是想招寒门子弟对抗世家,结果主审官死死压着寒门子弟的排名,这不是打父皇的脸么?

    就算李述不挑那十份卷子,父皇自己也会挑出来专门阅一遍的,沈孝的经论本来就写得极好,最终也一定会被点成状元。

    无论李述有没有插手这件事,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变。

    崔进之的弹劾根本就不成立。

    李述接着道,“至于崔进之弹劾儿臣养面首……”

    她不屑一笑,“儿臣这几年的入幕之宾多了去了,数都数不过来,至于里头有没有沈孝这个名字,儿臣是真记不起来了。崔进之说有那便有吧。”

    李述说得随意,态度十分不在乎。

    找面首这件事,当年她是让吴兴县令找的,父皇要是想查,一查一个准。她和沈孝有那种关系,这无法否认。

    要想隐瞒,最好的做法是将一棵树藏到树林里,将一滴水藏在海洋里。

    崔进之弹劾她私德不检?那她就更不检点一些,公主睡过的人那么多,谁去专程记名字?

    正元帝目光闪了闪,看着跪在脚边的李述,想起了沈孝今早上的辩白折子。

    沈孝坦白承认了做面首一事,直言自己当年是为了求官,奈何公主言而无信,他自此对平阳公主怀恨在心。后来做官后,初为御史就弹劾李述,甚至是后来纵兵抢李述的粮食,固然是为了公事,但也有发泄私怨的意思在。

    他的折子不仅主动承认了和李述的关系,还将自己与李述的关系描绘地恶劣。

    崔进之说他们结党?他们不结仇都算好的了。

    至此,这二人的话算是对上了,并无隐瞒。

    正元帝面色稍缓。

    正元帝看重李述,不仅仅是因为李述聪慧,更是因为李述生性冷淡,跟长安城权贵圈都不怎么交往。同理这也是沈孝能快速平步青云的原因。

    世家盘根错节,正元帝登基了一辈子都被掣肘,因此更厌恶自己手下的人结党。

    正元帝心中怀疑稍减,面上冷意收了,道,“天气凉了地上冷,跪久了膝盖疼,坐下吧。”

    收了君王威严,他又恢复了慈父模样。

    李述微微松了一口气,起身道:“谢父皇。”

    她坐在罗汉榻上,宽袖掩盖下,她将手落在膝盖上,暖了暖膝盖的冷意。

    崔进之出了个昏招,李述想。

    他这封弹劾折子根本就经不起推敲,李述想要自证清白,并不是难事。

    可问题是,为什么崔进之会出这么个昏招?他被逼急了,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想把李述拉下马来?不,崔进之不是这么蠢的人。

    他这封折子背后,究竟是什么目的呢?

    越是不确定的事情,李述反而觉得越是可怕。她心中有一种不安的预兆在隐隐作动,可想不通那不安到底来自于何处。

    刘凑端来一盏茶,李述捧着喝了一口,将心中不安略略压了下去,就听身边正元帝貌似不经意道,“这才四十二岁生辰刚过,可朕就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李述忙笑,“父皇这是什么话,您还英武着呢。”

    正元帝叹了一口气,“转眼间你们这些子女都长得这么大了,朕可不是老了么。就说金城吧,朕记得上回见她,她好像才这么一丁点儿高。”

    正元帝比划了一个小豆丁的高度,接着道,“可前几天宫宴上一看,朕才发现,她原来都及笄了。这么多公主里,她排行都算末的,你说,朕可不是老了么。”

    李述听得眉心一跳。

    后宫里公主那么多,父皇什么时候专门关心起金城来了?

    既然父皇都说起及笄,那显然就是想给金城赐婚了。想把金城嫁给谁呢?

    李述自然迎合正元帝的话,“是啊,金城妹妹都长成大姑娘了。想我当年那么大的时候,都马上要出宫开府了。也是该给金城妹妹相看个好驸马了。”

    李述笑着试探,“父皇可看上了谁当女婿?”

    正元帝想了想,直白开口,“朕觉得沈孝还不错。”

    他靠着靠垫,意味不明的目光搭在李述身上,“雀奴觉得呢?”

    李述猛然捏紧了手中茶杯,细瘦的手指掐紧了,指尖泛起了白,仿佛都感觉不到烫。

    父皇在试探她。

    你们俩看似坦荡荡,可到底如何呢?

    正元帝原本想过,让沈孝去做李述的驸马。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二人此前毫无联系。一旦二人有了联系,正元帝反而就不想让他们在一起了,否则就觉得自己是顺了别人的意思。

    帝王心术,不过如此:同样一个东西,我可以赏,但你不能要。

    李述几乎是用全身的气力才压下了心里的情绪,才能保证自己面色

    分卷阅读125

    分卷阅读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