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红楼之好想哭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165

    红楼之好想哭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165

    “这两年,让我儿吃苦了。”

    宝钗自来便孝顺体贴,听到薛家主这么说,连忙扬起一抹笑,“爹爹快别这么说,学规矩哪有不苦的。女儿在甄家吃的好,住的也好。女儿住在甄家老太太的院子里,与甄家的几位姑娘一起受她教养,这份荣耀,旁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顿了顿,宝钗压下心中的苦楚,又继续对她老子报喜不报忧,“甄家出了一位贵妃,贵妃膝下还养了位皇子。女儿在甄家住过,又与甄家几位姑娘朝夕相处,将来无论女儿去哪,规矩和教养再无人质疑。爹爹放心才是。”

    薛家主闻言,摸着宝钗的头发,长叹一口气。

    同是金陵旺族,相隔又近便,自家闺女在甄家过得是什么日子,当爹的又如何不知道。

    若不是他下了狠手,在女儿与甄家庶子传出风言风语的时候,直接摁死了甄家那无辜的庶出子,怕此时女儿也已经再无任何名声可言。

    他现在病得如此重,怕也是报应来了。

    唉~

    “也不知道你哥哥走到哪里了,若实在敢不回来,这个家便只能交予你了。”

    “爹爹,休要说丧气话。您会好的。”

    薛家主摇了摇头,虽然很残忍,但还是不想让闺女抱着不可能的幻想活着。

    “这是天意,好不了了。只为父今日有几句话要嘱咐你,我儿一定要记在心里。”

    第104章

    宝钗看着她爹犹如交待遗言一般的神情, 心中悲伤不已。

    她一直自视甚高, 到了甄家的时候,她才明白她找错了参照物。

    她与她哥哥相比,自然是样样都好。可是与甄家的几位姑娘相比,她却发现她到底有多么卑微。

    仕农工商,她虽为皇商之后, 出身紫薇薛家。可在身份上,或是在甄家上上下下的人眼里,还不如甄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有体面。

    她住在甄老太太的院子里, 不知情的人都以为甄老太太多么喜欢她。

    可只有她知道,又矮又潮湿的倒座房是多么的让人委屈和难堪。

    甄家自持贵妃娘家,又是圣眷不衰, 几次接驾的官宦之家, 所以甄家的下人一个个的都瞧不起她这个皇商之女。

    前脚拿着她给的赏银,一转头就嘲笑她是个土鳖。

    她在甄家女学,刚得了女先生几句夸奖, 转头就会有人传她好卖弄。若是她在甄家女学表现平庸, 就又有人传她果然是商后……

    她打赏下人, 就成了收买人心, 爆发户拿银子砸人。她不打赏下人,就说她没规矩, 说她刻薄小气。

    她随着甄家姑娘附和几句鉴赏古玩玉器的话,那些人又说她不愧是商后,见钱眼见。

    总之无论她做什么, 都是错的,都是低微卑贱之人的动机不纯。

    然而在甄家,她确实学到了很多,很多。

    当初十九皇子让她去甄家学规矩,她心中还不以为意,觉得自己的规矩已经很好了。可到了甄家,她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规矩。

    甄家的几位姑娘年纪与她相仿,她们的一言一行,都让她明白了差距,也让她吃足了苦头。

    最开始的时候,她是恨着害她进了甄家那个狼窝的十九皇子的。可随着时间的拉长,心中虽恨,却也带了几分感激。

    若非十九皇子的作弄,说不定她真的会一直错下去。也许错到无可挽回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长叹一口气,宝钗抿嘴冲她爹笑得甜甜的,“爹爹请说,宝钗必不辜负爹爹的信任。”

    宝钗刚刚一闪而过的神情,薛家主不是没见过。只是……他已经别无选择了。

    “你二叔不知游历到了哪里,为父怕是见不到他最后一面了。”想到走了三年多的兄弟,薛家主实在是没了脾气,“我去后,我儿也不必再去甄家,只在家里陪伴你母亲。等出了热孝,你们兄妹便带着你母亲去五台山下凭租而居。等到你哥哥五年期满,便举家进京。”

    宝钗心中悲伤,一边听话的点头,一边又问父亲为什么这么安排。

    “金陵非善地,甄家世代盘居在此,已成了金陵的土皇帝。咱们薛家势弱,又有诺大家资,甄家如何不心动?”薛家主将床里侧的一个小匣子拿过来递到宝钗手上,示意她打开,“自去岁伊始,为父便开始收缩产业。因为父近年来一直延医用药,有些管事心生浮意,也在所难免。

    为父便将他们都打发了,并且做了套,让人以为为父做生意赔了大钱,顺便变卖了那些明面上的产业。现今,咱们家在南边,除了两套宅子,便只留了五个庄子。京城那边,为父也置了些产业,除了明面上的一套宅子供你们进京居住外,还有套宅子是放在了你名下,将来放在你嫁妆里。城郊里有三五个庄子,除了给你哥哥的,便也是你的嫁妆庄子。”

    薛家主久病难医,自知时日无多。再发现甄家以及其他通世老亲都靠不住后,便想着如何保全一双儿女,如何安排他们生活无忧一辈子。

    他本就不想要那皇商的招牌了,所以第一时间便不动声色的开始处理薛家的商铺。

    先是打发一批忠心耿耿的忠仆,让他们以贪墨主家财物,畏罪潜逃的方式悄悄的去了京城。

    然后又将一批真正起了心思的管事和掌柜的打发了,又以久病无精力为由将那些铺子都兑了出去。

    最后薛家只在京城和金陵留下了四处宅子,十座不大不小,但却不会让人起心思的庄子。

    四个宅子,金陵与京城各两个,其中两个小的宅子,便在宝钗名下。而那十个庄子,薛家主也做了决定。儿子六个,闺女四个。

    至于家中资产,能变卖的都变卖,换成银票方便保存。不能变卖的,也给他们兄妹做了分配。

    分配之后,分别装箱悄悄的分批送到京城之中。

    薛家主一生只得了薛蟠与薛宝钗两个孩子,薛蟠是男丁,在他心中自来便重了几分。

    而宝钗自幼相貌不俗,聪明伶俐,也得薛家主喜爱和期待。那年因着十九皇子的事,宝钗被送到了甄家,正经吃了两三年的苦头,也让薛家主对宝钗更多了几分疼惜。

    于是在知道闺女聪慧至极后,便痛快的将薛家三分之一的财产给了闺女当嫁妆。在薛家主看来,也唯有这样,女儿才不会心生他念。

    “……我让人将银票和地契制成了册子,分成三份,就放在匣子里。这三本册子,你那本你便自己留着,你哥哥那份……也暂放你手中。还有一份是最薄的,留做你们生活及将来嫁娶之用。你母亲若是想要,你便交给你母亲收着。不过,我想你母亲仍是不会管这些琐事,这些便都有我儿处置。”

    听到亲爹这般安排,宝钗已经泣不成音,一边点头,一边

    分卷阅读165

    分卷阅读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