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皇后撩人不自知 作者:乔一木

    分卷阅读131

    皇后撩人不自知 作者:乔一木

    分卷阅读131

    办法与表哥见面,但是看看表哥曾经生活的地方,仿佛看到了过去他独自在这里生活的画面。

    一路丛台楼阁,蜿蜒走廊,假石流水,景致倒是极好。

    第一天,管事简单将众人安置下,柴未樊跟着姑母住在春芳斋,大小自然不能跟宫里头永和宫相比,但胜在景致优美,清凉宜人,确实比宫里舒服多了。

    第二日众人朝太皇太后请安,却没想遇到两个意外的人。

    却是宝阳郡主和长公主。

    宝阳郡主正倚在太皇太后身边,甜言甜语,“外祖母,这里好凉快啊,幸好您把我叫过来了,不然母亲将我困在家里学刺绣,真是要了我的命了。”

    太皇太后点点她的鼻子,笑呵呵,“你呀,可不得说‘要命啊’‘死啊’之类的晦气话,也不怕冲了霉头,你母亲将你束在家里是为你好。”

    宝阳郡主皱皱鼻头,揽住她胳膊,“总之,我要待在您身边,哪里也不去。”

    长公主轻飘飘瞟过去一眼,眼神十分不屑,不过她现在已经成婚,万不能像过去一样跟她一般见识,没得让人说丢了面子,只好转过身,来个眼不见为净。

    柴未樊坐在下首,看着宝阳郡主拼命在太皇太后跟前撒娇,长公主一副不屑又隐隐嫉妒的表情,以及二公主怯怯又神魂天外的画面,不禁一笑,仿佛回到了当年。

    那时候,她拘谨小心,如一个局外人般看着这满室热闹。

    只不知,什么时候,她也成了入局的局中人。

    从太皇太后那里离开,柴未樊跟二公主打算随处在庆林园逛逛,走了不远,遇到宝阳郡主。

    她立即翻一个白眼,冲道:“真是倒霉,没想到第一个遇到的人是你。”

    柴未樊看她一眼,默不作声转身走开。

    “哼,真是厚脸皮,居然还留在宫中,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也是公主呢。”

    “郡主。”丫头小声的劝阻。

    “好了,好了,偏你们怕她,到底谁身份更高?”

    柴未樊脚步顿了下,片刻,又恍然无事地继续前行,二公主悄悄看她一眼,小声劝慰:“樊儿,你不要将她的话放在心上。”

    柴未樊摇头,“我没放在心上。”

    二公主松了口气,两人慢慢□□,路上又遇到了长公主,长公主看起来比在宫中时成熟了许多,也更加明艳了。

    她看二人一眼,走过来,笑道:“许久不见,你们还好吗?”

    柴未樊笑笑,点头,“长公主看来气色很不错。”

    长公主与她们并肩而行,“还行吧,偌大公主府由我自个做主,比宫里头是自由了些,但是没宫里头热闹,我还总想起在宫里的日子。”

    二公主怯怯地看着她,“长姐,你比之前更好看了。”

    长公主斜过来一眼,熏的梅花妆看起来凌厉得很,吓了二公主一跳,长公主嗤笑,“看你那胆!”

    二公主沮丧地低下了头。

    柴未樊好笑,拍拍二公主的手,让她不要怕长公主,长公主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心里其实很在乎二公主这个妹妹。

    今日见到长公主与宝阳郡主着实没想到,听太皇太后的意思,要让她们住很长时间,长公主倒无所谓,只是怕宝阳郡主给她找事。

    柴未樊暗暗叹了口气。

    她抬起眼,皎洁月辉下,映衬得侧脸莹白如白玉,今夜月亮格外的亮,格外的圆。

    同一片夜空下,表哥是不是也在赏月?

    他有没有熬夜处理朝政?有没有按时吃饭?有没有偷闲看书?

    有没有,想她?

    第104章

    庆林园的日子宁静又惬意,每日起床后跟着姑母向太皇太后请安,围坐在那里说会话,随后各自回各自的院子,午后闲凉时分,她和二公主会一起到园子里逛逛,或者坐一块绣绣帕子锦囊,看看书等,倒是不闷。

    柴未樊一直担心太皇太后看出什么,进而为难她和姑母。

    但太皇太后对待姑母和她的态度一直未变,这让她稍稍安慰,太皇太后应该,不知道吧?

    唯一让她无奈的是宝阳郡主,两人早就有嫌隙,她也不盼着能跟她和平相处,但宝阳郡主每次见她都要鼻孔朝天,翻个白眼,生怕别人看不出她们关系不睦。

    好在,太皇太后不喜后宫多争端,哪怕宝阳郡主是她亲外孙女,她也绝不偏袒姑息。

    偶尔一次让她瞧见宝阳郡主朝她耍脾气,当天晚上便派了个嬷嬷过去,第二天,宝阳郡主眼睛红红地出来,被太皇太后冷了好几天,宝阳郡主再不敢放肆,过后两人关系虽然并没改善,好歹宝阳郡主面上不敢给她脸色看了。

    庆林园的日子便这样日复一日,平静舒心地过去。

    只偶尔,她会想起表哥,不知道他最近怎样。

    这两天,她们还发现一个小池塘,里面养着五颜六色的鱼,有附近会讨巧的小太监立即迎上来,跟她们说这里的鱼大都是可以食用的观赏鱼,她们若是得空,可以随时来这里钓鱼。

    闻言,两人顿觉有意思,立即让人拿来钓鱼竿和鱼篓,稳坐岸边,钓起鱼来。

    晚风拂起,吹向人面,碎发飘摇,半倚在岸边的石头上,虫鸣在耳畔,天远风清,柴未樊的心前所未有的宁静。

    岁月静好,大抵就是如此吧。

    最后,两人一人钓了两条大鱼,柴未樊提着鱼开心地回到春芳斋,给姑母炫耀,“姑母,我钓了两条大鱼。”

    惠太妃看见她手里的鱼篓,惊讶地睁大眼,“喝,果然是两条肥大的鱼,你在哪里钓的?”

    “成突泉那里,阿采跟我一道,我们各自钓了两条大鱼。”

    “哈哈,快送去膳房那里,今晚咱们吃清蒸鱼。”

    柴未樊将鱼交给小太监,命他送去膳房,惠太妃又吩咐道:“分开来弄,到时候给太皇太后送去一条。”

    “是。”小太监提着鱼篓,转身麻溜地跑了。

    晚膳果然有清蒸鱼,来这里避暑,太皇太后专门带了两位用惯了的厨子,听说这两条鱼中有条鱼是要进献给太皇太后,他们当即挽袖动勺,亲自下厨做了两条清蒸鱼。

    跟姑母一起用完膳,柴未樊亲自提着陶瓮,朝太皇太后的梦回殿走去。

    却没想二公主也在,而且也是来送鱼的,柴未樊不知不觉松了口气,让她自个面对太皇太后,她还有些发憷。

    掀了帘子进去,柴未樊给太皇太后请安,“参见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看见她,脸上带着慈祥的笑,“看来跟阿采一样,给哀家送鱼来了。”

    方秋南笑着附和,“可不是,公主和姑娘有了好东西,第一想到的便是孝顺您。”

    太皇太后乐呵呵地让宫女收下,说:“晚膳便让人摆这个,既然是阿采和樊儿亲自钓的,哀家可一定要尝尝

    分卷阅读131

    分卷阅读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