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

      古代养家日常 作者:曲流水

    分卷阅读104

    古代养家日常 作者:曲流水

    分卷阅读104

    。大概是读书风气好的缘故,清溪村的村民精神上是积极向上的,对官府的政策很是拥护。

    至今为止,村里还没有出现过好吃懒做、偷鸡摸狗的二流子。对此,老叶氏已经决定一直留着清溪村的房子和田地,打算作为祖宅,以后每年都要回来居住一段时间,还说等他有了孩子后,假期要带着孩子们回来住,熏陶一下。

    当时穆子期听了有些无语:奶奶想得也太远了点。

    “什么时候咱们县里有女学就好了。”季无病想起了两位好友家里的姐妹,个个识文断字,可惜只能待在家里,“听说府城的女学读完四年小学后,她们的初中和我们不同,是直接选择一门学科继续学习,专注于某一学科,以后出来就去小学做老师。”

    “嘿,报纸上早就吵得沸沸扬扬,那些老夫子一个劲地反对,说女人读书回去嫁人多好,教什么书?男女授受不亲,学堂里这么多男孩,有损闺誉,以后那些女老师肯定嫁不出去。”严日初撇撇嘴,转而说道,“其实他们说得也有点道理,现在能进女学读书的人家都不是普通人,这些女孩毕业回家可不一定愿意去教书,人家不差那点月俸。”

    穆子期听到这里忍不住反驳:“不一定,总有些女孩子是不甘愿待在家里,现在难得上层开口,有些人一定会抓住机会,肯定有教书的。再说了,大不了嫁人后再出来教,世人对已成亲的女子总会宽容些。就我而言,以后我的妻子想出来做老师,我定会支持。”

    这话一出,季无病和严日初不由得抬头看他,很是讶然。

    穆子期笑了笑,对他而言,有这种观念非常正常,假如现代的男性穿越到这个时代,他们应该也不会介意妻子外出工作。

    他叹了口气:“朝廷现在开启民智,鼓励人们把孩子送进学堂。你们看,现在福省已经是咱们大夏的,以后纳入版图的土地会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朝廷就得派各种人员前去接手,其中老师的缺口不少。这是天底下女子的机会,是走出家庭的第一步。”

    穆子期走到另外一块地,继续蹲下来拔草,一边说道,“陛下和朝中诸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们看陛下开设的福利院就知道了,里面的孤儿无论男女,个个都送去学堂读书,男女接受相同的教育,几年下来,大家发现女孩子成才的几率也大,不比男孩差。”

    灾难过后,总会出现一些无父无母的孤儿。穿越者皇帝把这些孤儿全部收养,从内库掏出银子,为他们成立单独的男女混合学堂,花费大价钱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各种本领,以后这些孤儿才是穿越者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

    季无病和严日初一听,手中的动作不由自主地慢下来,低头沉思。

    大家不再说话,继续埋头干活。

    没干多久,穆子期见时机已到,好友们已经体验过了,又见两人脸上被晒红,额头已经出汗,就笑道:“我快干完了,中午我们自己煮饭,家里没什么菜。这样吧,你们回我家拿上鱼竿,跟我弟弟他们去河边钓鱼。”

    “真的?好,我最喜欢钓鱼了。”季无病喜静,不爱动弹,更不爱出门,以前他父亲都是把他叫出去钓鱼,“对于钓鱼,我颇有些心得,你们等着吧。”

    “好吧。”严日初看了看四周,发现的确如此。因为是在两棵荔枝树的空隙种花生,所以都是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现在泥土湿润,穆子期的动作极快,就只剩下两块地没有拔了。

    把他们俩打发后,穆子期松了一口气,等把草拔完,他把手套摘下来,顺便到水潭里洗手,结果发现水里不知从哪里跑来几条有中指长的小鱼。

    他看了看之前种植的篱笆,也不在意,这么小没什么肉,要不是有篱笆挡着,估摸着早就被村里的孩子抓走了。现在不抓,留在水里养养,指不定会长成大鱼,嘿嘿。

    下山的时候,穆子期捋了几把枸杞嫩叶,他家种的枸杞已经快四年了,听说今年会进入盛果期,希望如此,毕竟家里人都喜欢用枸杞煲汤或泡茶。

    回到家,穆子期开始淘米煮饭,刚升起火不久,村里的小伙伴们就陆陆续续找上门。

    “大郎,你说我能顺利考上初中么?”袁叔兴有些迷茫,帮他提了一桶水进厨房。

    “肯定能,你现在的成绩不错,你考不上的话,整个芙蓉小学就没有多少人能考上了。”穆子期很是肯定。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袁二郎也就是袁仲兴去当兵后,家里的活一下子压在袁叔兴身上,穆子期本来以为他会顶不住压力退学,让袁二郎白白付出,没想到过了一个月,大家就发现袁三郎变了。

    他之前是任劳任怨,对于家里偏心大郎和四郎似乎无动于衷,可一个月后,大概是太过于劳累,或者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怨愤,有一天他直接把饭桌给掀了,竟然把冷嘲热讽的袁四郎的头打破了。

    之后,袁叔兴不再起早贪黑干活,下午回来也不会主动去农田做事,反正袁四郎做什么活他才跟着干,除此之外,就是整天就往山里跑,挖草药、砍柴……凡是能挣钱的他都干。

    而在学堂,他比以前学习更加刻苦,成绩蹭蹭蹭直上,等穆子清转去县城后,他的排名已经升到全年级第二名,五百文钱的奖学金足以让他交清学费。

    总之,那段时间的袁家一团乱,天天都有人吵架或打架,让村里人攒了不少谈资……大家都说袁三郎被刺激到了,整个人变了一个模样。穆家远在县城,仍然能听到袁家的八卦。没办法,村民们太热心了,加上有陈香在,想不知道都难。

    “我就是有些担心,怕在考场上发挥不好。”袁叔兴重重叹了口气,随即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大郎,你之前说得对,自己有实力,别人才会认真听你说话,一味的退让并不能带来善意,我现在觉得日子过得可真好,真的,从来没有这么好过。现在我就希望,我二哥在军中过得好,没有人欺负他,他在军中能多留几年,以后退伍回来可能官府有安排。”

    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在这个家里,二哥为他做了许多事。

    穆子期微微一愣,他和对方说过这类的话吗?他不记得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不能一味地付出,否则别人也不会珍惜。”穆子期微微颔首,其实对于袁三郎的改变,他是高兴的。

    听说袁家的其他人现在不得不下地干活了,没办法,袁三郎不做了,他们也不做的话,请人帮忙可是要付出很多工钱的。最重要的是,眼看着袁三郎的成绩越来越好,为了以后可能出现的好前程,袁宏图等人对他的态度是越来越亲切,不像以前,非打即骂。

    别人都说袁三郎是鬼上身,或者受了什么人的挑唆,这才变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