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4

      姜姬 作者:多木木多

    分卷阅读1224

    姜姬 作者:多木木多

    分卷阅读1224

    奏表拿过去。

    黄松年看了一下,又是一行很简单的鲁字和鲁数。

    他现在每天回家都让子侄学鲁字和鲁数然后教他,没关系,他现在眼神已经不太行了,读书都是让子侄读给他听。

    但鲁字和鲁数的好处就在于易读易写。

    所以他举着看了一会儿也看出来了,上面是四个地方统计的流民数。

    “公主是想……”黄松年试探着问。

    姜姬指着搬来的巨大组合纸板上的地图说:“我想找个地方安顿他们。各位来看一看,哪里合适安居呢?”

    风迎燕、毛昭等人来了以后,都围着那个纸板地图讨论得热火朝天,毛昭还命人把宫中藏卷搬来,好找出以前哪些地方是有人居的,后来迁走了,这种地方如果水土未改的话,是很适合再迁人过去的。

    姜姬就完全插不上话了,她就坐在一边听,顺便吸收一下大梁本地知识,一边做自己的事。

    回鲁国的人已经到了,算着路上的时间,她收到回信时鲁国现在已经又过去了半年,哪怕现在路好走了,也需要花上半年的时间。

    在这个时代里,这是没办法的事。

    姜姬暗叹一声,看着手里的信。

    龚香离开后,姜旦的日子看似好过了不少,但姜扬却越来越有名望了。

    时间越久,姜旦的本性越无法隐藏,他就是一个无能的、不学无术的、贪好玩乐的大王。

    与他相比,姜扬简直是一个所有人梦想中的太子。

    首先,两人从长相与仪态上是一个天,一个地。

    姜旦是地。

    其次,谈吐。姜旦身边的士子全都只会吹捧,而且自从她走后,姜旦身边的士子已经完全比不过陪人踢球的人了。

    姜扬身边却全是士子,刚好与姜旦相反。

    可以说在鲁国世家那边,姜扬的支持者已经远远胜过姜旦了。

    但这些比较只是在私底下才有人敢说,明面上根本没人敢提。

    因为目前在鲁国的大世家和权臣中,没有一个是支持姜扬的。

    首先是姜奔。他是条疯狗,见人就咬。姜旦一直听姜姬的,当姜奔不听话时就教训他,但不会杀姜奔。

    所以姜奔不管闯下多大的祸,姜旦一直维护他,被逼不过就把姜奔送到山陵去住上几个月再叫回来。

    这点上,姜扬不如姜旦能放得开。姜旦本来就是这个形象,他就是一个胡为妄行的大王;

    姜扬因为要争取士人的支持,他只能反对姜奔。所以姜奔站姜旦这边。

    ——甚至他还策划过对姜扬的暗杀。引一群狂牛去冲击姜扬的车驾,可惜没成功,姜扬收服的勇士倒是死了几个。

    姜姬看了不由失笑,觉得姜奔也长进了不少。

    另外一个支持者就是郑后了。

    姜扬到现在还没有娶妻,国中淑女虽有委身于他的,但身份上都比不上郑后。

    郑国再怎么弱小也是一方诸侯。郑后的亲弟与亲母是郑王与郑国太后。

    郑后也是站在姜旦身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者。哪怕她看起来没什么能力,但那些支持姜扬的人都担心如果不要姜旦,那他们也会失去郑国的支持。

    剩下两个支持者,一个是蟠儿。

    蟠儿在龚香离开后不到半年就被姜旦迎为丞相。虽然他的出身仍然为人垢病,但姜旦不讲理,蟠儿手中又握有强军,从莲花台到通洲全都在他手中,孙菲是他手下干将。为人风仪出众,城府手段都不缺,这个位子轻而易举就被他坐稳了。

    另一个是龚獠。虽然龚獠现在还在合陵,但合陵已经被他变成了真正的军城,他和蟠儿联手,在合陵屯兵五万,防备着另一边的魏国。

    所以,姜扬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机会把姜旦推下去。

    姜姬思考半天,觉得是时候让姜旦带兵出征了。

    国中大事,可以交托太子。

    第712章 难题

    别的地方已经是连天暴雨,凤凰台这里的雨就下得温柔多了,好像这一片真的是吉地,叫姜姬也不免相信这个世界的科学家们。凤凰台上那些研究星相、天向和地质的古卷古藉被她叫人重新翻了出来,重新抄写,以传后世。

    虽然不知道当时选这里盖宫殿的是哪位高人,有没有后代流传于世,他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人。

    下雨后,百姓们自发的开始在家附近挖蓄水井与蓄水池,实在是缺水缺怕了。

    姜姬这边赶紧叫停,这个必须有计划才能进行,不能放纵百姓们胡来。经过毛昭带人查堪后,终于勉强给每个村都定了一个可以挖池蓄水的地方,除这些地方外,不许再私人挖池蓄水。

    另外一边,百姓们不必再有人来催促就开始种粮食了。

    她才发现,早在这之前,为了提高麦稻的成活率,百姓们已经学会了育苗,不是直接下种子,而是把育好的麦苗插进田里。

    百姓们已经顾不上去管农时,他们只想在现在有水的情况下,赶紧赶种一茬粮食,至于能不能侍候到收获的时候,那就看老天会不会保佑他们了。

    家时没有麦种的百姓也把能种的都种了下去,不管是什么,只要能种就行。

    他们盼着家里堆满能吃的东西,家人再也不会饿肚子。

    姜姬一直想扭转大梁百姓不喜欢种地的习惯,结果一场天灾,就令他们明白买粮食不如自己种,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粮食才不会饿肚子。

    她承认读书是应该的,士子是值得尊敬的,知识是宝贵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想让所有的百姓都以读书为生!

    她希望这个世界上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种地,百分之二十的人研究百工百技。至于带领这个世界的政治家们,越少越好。

    这个愿望注定不可能达成。

    眼下,她只能让更多的百姓去种地,再倡导一部分人去钻研百工百技,想玩政治的,只留下能用的,剩下的全干掉就行了。

    “现在是八月……”她叹了口气,“不知赶在天气变冷之前,能不能来得及收获。”

    天气现在开始变化了,她不确定今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冷,往年到十一月时气温仍然像春天一样,人在户外还可以穿单衣,今年如果也能这样就好了。

    但她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天爷身上。

    姜武说:“去年不是有百姓搭草棚子吗?”

    姜姬摇头:“这个效果不是特别好。”

    前年和去年一直都有百姓这么做,因为旱的关系,百姓们不敢让地闲着,恨不能一年三百六十天,田里一直都有庄稼。他们把干草盖在地里,保护庄稼不受冻,在冬天也能生长,这样就可抢农时,到了春天的时候,庄稼已经冒头抽芽了。

    但这样非常辛苦,大部分的百姓都做不到给所有的庄稼都盖上干草,有的是不会

    分卷阅读1224

    分卷阅读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