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

      谁许我如梦浮生 作者:一起喝杯茶

    分卷阅读83

    谁许我如梦浮生 作者:一起喝杯茶

    分卷阅读83

    迎接,一边说:“季爷爷,您怎么来了!”

    季老太爷看了他的表情,有些无奈地朝他微微一笑,道:“我怎么不能来?先前不是打过电话说要来了吗?”

    老太爷下意识地环顾四周,看到空空的病房,眼底里有些失望,又转向顾家臣说:

    “孩子,我听说你伤得挺重。看了电视,都是些乱七八糟的报道。所以就想亲自来看看。你好些了吧?”

    顾家臣不好意思地挠了挠手臂,道:“好多了,谢谢您还惦记着我。”

    他心里也知道季老太爷不是惦记着他,是惦记自己的孙子。老太爷大概把泽同会去的地方都转遍了吧?现在又转到他这里来。早知道就打电话叫泽同过来的,好歹让老太爷看他一眼……

    泽同本来也说他要来的……他会不会是知道老太爷要过来,所以特地躲开了呢?老太爷特地挑一个中午的时间,大概是想避开寻常的时间,免得季泽同躲着他吧,谁知道多考虑了一分,爷孙俩恰好就错开了。

    这真是天意弄人。

    顾家臣不由得又挠了挠手臂。昨天晚上打过针的地方有点痒痒的,又像是发炎了,又像是过敏了,又像是受伤的伤口在长新肉,那感觉挺奇怪。

    季老太爷注意到了他的举动,就问:“孩子,你是不是手臂上不舒服?”

    顾家臣“嗯”了一声道:“昨天打了一针,打针的地方怪怪的。”

    季老太爷听了,就让老管家上去给他瞧瞧。老管家从前是军医,后来被派给老太爷当贴身看护,也顺便当起了管家,跟了老太爷几十年了。

    上过战场的军医最擅长处理的就是外伤和发炎感染。老管家翻起顾家臣的袖子来看了看,就说:

    “没事儿,天太热有点发炎,还有你可能吃了点发物。”

    顾家臣皱着眉头道:“我没吃什么呀?我禁得挺严的……”

    说着说着就觉得更痒了似的,又伸手去挠,老管家赶紧按住了他的手,说:

    “不能挠,我给你看看能上点什么药吧。现在的孩子身板真是弱,这么点伤口也能发炎了。你要是上战场啊,哪儿还有命活着回来!”

    顾家臣听了又低了头。老管家从病房随配的医药箱里给他找药,找了两种药膏出来,混在一起给他涂上。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顾家臣觉得好了很多。

    老管家擦完了药,却没有立刻松手,想起了什么似的拉着顾家臣的袖子,盯着他的肩膀看。

    顾家臣觉得奇怪,就问:“怎么了?”

    那老管家愣了一愣,说:

    “哦,没什么,我想一想这药配得对不对……这是个老方子了,以前在越南丛林的时候,药太紧缺,我们就用两种草药混在一起来防治蚊虫叮咬,还有治疗发炎的伤口,现在的药膏这两种里面含有那成分……老了,记不清楚了……”

    老管家说着就帮顾家臣把挽起的袖子放了下来,指着那两种药膏说:“要是还痒就这样兑了擦,一天不能超过三次,知道吗?”

    顾家臣乖巧地应了一声:“嗯,我知道了管家爷爷。”

    老管家听了,就像爷爷疼孙子一样,不自觉地拍了拍顾家臣的头,说了一声:“乖孩子。”

    第67章

    寒暄了一阵,季老太爷说有些乏了,就跟顾家臣告辞,让老管家推他回去。

    空空的走廊上,老管家的脚步有些沉重。他眉尖如蹙,若有所思。老管家跟着老太爷那么多年,他情绪上有点什么波动,老太爷用膝盖也能感觉得出来。

    走廊里人很少,两个警卫兵静静地跟在后面。出了电梯,出了医院,又收了轮椅,上了车,老太爷才缓缓地问老管家:

    “你看到什么了啊?怎么这副样子。”

    老管家有点恍然,听到老太爷说话,才反应过来,“哦”了一声,说:

    “我看见那孩子的肩膀上……那颗胭脂计,倒有点像是二奶奶肩膀上那颗。”

    二奶奶说的就是朱玉。

    老管家提起二奶奶的时候,她明媚的笑容依稀似在跟前。

    那时候朱玉在京城一个很出名的戏班子里呆着,周围都是名伶,倒把她衬得黯然失色了。那个年代唱戏的人也很危险,稍不注意就会被莫须有的罪名给打下去。朱玉呆的戏班子就找了一些在京的高官做靠山。

    朱玉的年纪很小,虽然在外场的名气很大,但是内场却没什么机会登台。内场都是老师傅们的天下。

    军官们大多喜欢听武戏,于是刀马旦就很红,武生也很红,丑角儿也能出彩。像朱玉那样一本正经唱青衣的,反而没有机会出头,只能去外场混混名头,也不敢多去。

    内场里朱玉就只能演点小角色。可是唱腔在那儿摆着,也有识货的人。有些受过高等国学教育的儒军,家里有小的场子,请不动师傅们的时候,就请她去唱点文戏。

    朱玉身段丰盈,玲珑有致,纤腰肥臀。用现代的话说叫“性感”,那时候大家就觉得她长得挺有福气。她唱的也是很富贵的戏,唱得最好的一出是当时新出的《贵妃醉酒》,老戏叫做《醉杨妃》。

    那个年代的戏子常常被人包养,看上朱玉的人也不少。但是朱玉的父母心很高,不想把她嫁给那些娶了四五六七房姨太太的人,希望她能当个二房。可巧了季老太爷那时候没娶偏房。

    季家混革命的,信奉无产阶级思想,讲究先进,所以只娶一房。

    可是季老太爷那时候见到朱玉,整个人就像着了魔一样的,竟然丢不开了。老太爷和妻子是革命的战友,其实也是在组织和家庭的双重安排下结的婚。老太太不仅接受过先进的教育,而且是一位军政世家的小姐,个性非常要强。

    那时候仗打完了不久,组织内部有点害怕出现类似太平天国后期,那种称王称帝的思想膨胀的情况。一直强调有功绩的军官们要严格要求自身。

    季老太爷想要朱玉,也不可能名正言顺地娶她做二房了,就只能和她的家里商量好了,偷偷下了聘礼,然后把她养在外面。

    朱玉和季老太爷是两情相悦。他们俩那时候年纪都不大,儿女私情在那个乱世里的夹缝里像顽强的荒草一样,发疯似的成长起来。

    朱玉的性格特别好,一点也不仗势欺人,对老太爷手下的军官都很和蔼。这一点当时就跟着老太爷的老管家是最清楚不过的。所以他们背地里都叫朱玉“二奶奶”。

    朱玉是跟着戏班子从上海来的,上海人喜欢穿旗袍,她也喜欢。老太爷见她喜欢,就叫京城里最好的裁缝,换着法儿地给她做旗袍来穿。

    高领的,低领的,及膝的,及踝的,对襟的,斜襟的,红黄蓝绿各种颜色的,绣金线的,绣银线的,缀珠子的,缀玉石的,凤戏牡丹的,百蝶穿花的……不

    分卷阅读83

    分卷阅读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