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4

      闺华记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卷阅读344

    闺华记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卷阅读344

    还别说,这赵王和当今皇上长得有几分相似,都是剑眉星目,不知是不是一个长期在宫里待着另一个长年生活在风沙比较大的边境,所以皇上看起来更阴柔些,赵王则更粗粝些,不过两人都有那种久居上位者的气场。

    而赵王眼里的谢涵则是典型的南方小姑娘,皮肤白皙细腻,五官十分秀气耐看,尤其是这一双眼睛,真应了李贺的那句“一双瞳仁剪秋水”,端的是十分水灵。

    这也就难怪小小年纪就会有这么多人惦着了,就算不为财,还有貌呢。

    “原来你就是谢涵,三年前就听说你的名字了,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多好的一个小姑娘,不愧是从国公府出来的,看着就特别明理懂事,难怪皇上夸你是一个忠孝节义的好孩子,小小年龄就知道床前侍疾,难得,难得。”赵王连用了几个“难得”来夸谢涵,可见是真心喜欢上了她。

    “赵王谬赞了,谢涵不过是做了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和外祖父外祖母的养育之恩比起来还差得太远。”谢涵就便给顾霖戴了一顶高帽。

    不管怎么说,顾家对她母亲有养育之恩,对她也有半年的养育之情,此外顾家也出了一千两银子来安葬父亲和抚养她,所以说顾家对她有养育之恩也勉强说的过去。

    “顾公,瞧瞧,瞧瞧,你可真养了一个好外孙女,不愧皇上惦记着她,确实是十分难得。可惜要不是我那前王妃福薄,你这外孙女八成就成了我的义女。”

    赵王一边说一边从自己身上解下了一块玉佩递到谢涵手里,“仓促间也没有带见面礼,这就权当是长辈给你的,收下吧。”

    谢涵一看这玉佩水头十分好,肯定不是凡品,便有些不大想要,再说这也是男人的东西,赵王的年龄虽说足够做她的长辈,可毕竟不是有血缘关系的正经的长辈。

    “君子不夺人所好,这玉佩赵王戴在身上的,想必是十分喜欢的,草民还是。。。”

    “拿着,给你就拿着,要不是本王的元妃走得早,你还得叫我一声义父呢。听说你一直在乡下待着,难得来一趟幽州,改天有空到我府上去玩玩,现在的这个王妃也特别惦记你。”

    一旁的顾琰见赵王如此热络,心下颇有点不舒服,连丝毫的考虑都没有便道:“涵姐儿,大人有话要说,你下去吧。”

    “是,大舅。”谢涵规规矩矩地应了,随后规规矩矩地向赵王和顾霖父子告辞,然后退了出来,那块玉佩到底还是没有推出去。

    不知是赵王说了什么还是顾霖自己想通了,总之,这天晚上顾霖决定回京了。

    说起来他也病了十来天,见天五六个郎中围着他转却一点起色没有,不对,确切地说应该是每况愈下,所以顾霖心里也有点没底了。

    原本依顾琰的意思是要带着谢涵一起回京,可谁知次日下午谢涵正收拾东西时张氏突然带着谢耕田谢耕山兄弟两个找上门来了。

    这可真是意外的惊喜。

    因为谢涵原本也打算路过村里的时候把谢家一大家子都带去京城,正好幽州这边的战事给了谢涵一个很好的理由,她不相信顾琰会愿意让谢涵拖家带口的进京。

    果然,谢涵一提出要带着自己祖父母一大家进京,刚把进京的理由摆出了,顾琰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他可没有义务去养这么大一家子人。

    当然,他也没有权力阻止这一家子进京。

    于是,他选择了留下谢涵,不过也留下了胡婆子。

    可杜郎中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也不仅仅是他,这次参与治疗的几个郎中全都跟着顾霖一起进京。

    可能是预计到自己这次进京凶多吉少,杜郎中临走之前把他这些日子整理的手札再次交给了谢涵,郑重托谢涵转交给杜廉,同时也托谢涵照看他们一二。

    第三百六十六章、二嫂

    送走顾霖父子,谢涵很快搬回了自己家,当然,随着她搬过去的还有胡婆子。

    回到自己家的谢涵除了隔三差五去看看小月,其他时间就窝在家里和新月弯月一起做针线看书,胡婆子除了跟着谢涵出门,别的时候大都就在自己房里待着,倒是也知趣。

    高升一行是在八月底回来的,这一趟确实不太顺利,碰上了好几拨鞑靼人的盘查,还被他们扣留了几天,幸好这次高升带去的货物充足,且大都是鞑靼人难得一见的丝绸珍品,再加上高升确实做了多年的丝绸生意,对各种布料的介绍如数家珍,总算通过了鞑靼人的盘查,最后用这几车衣料换了几车动物毛皮回来,所以这一趟生意应该能赚不少银子。

    “人都没事吧,你们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如何?”这才是谢涵最关心的。

    “人都一个不落地回来了。这次鞑靼的灾情应该很重,很缺粮,我们去了好几个地方,饭馆里的粮食都不能敞开供应,而他们之所以放我们回来,就是希望我们能给他们拉几车粮食去,说有多少要多少,连价都没问。”

    谢涵听了沉默不语,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冬天委实不太好熬,不管是他们还是这边。

    “这样吧,我三舅肯定要急着回京去看望我外祖父,你带几个人跟着他一起走,把这次带来的货物送去扬州卖了。对了,走之前先把这次的利润估算一下,让文安把朱兄的本金和红利给他先送去。”

    “扬州?”高升眼睛亮了一下。

    他原本只想着把这批货运到京城去卖就能大赚一笔,没想到谢涵心思比他还远。

    的确,扬州虽然隶属江南,可也靠近北方,冬天也是奇冷无比,又不像北方地区有火炕,再加上扬州有钱人多,所以扬州穿大毛衣服的人也很多。

    “小的知道了。”高升再次心服口服地告退了。

    第二天,高升便给谢涵送来两千两银票,谢涵把这银票交给文安,嘱咐了文安几句。

    文安又把这两千两银票带回来了,朱如松说留着和谢涵一起做生意,每年年底再结算红利。

    此外,文安还给谢涵带了一个口信,说是朱如松十分想念谢涵,问谢涵什么时候来幽州,问他可不可以去乡下看望谢涵。

    谢涵只能回绝了,她现在身边多了一个胡妈妈,行动就有人跟着,哪里敢去见什么朱如松?

    为了躲过朱如松,也考虑到顾霖的病况,谢涵思忖再三还是和高升顾珉几个一起回到了乡下,她是怕顾霖的身体

    分卷阅读344

    分卷阅读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