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4

      闺华记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卷阅读434

    闺华记 作者:千年书一桐

    分卷阅读434

    因为她身份卑微也不是因为她是什么不祥的扫把星,真正的原因恐怕是顾家心虚,怕她接触外面的人和事之后会怀疑到父亲的死因和以及父亲的那些财产。

    因此,就算是重生一世,她并没有比别人多占多少先机,好多事情仍旧是一无所知。

    但有一点她很确定,她不想进京,不仅是因为不想和顾钰遭遇上,更多的是她怕她走了后会耽误朱如松的事情,朱如松已经和鞑靼人面对面交过手了,说鞑靼人没有他想象的厉害。

    谢涵担心他会轻敌,更担心他的安全,所以这个时候她哪里也不想去,只想留在府城。

    “这可说不好,我是怕万一,特地提醒你一句。好了,你想怎么做是你的事情,我方才已经说过,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以后面临的是什么,谁才能真正护住你。”说完,徐氏端起了茶碗。

    谢涵见此忙起身告辞。

    回到家,谢涵还在思索王妃最后那句话在暗示什么。

    她想要其实很简单,平安健康,一家人聚在一起,这一点她从未改变过,也从未怀疑过。

    而她以后面临的是什么其实也很好猜,以徐氏的聪明想必早就猜到了谢涵和顾家的那些恩怨,也就说今后很长时间谢涵都可能要和顾家周旋。

    至于那个真正能护住她的人,应该是指皇上吧?

    其实,除了皇上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赵王府。

    可谢涵从徐王妃的话意里感知她指的应该是皇上,否则也没必要让她进宫去参加什么赏荷会。

    电光闪念间,谢涵想到了去年的那次赏菊会。

    为了封为她一个魁首徐氏把比试的规则都改了,原来她费了这么多心思是为了让她进宫,是为了皇上注意到她。

    不是徐氏的儿子朱浵,而是皇上。

    这怎么可能?

    谢涵蒙了。

    可细细一琢磨,这还真就有可能。

    首先,谢涵清楚皇上一个十分爱才的人,要不然不会这么多年一直对夏贵妃宠爱不减;其次,皇上都能为了给顾家一个恩典而娶了顾钰并很快封为贤妃,很难说他不会为了那几百万两银子把她也弄进宫。

    此外,还有一点,假如有一天谢涵真的进宫了,那么她和夏贵妃肯定就成了利益对立的人,就算谢涵不会去争宠,可她的存在也会伤害到夏贵妃的利益。

    可这么做对徐氏又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恐怕就是夏贵妃失宠,而夏贵妃失宠则意味着朱泓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没了靠山的朱泓再想问鼎那个世子之位就难了。

    还有,徐氏知道自己和尹嬷嬷走得近,所以她以为自己将来要嫁的人一定是朱泓,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弄走,因为她怕自己的存在会成为朱泓争夺世子之位的助力。

    第四百六十一章、坏消息

    谢涵越想越发冷,这徐氏的心思也委实太缜密些,这么早就开始布局了,别说她没想到,就连尹嬷嬷也猜错了。

    谢涵一个重生的加一个有着前车之鉴的尹嬷嬷都不是她的对手,也难怪夏王妃会输在她手里了。

    还有一点,谢涵觉得这朱如松的身份也十分可疑,如果这手套真是夏王妃的遗物,朱泓不会轻易拿去送人。

    如此一来,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这朱如松和朱泓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谢涵有一种感觉,她和朱如松的几次会面说不定被徐氏查了出来,如果朱如松真是一个闲散宗室的话,徐氏完全没有必要对付她。

    可如果朱如松就是朱泓的话,徐氏自然容不下她。

    所以,徐氏才布了这么一个大局,把她送进宫,把朱泓送上战场,如果朱泓在战场上出点什么意外的话,世子之位不用争就到了朱浵身上。

    退一步说,即便朱泓可以平安回来,可以他的心性,如果知道谢涵被皇上接进宫了,肯定会和皇上大闹一场,而皇上如果知道谢涵和朱泓有私情,后果是什么可就很难说了。

    好大的一盘棋啊,既打击了夏贵妃,也铲除了朱泓,最后她母子两个成了最大的赢家。

    至于谢涵这颗棋子的死活,只怕她从来没有考虑过。

    可谢涵不明白的是,既然徐氏决定了用她做棋子,那她一而再地试探她试探她父亲又是为了什么?

    可惜,直到进家了,谢涵仍旧没有想明白。

    回到家,谢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朱如松存放在她的那个紫檀木匣子。

    匣子里的首饰不少,步摇、簪子、华胜、花钿、戒指、耳环、梳子、项圈、镯子等等,凡事女子能用到的几乎都有,

    尤其是镯子,有好几对,金的玉的玛瑙的都有,甚至还有一对龙凤镯。

    谢涵看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出格的,比如王妃用的七尾凤钗,七树花钿等。

    因此,眼前的这盒东西说明不了什么,很有可能是他母亲年轻时用过的,或者是他母亲临终前给儿媳准备的聘礼,就像自己父亲临终前给自己准备的嫁妆是一个道理。

    没有找到答案的谢涵又去见了高升,她知道朱如松临走之前曾经约高升见了一面。

    可高升也没有答案,他说朱如松临走之前一是叮嘱他照顾好谢涵,二是提了几点那些银子的用处,因为他知道谢涵一个女孩子,肯定不方便出头,最终这件事还得托付给高升。

    不过高升倒不大相信朱如松就是朱泓,他说若果真如此的话,以朱泓的亲王嫡长子身份怎么可能才十五岁就上前线?

    再说他也没收到朱泓回幽州的消息。

    这话倒是提醒谢涵了,正月吃年酒的时候她还听朱澘抱怨说她哥哥在京城没有回来,这个年她母亲过得很失落,说是她哥哥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

    既然她哥哥没回来,没道理皇上会放朱泓一个人会回来吧?而且谢涵也没有听尹嬷嬷提起她主子回来的消息。

    这么一想,谢涵又心宽了许多,只要朱如松不是朱泓就好,其他的事情她来想法子应对。

    清明之后,谢耕田和谢耕山从乡下祭祖回来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谢耕梅的婆母在腊月二十八没了,大年三十急匆匆办的丧事,也就没来得及通知这边。

    而单老太太死后,单老爷子总算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钱

    分卷阅读434

    分卷阅读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