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9

      重生六零甜丫头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分卷阅读249

    重生六零甜丫头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分卷阅读249

    而且,有条件的农家,大年初二早上必吃臊子面,这也是当地风俗之一。当然,因小麦种植不容易、白面少,全家人可能分一小半碗,尝尝味儿。

    晓丫头眼巴巴瞅着菜板上的肉沫,眼里竟是可惜。

    甜妹儿踮起脚尖,拍拍她脑袋,板着小脸念叨一句:“饿米豆腐!”她微微上扬的嘴角,透露看戏的愉悦心情。

    因为缺粮少肉,其他人可能不懂,她却知道晓丫头的秘密。

    晓丫头超爱吃纯大块肉,肥瘦不挑,就单单喜欢一大坨肉,带骨头的嘴喜欢排骨,一咬一坨,像是鸡爪子这类,她是不太愿意花力气啃得。像鱼肉,她不喜欢有刺的。

    她并不是牙口不好,咬起冰糖可是咯嘣脆响。也不是懒,家务活做得比谁都勤,只是一种习惯。

    也只有与晓奶奶生活在‘物资丰富’年代的甜妹儿,才知道她这一点怪癖。

    当然,现在晓丫头自己也没意识到这一点,啃起骨头可欢乐啦。究其原因还是家里骨与肉太少。

    没多久,叶家人陆陆续续回来,除去一人。

    “妈,二婶呢?”

    甜妹儿看一眼昏暗的天空,瞅着叶妈妈给叶二婶单独留饭夹菜,忍不住问道。

    “她还在开会哩!”

    叶妈妈摇头不解。

    大年初一,张队长竟领着干部们开夜会,一定不是一件小事。

    “听说,张队长妹妹下午回娘家了。”

    “可不是嘛!一来就送到白老爷子家,也不知道是谁生病——”

    **

    碧山村东边,夜风凛凛。

    队部里点燃炭火,锅里姜汤冒着一串串气泡,干部们的心却是冰凉冰凉的。

    “之前剃头匠说过一两句外头情况,而且,开春大队可能会重新征收粮食,或者明年上收比增加。看咱们镇上的居民,现在红薯叶红薯藤都吃不上,这很有可能是真的。”

    张队长眼眶通红,严肃认真道。

    沙哑的声音与低落的语气,却将他深藏的悲伤暴露。

    这次过年饭菜的丰盛。

    除去庆祝过年,与剃头匠交换的消息也有一定关系。

    “可是麦地里面——”

    叶二婶皱紧眉头,同样不忍心道。

    是的,连夜开会的主演原因不是剃头匠的消息,也不是张队长家的的私事,首要导火线还是村民们地里口粮出现问题。

    今日东阳温暖,送走拜年的一批山娃娃们,黄老爷子却忽然惦记着地里的粮食,由于迟种的原因,他始终不下心,披上大棉衣戴棉帽,往地里慢慢走去。

    正好赶上一阵又一阵的寒风,山脚下麦地里覆盖的雪被吹散,苗杆稍上刚长出来的那么一点花絮全都吹跑了。

    他蹲在一块一块大田里,顺手扯断一根麦穗,在手心里使劲揉碎,对嘴随意吹一口气,手上的麦穗渣屑随风飘去,但是并没有留下一点点麦粒。

    这都二月份了啊!

    瞅着地里空瘪瘪的麦穗和嫩草叶,黄大爷早就忘记大年初一的忌讳,当即蹲下来,哭得像个孩子!

    他们村这一批麦田,今年可能白忙活了!

    张队长眼中含泪,哑着嗓子继续道:

    “山上大雪覆盖,外头消息很难核实。但今天才大年初一,我妹竟抱着四岁女娃娃,从童水村回到娘家。她说了很多事情,比如碧山镇大队——”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抱紧你们~~~~么么哒!

    新年快快乐乐赢大钱,嘿嘿嘿,拜年红包也要拿大大的。

    **

    臊子面是初二吃的,我家一直都自己做臊子,都放在冰箱里。我妈她们以前吃的都是肉沫少,咸菜多,现在不多不少刚刚好。

    没菜的时候,臊子下白米饭,混合起来特别特别香。

    **

    第164章 悲伤与愤怒

    五九年份一月底, 碧山镇大队新鲜出炉一条规定——晒干‘菜’。

    凡是可以吃的, 像山芋叶、芝麻叶、腊菜缨、胡萝卜缨等全部收藏起来, 冬日里晒好放库里, 必须像保护粮食一样保管好它们, 不要造成损坏浪费。

    这是张彩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张彩云是张队长的妹妹,嫁到更富裕的童水村木匠家里, 生得一个女娃娃, 今年才四岁。童水村, 距离碧山村约二十里山路, 离镇上更近一些。

    为救丈夫女儿,她亲自去过镇上找镇上的赤脚大夫。从张彩云的亲口描述,大家完全可以推测镇上、农村是什么样的生活。

    一切的一切令人触目惊心。

    先说晒干菜的原因,很明显,镇村的全部仓库都在缺粮。

    没米菜下锅,上头无解散食堂的规定, 大队长们想尽办法保证老百姓的肚子。他们已经用尽浑身解数。

    干部们想起去年的夏秋季节,各家各户都在忙着大炼钢铁,地里很多粮食全部烂在地里, 虽然有的已经挖出来下锅,但全部烂掉的还剩的有。

    因此, 一开始,村里镇上的队员们,若是天气晴朗,便拿着铁锨锄头, 背着背篓,纷纷去地里挖那些烂萝卜、烂红薯等。

    到达到地里,必须先刨开厚厚的白雪,却发现地被冻得坚硬无比,冷得手脚通红,也很难挖不动,只能用木炭或烤化,才能贴着地皮,艰难铲下一层又一层。

    整整一个下午,可能只挖出几个烂萝卜烂红薯,甚至有的只挖出烂萝卜根、几片红薯叶红薯藤。

    烂胡萝卜不怕冻,基本都是暴雨淹坏碰撞坏,现在吃起来还保持一点萝卜的原汁原味,简直是年前的丰盛大餐!

    但烂在地里的红薯,最怕寒冷,外皮长霉,里心像烂棉絮一般,软烂烂的,一捏必然坏。闻着还有浓浓刺鼻的酸腐味。

    然而,不论是烂萝卜还是烂红薯,都是值得珍惜的粮食,也是人们未来几天的一日两餐。

    只有把它们统统搅和成糊,加上一点烂菜叶啥的,煮熟蒸熟跟牛粪猪粪似的,人们照样吃。

    一月底,国营饭店还能提供杂菜汤,有点儿牛杂碎和烂菜叶,加上粉条,在锅里一煮,清汤寡水,却‘美味至极’。

    两毛钱一碗外加粮票,有钱人才吃得起。还得凌晨三四点排长队,每天排队的有上百人。有的人一天排三次队,吃三顿。这简直是烧钱的杂菜汤!

    提起杂菜汤,张彩云下意识舔舔下嘴唇,将张老太太与张队长心疼到不行。连听着故事的白老太太也抹着眼泪珠子。

    “造孽啊!”

    在白家客厅里的张老太太,抹着眼泪叹息道。

    见到女儿那一刻,她就已经晕过去了。

    张彩云整个人都瘦脱形,耳朵、脸颊、手脚等全部都被冻得紫肿紫肿的,一碰就可能鲜血淋漓。

    张队长媳妇默默再递上一小碗,刚煮热的南瓜稀饭

    分卷阅读249

    分卷阅读2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