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192

    回到前夫刚死时 作者:老胡十八

    分卷阅读192

    ,都来买过了,连下头富裕点的乡镇,大渔乡、连安乡也卖过去不少。

    现在走县城大街上,随处可见戴手表的学生。

    市场已经饱和了。

    县里有人跟风批来的,现在都不太卖得动,得亏她一开始趁热打铁把“牌子”打出去,不然现在压手里卖不出去的就得是她了。

    再次说明,做生意还是讲究个先机,谁先进入市场,谁就能先占有市场。

    这算是给李曼青上了积极的一课。

    第88章

    清晨的阳光撒在嫩绿的菜叶上, 昨夜刚下过一场大雨,雨水未干, 化作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挂在叶子上,折射出阳光的颜色。

    李曼青慵懒的伸个懒腰, 把头埋进暖暖的被窝里,舒服得喟叹出声。

    宣城县的雨季在夏秋, 尤其夏天的尾巴上, 雨水出奇的多,白天艳阳高照,风和日丽, 到了夜里就雷声大作, 雨声滂沱。有这雷声,大双小双时不时会被吓醒,夜里要哄她们几次。

    等天亮了反倒睡得小猪猪似的,动都不动一下。

    李曼青却要出门卖面包,没办法陪她们睡觉, 她依依不舍的呼吸了一口棉被上的清新空气,刚把被子掀开,就见自己面前有一张放大的小脸。

    “臭丫头,又不声不响的醒了, 吓你妈一跳!”她在大双屁股上拍了一下,惹得小丫头笑起来。

    “呼呼……啊……呼呼……”小手手指着窗外, 不知内情的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别叫了, 你姑姑开学去学校了, 要到过年回来才能见到咯。”

    小丫头发音不准,“姑姑”被她叫成“呼呼”。丰梅放暑假这两个月,天天带着她们出门玩,县城里哪儿都去过,足记遍布各大小学门口,篮球场,百货商场,批发市场……附近她有同学在的几个村,也带她们去玩。

    孟玲玲家更是,姐俩恨不得就在人家家里再不回来了。

    因为,孟家有一只大狸花猫,脾气非常温和,不抓不挠,还会陪她们玩毛线球。狸花猫洗过澡,她们能跟猫儿玩一天。

    孟家两个儿子又跟着唐丰年挣钱,孟家上下待她们俩“丰年的掌上明珠”都极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一股脑拿出来,姐俩就乐不思蜀了。

    “木……妈妈!”

    自从上个月会说连词后,口水流得更厉害了,一张嘴就滴滴答答顺着下巴淌。

    李曼青用帕子给她擦了,亲亲粉嘟嘟的小脸颊:“嗯,不错不错,等你们爸爸回来,应该会叫他了。到时候啊,让他奖励你们个好东西!”

    小丫头捕捉到“爸爸”两个字,又仰着脑袋“爸”的叫了一声。

    小双也醒过来,跟着叫“爸”,一面叫一面拱李曼青的胸脯。

    只可惜那儿已经“弹尽粮绝”了,以前还能早晚吃两口安慰一下,现在连安慰的都没了。

    曼青赶紧给她们把屎把尿,刚穿好衣服出房门,就见老爷子扛着把锄头要出门。

    “爸要去哪儿呢?外头路烂,穿上雨靴吧。”

    “不用穿,就去孟家地里瞧瞧,看他们包谷啥时候能掰了。”老爷子走了两步,又道:“早饭在灶上热着,你妈卖面包去了,待会儿中午饭你们先吃,不用等我。”

    这半年来,也不知道是上头已经下了“撤县改市”的指标,还是怎么回事,县里新建了好几个工厂,有冶炼厂,纺织厂,饲料厂,造糖厂……孟家老两口在饲料厂找到份工作,专门打扫车间卫生,每人一个月能有一百二十块钱。

    就是上班时间长,每天得上足十二个小时。

    自此,孟家只有起超媳妇在家带孩子,家里的田地自然是再种不了。

    不止他们家不种地了,莲花村好几户,一家老小都在工厂里找到工作的,地也不种了。

    唐德旺一听,居然有人不种地了,顿时是又心疼又惋惜。

    心疼的是那么好的地那么肥厚的土壤,说不种就不种,但凡荒过一季,再想捡起来可就麻烦了,野草都能有人高。

    野草多不说,还把土壤里的肥料给吸收没了,把土层串起来,以后再怎么除草都难断根。

    他们以前在大平地,那是想种没地种啊,现在他还十天半月回去一趟侍弄庄稼呢!县城周边这些人家倒是好……他看着就像自己亲儿子亲闺女被抛弃了一样,别提多难受了!

    李曼青见老人家心痒难耐,知道他大半辈子都在地里刨食,对土地有种天然的热爱与渴望。

    就主动支招:“要不爸去问问,哪家不种了的,租过来,咱们自己种。”每年出点农药化肥钱,就当给老人家找个打发时间的事。

    当然,最主要还是给他们排解心情。

    工厂来招工的时候,老两口也去“应聘”过,可惜人家嫌他们年纪大了,眼见着一起去的孟家两口子和隔壁邻居都进厂了,就他们被落下,老太太又闷闷的气了半个月。

    老爷子也一个劲的念叨“生不逢时”,要是能晚生几年就好了,好歹也能过过吃公家饭的瘾……嗯,虽然,那些工厂都不是国营的。

    但在老人家心里,进工厂就是当工人,当了工人就跟农民不一样了!

    一听这主意,他倒是心动得很,李曼青又连着劝了几句,当天他就上孟家问去了。

    孟家人一听每年还能给他们三百块钱,哪有不乐意的道理?拢共二十亩地,说是等秋天包谷收完就给他种。

    所以,老爷子过个几天就要去看看他们包谷,仿佛二十亩地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盼着赶紧把包谷掰了他就能“大展拳脚”。

    李曼青怕他们上山下地的雨天路滑,给买了两双防滑雨靴,连雨衣帽子也配全套……万事俱备,只欠秋收了。

    等唐丰年回来就去选铺子,有了固定铺面,他们去种他们的地,她也能够自己带孩子了。

    老爷子一出门,李曼青先把孩子放垫子上玩,她去面包房把揉好的面切块塑型放夹心,等全放进烤箱了,这才去厨房端早饭。

    一碗细米线还温热着,上头有七八片薄薄的火腿肉白里透红,还有几根翠绿的韭菜和小葱。她舀了一大勺红红的辣椒油浇上去,用筷子拌匀净了,故意“滋溜”一口,那滋味儿,别提多香了!

    双们虽在院里,但小耳朵都竖着呢,一听妈妈坏心眼的“滋溜”声,仿佛已经闻见香味儿,立马就“阿米”“阿米”的叫起来。

    意思是“要吃米线”。

    “妈妈放过辣椒了,你们吃不了,还是乖乖吃稀饭哟!”

    李曼青从小锅里盛满满一碗稀饭出来,分成两份,左边那份放三滴酱油,右边那份放一小撮白砂糖。

    她早已练就两手同时喂食的本事,姐俩乖乖的坐着,她左手喂大双,右手喂小双。白米粥被煮得稀烂,

    分卷阅读192

    分卷阅读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