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

      枭雄夫人 作者:眯眼笑笑

    分卷阅读94

    枭雄夫人 作者:眯眼笑笑

    分卷阅读94

    文学天下第一的国师被欺负了。”

    金猊叹了一口气,起身去帮他,虽心里很烦他没事找事的性子,但他学识足以让人忍耐。

    “姐,你就加上他吧,他的这本民安论会受天下学子追捧。”金猊虽还没看明白这尚未完成的民安论,但他相信大毛的文采。

    卓婉看向勒安谦,他慎重地点了点头。

    “原则是不能破的,可以通融一下。”卓婉拿起笔在漫画战争结束后的喝庆功酒的场面上,让他隆重地出场了三回。

    这一次,大毛满意了。

    三日后,九车果酱缓慢行至军营。

    勒安谦接过商队带过来的信件。

    【受伤了,身体会不舒服,需要吃点好东西补一下。 】

    【我最近在攒钱,只能先让你们尝一尝果酱的味道,待下一批出来了,再让你们吃过瘾。】

    勒安谦收起信,留给随行八人一车果酱,剩余果酱让军师收藏到粮草重地。

    八人平分了一车的果酱,只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瓶分吃。

    三二把自己的那份藏了起来,待回京都时给他媳妇。

    被十一看到后,三二笑容满面道:“我媳妇怀孕了,正需要补一补。你留给谁?”

    “我老母。”

    “副将说留给他的小女儿。”二三一脸傻笑道:“我有预感,我媳妇肚子里藏着个小花。”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二更。

    第79章 石头

    似乎是卓婉的商队时不时地运向军营的细粮让沙城的人看到了好去处,凡家有青壮力的都想去军营试上一试,即使进不了军队中,帮忙挖泥通水道也能混一捧细粮回去。

    无论是进军队,还是去通水道,都有严格的审核标准。为了不给家里上进的孩子拖后腿,家家户户都开始约束自己。

    在大军到来前,沙城皆由各地押送来的犯人组成的城镇。其他城镇中,有县衙维护治安,城门守将守在城内看守大门,防异族进入城内。而在沙城,县衙建在城外,城门守将站在城外,只进不出。

    在大军到来前,街道尸骨累累。

    军师有意改变沙城炼狱般的现状,最终把北军驻扎在了这里,而非历朝来的宁阳城。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惠王动了心思,以为抢了宁阳城就能阻了大军进京。

    纸上谈兵的惠王终是不懂,宁阳城并非关隘,之所以历朝设军队驻扎于此,只因此处环境适宜可通四方粮草,能解决将士粮草的同时也能减少将士们在糟糕环境下的不必要死亡。

    摄政王府幕僚亦有意把北军驻扎在此,被摄政王和军师否决。

    军师顾虑的是宁阳城外的百姓,若蛮族与南方勾结,大军驻扎在宁阳城,自能保护好宁阳城以南的土地,但沙城以及新城便会成为牺牲品。

    同是大州百姓,怎能简简单单地遗弃。

    而摄政王看到的是将士,若他们忍受不了艰苦的环境,他们也会死在战场上。

    大军的驻扎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沙城中的人,在因小菩萨到来而全城戒严大清扫之时,他们视若无物的空洞眼睛中被强塞入了光。

    他们皆知,城北小巷中有个小菩萨,受大军敬爱,解决了大军的粮草问题,甚至出钱修建水道。

    如若通了水道,他们沙城将不再是一座死城,看的见的亮光就在前面,伸伸手就能抓住。

    红衣和青衣从外面回到小院后,笑着对秀衣道:“沙城有了活力。”

    这一句话让秀衣跟着舒心地笑了起来。

    卓婉放下簪子,眨巴眨巴眼,期待道:“那我可以好好地看一看沙城了吗?”她来时趁着夜色,她看见秀衣和墨衣严阵以待的模样,便安安生生地待在小院中,现如今,所有关于沙城的事情,她都是从秀衣和青衣嘴里知道的,她喜欢沙城百姓拼命活下去的韧性,想要看一看,他们的生活。

    “去接王老时没仔细看?”秀衣笑着打理着她的长发。

    “窗帘遮着,青衣不让看。”在外行走,卓婉自知她是个累赘,极其听话。

    秀衣笑道:“吃过早饭,让墨衣和红衣带你去看看沙城。”

    卓婉的头发被秀衣梳拢着,只能微微抬眼看向青衣,“青衣不去吗?”

    青衣大笑着弯下腰,冲着她的嫩嫩软软的脸蛋咬了一口,“去,所有药草都比不上我家小姐。”

    卓婉轻轻扭了扭脖子,脸上带出了一层粉润,宛若露沾鲜桃。

    秀衣看着就觉的可爱的不得了,更不用说青衣和红衣,两人早就一人一边地咬了这只小桃子好几口。

    墨衣笑咳了一声,收到秀衣的眼神示意,守到了门口。

    秀衣和青衣很清楚小姐在沙城的“小菩萨”称呼,先来也是从军营中传出来的,因这个称呼对小姐有利无害,她们便任由其传了开来。

    刚开始沙城的百姓听到小菩萨这个称呼后都有意无意地聚集在了北城小巷尽头想要看一眼让他们畏惧的大军如此敬爱的人到底是有什么样的三头六臂,因大军放在小巷尽头的刻字大石,他们只能远远的模模糊糊地看到院墙。

    待商队来来回回地进出几回小巷后,这里越发的热闹,最开始,商队的大伙计看见用石头磨出来的锅,新奇之下买了一个回去,毕竟这是他第一回 见到小主子,他需要有个东西作为见证,他甚至让那个卖他石锅的老汉刻了字。

    他带回来的石锅被店里找不着锅的大厨暂用,费了老大功夫炖上了一锅的鱼虾端到前堂,客官催的快要上火,机灵的小二把石锅和烤火的红泥小炉都端到了客官面前,让客官自个斟酌火候。

    这一下,客官的火气不但没了,更是打赏了小二一串铜钱。

    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有钱嘴刁的主儿,看到不断散发热香气的石锅,纷纷摔银子点了这个石锅鱼。

    精明的掌柜当机立断,解释这道菜是店里新研发的菜色,因这位高员外是开店以来消费最高的老客官,便把第一次试菜的机会让给了高员外,若不喜欢,店里会再补上一道蒸鱼,若喜欢,小店便会整改,以全新的容貌和口感来回馈新老客官。

    掌柜口若悬河,获得了满堂喝彩,大厨和小二呱唧呱唧地带头鼓掌,只大伙计心疼地看着他被架在炉火上的石锅。

    掌柜慷慨激昂地一番话后,开始琢磨着修建小店的费用,他手头还有些存款,但这些钱是用来应急的,不能轻易动用。

    他说彻底修建小店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赵家在这条街上开了家青楼,把整条街的风气都带的不像话,他的小店本就走的就是清雅风,渐渐地与这条街格格不入,周围的店铺也因为类似的原因都搬走了。

    他家小店因一些独特的酱料而远没到亏损的地步,但他去了一趟内城后,他发现他给小主子的钱没有其他掌柜的多

    分卷阅读94

    分卷阅读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