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一百二十章

      汉侯 作者:来自远方

    120.第一百二十章

    汉侯 作者:来自远方

    120.第一百二十章

    伙夫烹好牛羊, 卒排队领取饭食。

    领先的三队,从队率到什长, 从伍长到兵卒, 各个昂首挺胸, 手里抓着蒸饼,木碗里盛满飘着油花的羊汤,汤里还有大块的羊肉和羊骨。

    这且不算, 伙夫将烤好的牛肉切成大块,拆开牛腿, 在干卒羡慕的眼神中,挑出最好的部分,在木板上铺开,任由获胜的队伍自己来取。

    三名队率带头, 百五十名卒重新列队, 两手被占满, 干脆将蒸饼咬在嘴里, 轮到自己,也不顾烫手,直接从板上抓起整块牛肉。

    领取过饭食, 卒聚到处,或蹲或,吃饭说笑, 难得轻松。

    赵嘉请魏同两人到值房, 几上摆着切片的炙肉和洒了葱花的羊汤, 还有刚出笼的蒸饼。豆中的酱是从郡城市来,带着辛味,很是开胃。

    魏同两人曾在畜场不短时间,了解赵嘉的行事作风,没有同他客气,各自抓起蒸饼,拿起木筷,敞开胃口吃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在“吃”之途上,赵嘉敢称第二,云中郡内无人可称第。如发面饼、包子、汤饼等,样样皆出自赵氏。即使是太守府,也会隔三差五到赵氏取经。

    据悉,最近又出裹豆馅的包子。

    粟米和麦均能做皮,馅中加了少许糖,带着甜味,价格略有些高。边民顶买上三五个,带回家中,给孩子和老人尝尝。胡商财大气粗,就像之前夹肉的蒸饼,基本是买大筐。

    需求虽大,粮食到底珍贵。出售数日之后,城内再不见卖豆包的大车。

    许胡商领到木牌,兴冲冲进入郡城,不想却扑了个空。正要败兴而归,碰巧看到市冰的大车,本着好不容易进回云中城,不能白来趟的原则,花高价买下半车冰,准备运到胡市出售。

    他们本想买整车,奈何市冰的卫青和赵破奴不点头,在城内又不敢耍横,只能交钱取冰,赶着马车出城。

    可惜他们初来乍到,没摸清胡市的深浅,根本不晓得胡市的冰块生意被几支羌部垄断。带着半车冰,还以为能大赚笔,结果钱没赚到,被羌人狠捶顿,差点连命都丢掉。

    归降的几支羌部固然不和,但利益当前,甭管彼此之间藏着什么坏主意,是不是想捅对方刀子,胡市内的冰块生意必须由他们说得算,旁人休想-插-手!

    这些远道而来的大月氏人,不知道水有深,就敢老虎嘴里抢肉,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吃了熊心豹子胆!不立刻教训顿,必然会让外来的错以为他们软弱好欺!

    羌部联合到起,大月氏人被杀鸡儆猴,驱逐出胡市。

    消息传出,汉商仅是笑了之,继续该市货的市货,交易完货物,有条不紊的组织队伍,套上大车,往市吏处交税,结伴启程南返。

    胡商没有汉商的底气,长个心眼,仔细观察两日,心中有了底,决定今后行事都要小心谨慎。至少在自家部落留在草原,没像羌部样降汉之间,有些生意坚决不碰。以免像这几个大月氏人样,被狠揍顿不说,被列为胡市的拒绝往来户。

    赵嘉在营中练兵,畜场都很少回去,对于胡市发生的事知晓得并不。

    魏同两人归入骑兵,随魏悦在边界驻扎,对羌部做的事清二楚。当笑话讲给赵嘉,未如预想引来后者发笑,反见其眉心深锁,明显陷入沉思。

    “赵县尉?”

    “此事,三公子如何说?”也是当成笑话?

    见赵嘉面色严肃,魏山和魏同互相看看,猛然想起魏悦听闻此事,同样没有发笑,而是和面前的赵嘉样,表情严肃,当日就写成书信,遣人送回太守府。

    “三公子言,羌人势渐长,该压压。”魏山道。

    在大数汉骑眼中,羌、氐、鲜卑等都是杂胡,奴隶之辈,匈奴才是他们的对手。对于魏悦和赵嘉表现出的凝重,两人自然有几分不解。

    “这就好。”赵嘉舒了口气,摇头失笑。

    他想差了。

    自己都能发现不对,何况魏悦。

    事情递到魏太守面前,以郡中大佬的智慧和手段,他所担心的事,基本不可能发生。

    算算时间,距离秋收渐近,畜场会变得越来越忙。届时,卫青和赵破奴几个都会到田头帮忙,市冰的生意也会告段落。利益掐断,正好能借机看看,这几支羌部是会继续团结,还是会变成盘散沙,重新开启互咬模式。

    如果事不凑巧,羌部真有拧成股绳的潜力,郡中大佬必然将绳子砍断。砍完之后,觉得不保险,会把火烧掉,绝不会给边郡埋下任何隐患。

    用过饭,碗盘撤下,赵嘉饮下半盏清凉的果汤,将接下来的训练计划告知魏同二人。

    在抵达军营之前,魏同魏山做过种设想,哪怕赵嘉命他们教习骑阵,都能想想办法。结果万没料到,赵嘉对此提都没提,而是给他们分派下从没想过的任务。

    “继续练跑?”魏同愕然。

    “然。”赵嘉颔首,将盏中野果汤饮尽。

    不是他不想练骑兵,而是饭要口口吃,事情要件件来,步子不能下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扯着-胯。跑八百都得缓缓,突然蹦高要挑战珠穆朗玛,这不是勇敢,是傻缺。

    之所以安排卒日三餐,隔日就宰杀肥羊,为的是补充体力,让他们能够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坚持下来。

    经过初步磨练,五百卒体力过关,阵列也练得有模有样。接下来就要开始加码。为此,赵嘉特地开口,向魏悦借人。

    “两位以为如何?”赵嘉放下汤盏,目光扫过两人。

    魏同和魏山心存疑惑,但来之前接到军令,自当从令行事。当即起身抱拳,齐声领命。

    赵嘉满意颔首,召来文吏,命其照计划安排。

    吃过饭的卒重新列队,从营外搬来建房剩下的木料和石块,依照小吏的指引,在校场前堆做十堆。

    两名文吏早知计划,在场的小吏也曾听到几分,彼此交换眼神,看着眼前的五百卒,嘿嘿发出冷笑。

    卒被看得头皮发麻,下意识想要后退。奈何数日训练,人已经形成习惯,队率没有号令,压根不敢移动半步。

    无视卒们的反应,小吏从仓库中抬出量具,开始对木料石块分批称量。记录下结果,又抬来斧锤,让卒将木料石块进步分割,组合成相同的分量,分别用粗布包裹起来。

    “这是要作甚?”有卒好奇问道。

    小吏不做回答,仅是摆摆手,让他们将布包堆叠在起。

    切处理完毕,文吏通知众人,明日不习阵列,继续跑步。只是不在营内,而是由魏同两人带领,出营五里,其后返回。

    “先归者有赏,落后者罚。”

    当夜,各队卒回到营房,在老卒的调动下,全都斗志高昂。尤其是作为奖励的粟麦,让众人心头火热。

    胜者有粟!

    跑赢了就有粮食!

    还有比这能激发斗志的吗?

    众人心情激动,躺在榻上辗转难眠,恨不能眨眼就到天亮。若非老卒被吵得睡不好,发火挨个踹,提醒睡觉才能积攒体力,难保有少人会睁眼到天明。

    在卒的期盼中,天边终于泛起丝光亮。

    小吏例行走向营房,发现卒尽已起身。敲几下铜锣,检查过营房,清点过人数,就往赵嘉处禀报。

    待切准备就绪,赵嘉登上木台,季豹敲响皮鼓。

    在队率的带领下,卒陆续上前抓起布包,牢牢捆在身上。

    魏山魏同各自上马,人在前带路,人和小吏行在队中,确保没有卒中途掉队。虽然沿途都做过标记,但如赵县尉所言,提前预防,稳妥为上。

    赵嘉没有离营,而是在卒的出发点,告知众人,他在此处候各队归来,并将赏赐第时间发到胜者手中。

    赵县尉此举激发卒斗志,各队都是摩拳擦掌。

    伴着咚咚鼓声,魏同策马先行。他刻意压低马速,避免跑得太快,卒无法追上。

    不承想,五百卒都像是打了鸡血,吃了大力丸,扛着超过二十斤的木料石块,嗷嗷叫着跑出军营。跑在最前边的批,速度快得超出想象。其中两个大个子,近乎和马身并齐!

    魏同有点懵。

    这样的卒他还是头回见。

    发现追上来的卒越来越,魏同下意识踢马腹,胯--下战马发出嘶鸣,瞬间加快速度。

    跑出段距离,魏同再次回头,吃惊之下,差点没从马背摔下来。

    只见身后尘土滚滚,二十个卒撒开丫子,距离战马不到百米。而且半点不见疲态,反而有加速的迹象。

    在这批卒身后,的卒扛着布包追来,速度也在加快。

    魏同试着再提速,双方的距离拉开些许。可只要他速度稍慢,卒立刻就会追上来。

    鉴于这次是个人赛,不需要强携弱,五百卒抛开顾忌,跑得最快的几十个,活似脚底装了弹簧,集体开浪。

    跑到中途,与其说是魏同在带路,不如说他被卒追着跑。

    对骑兵来说,这样的经历简直憋屈。

    此情此景,简直就是两条腿追四条腿,咋不上天?结果被问的头甩,嘴咧,直接强怼,就上天了,咋地!有能耐你加速啊!

    总之,咬定青山不松口,拼出全力,誓要追到你怀疑人生。

    跑到预定的地点,魏同绕过木杆,开始调头。没过久,最快的卒哗啦啦跑过,跟着他起调头。

    人跑到和马个速度,这绝对不正常。

    奈何“不正常”就发生在眼前,亲眼目睹,亲身经历,魏同愈发感到糊涂。他实在想不出,赵县尉的练兵之法从何而来,又到底想练出批什么样的兵。

    魏同是顶着满头问号回到军营。

    看到营门时,他稍微走神,差点被突然加速的卒超过马身。

    见到这幕,赵嘉也有些吃惊。

    归根结底,他还是低估了这批卒的体力。

    兔子吃肉,芦花鸡怼鹰的时代,人能跑出马的速度,估计也不是那么不能理解?

    两名卒同时越过终点,赵嘉递出能兑换粮食的木牌,看向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数人,惊讶之情甚。来去十里,身上还背着超过二十斤的布包,跑出这样的速度,非“彪悍”两字不能形容。

    卒批接批到达,即使是跑得最慢的,也丝毫不弱于正卒。最快的百人,单是体力和速度,就称得上精锐。

    卒们口中-喘-着粗气,听到哨音,仍迅速列阵,行动半点不乱。纵然满头大汗,却无半点疲态,反而精神饱满,志气昂扬,大有再跑十里也无妨的架势。

    孙子兵法言,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这就是说,“军争”不错,但要讲求方法,量力而行。要是不顾实际情况,味强调急行军,大部分士兵无法如期到达,胜利还保不准是谁的。

    然而,赵嘉练出的这批卒,明显是和兵法对着来……不,是在补足兵法指出的缺漏!

    魏同和魏山对视眼,打定主意,牢牢记下赵嘉的练兵之法,回去上禀三公子,必须丝不漏!

    120.第一百二十章

    120.第一百二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