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5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作者:小二娃

    分卷阅读105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作者:小二娃

    分卷阅读105

    还有挺多不同的配方子,比如最常用的就是洪刍编《香谱》, 收录了十几个牙膏配方。

    这里比较常用的配方有沉香一两半、白檀香五两、苏合香一两、甲香一两、龙脑香半两、麝香半两, 以上香料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不但可以洁齿, 一入嘴还有种甜香,迎春最爱甜食,她刷牙就得人看着,以免趁人不注意咽了。

    但是府里的牙粉跟牙刷是不会一起用的, 大概是因为牙刷大多是拿硬质的毛类才能制作。

    能满足这种条件的毛就数猪毛跟马尾了。

    可让这种东西入人嘴,不少人还是有心理阴影的,宁肯拿着柳枝蘸牙粉或加了料处理过的青盐。

    而且就算这样,也有妈妈们教导,说“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 极有所损”。

    只用小勺子舀一勺配好的牙粉, 倒嘴里,喝一口水,咕嘟嘟, 咕嘟嘟,然后吐出来。这与其说是刷牙,不如说是漱口。

    只有晚上才用的到柳枝或“木齿”蘸着刷一刷。

    孩子们倒也不抗拒刷牙,撇过口味不说,男孩子日后不管是入官场还是做别的,一副无可挑剔的仪表都是不可缺的。

    做官时仪表本就在考察一列,要是遇到颜控的上级,那就更重要了,就是外出做生意,没个体面的外表都要吃不小亏。

    女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备收推崇的女德就是“德、言、容、功”四字,可见连世人都多有看重女子的容貌。

    她当然不推崇这个东西,甚至也不打算强压着女孩子们照做。

    这种东西学会了可以唬一唬外面的人就好了,真要拿着这个教出来一个完美无缺的教版来,那才是真有病。

    她家的女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自保,生存智慧必不可少,什么基本的强身术,药物,管家……才是最重要的,其余要学什么都随她们。

    只要嫁出去不吃亏,还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的让它见鬼去吧,能糊弄过外人就行。

    什么?男方?他如果不想要个鲜活会生活的妻子,而苛求一个框框里养出来的物件。

    那她不介意把闺女们再接回来,反正有她跟林绪之在一天,这里就永远都是她们的避风港,待一辈子也没什么,要是想换人也未尝不可。

    反正等他们老了,也得立下家规来,永远不许轻贱自家的女孩子。

    扯远了,元春向来乖巧,刷牙什么的可听妈妈的话了。

    迎春虽然不听话,可这丫头爱美,只要牵扯到“美美的”上面去,她就能比谁都乖。

    两个姑娘一个身边有两个妈妈,她们都是顾妩千挑万选过的。

    可以懂得多,但绝对不能把孩子往各种规矩上教,那些东西会了就好,不需要照着来,能糊弄外表的人就够了。

    反正在她的调.教下,下人们的嘴比什么都严实,保准外边的人连一个字都问不出去。

    而且元春已经大了,刚开始还不懂大伯母为什么这么教,而且王夫人念得多了,也不免有所疑惑。

    可贾母跟顾妩都是豁达的,在外面应对起来绝对是滴水不漏,不论哪一个,别人说起来也都是女中楷模。

    就是她饱受争议的学医跟善妒也没人说。

    毕竟顾妩是通过学医才有的一举得封异性郡主的事,而且不少人家就是因着这个受了她的恩惠,要是没有这一辙,她们说不定都魂赴地府了,哪有脸拿着这个说事。

    而且现在哪家没出阁的姑娘不请个女医回来教一点东西?就算没有明.慧郡主这么厉害。

    以后出了阁也能防着着内宅手段,毕竟别人懂你不懂,这不是擎等着让人下手吗?

    丫头婆子们懂到底不如自己懂,毕竟这世上最靠得住的还是自己。

    至于明.慧郡主善妒,快别说笑了,没看安远候后宅里多少妾室,那可是连一个暴病而亡的都没有,一个个的身体好着呢。

    而且越是讲规矩的人家越是注意这些,多少簪缨世家的公子们可是连妾室都没有的,最多也就几个教人事的身边人。

    拿这种东西去说嘴,也不嫌跌份。

    回到家里老太太就不说了,光她大伯母就向来不讲规矩,现在大了她但是知道避讳些了。

    小一点的时候她没少混在大房里看大伯父跟大伯母相处,发现他们压根就和妈妈跟她讲的夫妻相处不一样。

    大伯母随性的不得了,从来不伺候大伯父吃饭,从来都是一家人一起吃。

    而且妈妈讲过按书里说,女子是应该贤惠不嫉妒,主动劝丈夫去其他妾室那里。

    母亲就算咬牙切齿的,也会这么做,可她就从来没见过大伯母这么贤惠过哪怕一次。

    可真正看起来,他们的感情就比父亲母亲好的多。

    还有比如不该问丈夫的行踪……大伯母都不用问,大伯父都能交代个底朝天。

    这样的事多了去了,他们样样相处都与自己所知的“按理”不一样,可比“按理”的父母亲恩爱和谐的多。

    这才有点懂得妈妈跟大伯母说的“懂是一件事,做又是另一件事,端看哪个适合自己,毕竟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的意思。

    自此,她在外面就还是“贤孝才德”,规矩出类拔萃,人人都夸的荣国府长孙女,可实际上在家里却更随性着,每日练练琴,写写字。

    看看本不该女孩子看的四书五经,跟哥哥们辩一辩书中的道理,偶尔看一看杂书话本。

    反正大伯母说了,只要爱看就看,但懂得辨别其中的真假道理,不要被迷了心智就好。

    正所谓哥哥们说的“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大伯母念叨“拿话本子塑造三观,那就一辈子就基本告别自行车了”的怪话。

    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累的慌了,怎么高兴怎么来。

    就这样的教导,小孩子还没有思考能力的时候,一律都是不准教的。

    毕竟小孩子太小时别人说什么信什么,信什么学什么,大一点了反而纠正不过来了。

    只教着自己穿衣吃饭,多一点就是认人认字。

    反正从小在妈妈们身边长大,也不用担心举止不妥当,毕竟就算是不古板的妈妈,也是顾妩从宫里弄出来的,举止规矩绝对出不了错。

    耳濡目染下来,就算不刻意学,外人也只有夸的,就是去哪里也挑不出一点错来,既然这样,在家里松快松快自然没问题。

    元春喜欢学琴,顾妩看的也心痒痒,打着看管的幌子,顾妩也观摩过一段时间。

    她的身体素质不错,精神力也高,原主又有底子,学得实在快,没几天就学的有模有样了。

    她得意的不得了,晚上来了隔音罩给林绪之演示了一番,然后咳咳咳,又被某个在军营学了一肚子荤段子

    分卷阅读105

    分卷阅读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