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8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作者:小二娃

    分卷阅读498

    (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作者:小二娃

    分卷阅读498

    土里蹦跶。

    饿得两眼发光的孩子趴在扒拉, 偶尔真抓到了蚂蚱,直接在脑袋上一捏,就着急忙慌地往自己嘴里塞。

    等嚼到肉味了,眼里才露出梦幻般的表情。

    而路边上歪歪斜斜倒着、躺着的人们两眼放空,多数都是灰头土脸,一副皮包骨头的模样。

    时不时的,还能听到老人孩子们哀哀叫饿的气音。

    再往远处看去,太阳跋扈地立在当空,烈烈的日头,烤得空气都扭曲了。

    可触眼可及的地方,却连一汪脏水洼都看不到。

    顾妩无意识地舔了舔自己干涸的唇皮,眯了眯眼,无视睡在车周装睡的孩子们,倒在车上接受起了这个身体的记忆。

    ……

    原主李顾氏是新泰华庭人,于两年前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本村的高材生李肇源。

    婚前小姑娘也是憧憬过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的日子的。

    可她刚嫁进门的第一天,丈夫就带着从大城市回来的女同学,狠闹了一场。

    不过李家那种是特别传统的大家族,所以十分看不上儿子带回来的那种没名没分,还敢抛头露面地外分女人。

    所以直接绑了李肇源,把人按进了洞房。

    要是李肇源能坚持己见,爱他所爱,别人或许还能高看他几分。

    但这个白日里还慷慨陈词地说着“自由恋爱”、“封建糟粕”地新派留学生,晚上就乖乖地睡了才十五出头就花容月貌的顾氏。

    这小两口蜜里调油地过了三个月,李家人刚放松了警惕,这狗日的就偷了顾氏压箱底的嫁妆,跑路了。

    李家老两口是既气又急,又觉得对不住亲家,双双病倒在了床上。

    其实老两口这病吧,多半儿也就是做给外头人看得,等这事的风头过了。

    儿子照样是儿子,媳妇儿就留在老家里伺候双亲,打理家务;外头的女人则跟着儿子生儿育女、红袖添香。

    这两头也不耽搁,多合适?

    至于儿媳妇的嫁妆……李家老两口都立了文书,言不管任何情况,都绝不允许儿子休妻。

    仿佛这样一来,儿媳妇就获得了多大的保障一样。

    可大家伙儿心里都清楚,不管儿媳妇再亲,李家这偌大的家产,终究还是得由人家的亲儿子继承的。

    到时候老两口一入土,一个不受家主喜欢,又没个一儿半女傍身的原配该何去何从,又有谁会在意呢?

    老两口的算盘打得是震天响,但他们想不到的是,天灾人祸可不像乖顺地儿媳妇一样,仍由他们揉搓。

    去年春来,新泰各处天旱无雨,夏粮几乎颗粒无收。

    接着春旱仿佛会传染一般,从新泰往周边,波及了三十多个县,成片的良田都干成了淌土。

    大秋作物无法下种,秋粮也全军覆没了。

    更不妙的是,一年滴雨未下,使得新泰各地水井干涸、河流断流。

    长此以往,人畜的用水都成了问题,更别提填饱肚子了。

    本来李家是大地主,这种程度的灾荒对于农民来说,已经很严重了,但以李家屯得粮食,勒一勒裤腰带,也未必熬不过去。

    但老人们都知道,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积年的干旱后,遮天蔽日的蝗虫呼啸而过,地里仅存地粮食作物被吞吃殆尽。

    随之而去的,还有土地上所有能吃的野草、野菜;树叶、树皮。

    大旱刚开始时,大家还能勒紧肚皮吃一吃存粮,可不到两个月,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户就已经断炊了。

    无可奈何之下,大家就只能挖野菜、捋树叶、剥树皮、挖树根,以求活命。

    但过境的蝗虫,却连这个活路都不留给大家。

    野菜被咬光了,树叶被吃尽了,连嫩生一点儿的树皮,也被啃了个精光。

    路边的树大多被剥得白白的,间或还能在上头看到密密麻麻的牙印儿。

    可就地底下这点儿树根,能坚持多长时间呢?

    灾荒越发严重的情况下,初期还能卖儿鬻女,换点粮食熬过这段时日。

    但随着粮价的不断飞涨,就算能狠心卖子卖妻的,也换不来几顿口粮了。

    大多数的人就开始往各地跑荒。

    而跑之前,李家这样不缺粮的大户,就成了饿红了眼的灾民们盯着的肥肉。

    到了这地步,护院、大狼狗,都已经扛不住抢命的灾民们了。

    到了后来,连护院们也加入了抢粮抢钱的队伍里。

    一帮人把李家百年的家业一抢而空,宅子里各房各户毫无准备的年轻媳妇、太太们也遭了殃。

    李顾氏还是亲手杀了一个人,又在自己脸上划了一刀,才躲过了被灾民们糟蹋的命运。

    等一切平息后。

    威风八面的李老太爷看着被劫掠一空的大宅子,当场就呕死了;管天管地的小脚老太太带着一帮大姑娘小媳妇们,当晚都上了吊。

    剩下的男人们分了财产后,带着各自的孩子逃荒去了,只留下一群没人要的毛孩子。

    偌大的一个富豪之家,一夜间,就这么树倒猢狲散了。

    原主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旧式女子,带着孩子在家里藏了两天。

    不但没有找到吃的,还被后续来捡漏的流民们吓得魂都掉了。实在走投无路之下,她简单地葬了大家,就带着五个孩子回了娘家。

    但谁知道,前几天借粮时还言笑晏晏地哥嫂转眼就变了一副嘴脸,连削带打地嫌弃于她:“这光景,家里连老人孩子都带不活了,哪儿来的闲粮食填窟窿?你赶紧走!”

    李顾氏不可置信地看看爹娘,看他们也闪闪躲躲地不看自己的眼睛,心猝地凉了。

    她又想走,又不甘心地开口:“既然这样,那嫂嫂先把今年借我的钱粮还了,您……们总不至于想看我活活饿死吧?”

    顾家大嫂一听这话,脸上忽然变了个色,咬牙切齿道:“妹子还好意思提这个?李家家大业大的,粮食都堆满仓了。可你娘老子每次跑去借粮,你家都跟施舍叫花子一样,现在还逼起你老爹老妈了?”

    说着说着,她一屁股墩在了地上,一边用双手拍打膝盖,一边用一种奇特的韵律嚎啕大喊:

    “小姑子逼死个人咧,你也不想想,你能吃香的喝辣的,是谁送你出嫁的……你以为没有你哥你爹,你个又懒又馋的破落户,能嫁到那么好的人家里去吗……现在李家出事了,你带着一麻袋的嘴巴上门吃饭,我不答应你,你就想逼死人咧……”

    就这样闹了一通后,原主也只得拉着一个独轮车,跟着认识的村里人一起,带着饿得嗷嗷哭的孩子们,往上海方向逃荒去了。

    看能不能照着李肇源来信的地址,去找丈夫投奔。

    ……

    今天正是原主逃出门的第五天。

    与其他口

    分卷阅读498

    分卷阅读4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