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0

      三国之顾盼生辉 作者:意元宝

    分卷阅读590

    三国之顾盼生辉 作者:意元宝

    分卷阅读590

    君,我的荀师傅,你知道?”曹盼没有立刻回答诸葛亮,却提起了荀彧。

    “令君大德,天下皆知,为亮所敬。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礼,亦为亮所铭记。”诸葛亮听曹盼提起荀彧之时,肃然起敬,目光显露的是毫不掩饰的敬佩。

    曹盼道:“我知道。我知道你是与荀师傅一样的人,从一开始我就已经知道了。师母曾与荀师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是这世上最守规矩的人,却为我做尽了不守规矩的事。你也一样。师母感受到荀师傅的欢喜,我也知道你的欢喜,只是我之与师母不同,师母爱荀师傅,愿为其舍弃一切,与之同生共死,但我爱你,却不会愿意为你而舍一切。”

    诸葛亮道:“这样很好。”

    抚过曹盼的小腹,诸葛亮叮嘱道:“你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他。”

    “会的,此一别,我是大魏的女帝,你是蜀汉的丞相,自此,各凭本事定天下。除战场相见,非以死而不复见。”曹盼一字一句话地说着,“所以,陪着我,好好看看这满天的星斗,就像,看着这天下。”

    “好!”他们都清楚即将要走的路,而他们都不是会回头的人。

    天空第一道光出现,诸葛亮道:“该走了。”

    一月相聚,已是极限,随着江东大局已定,曹盼要走,诸葛亮也要走了。

    “好!”曹盼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站了起来,“心悸的毛病,你要照看好自己。想要赢我,想要一统这天下,想要匡复你的汉室,身体不好,活得不长,壮志未酬,岂不更可惜。”

    “你欠我的,自此还清了。”曹盼告诉诸葛亮,孙权,孩子,他欠她的,还清了。

    “好!”诸葛亮说了一句,曹盼转身往外走,再没有回头,此次一别,相见无期。

    “陛下。”曹盼一离开,所有人都跟上,燕舞唤了一声,曹盼道:“与阿无传信。”

    燕舞一顿,最终还是应下了。曹盼带着她的人,迅速地离开了武陵郡,赶赴南郡,进入江夏。

    南郡、宜都、武陵,那是早就说好的许给益州的城池,曹盼言而有信,城池已经交给了诸葛亮,三郡之内所有的魏军皆已撤出。

    可是,曹盼刚到的江夏郡,秦无即兴兵夺回南郡,益州兵马也在此时再进,夺下了南昌,甚至陈兵于江夏郡外,南郡,秦无夺回了,他们却没有与秦无抢,只是退于武陵与宜都。

    而秦无拿下南郡后,并未再兴兵,南郡据长江之天险,这个地方,谁握在手里谁就等于掐住了谁的喉咙。眼下江东的大局已定,纵然孙权还活着,还有兵马,只守着区区一个鄱阳郡,败局已定。

    这个时候不把南郡拿回来,等跟孙权打完了之后再拿,那就没那么好拿了。

    “那魏帝明明说了将三郡给我们的,这还没打完孙权呢,她就让人占了南郡,真无信义。”益州那头听说了曹军竟然再夺了南郡,咬牙切齿的责怪曹盼不讲信义。

    “这么说也不对,南郡人家是给了我们了,那也没说不能再攻下。给了我们再夺,不算不讲信义吧。”倒是有那脑洞开得可以的人并不觉得曹盼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好了,好了,比起一个南郡来,眼下孙权退守鄱阳郡,丞相,我们该怎么办?”马谡让其他人别吵吵了,现在最要紧的哪里是南郡,而是孙权。

    孙权虽然被困,人还活着。

    “据守南昌,若孙权兵袭,诛之,追之,若不退来,不动。”诸葛亮吩咐。这个时候,孙权最想杀之而除之后快的不是他,而是曹盼,可是,想要杀曹盼,谈何容易。

    不动,只因鄱阳郡中是孙权最后的兵马,以益州如今的情况,为了一个鄱阳郡而倾尽兵力一战,不值得。益州损失不起,曹盼也一定不会坐视才仅有一郡的情况下,益州夺得鄱阳郡。

    故,诸葛亮选择直接放弃。比起与曹盼相争,损兵折将,眼下益州最要紧的不是得到更多的城池,而是如何将此战所得收为所有,在曹盼与孙权对峙的时候,强大自身,孙权若亡,接下来,就是他们的战场了。

    敌强我弱,诸葛亮思虑着用什么办法能最快的让益州强大起来……

    “丞相,江东传来消息,为保将士性命,孙权已摘下王冠,去降书道愿举城降与魏帝。”诸葛亮思虑之时,江东的消息传来,诸葛亮听着一顿,孙权,他会投降曹盼?

    “陛下!”在诸葛亮心怀疑惑之时,自江夏郡再归于合肥的曹盼也同样在思考,孙权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魏止与曹永行来与曹盼作一揖问安,曹盼道:“表现不错。”

    这般夸赞的话听在他们的耳中,魏止止不住咧开了嘴,倒是曹永道:“没能将陆逊的兵马全歼,永之过也。”

    要是把陆逊的兵马全歼了,事情早就完了,哪里还有如今孙权蹦跶的机会。

    魏止嘴角抽了抽,曹盼都夸他们了,偏偏还表露不满意,实在是过份了。

    “陛下,陆逊诈降已经用过一回了,如今孙权又说要降,那也一定是别有所图,依永之见,咱们还直接攻城将鄱阳郡拿下。”曹永担心的与曹盼进言。

    “可是,你可知道,鄱阳郡的百姓如今是何模样?”曹盼知道曹永,曹永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并不清楚。

    “那朕告诉你。鄱阳郡的百姓与江东的将士,皆于鄱阳郡内,跪求朕亲自往鄱阳郡接受孙权的投降,更希望朕,当着他们的面许孙权不死。否则,他们愿与鄱阳郡共存亡。”曹盼把鄱阳郡的情况道来。

    曹盼道:“孙权愿举城而投降,是为保住将士的性命。将士,那也是百姓。孙权为了百姓愿意与朕投降,你说这个时候朕还能派兵去攻打他?”

    可是,曹永道:“陛下,孙权绝不可能会投降,假意投降,要取陛下的性命才是真,否则他又怎么会要求陛下亲致鄱阳郡。”

    点了点头,曹盼认可曹永的说法,“不错,江东会亡,孙氏三代积攒的家业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皆因朕而起。孙权说恨朕是半分不假,说他最想要杀的人是朕那也不假。但就算明知他另有图谋,朕能不接受他的投降,朕能置百姓的请求于不顾?”

    “民心。孙氏三代在江东经营许久,百姓因他们而得享太平,他们也就会希望孙氏,或许说孙权这个让他们过上太平日子的人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自然,鄱阳郡百姓会说出若朕不能亲自前往鄱阳郡接受孙权举城而降,同意饶孙权不死的,他们便与鄱阳郡共存亡的话,绝对是有心人有意授之。”

    “但那又如何。百姓们无论一开始怎么想,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区区一郡百姓的事了,话丢了出来,天下皆知,朕如果不去,孙权便不降,孙权不降,我们就算不攻,那也只能拖着。拖,我

    分卷阅读590

    分卷阅读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