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花朝向晚 作者:微生如也

    分卷阅读177

    花朝向晚 作者:微生如也

    分卷阅读177

    乱,无处安葬,如今好不容易再来一趟汴梁,便择了机会将人尸首带回去,落叶归根,有何不可?”

    侍卫愣了愣,黑下脸来,片刻后,才复而挂了一点笑容在脸上,拱手对耶律步烟道:“无甚不可,多有得罪,还请公主谅解。”

    又急忙示意另几人将剑收下,放开了耶律步烟。

    耶律步烟拍了拍衣衫,也懒得向这人扯出虚假的笑,挥手便指挥队伍继续向前。

    穿过了汴梁城门,再次回望时,皇城只留下了黛色轮廓,有一缕夕阳光照在明黄色的檐顶上,有不知名的鸟儿飞过,寂寥空落,无限惆怅。

    谢向晚浑身颤抖地蜷缩在棺椁一角,紧紧地抱住自己的身子,鼻息间闻着似有若无的尸首气味。

    想来幸而自己身子尚小,也幸而那侍卫只开了棺盖一角,若是将棺盖全部揭开,恐怕自己便无从躲藏而被带回皇城了。

    更甚,会再引起南平与辽之间的冲突。

    “怎么,还没找到谢向晚吗?”肖衍一拍桌子,怒得站起身来,指着眼前乌乌泱泱匐倒的一片人,破口大骂起来。

    百里春晴在旁静静地拭泪。

    “继续找,继续给朕找!”肖衍挥了挥手,众人忙不迭地起身告退。

    肖衍沉着眼,浓黑的眸子犹如深潭,触不可及。

    片刻后,肖衍才走到百里春晴身旁,低头见百里春晴仍在不停落泪,叹了一口气,蹲下身来,紧握住了百里春晴的手,再抬头看着眼前梨花带雨的人儿,强挤出一分笑,咬牙问道:“阿晴,是你让耶律步烟带走向晚的吗?”

    百里春晴一怔。

    揣测被印证,肖衍复再勉力笑了笑,苦涩入喉:“阿晴,你就那么讨厌我吗?还是害怕我会杀了向晚……”

    “我……”百里春晴止住了哭泣,瞪大眼睛看着肖衍。

    “是因为他长得越来越像谢檀,你怕我因恨谢檀而也恨上了向晚,不惜让他从此离开,骨肉相离……”

    “肖衍……”百里春晴口中干涩。

    “你实在太不擅长说谎了,还是连掩饰都懒得对我掩饰?”肖衍苦笑了一下,站起身来,再又低头看着百里春晴一脸错愕的表情,“阿晴,我爱你……”

    说罢,阔步出了房门,唤来身旁服侍的宫人,低声道:“跟太后知会一声,即刻整军,追击耶律步烟,突袭大辽!”

    耶律步烟一行出了中原,直奔摩诃镇而去。

    谢向晚自出生之后从未离开过汴梁皇城,见了广袤草原,一时孩童心性,掀开车帷,望着无垠绿野而出了神,游目骋怀。

    几个契丹军士骑马护在马车一旁,马蹄没入浅草地,发出哒哒哒的声响。

    也不知从何处飘洒出歌声,声声扣在心弦。

    谢向晚颇有些兴奋地转头对耶律步烟道:“干娘,我以后可以学骑马吗?”

    耶律步烟微笑着点点头。

    “我爹……他会骑马吗?”谢向晚想了想,问道。

    “自然,他什么都会,”耶律步烟眯了眯眼,思绪飘往遥迢经年,“你爹少年时便已是汴京城内有名的宣容公子,能文善武,未及弱冠便独自领军杀了契丹第一勇士……”

    “他长什么样,好看吗?”谢向晚扬了扬下巴,又问。

    “好看,”耶律步烟笑着摸了摸谢向晚的头发,“你如此好看,和你爹长得一模一样……”

    说着,也忍不住哽咽了一下,濡湿了眼角。

    “干娘……”谢向晚轻拽了拽耶律步烟的衣角,眼眸清澈,“你……你喜欢我爹爹,对吗?”

    沉默了许久,又再随着那不停起伏的窗帷望向了草原深处,不知又有多少愁思溢满胸口,才沉沉地点了点头:“是啊,我很喜欢他。”

    马车颠簸行进在草原上,耶律步烟靠在车壁上模模糊糊地睡着,谢向晚趴在了耶律步烟一旁,也正是沉沉入睡。

    突然闻见有马蹄声轰然作响,耶律步烟一下子惊醒过来,便感到赶马之人也似乎慌乱了精神,用力扬鞭抽着马匹。

    马匹受疼,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

    谢向晚也猛然醒了过来,见耶律步烟一脸严肃警惕神情,也知大事不好,掀起窗帷向外探去,已见天际间扬起了尘沙,似有千万追兵朝着此处而来。

    “公主,是南平的军队!”赶马的军士忙道,“我们现在怎么办?还是往摩诃镇吗?”

    “不行,若是现在去摩诃镇的话,他们会发现谢檀的,而肖衍他绝不会放过谢檀!”耶律步烟有些慌乱,本不出两三日就能抵达摩诃镇,如今若再如此继续前行,暴露了谢檀所在,那便真会要了谢檀的命!

    “干娘……”谢向晚拽住耶律步烟,声音颤抖。

    耶律步烟低头看着这个与谢檀相似的孩童面孔,咬紧了牙关,再轻声道:“向晚,事出紧急,我们只能以后再来找你爹了!”

    谢向晚亦已明白情势危机,眼中含泪,再深深地点下了头。

    耶律步烟急指挥道:“往上京!”

    马匹长嘶,换了方向。

    谢向晚趴在马车车窗处,遥望着摩诃镇的方向,潸然泪下。

    南平与辽之间停战多年,一朝又再激化了冲突。

    南平集了举国之力,大军势如破竹般直破了两国边境,一直驻守在边塞的淳于书和王福也不得不奉命继续率军北上。

    是夜,一密报送入了淳于书的营帐之中,淳于书借着火光细读了此封由安插在契丹军中探子所写的书信,思绪却是万般纠结焦虑起来。

    嘱人送来了烈酒,喝得有些晕乎。

    床榻上的淳于和风睡得正香,一枚小小的桃符从淳于和风的脖子间露了出来。

    淳于书定了定神,轻轻捏起这桃符,细看之下,才发现桃符正反两面都刻了小字,一为“晴”,一为“檀”。

    再饮酒下肚,淳于书借着酒劲出了营帐,又踉踉跄跄地朝王福的营帐走去。

    入营帐内,见王福正与其余几人商谈着双方的攻势战局,挥手让那几个军士退了下去。

    王福急忙上前扶住了淳于书,问道:“怎么现在过来,和风睡了?”

    淳于书紧紧捏了一下王福的手,长叹着气:“王副将,此战……我们不能打!”

    “为何?”王福不解。

    淳于书哆哆嗦嗦地将密报递给王福,王福诧异接下,又细读了下来,陡然间也变了脸色:“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性,忠君爱国更是使命使然,你我从军,戍边多年,这些道理自然是懂的,”淳于书握着酒壶,目光灼灼,“可皇上此举不过是出于私人恩怨,并非是为了天下苍生百姓,我俩……我俩从前受恩于将军,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更不能害了将军唯一的孩儿!”

    ☆、第一百二十章 永归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