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4

      红楼之金钢指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374

    红楼之金钢指 作者:外乡人

    分卷阅读374

    .想到她婆婆早前说的为皇家开枝散叶的话, 元姐儿就觉得暴躁。

    泥妹的, 她生孩子前真心没想过要跟皇家有个屁交待。但现在她想了,这孩子既然是婆婆盼来的,那就交给婆婆养吧。

    话说这孩子真心不是个孝顺的, 他就不能跟放屁似的自己滚出来吗?

    元姐儿为了控制住自己不在皇宫,尤其是皇太后的寝宫破口大骂,或是出来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便只能对着可怜的大床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凌.虐......

    刷,刷,刷......

    卡,卡,卡......

    宫里的接生嬷嬷整个都吓傻了。

    接了一辈子生的内务府嬷嬷,这一回算是开了眼界了。

    一直都知道孕妇生产时手劲不小,可再不小也没见过这么大的。

    好在于嬷嬷跟着元姐儿进宫来的,在床柱倒来的第一瞬间拉住了床柱以及砸向元姐儿的床幔,不然元姐儿怕是古往今来第一个被床帐压住闷死的孕妇了。

    侍候在偏殿的宫女嬷嬷们也都懵了,在听到皇太后和皇后传问里面发生了何事,便硬着头皮出去回禀了。

    皇太后与皇后听了元姐儿在疼痛时弄断了床柱愣了半晌,好半晌互视一眼,然后将头转向司徒砍。

    原来如此,不愧是将门虎女呀。

    想到这位成亲后终于有了烟火气,二人算是彻底明白了个中原因。

    ╯▽╰

    司徒砍哪里顾得上亲娘和弟媳妇诡异的眼神,从小到大,司徒砍从来没有见过元姐儿会疼成这样。

    心疼,又有些心酸和茫然。

    记得她怀孕时,他们那么开心。

    然后好景不长,先是孕吐,然后是各种折腾人的妊娠反应。几个月来,元姐儿的脾气越发的古怪,时常的恐吓他,又时常会抱着他委屈的哭泣。他们到底为什么要生孩子呢?

    自然生产,用时极多。好在元姐儿身体极好,又经常运动,再接连用左手为自己加油鼓劲后,元姐儿耗时三个时辰终于生下了个让元姐儿怀疑人生的大胖小子。

    产婆将孩子抱出来皇太后高兴的抱着孩子和皇后回了正殿。司徒砍等到元姐儿那里收拾好了,又打发了侍候的人,这才悄悄进入了男人不能进的产房。

    生产前,元姐儿就对司徒砍下了死命令,敢进产房围观她生产或是敢看她坐月子的糟蹋样,立即捅死没商量。

    所以司徒砍只敢趁着元姐儿累得睡着时偷偷进来看上一眼,陪她一会儿。

    呆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司徒砍这才离开元姐儿所在的偏殿。

    来到正殿,皇后已经离开了。司徒砍看着皇太后抱着他那刚出生的大胖儿子满脸的喜悦,心下感触颇深。

    掀起衣袍跪在皇太后膝前,什么都不说。

    生产于女人来说是一件多么惨烈的事,直到今天司徒砍才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种种艰难。

    心爱的女人为他生下血脉,那一声声呼痛,让他心如刀绞。

    转念想到母亲平安生下他们俩兄弟,又在这宫廷之中护佑他们长大,该是何等不容易。

    今日养儿...始方知。

    深宫似海,帝王薄情。母亲不但要承受怀孕生产之痛,还要从怀上身孕那天开始一直到他们兄弟有了自保之力才会放松对他们的保护。这其中的艰辛又岂是这简简单单的一跪能道尽的。

    “母后记得,当初大公主出生时,十二也如你一般跪在这里。”皇太后摸着司徒砍的头顶,脑中都是大孙女出生时的情影。声音也带上了欣慰和满足,“你媳妇比母后有福。当初怀你的时候,母后还只是个贵人。当时就想吃点酸的,可这宫里哪敢随便吃东西?又有高位嫔妃打压欺凌,暗中迫害。母后自从发现怀了你,整整提心吊胆九个月宫女。哪怕是生产的时候,都是咬牙拖到半夜,连产婆都不敢叫,就怕保不住你......”

    闻言,司徒砍将眼睛埋在太后的裙摆里始终没有抬起头。

    成年男子本不应该留宿后宫,只元姐儿刚刚生产却需要留在宫里坐月子,于是司徒砍便破例留了下来。

    慈宁宫很大,收拾出一间偏殿给司徒砍住很是方便。整整住了一个月,司徒砍就带着元姐儿出宫了。

    刚出生的小孩,拿哭当消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哇’的一声哭了。尤其是在寂静的夜里,时常会被吵醒。

    司徒砍白日要上朝,晚上还要被儿子打扰,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别说司徒砍了,就是元姐儿也受不了自己儿子尖锐的男高音。

    刑期一满,俩口子就收拾东西走了。留下贼能哭的大胖小子在宫里带子招弟。

    对于将自家儿子留在宫里的事,元姐儿就当提前送了全托的幼儿园。她仍旧保持缝五,十日进宫的习惯。

    就在生产后的第四十一天,元姐儿在纯亲王府办了个满月宴,虽然众人都没有见到大胖小子,该送的礼却是谁都没少送。

    林如海也携妻带女参加了胖小子的满月宴了,看到小小的黛玉,元姐儿还是不能接受女神牙未长全的残酷事实。

    林如海一家本来是在南边的,甄家带着司徒老五准备干笔大买卖时,林如海便得了消息。

    林如海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那位内侄女如何将甄贵妃和司徒老五惹毛的,林如海可是早就知道了。

    他可以很肯定的说,人家一起义,必拿他们全家来祭旗。

    因着这一层认知,林如海一边八百里传信去京城,一边悄悄将家产送走,又在扬州城外安排了一条小船,就等着事态不对,揣着银票和官印连夜带着家人逃命去。

    林如海自认忠君,可君他儿子跟着君的便宜老丈人要闹事,那是君的家务事,他一个外人还是别掺和了。

    他闺女儿子才多大呀,这要是一个不慎跑晚了全家都得交待在这里。

    林如海也是做老了官的人,等发现事态不对时,立即连夜带着全家老小登船而去。

    谁知道逃跑过程中,那个被林如海带出来,又一直怀恨在心的妾室竟然会趁人不备将贾敏推下了船。

    当时贾敏怀里还抱着林家小少爷呢。

    好在南人会水的多,贾敏和林家小少爷都得救了。只当时贾敏正值葵水,虽是炎炎夏日,但船小又不方便及时更换湿衣倒是让本就有旧疾的贾敏再添新病。

    进京后,贾敏一直缠绵病榻。就连今日的满月宴元姐儿都能看出来她是强撑着过来的。

    林如海从江南逃出来后,便直奔京城,理由自然是甄家和司徒老五谋逆,他要面圣禀报什么的。

    只林如海到达京城的时候,当今刚刚驾崩,新帝登基,剿逆大军已经出发了......

    而且让林如海没有想到的是江南的逆党会瓦解得那么迅速。若不是他之前

    分卷阅读374

    分卷阅读3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