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6

      清穿之德妃日常 作者:柳锁寒烟

    分卷阅读196

    给十四,转头看向胤祥,皱眉道,“老十三,你今天是怎么回事?若来的不是我,而是皇阿玛,你要怎么交代?”

    胤祥涨红了脸,低头诺诺不语。

    当着法海的面,胤禛好歹给他留着面子,并未出言训斥,只是说:“你回去把荀子的《劝学》抄上百遍,两日之内抄完交给佟大人检查。十四不许帮忙!”

    “啊?”十四夸张地叫了一声,上去扯着他的袖子,“四哥,你罚点别的,别罚十三哥抄书了。”

    “管好你自个儿,今天是没让我撞见,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平日的淘气事。”胤禛没好气地瞥了一眼幼弟,耐着性子劝道,“佟大人脾气学问都好,你们若不乐意,要不要跟我换老师啊?”

    虽然这话不是问他们,但十四背后的伴读顿时苦了脸,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妈妈咪呀,四阿哥的老师张庄是出了名的老顽固,疯起来连皇子都敢打,依着十四爷这性子,他们还不脱层皮

    十四也颇有自知之明地用力摇头,心想爷才不要变成个小古板呢,但还是拉着胤禛的袖子哀求:“可是抄书一事……”

    胤禛略感诧异,这小子今天胆够肥啊,非得给十三求情不可吗?然而十四话未说完,苏培盛急急忙忙地进来找胤禛:“爷,皇上传您去乾清宫听旨。”

    皇阿玛闭门不出五六日了,这时候宣他?胤禛脸色一沉,忙问:“只有我一个人吗?”

    “不,从大爷到八爷,除了太子都被宣了。”

    胤禛这才点点头,起身去了。

    十四不由沮丧地跌坐回椅子上,长叹一声:“唉,这可怎么办呀!你连着几日没睡个饱觉了,要不我们告诉额娘吧?”

    “别!”胤祥赶紧喝止十四。他现在最怕的事无过于生母养母生隙,怎么会上赶着跟德额娘抱怨抄书一事呢?

    十三阿哥虽然活泼调皮,但是还算聪明好学,原来是事出有因。法海听了倒生出两分同情,轻咳一声:“你们年纪小,疲惫的时候一味加练反而容易写坏了字,日后不好纠正。《劝学》先交个十来篇上来,剩下的慢慢写吧。”

    这就是要帮他们糊弄四哥了?十四眼前一亮,他一向能屈能伸,此刻也不再拿鼻孔看人了,扑上去扯着法海的袖子卖萌:“佟大人,舅舅,你真是个大好人。皇阿玛眼光果然不错。”

    十三也笑着上来谢了他。

    法海被这两个小子变脸的速度弄得哭笑不得。

    康熙把自己关在南书房数日的时间,终于连前朝众臣都要发现不对劲了。他终于心内有了腹稿,他冲龄践祚,什么大风大雨没经过。太子本性是好的,只是这些年过得□□逸了些,才会被身边的奴才蛊惑罢了。

    他思及此处,提笔在纸上落下几个儿子的排行,从一到七,一字排开。

    康熙提笔凝思许久,先于在“一”字上画了个圈,写了一个“直”字,刚直不阿曰直,勇猛顽强曰直,这个字给老大,恰如其分。

    未几,他又在“三”字上画了个圈,思索片刻给了个“诚”字。信曰诚,敬曰诚,纯曰诚,老三这个孩子于恭敬孝悌上是好的,希望他继续发扬吧。

    而后他又圈中了“四”字,不知为何德妃的脸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丹砂朱笔,这一个小小的红圈圈触目惊心,又重若千钧。他横笔思索良久,最终一言不发地把“四”那个圈勾掉了。

    可是只有老大和老三,似乎又有所不足,康熙略一思索,西北御帐中几月相处的记忆涌上心头。他在“七”字后头,又补了个“八”,这才铺开明黄卷轴,开始书写圣旨。

    “传朕旨意,令诸皇子于乾清门面圣。”

    梁九功恭声应了,飞快地瞥了一眼纸上的数字,识趣地没有问这个“诸皇子”是否包含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

    破梗:郡王是有封号的,贝勒没有

    下一更在今晚,12点之前。

    第131章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十三, 封皇长子胤褆为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

    这道旨意是突如其来,却又在情理之中——阿哥们都大了, 又大都成了婚、生了子, 也该得点爵位庄子养老婆孩子了。更何况这次封的又都是参与了第二次亲征的阿哥,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论功行赏吧。

    后宫前朝众人很快就平静了下来,要说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头一个当属年纪最小、出身最低、又没什么大功劳的八阿哥,这回却跟着哥哥们一块儿封了爵, 惊掉一地眼球。

    第二个就是参与过康熙二十九年第一次亲征的三位阿哥中,只有四阿哥一人没能获封郡王,众人难免议论纷纷。

    胤祚晚上回去灌了一大壶凉水,把自个儿关在书房里头对着个花钵生闷气, 倒吓了伺候的人一跳, 忙请了富察氏过来。

    胤祚怕吓着她,这才开了门。汀兰拿茶水陪他喝了两杯酒,才听他懊恼地碎碎念着:“从小到大都是四哥照顾我, 我刚去工部听差的时候,什么规矩都不懂,连打赏门房伙夫杂役的事都是四哥背后帮我做的。”

    汀兰听了他那些心事,也颇有些懊恼, 只拉了他的手放在自己肚子上:“日后咱们一家好生孝敬四哥就是了。”

    第二天衙门放了差,胤祚远远就见苏培盛倚在门边跟几个门子说话, 他突然生出一股近乡情怯的感觉,不知该怎么面对哥哥, 只好嘱咐魏小宝:“你出去告诉苏培盛,就说……福晋突然想吃她额娘做的蜜饯青梅,我去了富察家。”

    他说完带人从后门溜了,准备在街面上晃荡一会子,时辰差不多了再回宫里去。结果轿子晃晃荡荡半日,突然停了,轿夫很实诚地打起帘子:“六爷,户部尚书的府邸到了。”

    胤祚哭笑不得:“那么听话做什么?唉,起轿,去裕亲王府上。”

    然而富察家的门房还是很有眼色的,见这宫制的官轿在门口停了这么长时间,轿夫个个结实魁梧,身后跟着带刀侍卫,明显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排场,忙躬身上来打听。

    “六爷?哟,稀客稀客。奴才给您请安了。”那门子见了他,欣喜若狂。这可是新鲜出炉的才十六岁的贝勒爷啊。富察家祖宗三代,嫁出去这么多姑奶奶,这可是最贵的一门姑爷了,岂能让他过门而不入?

    门子使个眼神,不到盏茶功夫,就惊动了马齐,这下胤祚只好假戏真做,把那随口编的“蜜饯青梅”一事再拿出来说一遍。

    汀兰喜欢吃什么,马齐心知肚明,笑眯眯把他请到书房,拿了自己最钟爱的一套明成化五彩鸡缸杯和珍藏密敛的雨前龙井出来招待女婿。

    那鸡缸杯一壶七盏,大的有小碗那么大

    分卷阅读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