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说好的克夫命呢? 卷四 作者:半卷珠帘

    第六章

    说好的克夫命呢? 卷四 作者:半卷珠帘

    第六章

    那伯母来寻我们,是想知道什麽呢?陈雁年纪虽小,但也算早慧,立即反问道。

    若你们能对陛下陈情,说不忍生母为奴,恳求陛下让你们的生母去皇陵服侍吴太妃,陛下应该是会答应的。这是她昨夜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吴太妃是安平王的生母,安平王府的人前去服侍她并无不妥,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就再见不到娘了。陈雁想到这点,又开始哽咽起来。

    老嬷嬷却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她点头道:大小姐,您先别哭,有时候人要做忍心的事儿。虽说这会儿看起来你们母女是分离了,可只要活着,还是能见面的,若真都进了吴王府,反而更不好说呢。

    凡事都由、都由伯母做主。陈雁哭着说完这句,就给素真跪下,眼里的泪扑簌簌落下。

    素真扶起她,轻叹道:我晓得你心里想和你亲娘在一起,毕竟你算起来也才六岁,这麽点大的孩子想娘是平常事,可是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不得已了。

    我明白,伯母,我明白。陈雁眼泪还是止不住,只能不断对素真点头,表达自己的明白之意。

    素真又轻叹一声,把陈雁搂紧一下就放开,既然如此,你就和我一起进宫去见太后吧。

    听到进宫两个字,陈雁微微缩了一下,素真晓得她定然想起不愉快的记忆,轻轻拍了拍她,不用担心,这会儿你是和我进去,没人敢对你说什麽的。

    是,一切都凭伯母做主。陈雁勉强直起身,对素真行礼。

    看着陈雁的动作,素真更加想叹气,一个六岁的孩子,却被迫在一夕之间长大。

    素真要进宫求见太后的消息,石皇后很快就知道了,她皱着眉问内侍,吴王妃要进宫见太后,为的什麽?

    奴才也不晓得,只知道吴王妃求见太后。娘娘,拦不拦?

    石皇后叹了口气,有什麽好拦的,若拦了,倒让人说我容不得人。

    内侍应是退下,石皇后看着周遭,不由轻声叹气。

    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呼百应的排场,可是却总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太后、皇帝、苏贵妃似乎都在对自己虎视眈眈,认为自己这个皇后做得不好……

    不,不能有这样的念头!自己是皇后,是先帝亲封的太子妃,是当之无愧的皇后,绝对不能有那样不好的念头,她一定会顺顺当当的从皇后升为太后,从此再无忧虑。

    另一边,太后听说素真要求见自己,眉头也不由得皱了下,吴王妃不是前些天才进宫来吗?

    太后,您忘了,昨儿安平王的那几个孩子才被送到吴王府,想来是吴王妃要来给您禀报那些孩子们的安置情形。宫女笑着提醒。

    太后这才哦了一声,也是,哀家怎麽就忘了呢,於礼,她确实该来。

    宫女忙出去请素真。

    当素真带着陈雁走进殿内的时候,看见袅袅的香烟之中,太后靠在椅子扶手上,似乎在打盹,她不敢惊动太后,只命陈雁在那乖巧站着,自己拿起一边的斗篷给太后盖上。

    斗篷刚放到太后身上,太后就睁开眼睛,看着素真道:你来了,唉,哀家年纪越大,精神更加不济了,这才多大一会儿功夫就睡着了。

    这也是常事,太后身子安康,是天下人的福气。素真坐在太后身边微笑着说。

    太后自嘲一笑,天下人的福气?要哀家瞧,陛下身子安康,天下人才更欢喜呢。说着她看向站在一边的陈雁,这是雁儿吧?你们昨日去了之後,哀家竟有些不习惯,彷佛能听到你们在唤我皇祖母的声音。

    因为想着太后会不习惯,所以才带她来了,另外两个毕竟年纪还小,便不带了。素真趁机微笑说着。

    陈雁已经上前给太后行礼,坐在太后脚边。

    太后哦了一声,道:原来吴王妃不想照顾孩子,还想送回来给哀家?

    这话能听出是明显的玩笑话,素真也就勾唇一笑,太后和儿媳开玩笑呢。

    这声儿媳勾起太后的怀念,她点一点头,哎,虽然说起来整个後宫都是哀家的儿媳妇,可是敢自称儿媳的人已经不多了。哀家记得你刚嫁给吴王的时候,也不爱说话,就是站在一边浅浅笑着,倒是去了山庄这麽多年,爱说爱笑了。原先是皇后爱说笑,这会儿你们妯娌两人颠倒了。

    娘娘现在是天下人之母,威仪日重,不爱说笑也很平常。

    素真的话让太后面上现出一丝嘲讽,威仪日重、不爱说笑?其实呢,在长辈们面前说说笑笑的又有什麽错?

    是。素真低眉顺眼地附和。

    太后这才导向正题,你不会无缘无故地跑进宫来看我,定是有事,说吧,到底什麽事儿?

    儿媳也不瞒太后,昨日陛下把吴王寻去,说要把安平王府的那些人都赏给我们,可是儿媳仔细想想,这件事有几个不妥当呢。素真等的就是这句,也不拐弯子,直接就说了。

    太后有些疑惑,这是大恩典,有什麽不妥当的?

    太后您想,我们是孩子们的伯父伯母,自该抚养孩子们,哪能要补偿,这是其一。其二呢,孩子们在王府是做主人的,可是那些人之中有雁儿他们的生母,若是进了吴王府必定是要做奴婢,到时孩子们会怎麽想?三来……

    太后轻叹一声,吴王妃,其实你也变了,原先你说话不会这样拐弯抹角的,哀家想,你和吴王必定是不好直接拒绝陛下,所以才来寻哀家,要哀家帮你们做主,是不是?

    太后圣明。素真站起身,给太后行礼。

    太后摆了摆手,你也不要客套了,就冲着你叫哀家一声婆婆,你把你的法子说出来哀家听听。

    儿媳想,不如让这些人去皇陵服侍吴太妃。既然太后说得这样直白,素真也就直接说了。

    太后久久不语,素真也不敢催促,在那平心静气等待。

    又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缓缓说了一句,吴王妃,你不一样了。遇事可以想得如此周全,既不伤陛下脸面,又能保全安平王府那些人。

    素真听到这句,低头微笑,儿媳初嫁入皇家的时候,是临淄王妃,而此刻已经是吴王妃了。

    她言外之意,吴王妃和临淄王妃不同是很平常的事儿,但要不是陛下一再逼迫,她也不会这般处处思考。

    太后也笑了,果真变了,变得如此机灵。只是吴王妃,此事可一不可二。

    素真明白这是太后对自己的警告,是,太后的意思儿媳明白。这一回,若非那些人中有雁儿他们的生母,儿媳定会把人收下的。

    一旁的陈雁原本极力控制住自己,不能在太后面前展露悲伤,但听到素真这句话,她双唇颤抖,还是忍不住哭了。

    低头看着这个名义上的孙女,纵然她的亲祖母是自己的敌人,太后还是生起了怜爱之心,伸手抚摸一下陈雁的发,这孩子……唉,你二伯母是个宽厚人,在她府里,你们日子会好过许多。

    是,孙女……孙女谢过皇祖母。陈雁跪下磕头,浑身颤抖,话不成句。

    太后把陈雁拉起来,为她擦了下眼泪,说起来这都是大人们的事情,却可怜了孩子。陛下心中怎麽想的哀家也有些明白,不过儿大不由娘,这会儿他又是天下至尊,哀家能做的也只有帮着说一说。

    素真知道太后这几句话是真心实意的,於是道:孩子们也是懂事的,并不会对陛下有什麽怨恨,太后就放心吧。

    太后点点头,召了内侍过来,要他去向皇帝传话。

    皇帝殿内,皇帝听到内侍传达的话,久久不语。

    那内侍吓得双腿都在抖动,但还是硬着头皮道:今日,吴王……

    吴王妃进宫来就是说这件事?她倒是厉害,竟然说服了太后。皇帝的话就像从牙齿里面硬挤出来的一样。

    内侍不敢应是,只是低头跪在那里。

    皇帝心中的怒气一波高过一波,他们夫妻倒是齐心协力,好在自己将人赐给吴王府的旨意尚未发出,不然这下就会被太后打脸,他还不能面露不满,毕竟那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若忤逆就是不孝,他还想要名声。

    皇帝努力深呼吸平静心绪,过了好一会儿才对内侍道:朕今日也该去见见母后了。

    陛下,吴王妃还在那里。内侍小心翼翼提醒,无故见命妇不合礼制。

    皇帝扫了那内侍一眼,有吴王妃又如何?朕是吴王妃的大伯子,吴王妃比不得外命妇,况且朕当年没登基前也和吴王妃见过的。

    既然皇帝都这样说了,内侍也就不敢再提醒,只能站起身,服侍皇帝往太后宫中行去。

    第六章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