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四十二章 请君入瓮太奇趣 秉礼光义疑祭天

      话说,北宋高宗雍熙三年冬

    沿海福建发生特大地震,福建福州,泉州,潮州,三府十六县,死亡失踪受伤两百多人,灾民无数

    也是这一年冬,辽国大同府守备银兀术以失马寻人为理由,带领大同府兵马深入大宋边境抢粮,大宋边境负责守卫将士与辽国发生小规模战斗

    两国各有伤亡

    国家发生连续发生两件大事,朝廷上,皇帝赵光义找寻大臣商量

    户部尚书张简之上书,福建省灾民应该采取以工代赈原则,灾民凭力量赚取施舍,以福建省各公府出资施粥,各受灾府县严加戒备灾后发生瘟疫事件发生

    兵部尚书张雪上书,辽国只是小范围骚扰,并未对边北山西省全境发生大的侵略,还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对辽问题上还是以和为好

    赵光义点头道,两位爱卿所言极是,然后命令中书省立即下诏,按照两位爱卿意思去办,微一沉吟,灾后重建事情还是好说,但是辽宋发生摩擦,应该怎样安抚边北守卫将士,该如何与辽国说好?

    宰相宋琪出班站立,拱手施礼,道,启禀陛下,辽国之事,皆大都是些响马盗匪,他们只是因为天冷没有粮食,因为冬天实在过不去,这才出来到咱们宋朝境内采购一圈就自会回去的事情,边北士兵只需体恤伤亡士兵,其他自不必皇帝担忧

    赵光义闻言,眉头大皱,这宰相不称职,边北伤亡士兵不下二百人,辽国冲击太原府四县,三府,这还是小规模冲突?道,依爱卿之意,该当如何?

    宋琪道,依现在我国与辽国局势,不适合大范围集结兵力,我觉得,我国对辽还是应该静观其变为好

    此时,兵部尚书张雪也出班拱手,附和道,宰相大人所说甚是,我也是如此想法,想那辽国与我大宋已经相安无事多年,今年偶然犯境,想肯定是饥寒交迫,迫不得已才组成那么一伙盗匪,皇帝陛下还是不要太过忧虑,我大宋对辽,还是静观其变才是上策

    赵光义见兵部尚书也是此语,只能点头

    话说此部小说主人公蔡元朗,自从回师京城,每日里,不是和姚美庭,薛臣豪,梅继枫在一起吃酒做对,就是相约一起游历京城附近山水

    日子过得还算过得去,相比边北沫兵立马,枕戈达旦,刀头舔血过日子要舒服的多

    要是这职务不是掉蛋,而是升迁,那有多美,蔡元朗曾经不止一次这样想

    事情发生第二日,礼部尚书辛缘博上密奏与皇帝赵光义,奏折中道,天下至道在皇天后土,天下至道在于天子体恤天下,而上天感应天子,这才使上天感格天下而天子昭昭

    望陛下能以爱民如子之心,能够沐浴更衣,焚香祭天,以自己罪感谢上苍对于皇帝的恩警

    本来赵光义皇帝当的好好的,礼部尚书辛缘博来了这么个奏折,这是何意?按照辛缘博的意思,上苍是感应到皇帝有错,才会降下天灾,福建沿海才会发生的地震,可是自己在位十年,无论从文化,外交,宗教等方面,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好皇帝

    自己在位上会有什么错?这厮莫非是在暗示前朝顽石案?或者暗示我的继位不属正统?想到这,皇帝赵光义愤怒了

    他悄悄叫秉笔太监吴之任把礼部尚书辛缘博请到自己寝宫

    辛缘博此时不知道自己大祸临头,晚上吃罢晚饭先是在自己院中散步几个来回,然后就是在院中凉亭乘凉

    离开太子少傅位,到如今当上礼部尚书,到如今已经好几年过去,当年自己只是凭借诗书,凭借乡党名声成为太子师,如今,自己依然以名闻乡党成名,以隐士荐官,做了这个礼部尚书

    回首前尘往事,过去事就好像上天在跟人开玩笑,每当回想过去太子少傅任上往事种种,他都只能一笑了之

    突然家丁禀报,说,皇帝赵光义请礼部尚书到皇宫答对

    夫人徐氏奇怪,道,老头子,这么晚,皇帝找你什么事?

    辛缘博道,我昨日给皇帝写了个奏折,要他举办仪式祭天,皇帝可能因为此事找我谈话,你不要害怕

    徐氏道,老头子,都说皇帝脾气不好,你这个人性格古怪,不招人待见,皇帝招你君前答对,你可千万别惹怒他啊

    辛缘博道,我这个人虽然为人牵强点,倔强点,但是我不傻,你放心好了

    傍晚时分,辛缘博在太监引领下来到皇帝寝宫

    此时,皇帝赵光义正在养心殿闭目养神,听闻太监传奏,礼部尚书辛缘博到

    他连眼皮都没睁开,直到辛缘博走进养心殿跪倒施礼,臣辛缘博参见陛下

    他才睁眼道了声,免礼平身

    辛缘博站起,仔细打量赵光义,道,臣,辛缘博傍晚被传召,不知道陛下有何旨意

    赵光义道,朕深夜召见爱卿不为别事,只是为了今日白天,你进奏章要我罪己祭天之事

    辛缘博一听,为了这事,道,臣悉闻,天子心达万物,体态足躬世间,天子与天地是为同理同尊,上天有好生之德,从不曾无故伤害他人,而天下间皇恩浩荡,君体同圣从不曾灾害一个好人,故天子与天地原本一体

    赵光义坐起,道,辛缘博,你好大个胆子,人都说辛尚书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学究,只懂得酸腐愚钝,哪知道,做事为人也愚笨不可闻,我且问你,你说上天与朕一体,是不是指桑骂槐,暗指天下间所有横祸灾殃,都是皇帝我给天下黎民带来的?

    辛缘博一愣,当初他只计希望皇帝能秉持罚己同仁之心,以朝廷礼部名义祭祀天地,哪知道,未曾想过,皇帝会这样想,忙道,臣,辛缘博,并非此意,陛下,臣曾闻,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不是指皇帝出错,而是说,皇帝应该以身作则,做场祭祀也好过在此时天怒人怨之时什么都不做啊,陛下

    ?平素听闻辛缘博是个老教书匠,本来以为,他会像当年那些愤恨满脑子浆糊的书生一样,找我的毛病,挑刺我的继位,或者影射,今日一看,这老学究真不是要我出洋相的意思,想到此,赵光义略一沉吟,道,依爱卿的意思,你想怎么样个祭祀法?

    辛缘博道,我觉得,我们这场祭祀应该有文武百官参加,具体措施,微臣觉得,应该交给太常寺,鸿胪寺,大理寺,全权处理

    赵光义道,我是在问你,具体该怎样做

    辛缘博原是太子少傅,后任礼部尚书,对于天灾,他只是觉得应该是以祭祀代表国家,但是具体措施他还真不知道,只勉强道,应该设礼三牲,上表祭天~~~一时语塞

    赵光义道,还有呢?

    辛缘博道,还有就是皇帝要亲自登台上表烧书,然后读诵罪己诏

    赵光义眼神中都是嘲笑,吩咐左右太监,道,中书秉笔,速去按礼部尚书的意思去准备

    有太监答应一声,出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