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10节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_现代耽美_BL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10节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_现代耽美_BL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10节

    “杰西老师,其实我们俩也试着说了些楮门子的话,但是效果好像不怎么样。”莫声说道,“而且好多人,根本就不会听完相声,就走了啊。”

    齐涉江这次没有阻止他叫自己老师,毕竟他待会儿要教真本事,在过去这俩不拜师学不到的。

    撂地卖艺啊,这就是对艺术水平最大的考验了,怎么把人吸引过来,怎么把人留住,怎么让人掏钱,都是学问。

    像莫声说,有些人等不到说完相声就走了,归根结底,还是本事不够。

    你能把人勾住,一直听完了,这属于能耐最大的。

    能耐一般的,也得脑子灵活,你改变手段啊,说一段,我卡在节骨眼儿上,收一回钱。或是都说些小段子、小笑料。

    他俩上了几年学校,学的都是三十分钟半个小时的,使完一块整活儿。

    “节奏要多练习。我今天给莫声捧一回,你们先感受一下,我再说。”齐涉江说道,这两人以前不是搭档,相比之下莫声稍微好一些。

    都说三分逗七分捧,别看逗哏出彩,相声艺人使活儿总是老的给小的捧,就是体现了捧哏的重要性,齐涉江做捧哏,他能给莫声兜着。

    “行,那得先圆黏儿啊,前些天我们都是在这儿唱歌,或者学个戏曲,好把大家吸引过来。”莫声可怜巴巴地道,“但是效果好像也一般,看我们的和看算卦的差不多,还没看下象棋的多。”

    圆黏儿就是招揽观众的意思,用各种方式让大家聚拢来,艺人好接下去说,比如本门唱的太平歌词,最早就是用来圆黏儿的。

    因为时代变迁,和楮门子一样,现在站台上说相声都不用这流程了。

    “唱戏?”齐涉江看了一圈,“那还算你们知道因地制宜,这儿老头老太太多。”

    两人点了点头,又听出他好像还有画外之音,虚心道:“您看,还有别的法儿么?这儿真的不好圆啊!”

    未必按照老规矩,唱太平歌词,或者拿白沙撒画?

    嘿,没看那边大爷用水笔写写画画都漂亮得很么。

    齐涉江站在他们自己搬来的场面桌后头,再次扫了一圈公园内玩儿鸟、遛狗的人们,微微一笑,心里有了计较,他一张嘴:“呜汪汪汪汪汪汪汪!”

    竟是一连串惟妙惟肖、难辨真假的……狗叫声!

    只见方圆百米内,大爷们肩上架着的鸟全都受惊地提高了叫声,叽叽喳喳;那些来溜达的狗,一个个也都立起耳朵,一脸好奇,拉着主人就往发声之处跑。

    霎时间,架着鸟都往这边张望,牵着狗的……则全都被自家狗子带到跟前来了!

    就连没鸟也没狗的,一看这么大动静,能不也注意过来么?

    不到一分钟,跟前就围上了几十号人。

    莫声:“…………”

    齐乐阳:“…………”

    俩人都傻了。

    这也真够没偶像包袱的啊……

    说学逗唱,学就包括了学口技,他俩也学过一点儿,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狗叫那就是最基础的啊。

    可他俩愣没想到还能这么用,或者说还能用得这么好,连狗都被骗了……

    圆黏儿还有强行圆的?这也太牛(流)逼(氓)了吧!

    第二十四章

    不同于二人的呆愣, 齐涉江一派自然, 他手里拿着道具折扇, 戳了戳莫声,给了他一个眼神。

    还算莫声有点机灵, 一张嘴学起了鸟叫。这时候还在圆黏儿,齐乐阳也加入了进来,两人有点一唱一和的意思。

    毕竟是练过, 说不上出神入化,但现场的大家也鼓了鼓掌,明白过来了。这几个小伙子在这儿卖艺, 这是吸引人的手段啊。

    就算知道是吸引人的手段,可学得确实不错, 人都走到这儿了, 听听又何妨。

    齐涉江一笑, 和大家闲聊一般道:“对面京戏剧院挂的莫赣老师的牌子,诸位有买票的吗?”

    立刻就有人点头了, 这一片的大爷大妈里, 爱好京戏的还是不少。

    齐涉江这是在摸底,一听有好京戏的, 当然要卖力气, “我也喜欢莫赣老师, 给各位学一个:汪嗷嗷嗷——”

    大家一听都没憋住,乐了。

    齐涉江一张嘴开始狗叫,但是发声方式却是京戏老生的, 所以这次也没惹得狗狗们张望。

    “哎呀,错了,刚才顺嘴了。”齐涉江停了,重新开头,“谗臣当道谋汉朝,楚汉相争动枪刀。高祖爷咸阳登大宝,一统山河乐唐尧。到如今出了个j,i,an曹c,ao,上欺天子下压群僚。我有心替主公把贼扫,手中缺把杀人的刀……”

    唱的这是《击鼓骂曹》,莫赣的代表曲目之一。他原来就学过莫赣,是连莫赣本人都夸赞的水平。此刻还刻意提高了调门,每唱到妙处,大爷大妈们就叫好。

    懂的人自然懂啊,这简直像专业水平了。嗓子还好,一段唱来,又是一帮票友也给吸引过来了。相比起之前那俩小的在这儿圆黏子,情形是一个天一个地。

    像这个,就叫开门柳儿,开场时唱个曲儿,也是为了把人招来。通常是逗哏来唱开门柳儿,但今天情况不同,他们来这儿是上课的。

    莫声和齐乐阳心中感慨,要说齐涉江这圆黏子的方法,明明白白。

    可是,一般人压根学不来。你学个狗叫,学个京戏,能学到这么好吗?这都是实打实的功夫,才能一汪惊人,把人给圆过来。

    齐涉江对观众的口味心里已经有数了,把点改活,今天这些观众,不适合说太火爆的,像是拿张约砸挂之类的,人家肯定兴趣一般。要说,还是得说传统一些的。

    他给莫声比了个手势,像是鱼在游动,这是个暗示,表示今天说“游鱼儿”。

    行话里对很多活儿也有正式名称以外的代称,比如《八扇屏》就是“张扇儿”,《报菜名》就是“单子”。而这个“游鱼儿”,指的就是《望情鱼》了。

    相声不少活儿,和京戏有关,像齐涉江说过的《批京戏》,还有一些和具体剧目相关的,像是《望情鱼》《汾河湾》《黄鹤楼》,都是逗哏扮演不懂装懂的人,歪唱京戏,捧哏则正唱,形成反差,两人通过对戏抖包袱,逗乐观众。

    这样的活儿,正适合在今天的观众面前演,他们懂京戏啊。刚好齐涉江今天是捧哏,他来正唱,以他的功底也是一大亮点。

    莫声会意,但心里也有点紧张,《望情鱼》他会说,昨天和齐涉江沟通时,两人也约定了不同类型的几出节目,但那么些出,他们对词对得挺简单的,难免忐忑。

    事到如今,还是鼓了鼓掌,往活儿里引,说道:“您唱得好啊,对戏曲很有研究?”

    这时候,齐乐阳就该让开了,这不是他的场次。

    齐涉江谦虚地道:“业余爱好。”

    莫声说道:“哦。早说,你要爱戏曲,你找我去啊。”

    齐涉江奇怪地道:“找你干嘛?”

    莫声:“我能教你啊,我,唱戏走票多少年了!旁边那剧院,我都不稀罕在那儿卖票,座儿太少!”

    齐涉江惊了,“嚯,那可是大剧院,好几千人,您还嫌座儿少?”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铺垫了。

    刚才齐涉江才一嗓子引来了票友,他们一听,莫声还更厉害?要教这年轻人唱?行,那就听听吧!

    就是有平时听相声的,听出来这是使的什么样的活儿了,冲着齐涉江刚才的表现,也有兴趣继续看看。

    莫声扮演吹牛皮的逗哏,充专家,两人说着,就相约一起来唱一出京戏版《望情鱼》了。

    “那鱼呀?”莫声一拍额头,“秋鱼确是肥了!只是我鱼它相伴数月,不舍红烧,还是清蒸了吧!”

    齐涉江喝道:“等等,这叫什么话,还是要烧了啊?”

    莫声直愣愣道:“清蒸不好吃吗?”

    齐涉江叹气,“好吃你也不能这么说啊,应该是相伴数月,甚是不舍!”

    莫声一开始还有些紧张,但越说就越进入状态了,齐涉江捧得瓷实,他心里头也安定下来。

    ……

    一段说完,半个小时左右,有走的也有再来的,最后人头竟是比开场那会儿还多一些了,后来不少其实就是看着这里人多,来看热闹的,形成良性循环。

    这就要到最重要的时候了,该楮门子了。

    除了说辞之外,手法形式上,楮门子有飞楮,就是观众往中间扔钱;也有托楮的,捧着笸箩走一圈,观众把钱放上头;再有是托边楮,其实也算是托楮,但演员会走到人群外围,请这里的观众也砸点钱。

    齐涉江用的就是托楮,折扇唰一下打开,就当笸箩了,一边走口里一边说楮门子的纲口:“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暂且别走,我们也没什么能耐,就会说这几段,还都仰仗各位赏面。您掏出来几块钱给我,这才算我的能耐。您养个小狗,养个雀儿,天天也喂吃的,好叫它们逗个乐。咱俩刚连说带唱半小时,天气也冷,我们大褂里可单薄。您要是乐了,一块五块的都随意。您看莫赣老师卖票,最低也要八十,我这里,您给八毛也行……”

    观众都是一乐,齐涉江前头说得软和在理,也不是单纯的卖惨,都把自己和小鸟小狗对比了,后头又甩个包袱,拿莫赣说事。

    这么一说,小伙子学得神似,只要个零钱,还真实惠。

    这都属于仁义纲,说些讨人怜爱的说辞,也是看在这圈观众多是面慈心善的老头老太太。

    要是观众不同,比如遇到老来听又不给钱的,纲口也得换了。语气再硬一点,比如拿观众互相比较,观众不愿显得不如人,也就丢钱了。甚至有暗骂的,暗示谁听完了就走家里头没啥好事之类。

    那些都属于刮纲了。非常形象,钱不是观众打赏,而是演员拿话头刮下来的。说到你不好意思,不得不掏钱。

    现场呢,要是年轻人出门可能拿个手机扫码支付就完事儿,这些大爷大娘身上还是有点零钱的,被齐涉江一套套的说辞说得一笑一乐一心软,反正也不差这些零钱,也就掏出来给他了。

    一会儿功夫,齐涉江扇子上就满满当当的了。

    接着,齐涉江还要给两人进一步示范,如何说一小段就楮门子。他看看时间不早了,叫齐乐阳先唱一段,拢住观众,自己到场面桌后头收拾了一下,这才起来继续说。

    每说一个小段,就收一次钱,各种手法轮着来,还要说得观众心甘情愿,不挑他的毛病。不过到了后头,已经是换作飞楮了,叫大家往中间的场地里砸钱。

    ……

    唐双钦同着副手、助理,一起戴着墨镜到公园去溜达,他开车路过,想到齐涉江今天来帮忙,就下车来看看几人的情况,心底到底还是有些担忧、好奇。

    大老远呢,就看到一群人围在那儿,还有莫声等人的话音传出来。

    “嘿,生意不错啊。”唐双钦眼前一亮,这个客流量,明显比他们说的之前的情况好。

    到了前头,就看齐涉江一套套地抛着话,周遭的观众就往中间丢钱,另外俩人轮流捡,拿来装钱的小盒子已经是满满当当了。虽说大票子不多,但胜在数量可观啊。

    唐双钦真没见过这样的,尤其是齐涉江还拿话点那些听了半天不给钱就想走的观众,搞得人家迈步不开,还掏了钱。

    这个就是唐双钦想象的风味啊,他兴奋地叫副手偷偷录点花絮。

    助理忽然道:“他们几点来的啊,看jesse说得都出汗了,也太卖力气了吧。好险粉底应该是防水防汗的,不然脸该成斑马了。”

    唐双钦仔细一看,是,齐涉江是挺累的样子,没想到他如此上心啊,这孩子品性是不错。

    拢共收了得有三四次钱,齐涉江一抱拳,让开位置了,由齐乐阳顶上,他自己则一下委顿在地。

    唐双钦看着坐下去的姿势有些奇怪,走了半圈,走到场面后面去看。

    只见齐涉江正席地而坐,在桌子和人身的遮挡下,把裤脚挽起来,脱下踩着的一双木跷。

    ——不错,从他收完第一次钱,后头开始说小段为什么用飞楮,就是因为他脚下一直穿着跷鞋,桌子挡住看不见罢了!

    齐涉江虽然来帮他们的忙,但自己也要紧着练功,为了不浪费时间,他把跷鞋带上,看看时间差不多,就穿上。

    唐双钦愣在当场,简直难以形容自己心情。所以,刚才齐涉江一直在边说相声边练跷功的?就这样,他还得忍着疼痛,保持面色如常,甚至笑起来。

    ……

    莫声和齐乐阳一起扶着齐涉江,往一旁的石凳走。

    刚才他俩演完了一段,又学着收了一次钱,就暂时停了,先把齐涉江送走,齐涉江踩完跷,走路都是飘的。

    “没事没事,我自己走得了。”齐涉江吐了口气,正如洛霞所说,这就是耗出来的,他现在已经比一开始能站得久多了。刚才连说几个小段,加起来也有半个多小时。

    就这还不止,两人演的时候,他自己脱完鞋后在旁边快走了好一会儿,练完跷功必须活动活动的,不然血脉不通,腿就废了。而且活动的时候,腿也是非常疼的。

    莫声和齐乐阳都吓到了,没见过这么能折腾自己的。卖艺的时候踩跷啊,还完整地演了下来,这完全是硬逼着自己快速进步。

    他们俩,是又惊吓,又佩服。在他们看来,齐涉江都不是主角,踩跷镜头也不是特别多,单为了还原小印月先生的身段,真是何苦来着。

    “数数看这里多少钱了?”齐涉江问道。

    两人把钱都倒出来,一张张数,大多都是一块、五块的,也有硬币。

    最后一合计,拢共三百零四块五毛,里头也不知哪个小孩还投了一枚游戏币。反正比他们前几天忙活的,翻了好几倍。

    这还不到一上午的功夫呢,当然也是因为齐涉江为了教他们,短时间内楮了好几道,都楮到底了——观众零钱都要花光了。

    “这么多,要是天天能这么挣,一个月下来,也有九千多了。”齐乐阳他们都是还没毕业的,自己都没挣过钱,前几天可沮丧了,现在看到这钱,乐得跟什么似的。

    “这也是杰西老师在,我们才挣了三百,还得平分,其实算下来也没多少。”莫声感叹道,“挣钱太不容易了,还是得跟您学。”

    齐涉江咳嗽了一下,刚才一次说了挺多,“也是现在生活好了,大家不缺钱……再者,这也不能天天这么算,画锅吃饭的,还得指着老天爷。要是外头刮风下雨,谁来听你说?”

    莫声和齐乐阳都点点头,说得在理,“得了,我们现在就想着怎么把导演布置的任务完成,早日挣到一万块。”

    齐涉江就来带他们几天,往后就要自己努力了——看到齐涉江边说边踩跷那个拼劲儿,齐涉江就算想常驻,他们都不敢留了。

    “杰西老师,您先坐着吧,我给打个车。”莫声正说着,看到有几个挺眼熟的人走过来,其中一人手机还拿个便携的相机在拍摄。

    “……等等,那是唐导吧?”莫声总算认出来了。

    “jesse还好吧?”唐双钦好像终于有点人性了,蹲下来问齐涉江。

    齐涉江也不知道他会来,看他还在拍呢,“我没事啊,这是干什么?”

    “他录花絮呢……你,你悠着点,你这样我都不好意思了!”唐双钦关怀了几句,连他都不忍看,真是挺难得的,“对了,我们来晚了,没看到前头,人还挺多的,挣了不少吧?”

    “三百出头呢!”莫声说道,“唐导,您不知道,多亏了杰西老师,他那圆……就招揽观众的办法太妙了。”

    唐双钦来兴致了,刚才楮门子的手法他看着就挺感兴趣的,“怎么招来的?”

    大家都看着齐涉江,显然想听本人回答。

    齐涉江迟钝半晌,才慢慢道:“……哦,就学狗叫。”

    唐双钦:“???”

    唐双钦:“你是说……卖萌吗?”

    齐涉江:“卖什么??”

    俩人面对面,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

    齐涉江好歹反应过来,“没卖别的,就这样。”他一张嘴,又学了一串狗叫,这个点了,周遭也就两只小泰迪,一听声音,撒腿就往这边跑,好像看了亲人一样。

    唐双钦:“………………”

    小泰迪的主人大概是没看前头那一出,还夸呢,“你这小伙子学狗叫学得挺像的啊。”

    齐涉江笑了一下,摸了下泰迪的狗头。

    等主人走开了,唐双钦才反应过来,想象了一下早上的情形,“你早上就这么招揽观众的??”

    齐乐阳早就憋不住了,把齐涉江圆黏子的场景添油加醋描绘了一番,“那家伙,呼啦啦就是几十条狗蹿过来,满公园百鸟齐鸣!啾啾啾,汪汪汪!”

    ……我靠,这什么江湖做派,很会玩啊!

    唐双钦:“明天你还玩儿不?我再来拍花絮……等等,不,你们俩。”他对莫声和齐乐阳说道,“不管用什么办法,两个月内把这叫声给我学会了,我要拍到电影里去。”

    莫声、齐乐阳:“………………”

    唐双钦只觉得再次对齐涉江刮目相看了,拍拍齐涉江的肩膀,“你这……不管是作为偶像还是作为相声演员,都硬核过头了吧!”

    齐涉江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心里想:硬核是什么玩意儿??

    作者有话要说:  楮门子那段说辞参考传统纲口

    第二十五章

    本来莫声和齐乐阳的角色也不是很重要, 可唐双钦一次公园之行, 从第二天起, 就派了人跟拍花絮,还要给他们加圆黏子的镜头。

    接下来的几天, 齐涉江陪着二人又练了一番,不止在公园,也去其他地方, 好面对不同的群体来使,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有的地方年轻人多,身上都不带零钱, 还问他们以后能不能做个支付码的牌子。

    三人含糊拒绝了,他们是为了电影来做准备的, 那会儿就是丢现钱, 你那接钱的姿势都有讲究, 要用二维码,那就没意义了。唐导是叮嘱过的, 就要那原汁原味的劲儿。

    一道走下来, 齐涉江是把纲口和学狗叫的技巧都倾囊相授。

    齐涉江也是在旧观念教导下长起来的人,可是他在这里看到了曲艺的现状, 已是如此, 也没人指着楮门子敛钱了, 教给这两人又何妨。

    可看在莫声和齐乐阳眼里就不一样了,真正和齐涉江一样从旧社会来到新时空的人能够倾囊相授,但现在和林洋一样固执的人也大有人在啊。

    他们是不知道齐涉江的真实来历, 即便如此,几天相处下来,也足以让他们对齐涉江钦佩无比了。严于律己,宽于律人,用来形容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齐涉江给他们量活儿(捧哏),事了还会指点一番如何使活儿,和他们在学校学的真是大不相同,那都是在残酷的环境中几辈人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

    已是最后一天了,齐涉江踩跷使活儿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先头那段,你那开门包袱,还是半刨着使比较好,迟一会儿再说。”

    刨就是刨开,揭晓的意思。有台上的说法,也有台下的说法。

    台下头,观众要是听过这段,提前把包袱的悬念揭晓,叫刨活儿,这样一来其他观众就乐不起来了。这属于让演员特别头疼的行为,有些没艺德的艺人倾轧同行,也会偷偷去人家的场子刨活儿。

    台上说,就是演员刻意为之了,用刨的手法,达到一定的笑果。刨着使活儿,甚至演员直接把搭档的台词抢了,也就是抢纲,拿捏得好气氛会更加火爆。

    齐涉江叫他半刨着使,顾名思义,就是藏一半露一半了,暗示观众这里有铺垫,吊高观众的胃口。

    “好好,杰西老师。”齐乐阳忙不迭点头,这是详细到了每一句语气的教导啊,不拜师寻常能遇到么。

    领会了,还得学一遍给齐涉江听。

    齐涉江听完就点头,示意这个语气可以,正要继续开口,就见手机响了,是张约打来的,“喂?”

    “你干嘛呢?上课吗?”张约在那头说,“我今天刚回京,有件事跟你说。”

    “陪人在街上卖艺。刚结束。”齐涉江说道,“天涯大道这儿。”

    “卖艺?怎么没让城管给你们抓起来。”张约说,“等着,我离得不远了,去那边接你。”

    他那个急性子,齐涉江刚吱声答应,还没说有俩小伙子也在,他就挂了。齐涉江看看手机,又对莫声他们说,“是我一个朋友,要来找我,你俩自己去吃饭,还是我让他送你们,我记得下午有课吧?”

    “我们自个儿去就行了,就是您这走动不大方便,我们陪您等到和朋友汇合吧,省得有什么麻烦。”他们还挺细致,也算是感念齐涉江的用心了。

    今天路况还不错,也就十来分钟,张约就到了,他戴着一顶木奉球帽,帽檐压低,脸上一副口罩,因为天气冷倒并不显眼。

    张约拨通电话,一边和齐涉江说话,一边按照他的指示靠近,看到他身影后就挂了,“这俩谁啊。”又仔细看齐涉江,“差点没认出来。”

    这脸都涂黑了,眼睛也遮得差不多,亏得他这个样子都敢演出,也算艺高人胆大,照理说表情也是演出的一部分。

    那俩看着张约,却是越看越不对,眉眼有点熟悉吧,那个声音还很有特色,总觉得在哪听过,有个名字简直呼之欲出了。

    先是呼之欲出,后来就是想说不敢说了。

    直到莫声怯怯道:“……老师,你朋友声音真像张约。”

    张约直接把口罩给摘了,“所以这俩是你学生?”

    莫声、齐乐阳:“!!!”

    齐涉江笑道:“怎么会,这俩可是专业院校出来的。”搁在他们那会儿,学校是个多厉害的地方,没想过还能有办来学曲艺的。

    他俩倒是自然了,莫声和齐乐阳快吓死了,“所以我们是被媒体忽悠瘸了吗?你俩不是死对头啊?!”

    “君子没有隔夜的仇。”张约轻飘飘地说。

    “……”二人心底疯狂吐槽,这话谁说都行,你说就不太合适了吧。

    “行了,走吧。”张约招呼道。

    “等等,”莫声说道,“杰西老师在练功,腿脚不方便,你最好……”

    “唉!我知道了,麻烦!”张约把口罩扣回去,蹲了下来,“上来吧,真是的,怎么搞成这样子。”

    齐涉江无辜看他一眼,真爬了上去,又对莫声他们笑。

    那俩:“…………”

    ……什么鬼,只是想说你搀着点啊!!

    张约两手搂着齐涉江的腿弯掂了一下,闷声道:“走了。”

    “那个……”齐乐阳小声喊了一嗓子,待齐涉江看过来,又咽了咽口水,“没什么,路上小心。”

    待到他们上了车,莫声戳了齐乐阳一下,“你刚刚想说什么?”

    齐乐阳搓了搓脸,不好意思地说:“就杰西老师说我俩不是他学生,我挺那个什么的,就是……你想,如果杰西老师真是咱俩师父多好啊……”

    虽说年纪差不多,但齐涉江的艺术水平甩他们六条街还外带一个公园了,这行是这样的,只看得道早晚,入门先后,年纪是不看的。

    莫声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齐乐阳喃喃道:“可惜啊。”他都不敢说出来,人家那么大能耐,家里条件也好,圈里大佬支持着,就算是海青,也轮不到他俩做徒弟吧。

    ……

    “你腿伤得很重吗?”张约一边开车一边问。

    “没,没伤。”齐涉江问他,“记得以前和你说过的踩寸子吧,因为小印月是行家,导演让我也学学,就是练习完后比较胀痛,休息休息就没事了。”

    张约狐疑地看他一眼,又道:“唐双钦就是事儿多!”

    他顿了顿,又说:“可惜啊,我很快要和你一样,被他折磨了。”

    齐涉江:“嗯?”

    张约道来,原来是唐双钦已经在琢磨电影音乐了。《鸳鸯扣》里会出现不少曲艺唱段,也有原创歌词需要谱曲。既要有那个时代的特色,又要一定程度上符合现代口味,寻找一个微妙的平衡。

    唐双钦筛了一遍,最后想到了张约,有意让他连主题曲、cha曲带配乐都包圆了。

    “他约我过去聊的时候,就给他放了我录的咱俩唱的子弟书选段,改完的版本。他听完当时就很满意。所以——”张约看着齐涉江,“你还得授权使用,你觉得呢?”

    齐涉江眼睛都睁大了一些,喜出望外,“……我觉得,你尽管用。”

    子弟书是传统曲艺,没有版权了,但他俩一起改了,所以涉及到这部分还是要商量。

    齐涉江现在已经知道唐双钦的地位了,他的电影,多少人会看,如果张约真的会对子弟书采样、改编,选为配乐甚至cha曲。那不就是他改编的初衷,让子弟书重新焕发生命力,重新获得听众?

    张约从后视镜里一眼一眼看齐涉江,看到齐涉江欣喜非常,心里挺得意的。

    齐涉江曾经对他说,自己是在海外学到了几乎已无人知晓的子弟书,其时酸楚令他动容,在他把录音给唐双钦听,在唐双钦点头的时候,他想到的就是齐涉江低着头弹三弦的画面。

    当时他就想,齐涉江应该会挺开心的吧。

    只是可惜,他仍然不知道齐涉江悲歌《痴梦》又是为什么……

    “我把本子都复印一份给你,很快的。”齐涉江太感谢复印机了,否则还要手抄,不知道得抄多久,“如果你们需要三弦,就叫上我吧!”

    齐涉江对自己的三弦技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没事,不用急,我的工作还没正式开始。”张约看他简直想立刻把所有素材找出来,安抚了一句。这时也到目的地了,他一脚踩了刹车,把车靠边停下。

    “嗯。太好了。”齐涉江喃喃道,抱拳给张约作揖,“谢谢。”

    张约:“……”

    张约:“干什么你。”

    齐涉江看了看自己的手,“我师父教的,谢你啊。”

    一时激动,下意识就作揖了。

    “……还是别这样了。”张约一手揽着齐涉江,和他抱了一下。

    齐涉江愣了愣,两手往上一搭,也抱在了张约后背,往前一靠,下巴倒是刚好搁在张约肩膀上。

    张约:“…………”

    嗯……这个……

    齐涉江趴在他肩上,也不知道抱多久合适,张约又神游天外,俩人就这么无声地拥抱了三分钟。前三十秒还是感激、惊喜,从第六十秒开始气氛就不对劲了。

    齐涉江再傻也知道没什么礼仪能这么长吧,可两人一时陷入了谜之沉默。

    齐涉江:“……”

    张约:“……”

    直到张约慢慢松开手,齐涉江也退开一些,本来想抓个哏,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却看到张约耳尖都是红的。

    齐涉江隐约察觉到什么,忍住了原本要说的话。

    幸好一阵手机铃声把两人解救了出来,来电显示是曾文老师。齐涉江给张约看了一下屏幕,张约会意,他开门下车去接电话。

    错开空间,张约可算松了口气。

    齐涉江接通了,“曾文老师?”

    “杰西啊,没在忙吧?”曾文语气里就透着喜气,“你猜猜看,我要跟你说什么。”

    “听起来是好消息啊。”齐涉江心说这什么日子,又有好消息啊。

    曾文大笑,“猜对了,就是要给你说个好消息,你之前不是交了挺多资料和文、曲本么。你孟叔一直在给你盯着那事儿,幸好赶上这一批,大致已经定下来了……”

    ……

    ……

    时近新春腊月,年底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要筹备了。

    曲艺台的晚会,按理说是各个电视台中,观众期待度倒数的那种,他们的收视群体就那么一小部分。

    往年,网友们都是拿着其他电视台的节目单讨论来讨论去,可是今年,曲艺台的节目预告竟是登上了实时搜索榜的第一名。

    没别的,因为这节目单里有齐涉江。

    齐涉江也不是第一次上曲艺台,之前作为“青年相声演员”被介绍过嘛。

    可这一次,曲艺台的小年夜晚会节目,在一大堆戏曲选段里,有个节目叫“群英荟萃”。

    就这个节目的演员,都是名家。不同曲艺流派中可以说代表人物的存在,一起出来联唱。

    在曲艺界,这个阵容就是神仙阵容啊,还是王母娘娘开大会级别的齐全,分了几个篇章,囊括各类代表性、具有意义的曲种。

    但是在这样的神仙阵容里,竟然夹着一个“齐涉江”。

    虽说是排在最后头,那他也是排进去了。

    一经发现,就广为流传,大家都挺吃惊的。

    在这联唱名单里,显然不是去说相声,而是开唱的。曲艺台自个儿还给人一个相声演员的头衔,结果现在就排进联唱名单里了。

    齐涉江唱得好是好,这个没得说,可是,和其他名家、代表人物比,分量根本就不够啊,你就是让他单独唱一段也好。

    ——曲艺台的晚会,也有过那种票友联唱甚至外国爱好者联唱的节目。

    【而且他是唱什么呢?也不知道是京戏还是汴戏或者大鼓。】

    【我本来想,节目单里也有曾文、孟静远老师,可能是他们塞进去的?可是后来再想,不可能啊,其他老师怎么会愿意,这都是腕儿啊!】

    【不管是唱京戏还是汴戏,又或者大鼓,都挺神奇吧。是学莫赣学得太像,特邀上台,还是因为出演了小印月,借机做宣传?】

    【你们反应不用这么大吧,jesse就是唱得好嘛。】

    【神奇加一,就是单独另排一个节目我觉得都没什么争议,就这么并列……你们自己看,这都是各个曲种的代表性人物了】

    【是不是他爹赞助了晚会(。这次有好几家赞助商,来查一下这些赞助商的资金关系?】

    【那不太可能吧,夏一苇以前遇到类似情况时,不是直说她老公不喜欢跟人联名,一般是独家赞助[笑哭]】

    【唐双钦找的关系吧,这个导演和唐双钦认识的,你们看他以前的微博。】

    【齐涉江的京戏到底是什么水平,虽说莫赣说过欢迎转行,但是能否登上这样的舞台呢?】

    众说纷纭,任是如何深八,也没个统一的结论。

    最后,被认可最多的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曲艺台想推广传统文化,所以节目编排上进行了往年没有过的创新,邀请近来人气高涨同时也是曲艺界新成员的齐涉江——效果不是挺好,大家都在讨论。

    第二个,就是说唐双钦为了电影铺垫,利用自己和制片人的关系,推齐涉江去曲艺台的春晚。后续,说不定什么男一号、女一号也会有类似安排了。

    ……

    外界如此沸反盈天,齐涉江本人却在封闭训练,不接受采访。

    媒体到处打听,有问到孟静远那边去,孟静远莫名其妙地说我要是能塞人,我干嘛不先塞孟家的子弟?

    也是,虽说孟静远明显表达了对齐涉江的欣赏,但不至于做到这份上。

    也有记者别出心裁跑去s_ao扰林洋的,希望林洋老师发表一些看法。

    林洋差点呕血,他看到新闻时也在家骂过的,他都没能登上这晚会呢,他不是相声界最出挑的啊。可是在媒体面前,他不敢说。

    没别的,被打脸打多了,从心底怕了。

    以往也是十拿九稳的事,不还是被打脸了。

    林洋全程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最后憋急了,只酸不溜丢地老话重提:“反正我只能说,他自称相声演员,咱们认不认不提了。如果一个相声演员,参加了曲艺台的春晚,却不是说相声,你们觉得这算什么?”

    好歹林洋也是靠嘴皮子吃饭的,来个春秋笔法——演电影的事他没好意思说,他老人家不也给人客串过几部。

    媒体默契点头,回去就奋笔疾书:林洋老师再次炮轰齐涉江,不务正业!

    林洋在家里拿着手机看了半天新闻,虽说记者有点挑事的意思,但他觉得自己这个角度找得非常好,很保险,而且契合他一直以来的观点,这次是真的很稳……

    .

    转过天来。

    华夏曲艺家协会和京城曲艺家协会同时在官网更新了最新成员名单,齐涉江名列其中。

    但这身份和曲协下属的相声协会无关,也无需旁人认可,因为,国家已经认可了。

    ——已由相关部门审核后向社会公示、公布为最新一批国家级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子弟书”传承人,满足华夏曲协个人入会条件!

    夏一苇:谁都别拦我,我要去问一下林洋还记不记得贵圈有个名词,叫两门抱。

    第二十六章

    主题:热搜第一, 林洋被打脸?

    内容:这是不是林洋老师第一次上热搜……你们是魔鬼吧, 把这话题冲到第一去了……

    1l:哈哈哈哈哈哈我也万万没想到今天屠版的会是林洋!标题挂齐涉江大名的都没几个, 全是夏一苇和林洋!到底谁才是非遗传承人哦?

    2l: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l:没办法啊, jesse窝在剧组培训,面都不露。林洋和夏一苇又那么高调……啊,不对, 说实在话,林洋老师是被记者强行采访的w看视频人家也很为难呢,措辞了半天。

    4l:惨!林洋老师人生巅峰竟是如此诞生……

    5l:不是, 别说林洋了,我的脸也疼啊!以前几次我都支持齐涉江的, 这次真心觉得有点怪怪的, 结果……啧啧。

    6l:我笑死, 主要是,林洋是每一次, 每一次啊!相声门反齐先锋了, 全方位试图踩齐涉江,然后全方位被反杀。

    7l:夏一苇比较牛逼吧, 护子狂魔啊, 第一时间冲出来开嘲讽。

    8l:夏一苇你醒醒!你以前被撕都嘤嘤嘤的!

    9l:emmm林老师现在还有最后一块遮羞布啊, 齐涉江是海青腿儿!我都不忍心帮齐涉江说话了!

    .

    齐涉江目前在相声门没有传承,唱京戏、汴戏和大鼓,也都是学唱, 从这方面看,他仿佛是不够资历去和那些名家同台献艺。

    但是,他是个两门抱啊,学了又不止一项技艺,这次是代表另一项。

    子弟书,他正经有传承的,还是唯一传承人。要是没有别的奇迹,基本上全华夏就他一人能唱子弟书了,还评了国家级的非遗传承,直接入曲协了。

    曲协入会是有硬性评定标准的,林洋当年还是攒了好几次比赛获奖记录,才够资格进去的。可惜吧,内部消息不够灵通的样子。

    有记者看到这个名单后去求证,官方也认真回答了子弟书的来源,近年对曲艺类非遗也有扶持,子弟书更是戏剧性地重现天日。曲艺台邀请齐涉江,肯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反正齐涉江的资格,是肯定毫无异议的。

    ——齐涉江不单是非遗项目传承人,还是这个子弟书的唯一传人,其他曲种上的代表人物,他这边就他一人了,他不代表谁代表??

    一夜之间,风向就变了。

    媒体翻脸无情,昨天还在支持林洋,今天就拟起了标题:

    【当初齐涉江唱这一段被人说走调,现在才知道这是非遗文化!】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10节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