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袁氏集团的灭亡

      自从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201年,袁绍回到了冀州后。这时的袁绍心烦意乱,不顾朝政。而袁绍的妻子刘氏劝袁绍立继承人。

    袁绍有三个儿子。他不知道该立谁好。因为袁绍的三个儿子中其中的两个各驻守在一个地方。袁绍的长子袁谭驻守在青州。次子袁熙驻守在幽州,三儿子袁尚因为长得相貌俊伟。袁绍很喜欢他的三儿子。因此让他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袁绍这时也是拿不定主意。该立哪个儿子为继承人。于是,袁绍便找了自己的四个谋士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个人来商量。

    审配和逢纪两个人向来是辅佐袁尚的。而辛评,郭图二人辅佐的是袁谭。所以四个人各自为自己的主人说话。

    袁绍这时说道:“现在前方的战事还没有平息。咱们自己的内部的事情一定要早点决定。我现在想商议一下立一个我的继承者。我的长子袁谭性子刚烈好杀。次子袁熙性格柔弱难成大器。三子袁尚有英雄的外貌,对贤士能以礼相待。我想立袁尚,你们怎么看得呢?”

    这时,郭图站出来说话了。郭图说道:“袁谭是长子,现在又驻扎在外面,主公如果立了幼子,局势就乱了,现在不能让父子兄弟自相残杀啊!”袁绍听了这话后,犹豫不决。

    这时,忽然有人来报次子袁熙从幽州引兵六万,长子袁谭从青州领兵五万,外甥高干也从并州引兵了五万。三路军马同来助战。袁绍得知后大喜。于是,就整顿人马。将三处兵马聚合在一起,要与曹操再次开战。

    曹操这边呢,曹操在大败袁绍之后,引兵马驻扎在河上。当地的老者送酒和食物来慰劳,以表示欢迎。曹操这时也很感动,于是下令全军不许杀害百姓家的一鸡一犬,违令者斩。

    却说袁绍带着二三十万人马,在仓亭扎下营寨。要与曹操一决死战。曹操也来到了仓亭。

    第二天,曹操和袁绍两军相对,各自摆下了阵势。

    这时,曹操带着很多名将出战。而袁绍这边呢,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都来了。还有外甥高干。和一些文武官员。都来了。

    看这两军的阵势,不比官渡之战的架势低。

    于是,袁绍军和曹操军就开始打了。

    首先出战的大将是袁尚。袁尚这时主要是想在父亲袁绍的面前逞能。能让自己成为袁绍的继任者多一点成功的砝码。

    于是,袁尚便挥舞着双刀,飞马出阵。

    曹操这边呢,派了一员很不知名的大将。他就是徐晃的部将史涣。

    于是,袁尚和史涣打斗了起来。可是两个人交战还不到三个回合,袁尚就耍了一个小聪明。袁尚拔马往回走,史涣赶紧追了过来。袁尚拉开了弓,翻身射出了一箭。这箭正中史涣的左眼。史涣立马摔下马死了。

    这时,袁绍自己的儿子获胜了。于是,袁绍就挥鞭一指,大队人马涌了过去,混战一场,然后就各自收兵回营了。

    曹操回营之后,和诸将一同商议怎样攻破袁绍。于是,程昱出来了。他献出了“十面埋伏”的计策。他劝曹操埋伏下十支人马,然后把袁绍引到黄河边上。并向曹操说道:“我军没有了退路,一定会死战,一定能打败袁绍。”曹操觉得这个计策好。于是,就采用了这个计策。

    曹操分出了十支队伍,左右各五支。各队人马都由曹操钦点。都是由曹操的爱将担任的。作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二天,十队人马先埋伏好了。半夜里,曹操就命许褚带兵前进,假装要劫寨的样子。袁军发现后,立马五寨人马一时间都起来迎战。许褚则是带上人马,回身便跑,袁绍的军队随后跟来。天亮的时候,已经追到了黄河边上。

    曹军没有了退路,这时,曹操大叫一声:“已经没有路了,大家拼了吧。”于是,曹操的军队全都出来了。于是一鼓作气。大败袁军。

    袁绍兵败后,抱着三个儿子痛哭了起来。不知不觉地昏了过去。众人急忙抢救袁绍还吐了好几口鲜血。

    袁绍这时还感叹道:“我一生经历了那么多场大战,不料今天却落得如此狼狈!”

    这时,由于战事紧张。袁绍为了防范曹操来袭,袁绍就命袁谭回青州布防,又令袁熙回到了幽州,高干回到了并州,只留下三儿子袁尚陪着自己回到了冀州养病。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袁绍还是比较喜爱自己的三儿子袁尚的。每次作战都带上袁尚。而且袁尚还当了袁绍的贴身护卫。怪不得袁绍要立袁尚为继任者呢。

    这时,袁绍自己带袁尚等人回到冀州养病,命袁尚和审配,逢纪暂时管理军事。

    第二年春,曹操亲领大军进攻冀州。而此时的袁绍重病在身,便让袁尚领军迎战。短短三个回合,袁尚便被张辽打败。张辽则是乘胜追击,袁尚抵挡不住,只得引兵回到了冀州。

    202年五月,袁绍因病。忧郁而死。至此一代军阀袁绍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人说袁绍是见袁尚败回,急得吐血而亡。还是因为别的其他原因。我们也无从考之。反正袁绍临死前传位于三儿子袁尚。

    然而,自从袁尚继承了他父亲袁绍之位后。大家都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应该是年长的袁谭来做继承人。之后,袁谭自封车骑将军。从此,袁尚,袁谭因为争位的原因反目成仇。

    袁谭在袁尚继承了袁绍之位之时。有心想要前往冀州争位。后来听从郭图的建议,先行率领部队赶往黎阳迎战,被曹军打败,最后只得派人向袁尚求救。

    这时的袁尚因为害怕袁谭投降曹操,就让审配守着冀州,自己带领三万人马前往黎阳。袁谭屯兵城内,袁尚屯兵城外,形成为犄角之势。不久,袁熙和高干也引兵相助,但袁氏兄弟屡战屡败,最后还是放弃黎阳逃往冀州。

    这时,袁尚和袁谭在冀州城内坚守不出,袁熙和高干在城外虚张声势。曹军攻不下冀州,这时谋士郭嘉出来劝曹操了。

    谋士郭嘉劝曹操不必急于攻城,坐观袁绍的三个儿子互相残杀即可。曹操听从了郭嘉的计谋,领兵退去。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没过多久,袁绍的三个儿子就因为继位的问题争斗了起来。袁谭用谋士郭图之计,想借曹军来杀袁尚,便假降曹操。曹操收了袁谭之后,领大军围住了冀州。

    在这里还有一个正史的版本。

    202年九月,曹操攻打袁尚,袁谭,获胜了。到203年二月,曹操大军与袁谭,袁尚大军在黎阳城下几次交战。袁谭,袁尚战败,逃回城中固守,曹操想要围攻。袁谭,袁尚最后逃跑了。四月,曹操进军邺城,五月回到了都城许。

    曹操回到许都之后。曹操的部下各位大将进言,应当趁势追击。这时谋士郭嘉却说:“当下急攻会使这两个兄弟齐心协力,缓一缓再打就会使他们先争雄。此战不像征战刘表,对这两个兄弟应该观察等待,一旦有变动,我们应该动手,就可以一举定局。”曹操听后,觉得郭嘉的话很正确,于是就采纳了他的计策,放下袁谭,袁尚,转攻刘表。

    这两个版本都是曹操在攻打冀州时,遇到的情况。一个是曹操见到冀州攻不下来时,等待围攻,这时袁尚和袁谭闹翻了。曹操最后才围住冀州。

    另一个是曹操想围攻,可是袁谭,袁尚逃跑了。无奈曹操退回许都听从谋士郭嘉的建议,先去打刘表,然后静待其变。

    而这时,确实是袁谭,袁尚在冀州闹翻了。袁谭,袁尚两个人在争夺冀州。最后,袁谭被袁尚打败,向曹操递交了降书。有人说这是袁谭的假降。他的最后目的是意在利用曹操势力灭掉袁尚。

    那曹操最后又是怎样打败了袁尚的呢?

    这时孤军奋战的袁尚先是令审配把守冀州,自己则是领了一军驻扎在城外。互为犄角。曹操这时没有了破城良方,两军相持不下。这时曹操采用了许攸的计策,引漳河之水灌城。冀州城中水深数尺,又没了粮食,城中的袁军濒临绝境。

    而这时又有一个袁绍的旧将准备投降了。这个人就是辛毗。

    辛毗在城外劝降,这个事传到了当时守城的审配耳中,审配当然大怒。于是就将辛毗一家八十余口在城头统统斩首。还将人头扔下城来,辛毗大哭不止。因为审配的侄儿审荣与辛毗是至交,于心不忍。便打开了西城门,放曹军入城,冀州便归了曹操。

    这时袁尚逃走了。

    在曹操大胜进入冀州城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曹操入城时,许攸直呼曹操小名说道:“阿瞒,要不是我,你怎么能进入此门?”曹操听了,跟没事似的。大笑而去。许褚这时见许攸太无礼,便杀了他,提头去见曹操。曹操虽对许褚的做法很是不满,但事已至此,只好令人厚葬了许攸。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的为人。不计较小事。可以见到曹操的乱世英雄本色。

    205年,此时,袁谭与袁尚的残军相遇于中山,便一起投奔了幽州的袁熙。曹操在听说已经降于自己的袁谭突然反叛了。曹操当然大怒。并开始攻打。曹操引军追击袁谭到了南皮,这时手下缺兵少将的袁谭只能动员当地的百姓也来参战。于是,两军混战,袁谭被曹洪杀死。曹操令人将袁谭的人头高挂在城门上,并且传令有敢哭丧者,斩。

    至此曹操终于平定了冀州。

    袁熙和袁尚这时还没有死,他们逃往了大漠深处的乌桓,曹操乘胜追击,千里来袭,在白狼山大败二袁。

    207年,曹操要讨伐乌丸。部下各位大将担心,刘表会趁曹操外出讨伐之时偷袭许都,曹操也有这样的忧虑。然而郭嘉又站出来了,他很肯定地断言,刘表不敢这么做,他还力谏曹操远征。

    八月,曹操在白狼山遇敌,命张辽作先锋,打得敌军溃败,降服者竟达二十万之多。

    后来,袁尚,袁熙又逃到了辽东,而辽东太守公孙康斩杀了二人,并将首级献来给曹操。

    曹操对郭嘉更加深信不疑。在从柳城回来的途中,郭嘉得了重病去世。曹操也很是痛惜。

    至此袁氏集团已经灭亡。曹操撤军回到了许都。

    后来曹操在许都偶然得一铜雀,文武百官都说这时吉祥之兆。曹操大喜,便在漳河上建了铜雀台,并依小儿子曹植的建议下,左边立一玉龙台,右边立一金凤台,三台由天桥相连,十分壮丽雄伟。

    袁氏集团已经全部灭亡了。至此我们又告别了一个伟大的势力集团。这时,群雄争霸真正地开始了一个白热化的进程。

    而这时,刘备又有什么样的动静呢?请关注下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