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徐庶是个人才(上)

      刘备骑着马跃过了檀溪。刘备回想着刚才的情景。真好像是做梦一般。

    于是,刘备骑着马,任凭它走向何处。这时的刘备一无军队,二无方向。人就盲目地往前走着。

    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就在这时,刘备看见前面有一个牧童。只见那牧童骑在牛背上,口里吹着短笛。迎面而来。

    于是,刘备感叹道:“我还不如这个牧童自在呀!”于是,刘备停下了马,看了看牧童。

    这一看,把牧童也感到了奇怪。于是,牧童看着刘备。觉得有点眼熟。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刘玄德。

    这个牧童可能也知道身前这个人就是刘备了。于是,刘备与这个牧童交流了几句话。

    牧童并把自己的师傅告诉了刘备。他说自己的师傅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司马徽是何许人也?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原来司马徽是这样一个人物。他肯定学识广博。知道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

    在这个时候刘备最希望有一个高人指点迷津。走出困境。而这个人就是司马徽。

    刘备一听司马徽的名字,就看看牧童。并让牧童前去引路。去见牧童的师傅“水镜先生”。

    于是,牧童用手一指,指向了前方的树林。说“前方的树林里就是师父的庄院。”

    于是,牧童就带着刘备,走了二里多路。走到了“水镜先生”的庄院前。

    这时,水镜先生主动走出来了。一眼看见了刘备。

    牧童对旁边的刘备说道:“这就是我的师父——水镜先生。”

    于是,水镜先生就请刘备进了庄院里。刘备和水镜先生进入了内部的草堂里。两人各分宾主坐了下来。

    于是,两个人家长家短的聊了很长时间。

    在这其中,司马徽告诉了刘备很重要的一个信息。就是卧龙,凤雏是天下奇才,只要请到其中一个,便能使刘备安邦定国。

    刘备听后很高兴,就连忙追问道:“卧龙,凤雏现在何处?”司马徽说道:“待明日再告知与你。”

    当夜,刘备就借宿于草堂之侧,夜不能寐。在后半夜的时候。夜已经深了,这时,刘备忽然听见有一个人敲门进来,这时,水镜先生上前去开门。

    水镜先生开了门。并大声问道,“元直从哪儿来?”

    这时,刘备起床去偷听。偷听了水镜先生和那个人的对话。但是刘备始终搞不懂元直是谁?

    刘备听完对话后,觉得元直难道就是凤雏或是伏龙吗?刘备想出去相见,又怕太莽撞,最后只好躺下睡了。

    一直等到天亮,刘备走出了房间。出来见了水镜先生。向水镜先生问道:“昨天来的那个人是谁?”水镜先生回答说:“是我的朋友。”于是,刘备就有了想与那个人见面的想法。于是,刘备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这时回答道:“他想去投奔贤明的主人,已经走了。”无奈,刘备想问那个人的姓名。

    这时,水镜先生不回答,只是说了声“好,好!”

    这时,刘备再问。问道:“伏龙,凤雏到底是什么人?”水镜先生还是回答道:“好,好!”

    这时,已经很无奈的刘备又提出请水镜先生出山来帮助自己。

    而水镜先生则以自己是山野中人。习惯了闲散为由。拒绝了刘备。

    刘备这时彻底地无奈了。刘备与水镜先生正在谈论的时候。忽然听到庄院外面人喊马嘶。童子来报。“有一个将军,带着几百号人到庄院来了。”

    这时刘备也很奇怪。于是刘备大吃一惊。急忙出去一看。原来是赵云。

    原来是赵云领兵来寻自家的主公。

    这时的刘备肯定是喜出望外了。

    刘备立马告辞了水镜,和赵云一起上马,直奔新野。

    刘备和赵云在回新野的半途中。又遇到了关羽,张飞。他们也是在寻找刘备的途中。

    于是,刘备一行人就一起回新野去了。

    在途中,刘备还给他们讲了马越檀溪的这件事。众人都觉得刘备很幸运。

    而作者认为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不愧为绝世名马。

    刘备一行人回到了新野。刘备回到新野后。就召集了孙乾等人一起商议。

    孙乾提议道:“应该写一封书信给刘景升,告诉刘景升这件事。”

    刘备觉得孙乾的建议很好。于是,刘备就写了一封书信。让孙乾带过去给刘表。

    这时的刘表还蒙在鼓里。因为他不知道刘备为什么突然走掉了。

    刘表见了孙乾。便问道:“我请玄德兄来襄阳赴会,为什么连招呼都不打一下,就走了?”

    这时,孙乾递上了信。让刘表来看。

    刘表看完后,大怒了起来。并把蔡瑁叫了进来。责骂道:“你竟敢害我兄弟,命人推出去斩首!”刘表这样严厉地说道。

    这时,一旁的蔡夫人哭着请求刘表饶了蔡瑁。

    这时,孙乾站出来说话了。

    他向刘表说道:“如果现在杀了蔡瑁,恐怕刘皇叔也不会安心的。”

    于是,刘表便责骂了蔡瑁一顿。之后就把他给放了。刘表除此之外,还让长子刘琦和孙乾,一起去新野,给刘备赔礼道歉。

    刘琦来到了新野。刘备设宴招待他。刘备请刘琦一起喝酒。

    刘琦喝酒,喝到途中。突然流下了眼泪。刘备赶快问刘琦为何流泪?

    刘琦说道:“继母蔡夫人,常常想谋害于我。侄儿不知怎样才能避祸。请叔父大人教教我吧!”

    刘备听完后,也是心里一惊。于是,刘备劝他“小心谨慎,孝敬父母,自然可以避免灾祸。”

    第二天,刘琦要走了,他哭着向刘备道别。刘备骑马送刘琦出城。并在途中,指着马向刘琦说道:“如果不是这匹马,我可能早就没命了。”

    这时,刘琦则是说道:“这不是马的功劳,而是叔父的福气大啊!”

    刘琦说完,两个人挥手告别。刘琦哭着走了。

    刘琦回城了。刘备骑着马回到了城中。

    这时,刘备忽然看见闹市里有一个人。这个人头戴葛巾,身穿布袍,一边唱歌,一边走着。

    这个人唱的歌的大意是,山谷里有贤才,想投奔明主。明主想求贤才,都不知道我。

    刘备听到这歌声,心里偷偷地想着:“莫非这就是水镜先生所谈的伏龙,凤雏吗?”于是,刘备就下马和这个人相见。并请他进入县衙。

    到了县衙。刘备问这个人的姓名。他说道:“我是颖川人,姓单名福。听说使君想要招纳贤才,所以特来投奔,但是不敢擅自入府自荐。所以在闹市里唱歌。”单福希望能得到刘备的赏识。

    刘备听了这些话,非常地高兴,并以上宾之礼相待。两个人谈得十分投机。

    这时,单福说道:“刚才使君骑的马,请让我再看一眼。”刘备于是就让人牵了过来。

    单福看了看这马。说道:“这马莫非是的卢马吗?虽然是千里马,但是对主人有妨害,不能骑啊。”

    刘备则是回答道:‘’我已经应验过了。”于是刘备把骑马跃过檀溪的事告诉了他。

    这时单福则是开玩笑地说道:“这马虽然妨主,但是您可以把马送给您憎恨的人,等妨害过他之后,您再骑这匹马,自然就没事了。”

    刘备听后也是笑了。两个人之后谈得十分地投机。

    刘备觉得这个单福。真是个好人才,很是赏识单福。

    于是刘备便拜单福为军师,专门训练本部人马。

    那单福又是怎样帮助刘备的呢?他为刘备做了些什么事呢?单福的原名叫什么呢?请关注下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