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38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38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 作者:鬼屋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38

    不过今年他没打算卖粮,全部留了下来。要知道柳宅还有近百的下人,他们全都要吃饭。而且家乐还要储藏粮食,以免碰到荒年没粮可吃。

    等所有人的麦子都收完,租户也来交租子了。考虑到自家房子有点小,所有的租子都送往了柳宅储存起来。

    同时把去年的旧粮换出来卖掉换成银子。家乐坐在榻上算账,发现即使家中有近百口人,这交上来的租子也吃不完,别说他还在山里藏了一半的粮食。古代的粮食产量虽然没有后世好么夸张一亩能产一、两千斤,可一亩种好了也能产上七、八百斤。一年下来光是租子就有几十万斤,磨成米或面也有四、五十万斤,光他们这些人根本吃不完。

    柳家的伙食很不错,下人每天最少也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像大丫环和林嬷嬷这样的则是两荤一素一汤,比普通的农家生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按照一个成年男人的饭量来算,一天最多吃一斤或是一斤半的主食,其他的暂时先不计,主食一般就是米面,一百个人一天就是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粮,一年算下来也不过才几万斤。这还是是家乐按照最大数量来计算的,实际上消耗掉的比他算的还要少上三分之一左右。这几十万斤粮食他打算藏五万斤左右,剩下的他要是不卖只能烂在粮仓里。所以家乐毫不犹豫的卖了,换成了一千两银子。

    看着这些银子,家乐感叹怪不得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做地主。虽然买地的本钱还没有收回来,但是家乐相信过不了几年买地的钱就收回来了。而且古代的地不像后世,没有土地年限。只要有地契,那田地就一直属于你或你的家族。

    把银子存好,家乐可没有把银子贡献给钱庄的意思。古代的钱庄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会向大家收取费用,简直就是周扒皮,存钱给他们做生意还要倒付钱,家乐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

    柳言清坐在榻上另一边看书,见家乐一脸愤恨的说着钱庄的黑心,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家乐总是会有一些奇思妙想,一开始听会觉得奇怪,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他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是凭借一人的话就能改变的。不过他支持家乐不把银子存进钱庄,听了家乐的话后他也觉得钱庄是在坑大家的钱,回头他让柳二去把镇国公府存在各个钱庄的银子都提取出来,才不要便宜了他们。

    家乐不知道因为他的一句话,大周朝各个大钱庄被人提走了几百万两银子,一时间各大钱庄周转不灵,差点没破产。好在他们的主家都有些背景,急时稳住了情形,不然大周朝最大的几个钱庄就会成为历史。

    至于是谁提走了银子,他们不清楚。因为对方是用票据过来提银子的,一开始存进来时就只认票不认人,所以各大钱庄查来查去都没查出取银子的人是谁。

    至于这么多银子凭空消失,查不到一丝线索的事,柳大元帅表示他就算辞官了,手下还是有不少人可以用的。特别是像他们这些上过战场的老兵条子,反侦察能力绝对是大周朝第一。所以当银子无声无息的藏在了李家村的后山上,家乐和李氏族人都不知道。柳言清没的告诉家乐,他怕家乐知道后连觉都睡不好。

    到是柳宅突然间多了两百个彪悍的大汉,从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出一股肃杀之气。

    “他们是军人?”

    只有上过战场的军人才会有这样的气势,因为他们的手中都是见过血的。

    “应该说曾经是,以后他们会是我柳家的护卫,李家村的安全也可以交给他们守卫。”有了这些人,李家村就能让他打成一块铁桶,就算皇帝可以手眼遮天,这李家村他连只蚊子也安插不进来。

    家乐想着这么多人要吃饭,他那些粮食好像卖早了。好在这只是夏粮,秋粮的时候他打算全留下来,二百个军汉特别能吃,一年十来万斤粮食不成问题。而且有了这些人,他藏的粮食也要增加。如此一来,每年他只能用旧粮换千把两银子就算不错了。

    “其实也好,手上有什么都不如有粮重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嘛!这几年都风调雨顺,村中的老人说明天可能会是大荒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所以我们要提前准备。”

    家乐听说后决定今天的秋粮全都留下来,包括他自己家的几百亩也一样。里正和族长他们商量过后也决定不卖粮,反正大家手中也不缺银子,还是粮食实在点,以免荒年有银子也没地卖粮去。荒年时银子不如粮食好使,一两银子还买不来一碗米。

    这几天,李家村开始了藏粮活动。每天都有人进山,把粮食藏在山里。至于究竟藏哪里了,只有当家之主才知道,其他人包括妻子伴侣都不清楚。当然以防万一当家之主出了什么事找不到粮食,藏食的地方会被当家之主画出一副简易地图出来,然后放在家中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只要是家里人都知道,但是在当家之主没出意外前,不会有人去翻看。这也是为了保证粮食的储藏地不被外人知道,就算是再不懂事的孩子也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碰。

    对于李家村的做法,柳言清和他的下属们都惊呆了。一个村子居然有如此超前的思想,还不是今年才这么做的,而是每年都这么做。所以李家村变富不是偶然,是他们整个宗族的努力。

    今年李氏宗族安排了少年和青年跟柳家的护卫学一些粗浅功夫,明年要是荒年肯定会有流民,到时候李家村就会成为众流民攻击光顾的地方。为了保卫村子,大家学的很认真,连教导他们的军汉都不得不承认,这李家村的人非常团结,虽然气性不如军士,却很有大局观,不会为了一时之气而冲动。

    家乐放了少年班的假,让他们专心跟军汉们学功夫,在乱世会读书不如会功夫。大家现在并不急着出门找工养家,所以学习的时间可以空出来练武。当然,那些年纪太小的还是由家乐接收了,农忙一过又开始了每天教导孩子的工作。

    家乐一开始教书,柳言清就接收了家中的杂事,虽然做的饭菜没有家乐做的好吃,但从太夫人的眼中可以看得出,她很高兴。儿子亲手做的饭菜,即使再难吃她也会吃完。经过了这些年与皇室的斗争,对于世家所坚持的仪态风度太夫人已经没那么在意了。

    只要儿子过的开心,让那些规矩礼节都见鬼去吧!她的丈夫和大儿守了一辈子的规矩,结果被他们忠心的主子抛弃,就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大,对方感觉到了威胁所以才要除掉他们。

    一进门就有热腾腾的饭菜等着自己,家乐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只是柳言清就别想他夸奖了,能赏脸吃他做的饭菜就算不错了。对于这点柳言清也清楚,所以每天任劳任怨做着以前从不曾碰触过的家事,还能去照看田里的庄稼。这个时候田里的稻子已经开始抽穗,养在稻田里的鱼也长大了不少。因为年年套着种田养鱼,稻田里的虫子和杂草几乎没有。有的人家还放养了鸭子,每年家乐都要去他们家中抓几只回来熬汤喝。

    老鸭子炖的汤很养人,今年家乐也打算去抓几只。现在家中有老人和身体不好的云哥,家乐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变得重了起来。

    “哈~嘿~哈哈~~嘿嘿~~”清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一群青少年正跟着护卫们打拳,碰到姿势不对的,护卫们会先纠正,再要是不对就开始骂人了。对少年们还好,骂的轻点。那些青壮们就惨了,护卫们骂得他们连头都抬不起来。人家少年们练不好还可以说年纪小,你们都这么大在岁数还老是出错,这简直比猪还笨。不对,人家猪都比你们聪明。

    家乐路过,正好撞到了护卫们抓了几个青年在骂。

    “好严厉。”

    暗暗心惊,家乐正打算穿过空地,谁知道却被一个青年抓住。

    “小叔公,你不能见死不救啊!每天训练累死人了,我想回家。”

    青年就是大堂哥家的大孙子,他最近成亲不久,正是和自家伴侣亲密无间的时候,突然被抓来训练,他有些接受不了。

    “质水,做为男人要有出息,你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家乐很生气,他也知道让一对新婚夫夫分开是不道德的事,但是现在时间紧迫,明年就是荒年,哪里还有时间让他和自己的伴侣亲亲我我,先保住李家村的安全再说吧!可质水就是不干,惹火了家乐。

    “让你不听话,这么大人了连小孩子都不如。你看看那些十几岁的少年,他们有谁叫过一声苦?”操起路边一根树枝,使劲的抽在质水的身上。

    这孩子没吃过两年苦,所以在心性上比不得他父亲安旬,也比不过他几个叔叔。可他身为族长长子,前任族长的长孙,以后也很有可能是族长,这样的性子怎么能挑得起李氏宗族的大梁。

    怒其不争,家乐也不跟他废话,直接一顿胖揍。要知道就算他力气小,可也是个男人,手上还拿着一根棍子,质水被打得哇哇叫直往人群里躲却不敢还手。他要还手这性质就变了,殴打长辈他以后也别想在李家村待了。

    “小叔公饶命,我再也不敢了。”

    家乐要打人,谁敢护他。护卫们不敢也不愿,他们也想着让质水受点教训,大老爷们怕吃苦也太丢脸了。而少年和青年们也不也拦下盛怒中的小叔(小叔公),只有一个平时跟质水玩得挺好的少年跑去找家长了。他的想法是好的,让家长们来解救质水。

    结果不但质水被揍了,连他也被家长按在地上揍了一顿。小叔(小叔公)要揍人,你还敢告家长,以为家长打不死你吗?做为少年的父亲,对于少年的行为有些失望。他知道少年和族长家的长孙玩的好,可是他也不瞧瞧揍人的是谁。这么没点眼界力,还让小叔更加生气,简直是罪不可恕。于是少年也杯具了,和质水成为了难兄难弟。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38

    古代种田记_分节阅读_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