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蓬莱仙霞

      翌日清晨,清月长老与云岚烟站在院中向爹娘告别。父亲手中拿着一柄短刃。

    这柄短剑,长约两尺有七,剑鞘银白雪亮,比正常短剑长上些许,又比普通长剑短了几分。

    云岚烟岚烟记得这好像是在父亲书房一直供放着短剑。以前想看,爹总是不让,称是祖先留下,不能轻易碰触。

    父亲慎之又慎的交给岚烟并说道:“这柄短剑,你带着防身,即使入山修行,一定能用上。若是遇到危险,祖先也会保佑你的。”清月道长看着短剑,微微皱眉。

    云岚烟双手接过,只觉这短剑触之冰冷,短巧精细,剑柄与剑身浑然一体,剑还未出鞘,却从剑鞘中透出沉重的威严凛冽寒意。

    拿在手中,却是轻巧无比。他好奇的将短剑拔出,刚露出些许剑身,只见一道寒芒气势带出袭向一旁。

    清月长老见状立即伸手以法诀镇压,扶住岚烟握剑的手,又将剑收回剑鞘。

    “这剑,从何而来?”清月长老神情严肃的向父亲询问。父亲也是吓了一跳,赶忙解释着告诉长老。

    这短剑本是云家祖辈修仙之士留下的。云家代代相传,便成了云家家主的象征。

    后辈中再无修仙之人便无人再使用过,只是供放在书房剑台上,偶尔祭拜,也就当是祭拜先祖。

    清月长老叹息一声,才开口说道:“此剑杀意深沉,恐怕岚烟现在不能使用,日后修为有成,以修为法诀运转,自身精气辅之方能驾驭此剑。”

    “杀意深沉,这···不会是把凶器吧?”云岚烟不解其意的问着。清月长老反而露出一个难得的笑脸,随即又板着脸,向云岚烟耐心讲解。

    剑乃纯净之器,并无凶善之分。全凭持剑之人心境而定。就算是凶器,以仁善之心养之驭之,也会渐渐被净化戾气。

    反之亦然。但修为不够不可贸然使用,易被剑中杀念反噬堕入魔道,甚至极少数仙器还会贪食鲜血或是灵力,若不能驾驭,轻易碰触都可能被吸干鲜血而死。

    云岚烟似懂非懂,但仍然认真点头。

    “要不还是别带了吧?”父亲有些意外,没想到家传短剑竟然这般凶险。

    谁知清月长老却笑着道了声无妨。等到云岚烟有些修行了再尝试驾驭即可。

    既然是云家祖辈使用过,也会留有灵气藏于剑中,不会对岚烟有害。父亲心中将信将疑,但是长老都开口了,也不好驳了人家面子。

    娘亲拉过岚烟又嘱咐了一遍昨晚说过的话。清月长老看看时辰,也不做耽搁,准备启程。

    云岚烟郑重的向爹娘跪地磕头说:“还请爹娘保重身体,待儿学成归来。”父亲眼中满是不忍,向清月长老深深施礼:“岚烟就托付长老了。还让您多费心了。”长老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

    一老一少从云家大门走向城外。父亲看着云岚烟瘦弱的背影,心中却是说不出的滋味,暗自叹息:若不是招惹了妖族,又怎会忍心让你去修行受苦。

    事到如今,尚不知此去是福是祸,但愿一切能如长老所说吧。到了城外无人的僻静之处,清月长老停下脚步,与云岚烟站在没人地方等待。

    片刻后竟从天而降一只仙鹤,鹤羽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身体与年幼的岚烟比起来,还要大些许!

    云岚烟惊讶的微张口看着。只见仙鹤竟似通灵,俯下身让他小心翼翼的坐在背上。

    “岚烟,坐稳别乱动。”听清月长老说着。岚烟好奇地问:“长老,您不坐上来?”长老摸了摸仙鹤,仙鹤便起身引颈高鸣,挥舞着翅膀,缓缓飞至空中。

    岚烟急忙回头看,赫然发现长老竟凌空飞在身旁。

    “飞天之能也分多种,可驭器,运气,御灵而飞。”清月长老见他满脸疑惑,向他讲解。

    云岚烟轻微点头,不敢有任何大动作,紧紧扶着仙鹤。虽有些害怕,但放眼这晴空万里,心中多年向往仿佛就在眼前,一切都已近在咫尺之间。

    “我在你父亲面前帮你解围,你是不是也该跟我说实话了。”只见长老看着岚烟,本来眯成缝的双眼微微睁开,目光深邃,炯炯有神。

    岚烟有些惊讶,仍不解其意。长老淡然道:“关于狐妖的。”

    “长老,您相信妖也有善良的吗?”他反向清月长老问着。长老抚须笑道:“人亦有人魔,妖也有好妖。有何不信。蓬莱山中便有灵兽化为灵妖。”

    “她护我,救我,又送我回了千山城。还有···还有个约定。”云岚烟有些犹豫的说着,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说。

    “哦?什么约定?”

    “即是约定,怎么能轻易告与他人。”云岚烟态度认真,反问长老:“长老也不像是偶有路过,倒像提前打算好一样,又有什么事情没有对爹爹说?”

    “哈哈哈哈,好有趣的稚子,我受师兄之托,带你回蓬莱。果然师兄没看错人,是块好料。”清月长老并无掩饰的大笑说。

    却给人这样平易近人的感觉,丝毫没有在云家之时那般的严肃庄重。

    “我也送你句话。”清月长老微笑着对岚烟说:“那狐妖,是你此世命中注定之劫,亦是助你破劫之人。你以后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至于日后际遇是怎样,如何取舍还需你自己来决定。不过我劝你别和其他人说,甚至包括我师兄以及你的父亲。”沉默片刻长老又说了一句:“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妖族。”云岚烟郑重的点头:“晚辈多谢长老提点。”清月长老还以微笑。

    不知飞了多久,远远看到云雾之中似有山体高耸入云,渐渐清晰。真···真是···云岚烟已不知该如何形容心中震惊。

    景色越来越近,越是感到有些词穷。正如书中描述的一样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远远望去,三座仙山促然耸立海上。似有有亭台楼阁盘踞在断崖峭壁之间,倒挂于碧波之上。

    山腰云雾缭绕,恍若神仙所居仙界。超尘出世之感,可谓高阁凌空,人间仙境。

    眼看已到了仙山上空,细细俯视仙山之上,奇石远近错落,散而不乱。

    深潭有深有浅,又宽又窄,潭心亦有小岛,上有奇石怪树。还有那山涧,溪流,湖泊。

    美景数不胜数。

    “这便是蓬莱仙霞派,这三山分别为蓬莱,瀛洲,方壶。”清月长老淡然说道。

    说着二人已落在山边缘一块平台之上。云岚烟从仙鹤身上爬下来,过了一会儿,才从震惊中回过神,呆呆的说着:“真乃···人间仙境啊。”只见一位白衣青衫的青年,脚踏长剑,凌空朝他们飞来。

    落到二人面前后收剑入鞘,对清月长老拱手行礼道:“弟子恭迎师傅归来。”

    “常铭啊,来得正好,这位是云岚烟,会暂住我们这里,你去安排下房间。这几天就带着他四处逛逛,了解下门规。”清月长老笑呵呵的吩咐着。

    “弟子遵命。”常铭说罢,走到云岚烟身边拍了下他肩膀说着:“走吧,我先带你去房间放下行李。”便大步向山崖中阁楼走去。

    云岚烟紧紧跟在后面。山涧之上铁索成桥,俯身看去,常有各脉弟子飞相往来。

    缓缓走过石桥,来到阁楼之前。常铭边走,边向云岚烟介绍着。蓬莱仙霞派,世人往往直接称为蓬莱派。

    我们派中七脉,以北斗七星方位坐落分布在三座仙山之上,分别镇守仙山地脉。

    两人来到栋楼阁前。周边建筑石台清泉,山石树木无不精美。清泉之中有一九天玄女的高大雕像,挺立水中,亭亭玉立,借着周围水波流动,将雕像映衬着更为鲜活。

    “踏星,驭灵,斩妖,济生,煅剑,谶星和云箓七门。每门都有独特的仙术。你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谶星一脉的弟子卧房了。”常铭推门进入一个没人的房间,房间内虽无住人,但也一尘不染。

    房中摆放简约,毫不俗气。均以竹,木,石造就的家具摆设。随后示意云岚烟放下行囊说道:“东西先放这吧。你还底在这里住上几天,才能到开山收徒,我先带你去吃点东西吧,顺便这几天无事给你讲讲山中规矩。”岚烟放下东西便跟随常铭师兄出了房间,来到谶星一脉的饭堂。

    “师兄,为什么这里的弟子这么少?”云岚烟看着饭堂稀稀少少的几个弟子,但是个个都神采奕奕。

    常铭无奈感叹这些都是没办法的事情,谶星一脉本就人丁稀少,因为要求条件太过苛刻。

    每次开山收徒时候,经过择天石筛选后,能入谶星一脉的弟子就那么寥寥几人,甚至上次才进来两名弟子。

    相比人数的话,斩妖,云箓较多。其他的门下弟子人数都差不多,但也比谶星一门好些。

    “怎么?嫌弃我这里冷清喽?”声音从背后响起。常铭嘿嘿笑着,回头向清月长老行礼。

    “哈哈哈,岚烟,要不你就入我谶星吧。”清月长老笑着坐到了饭堂正席主座上。

    云岚烟也以笑作为回应,并未说话。吃饭时他不禁想起在家中第一次看到清月长老时候却是超凡脱俗,不易相处的感觉。

    有些好奇,便偷偷问着常铭师兄:“长老平时也这么随和?”常铭压低声音告诉云岚烟:“这些都是装的,七脉长老中,若论和弟子最没架子,平易近人,甚至有时和弟子们嘻哈玩笑的就是他们这位谶星长老了。平时在外人面前端着而已。回到蓬莱门中从来都是无拘无束,无所纷扰。”

    “咳咳”主座上传来了清月长老的咳嗽声。常铭师兄赶紧对云岚烟使了个眼色,赶紧低头老实吃饭。

    饭后两人一同去了弟子日常修习之处。直至太阳落山,常铭师兄告诉云岚烟许多与蓬莱仙霞派有关的事,比如仙霞派的由来,以及蓬莱七脉所修仙术,还有很多门内通用规矩等等。

    相传七位各怀大神通之士,其中有散仙有地仙,还有一灵妖化仙齐聚初时蓬莱五山,创下仙霞派七脉,上供天地,下奉九天玄女。

    每隔十载开山收徒。与昆仑道派修行方式同根同源,但自成一派,大多仙术妙法阵法所承上古截教。

    以修仙,救世,除恶,灭邪为修行根本。并不一味追求隐世修行,天下之大,隐于深山修行为道,居于乱世修行亦为道,只需谨遵正道便可。

    后经变故,其中两座仙山飞天而去,不知所踪。只剩下了现在的方壶,瀛洲,蓬莱三座仙山。

    世人听闻更是口口相传,这蓬莱仙山中,必有仙圣,能居住在山中隐世的人都是得道之人。

    就连仙山中果树结下的果实,都被认为吃了便能长生不老。不难看出,世人对蓬莱仙山的向往。

    而七门也可称为七绝或七脉。因为修习技法仙术完全不同。踏星,以奇门遁甲和仙术阵法为主。

    得大神通之士,以脚踏地便可布阵,阵法环环相扣。驭灵,善于驾驭神兽灵妖,与灵兽相伴,修习法术也是与灵兽共同成长。

    斩妖,修习五灵仙术法诀为本。五行仙术相辅相成,最善斩妖,驱鬼,降魔,灭灵。

    济生,以医术妙法传承,又善炼丹制药。传言仙丹,妙法得一便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煅剑,擅长铸剑和剑技,所习九字剑印,追求人剑合一境界。云箓,以符箓咒法,封印之术为主,咒镇妖邪,符惊鬼神。

    谶星,以占星,观天象,感知,勘察窥探之术为主。修为大成者,可辩天意,观天命,知前生,晓来世,往往料敌先机。

    修炼阶段又可分为铁骨,无垢,融魂,雾魂,地仙,上仙,玄仙,大罗金仙。

    而这当中又有三个大关:五炁连息、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融魂到地仙那一关称作

    “五炁连息”,唯有炼成五炁连息,随心调动体内五灵之力游走,才能步入地仙境界。

    而世间修士境界大多在此间徘徊,大部分修士都很难突破地仙甚至雾魂境界,而修成地仙境界已经称得上高手。

    地仙之后直至玄仙那一关称为

    “三花聚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练神还虚并称三花,实则相当于三小关。

    修为在上仙境界的往往各门各派中也只有掌门或长老这等绝顶高手能达到,当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间也不乏有一些散修之士能达到上仙境界,但是少了宗门所处山河灵脉的滋养,修炼之路只会更加艰难。

    而玄仙境界世间也就寥寥几人,都是不问世事一心修道的隐世前辈。再就是最后一关,也是数千年难出一人的一关名为

    “五气朝元”。这世间能修炼到五气朝元,相辅相成生生不息者,少之又少。

    所以这世上达到过大罗金仙境界,位列仙班之人更是屈指可数。但是世间之大,以武修身的武者或者其他修行方式的人,则会完全不同的修行阶段。

    常铭看着听完这些一脸茫然的云岚烟,从怀里拿出一个馒头,笑着递给他说:“我们谶星一般不吃晚饭,一日只食一餐。你一定不适应,凑合先吃着吧。”云岚烟接过馒头大口吃着,还不住回想着刚才常铭讲述的那些事情。

    常铭拍了拍他肩膀说:“刚来都这样,慢慢就好了。明天我做完早课就来看你,吃完早点休息吧。”常铭师兄走后,岚烟自己躺在床上想着今天才了解到的事。

    蓬莱七脉,自己又会被收入哪一门下。今天知道是事情太多,在脑海里细细回味着。

    想着想着,困意渐渐涌上来。离家的第一个夜晚就这样在沉沉的熟睡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