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手

      贤妃冷冷的说道“让什么让?本妃在宫里得让着,出了宫,还要让着?本宫”

    “啊!“

    “啊!”

    “赶紧跑呀!”

    围观的人群突然往边上四散开来,边跑边躲闪边大声叫喊。

    人群四处散开,张公公见围在人群中的两方,只觉得有两人很是眼熟。

    另一方的人蒙着面,手提着腰带剑,一招一势极狠极准的刺向对方。

    张公公明白,人群四散是因为对方抽出了剑。

    张公公看着四处躲闪的人群,惊呼道“保护娘娘。”

    随着张公公的呼叫声,侍卫内侍宫女纷纷退到贤妃轿撵的四周,将轿撵围起来。

    张公公脸色吓得苍白,心悬到嗓子眼,浑身瑟瑟发抖,一瞬不瞬的紧盯着不远处身着月白长衫的男子。

    见长衫男节节后退,蒙面人步步紧逼。

    张公公感觉双腿软得站不住,想要伸手去扶身旁的轿撵,以支撑摇摇欲坠的身子。

    张公公努力的想抬手臂,耐活手臂软塌塌的不听使唤,他极力想让自己站稳,身子却往后倒。

    站在身后的小内侍见张公公往后倒,忙伸手扶住他,嘴里唤道“师傅,你怎么了?”

    小内侍的呼唤声,将张公公从恐惧中拉回来,他忙闭上眼稳稳心神,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张公公接着深吸一口气,身上的力气逐渐回来。

    贤妃听到小内侍的惊呼声,紧张的将头伸出轿撵问道,“你怎么了?”

    张公公忙拱手道“回娘娘,奴才退后时不小心崴了脚,没事,娘娘不用担忧。”

    话语间,长衫男已被逼到距离贤妃轿撵只有丈余之地。

    贤妃眼看着几个蒙面人手提软剑,气势汹汹的立在自己的轿撵前,吓得“啊!”的大声惊呼。

    本能的用手捂着自己的眼睛,又抵不住心里的好奇,随即将并拢的手指打开,透过指缝看着盯着蒙面人。

    一个蒙面人腾起双脚踢向长衫男子。

    长衫男子被踢中,倒下之际,另一个蒙面人不知从哪儿来的大刀,直接砍向长衫男的手臂。

    眨眼间,长衫男的手臂与身体脱离开来。众人眼痛的尖叫声破喉而出。

    长衫男“啊!”一声痛呼,随即晕了过去。

    蒙面人相互看一眼,迅速撤离。

    直到看不见蒙面的身影,瞪圆双眼的张公公才反应过来,大呼道“追!”

    站在轿撵前的两名侍卫从愣神中回过神了,相互看看,其中一位转头说道“张公公,在下的职责是护娘娘的安慰。追歹徒,该是京兆府事。”

    贤妃吓得脸色惨白,生怕蒙面人去而复返。

    听了侍卫的话,立即说道“你说得对,你俩的职责是护本宫的安危。

    你俩哪儿也不许去,得守着本宫。

    京城的治安真是越来越差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如此嚣张,简直是穷凶极恶,目无法纪。

    该好好的参京兆尹一本,让他好好给大家一个交待。”

    贤妃震惊又惶恐大声疾呼,以掩饰内心的恐惧。

    张公公想向贤妃解释,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正当他欲言又止时,京兆府的人赶到。

    张公公垂着眼道“对不起,是奴才糊涂了。”

    张公公向官府简单的交待了事情的经过。将现场留给京兆的人,带着一行人朝晋王府而去。

    坐在松涛路福人居楼上的张长福,低头喝口粥,抬头看看走远的贤妃一行,又看看忙着勘察现场的官府差役,接着把碗里的粥喝完,又吃了一笼小笼包,方才起身结账离开。

    张公公边走边想,脑子全是蒙面人打杀的场景,心有余悸的打了寒颤。

    今儿的事,是巧合?这个念头刚起,他立即摇头给否了。

    天下哪有那么多巧合!看似巧合的事,只怕是计划周密的计谋。

    若是计谋,这事定是冲着娘娘来的。

    对方将张五砍在娘娘面前,是想给娘娘警告?对方是谁?白家?

    白家不大可能,张公公想想又摇摇头,白家,应该没有这个实力。

    可如果不是白家,哪会是谁?梁王?

    张公公想到梁王,脑子灵光一闪,梁王人虽不在京城,可梁王的人有不少留在京城的。

    对了,一定是这样的,定是杜娘在候府失手,让梁王的人警觉了,所以今儿他们出手了。

    张公公将事情联系起来,反复梳理后,更加确定自己的推测。

    他犹豫着是否将此事告诉娘娘。

    以娘娘的性子,若是知晓的此事,一定控制不住情绪。

    今儿是皇长孙洗三的日子。

    娘娘若在众人面前失态,会有损娘娘的身份,还会引起皇上的质疑。

    皇上若是彻查此事,少不得将张五他们查出来,到时,娘娘会被牵连出来

    罢了,等回到宫后,再慢慢给娘娘禀报此事。

    “母妃吉祥!”

    张公公的思绪被跪在地上迎接贤妃的晋王拉了回来。

    “不必多礼,起来吧。”贤妃端着在轿撵里,平静的说道。

    晋王谢恩后站起身来。

    贤妃从轿撵上下来,晋王上前虚扶晋妃,将晋妃迎进晋王府。

    晋王妃边走边四处打量儿子这座王府。

    儿子开府封王,她还是第一次踏足儿子的家。

    晋王妃四下看看,收回目光问道“都有哪些人家到了?”

    晋王低声回道“汪夫人与景风最先到,景风此刻在前厅帮着接待宾客。

    汪夫人这会在王妃的院子里,朱侍郎称病,没有过府来。”

    晋王说到这里,想起朱侍郎致仕之事,于是说道“对了,前儿朱侍郎先递了病休的折子,昨儿又递了乞骸骨,他好像有心要致仕。不过,父皇还没有批下来。”

    晋王妃停下脚步,转头震惊的看着晋王,努力的压着心头的怒火。

    沉声说道“乞骸骨?他也递得出手?他是八十了?还是七十了?

    朱家在打什么算盘?他们不知道你如今最是用人之际吗?

    他朱雨辰哪怕什么用处也没有,他装装样子,当个摆设一般摆在侍郎的位置上。那也是对你的支持。

    这个道理他不懂?哼,他还有可能真不懂!本妃这些年高看他了,那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请访问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