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罪责

      福祥整个人都瘦了好几圈。

    这些日子近乎疯魔了一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进行调查。连那个出卖平王的老太监,一天去几趟茅房都查出来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查到一点可疑之处。

    老太监没有任何耍钱的嗜好,也没有什么家人和亲友。调查结果显示,老太监并不是手脚干净之人,但却没有翻出任何积蓄,这就不正常了,他的私财必有流向,而且早有渠道运出去了。

    老太监平时也极少外出,唯一的爱好就是独自出宫喝点小酒,再无其它,而喝酒的地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饭馆。福祥明查暗访了好几次,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福祥并不甘心,再一次来到小饭馆,坐在老太监最常坐的窗边位置,又向老板要了两个小菜,一壶酒,这都是那个老太监的最爱。老板还证实,老太监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来这里喝酒,未见过有人陪伴。福祥一面用筷子反复加弄着菜,一面思索着是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遗漏。

    因为酒馆只是平房,窗口临着街,外面车水马龙的,极为显眼不说,还有些闹腾,真想不明白,喝酒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地方。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酒馆外,不是门口,而是正对着酒馆的另一个窗户,车厢的侧帘掀了起来,探出一个脑袋,对着酒馆老板喊着“老板,给我来两屉包子!”

    老板笑着答应,装好包子,从窗口递了出去,那车上之人接包子、给银子,也不见费事,微微探身即可!

    福祥眼睛一亮!他很确定,如果老太监和外面有联络,这个饭馆就应该是他唯一的行事地点,而现在他已经猜想到,对方是怎么样进行联系的了。

    但京都这种马车似乎很多……

    龙州边军主将大帐内,张舒和退去左右,笑着对张舟道“你在苏州的所作所为,我已知晓一二,做得不错,一己之力,救下那么多人!更保住了苏惠二州的周全!”

    “将军,别信那个,我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全凭一己之力?真要是都靠我自己,估计早累死在莲花湖了!那是在无数商家富户、江湖义士相助下,一起努力的结果!”

    张舟越是不争,越是让张舒和欣赏!

    “你无需妄自菲薄,我知道你心不在这里,不然,我立马给你一个副将干!要知道,救一个人可要比杀两个人难得多!”

    张舟深有感触道“有将军这份理解,张舟这份努力就没有白费!”

    “估计朝堂会有厚赏才是!”

    张舟苦笑摇摇头道“不瞒将军,这次不惹麻烦,我就谢天谢地了!”

    张舒和不解。

    “为何?难道挽救二州不算功劳?还是有人抢功?别的不敢说,现在你是我边军的人,这个亏不能吃!”

    张舟叹息一声道“将军,张舟信得过你,和你说句实话,这个事,我现在想起来都有些后怕!”

    “这里就你我,直说无妨!”

    “这次事发紧急,很多事来不及考虑周全,行事上难免有些鲁莽,也是年轻义气用事,得罪了多少人先不说,主要还是功高震主不赏!赏了我,朝堂颜面何在?”

    张舒和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深思不语,许久才叹息一声道“功劳咱不要了,你还年轻,无所谓的事!今晚和我好好喝几杯!”

    “嗯嗯,这个必须有!”

    情形比张舟想的,还要糟糕。

    京都朝会。

    “陛下,张舟在苏州虽然有些作为,但强取豪夺、善杀富户!天怒人怨,不处置,难以平民愤!”

    “陛下,张舟在苏惠二州有收买人心之举!擅自行事,置朝廷于何地?其心可诛!”

    “陛下,张舟处置不利,导致民众骚乱,踩踏死伤数百人之多!”

    ……

    罗织的罪名十几条,总结归纳张舟不顾国体大局;私自擅离职守;强逼南十州富户;草菅人命;收买人心;处置不当引发踩踏……

    一时间,无数正义之士,激昂慷慨,不替国家除此奸佞,誓不罢休!

    赵琪瑛盯着,以新任御史台正堂庞唯言为首的,那些奏请处置张舟的大臣们,咬牙怒目道“你们凭什么在朝堂上信口雌黄?当初是谁信誓旦旦说灾民不过十万之数?又是谁说以平叛大局为重,南十州民富,可以自行解决流民饥寒?事到如今,不反思自己的错误,还要罗织罪名,构陷有功之臣!张舟一己之力,联络民间力量,捐粮救人,为苏惠二州多维持了近一个月的稳定,救人无数!你们都眼瞎吗?”

    赵乾元沉声提醒道“平王,注意你的言辞!”

    庞唯言对平王微一拱手!

    “殿下,你和张舟情谊有厚,大家都知道,但是万不可被他的谄媚所蒙蔽,臣有南十州几十位官员和商人的举报,这些事都是有凭有据,做不得假!”

    “做不得假?你们去过苏惠二州吗?知道为了求生,有多少流民渡江淹死吗?知道冻死饿死多少人吗?那些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身利益,封闭交通,强行把流民堵在二州不说,还拒绝供粮援助灾民!所作所为,自私自利!你们可见张舟有一纸控诉?不但没有,还对本王说,他们也是事出无奈,虽然可恶,但也是在维护本州百姓!这些官员不但不知羞耻,还敢上书胡说八道!而那些大户为富不仁,见死不救!既然舍命不舍财,那就应该成全他们!”

    “殿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朝堂文武百官,齐心合力制定天下大计,思虑顾全大局!而张舟身为边军将领,擅离职守,跑到南十州,趁朝堂应接不暇,力有不及之时,收买人心。听说,有流民为其立生祠!这等行为,其心可诛!”

    赵琪瑛指着庞唯言,怒道“尔等言官,道听途说,随意构陷!张舟救下数十万流民,保证苏惠二州的稳定,不但不表其功,反而这般诬陷诽谤!又居心何在?”

    “殿下这样说就不对了!我等职责所在,必须要维护国家法理!难道发现违法乱政之事,不应该弹劾吗?何况人证物证俱在!秉持公心,何言诬陷?”

    “秉持公心?谁知道是不是有人想为王俭、楼诚之徒,挟私报复!”

    “殿下,我等秉持的是证据,大唐律法可没有用“谁知道”这样的猜测,来定罪的!”

    这时陆枫桥出列道“陛下,断不可听信一面之词,而毁人清誉,可指令在乌州坐镇的大柱国顺便探明详情,再做定夺!”

    一名言官接话道“张舟出身军部,谁敢保证大柱国不会护短徇私?”

    风骑将军闫平出列冷哼道“护短?徇私?我看是有人怕查出真相吧!”

    庞唯言同样冷笑道“那就查好了!不过,张舟必须缉拿回京,如果他清白,本官愿意给他磕头谢罪!”

    赵琪瑛还要说话,就听见赵乾元沉声道“蒋巨,你亲自走一趟,务必查个水落石出!另外下旨,调回九州侯张舟回京候审!”

    张舟接到旨意时,嘴角一勾!这里面起码有两条,是情况属实流民踩踏!擅杀富户!

    自己不清楚,是否真的有流民立生祠这回事!但事已至此,总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写两封信寄出去,又让杨小郎回河州告诉两位夫人,一定要封闭消息,不能让流民知道,否则这些人义愤填膺起来,只会让事情的发展雪上加霜!

    皇帝还是很给面子,没有捉拿进京,而是调回!张舟也没有惊动什么人,悄然回京,在监管中销声匿迹起来。

    二月底,裴元昭和靖王联合,一鼓作气,连战连捷,最后在越、魁二州交界处,一举歼灭了流寇的最后主力,史疆授首,李宽虽然销声匿迹,但已经无关大局,大军得胜,班师回朝!

    而蒋巨也暗查结束回京!朝堂上对大柱国等有功之人进行封赏后,开始朝议张舟之事。

    蒋巨早已经把调查结果给了赵乾元,今天只不过是公之于众罢了!

    张舟今天也奉旨上朝,调查结果如何,连平王都不知道,他自然也不会知道!

    “陛下,臣奉旨调查九州侯南行之事,现在已经查清事实!”

    “嗯,说说吧!”

    “张舟在南十州,强迫征船、捐粮;擅杀大户;造成流民踩踏;流民立生祠等确有其事,御史们所言并无构陷!”

    回京的霍小云刚想说话,被裴元昭狠狠瞪了一眼,不得不忍着怒气,不再说话。

    赵乾元看看跪在大殿的张舟道“九州侯,可有话说!”

    当张舟得知了,那个杀掉的蒋豪,是蒋巨的亲侄子时,就猜到了结果,但是并不后悔!人类世界就是这样,当你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就会侵犯到别人的利益,错综复杂、牵扯不清;你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不可免的会得罪人,至于会得罪什么人,无从揣测!就如连藤蔓草,不整根拔起,实在难以确认它的根部到底在哪儿!

    而且这件事就算扯得清、辩得明,最后却可能伤及到皇帝的脸面。所以张舟无话可说。

    但如果这些罪名落实,结果也绝对不好受!权衡之下,这官不做也罢,太他妈的累人累心了!

    张舟叩拜道“陛下,臣能力不足,行为有失,愧对圣眷恩宠。这次苏惠之行,是臣处置失当,才造成如此不良影响!臣,罪不能免,不然对不起那些心有不满的富商大户;对不起那些尽忠职守的官员;更对不起带头抗拒捐粮的,蒋巨大人的族人!臣请圣上降罪,收回臣的一切官职爵号,降为草民,张舟必好好自省悔过,以求痛改前非!”

    老子官不做了,也得恶心你蒋巨一次!

    赵乾元果然看了看蒋巨,沉声道“蒋巨,张舟说的,你的族人是哪一位!”

    张舟替他回答道“是庆州粮商蒋豪!查封其仓储,粮食百万担之多,此事平王及苏州刑捕衙门之人俱亲眼所见!带头抗拒捐粮之事,南十州大户人人所见!”

    赵乾元呵呵笑道“蒋巨,朕知道你老家在庆州,想不到也这样富足,好啊好啊!国难之时,带头抗捐!嗯,不错不错!”

    这可绝对不是表扬,蒋巨太了解皇帝的性格了,惊慌道“陛下,这些族人所做之事,臣一概不知啊!”

    这时,赵琪瑛出列道“父皇,儿臣不知蒋巨大人的调查中,可有提及富家大户抗捐之事!”

    赵乾元摇摇头。

    “儿臣认为,张舟有错,也是错在处置心急,办事不够稳妥!而那些赚取了丰厚财富,不肯为国家分忧之徒,更不能轻饶!父皇,这次在南十州收尾时,处置了十几家抗捐大户,户户财富不下百万两,而此次南十州捐助的那些大户,最高花费不过五万两,平均不过一万两而已!让他们拿出一点为国家排忧解难,都百般不肯,是何用心?试问,没有国家安定,他们哪来的锦衣美食?而国家为难之时,他们凭什么敢这样厚颜无耻、无所畏惧的抗捐?儿臣请旨彻查这些大户,看看他们背后,都是些什么人在给他们撑腰,给了他们胆敢轻视帝国的勇气?”

    赵乾元居高临下,清楚的看见,有几个人的身体开始发抖,其中还包括两名御史!

    “庞大人,你觉得该不该查?”

    庞唯言连忙跪倒,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

    “该,该查!”

    赵琪瑛得理不饶人道“既然庞大人也支持,那请……”

    “陛下!”

    一位言官御史,抢先跪地道“那些蛀虫罪该万死,九州侯杀得对!”

    “是啊,陛下,杀得好!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马上又有几个人跪倒附和!就连蒋巨也道“陛下,臣失察,这擅杀大户之罪,是,是臣搞错了!”

    这时一个御史道“陛下,那张舟处置失当,导致骚乱踩踏,造成数百流民的死伤;流民为其立生祠,都是不争之实!”

    赵乾元没有理会蒋巨等人,问道“张舟,可有辩词?”

    张舟还没有开口回答,外面的传事太监就跑进来禀报。

    “启禀陛下,国师空鉴大师上朝求见!”

    赵乾元点点头道“宣”

    空鉴大师,身为国师,除非国家一级的大典,否则很少在朝堂露面,更不要说参与国政!赵乾元并不清楚,他要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