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缘由

      侯府前所未有的四周戒严,百步之内不准任何人靠近!

    林老九站在侯府门口,久久不见传话的人出来,而丁启还是那副似睡非睡的模样,也不和他说话,不由得让他心里五味陈杂。

    他几次想转身离开,最终没敢迈出那一步。

    终于树叶从侯府里走出来,告诉他,大夫人有请。林老九这才长长舒了口气,能见面就有解释的机会。连忙说了声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跟着树叶走了进去。

    ……

    七爷脸色阴沉,关玉娘表情平静。

    “九哥请坐!”关玉娘轻声说道。

    林老九连声道“不,不坐了!”

    “不知道九哥到侯府,有什么事吗?”

    关玉娘看似平静的一问,让林老九心里一颤,忙躬身施礼。

    “弟……夫人,我来这里是认错的!”他原本想和以前一样,喊声弟妹,可最终没好意思喊出口。

    “九哥,你在河州的所作所为,妇孺皆知,有口皆碑,何错之有?”

    林老九额头上再次冒出了冷汗,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应对!

    七爷和他说话则根本没有什么客气可言!

    “老九,是不是这两年的官当的太舒服,让你有些忘乎所以了?”

    “七爷,我……”

    “今天好在及时救回了孩子,如果孩子被抓走了!你怎么和小舟交待!”七爷厉声问道。

    林老九在九州商业中并没有身份,和张舟也没有任何直属关系,但他非常清楚,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张舟给的。

    “你口口声声说为了河州的安稳,阻止飞子手下对可疑之人进行监控,才导致出了今天这么大的乱子!你以为小舟让你坐上这个位置,是留着好看的吗?你怕什么?担心什么?是不是官帽子把你压的忘了孰轻孰重?”

    七爷越说越激动,引来一阵咳嗽!关玉娘忙扶七爷坐下,轻轻为其捋顺后背。

    林老九噗通跪在七爷面前,连连认错。

    “七爷,都是老九糊涂!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大家顾及小舟的面子,才对你的一些行为不闻不问,可是你呢?变本加厉!御丹房你不想惹,我还能理解你是怕给九州惹麻烦,那么于家呢?马家呢?”

    话完把桌子上的一叠纸,抓起来直接丢到林老九头上!

    林老九脸色苍白,一言不发。

    “你明明知道小舟最恨什么,你还敢收他们银子,替他们打掩护!你现在一年的红利收入也有三、四万两了吧?怎么还敢贪心不足呢?也不想想,他们凭什么给你银子?那是银子吗?那是要你命的刀啊!”

    七爷说到痛处,老泪纵横!

    于家、马家都是后到河州的大户。

    通过对抓到那些人的审问,已经查清,于家一直暗中为御丹房服务,阻拦他们的人,就是利用于家老母祝寿为名,混进城里的,并因为有了林老九的照顾,才能一直留在河州,且没有被飞子的人关注!

    马家则是通过林老九的照顾,挖走了几名木匠坊的工匠,偷偷仿造九州商业的家具,对外贩卖!

    关玉娘好不容易安抚好七爷的情绪,让他回去休息。

    关玉娘看了看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林老九,平静说道“九哥起来吧!于公于私,玉娘都没有资格让你跪着说话!”

    林老九没有起身,他没有怨恨,而是真的后悔了!

    能够拥有今天的一切,他自然知道都是张舟的给予,如果没有张舟,他将一无所有。

    这几年如鱼得水的官场生活,那种人前显贵,的确让他迷失了自己,而且因为他的身份是刑捕主事,日常不受九州商业的监督,也不需要接受九州商业系统的管理和教育,加上老提刑周儒的放权,贪心欲望也自然一点点的膨胀起来。

    虽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拥护张舟在河州的地位,但行为上已经开始有些以自我为中心了!

    张舟身边的任重之人,林老九算是历练最少,火箭式提拔最快的一个,在能力上本来就有所不足,又没有什么远大理想,走到今天这一步,并不奇怪。

    “夫人,是我对不起小舟的信任,我马上辞去官职,如何处置,老九没有一句怨言!”林老九诚恳道。

    “九哥先起来说话!”

    林老九不肯。关玉娘轻轻叹口气道“相公现在每一步都很艰难,我们着实不应该因为这份琐碎,让他费心,这件事就此揭过,但以后绝对不可以再犯!”

    林老九眼眶湿润,重重点了点头。

    “九州商业要有大行动,刑捕衙门必须要全力配合,一丝一毫马虎不得!尤其是那些有点背景的人,更不能让他们脱离我们的视线和掌控!”

    “夫人放心,老九一定做到!”

    “九哥,请你记住,只有小舟在,我们才有以后!”

    “老九明白!”

    “还有,以后还是喊我弟妹吧,那样听着舒服些!”

    ——————

    张舟前脚送走了谷玄机,夜如空和林松儿也以替张舟打探消息为名,离开了苏州,前往应州一带游玩去了。

    还没等他闲歇几天,飞子就来了,并带来了五珍。虽然御丹房这次没有得手,但恐怕这件事不会轻易完结,也是出于安全考虑,关玉娘才决定把五珍送到张舟这里,让张舟想一个稳妥的办法!

    ……

    单独面对飞子时,张舟对他的自责,没有任何宽慰之意。

    “九哥的事,玉娘已经处理完毕,我就不多说了,但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河州是九州商业的根基所在,你是九州商业的人,维护九州商业的利益才是你的责任!回去以后,对所有可疑之人都要进行摸查!我要看成果,不要听废话!”

    “大哥,飞子明白了,保证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对你的责罚一定会有的,但现在没时间考虑你的责任问题!先说说打听到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吧!”

    出了这样的事,九州方面自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调集有关情报,查明原因!

    “前些日子御丹房和大出云寺引发矛盾,具体原因还未查知,但很可能和五珍有关!为了五珍这事,福祥叔已经去了京都,暂时还没有消息回来!”

    “我叔也去京都了?”

    “嗯,他老人家属实关心五珍,怕御丹房里的一些事咱们打听不到,所以才亲自去了京都,我们也拦不住!”

    “五珍又不是大出云寺的和尚,再说,就算御丹房想要报复大出云寺,也不至于如此大费周章的去河州抓个孩子吧!”

    “矛盾好像跟明觉寺有关!”

    “何以见得?”

    “这次从三夫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情报。此前以为明觉寺是被内务府接管了,现在可以确定,接管那里的是御丹房的人!还有,内务府、御丹房最开始的追查,我们也有所了解,但误以为他们要找的是法同,所以并没有太过在意,而现在从对方的种种行为分析看,他们的目标应该就是五珍!”

    张舟突然想到了谷玄机所说之事,明觉寺能够引起御丹房如此关注的原因,应该也是如此!那东西究竟是什么?竟能惹来这些顶级人物的窥探!难道秘密在五珍身上?

    “通知老黄,我现在要关于御丹房的所有情报!”以前张舟对御丹房这个“小衙门”也的确不够重视!

    这时飞子又想到了一件事,忙低声道“大哥,还有一件事要向你禀报!”

    “说吧!”。

    “上次让我追查的事,已经有结果了,在龙州交界的一处山谷里,发现了大批死难者的尸体,身份都是流民!”

    “流民?说清楚点!”

    “嗯,那些尸首处置的都很隐秘,但还是留下了一点蛛丝马迹,埋尸的地方共挖出了三十一具尸体,都是青壮,但身形肌瘦,衣着上和这次西南流民无异!”

    “是我们的人?”

    “不是,我们带回来的人,上岸后都登记造册过,事后,我还让林木先生帮忙核查过两次,绝对不是我们的人!”

    林木即是牟林。

    “还查到了什么?”

    “这些人的行踪路线很是隐秘,几乎都是选择无有人烟的地方,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夜间行进!从掌握的情况分析,他们应该是从德州经陆路,一路北上龙州的!明显是为了避开人们的注意。”

    “那么说,这些人应该是从苏州离开的?”

    “极有可能!”

    张舟继续问道“有没有向龙州方向继续追查?”

    “龙州不比河州,大范围追查,可能会引发边军的敏感,我已经给七哥去了信,让他那边多加注意!”

    “这群人能有多大的规模?”

    “千人左右!”

    飞子能查出这些,和势力中几乎吸纳了河州地区所有的猎户,是分不开的!这些人的足迹足矣遍布河州各个角落。以前打猎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现在河州猎户绝对是一个让人眼热的职业。

    张舟皱着眉头,一时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毕竟那时候流民太多,谁暗中得了这些流民,难以追查!至于那么多流民被强行带去龙州,目的是什么,也猜测不到。

    “这个事无论如何都要查清楚!”

    话完看了看飞子,语气也缓和了许多。

    “把这么多事压在你一个人身上,也着实辛苦!但有些事交给外人,我也属实不放心!”

    飞子连忙道“大哥,别这样说,没有你,飞子现在可能早就死在哪条臭水沟里了!能为大哥做事,是飞子的福气!”

    “等眼下的事情忙完,各地的娱乐城就会开始运作,你手下的势力就可以登台亮相了!”

    “真的吗?大哥?这一天我可等好久了!”

    飞子手中的势力规模庞大,但一直没有亮相江湖的机会,如今能够拨云见日,自然高兴!

    “当然是真的,名字我都想好了!”

    “什么名字?”

    “六扇门!”

    “啊?为、为什么啊?”飞子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

    “因为娱乐城的正门会统统修成六扇,另外,时间久了你就会觉得这个名字其实很霸气!”

    张舟没有说,到时候他的属下将有一批人,会称呼为锦衣卫!

    ……

    第三天,张舟就收到了来自京都的密信,是福祥亲自入宫,打听到的消息

    五年前,皇帝赵乾元得了一种病,太医等人束手无策,还是医圣李灵渠出手,救了陛下,并非常确定,陛下是中了一种毒。

    因为这个事,秘密处死了不少人,担心赵乾元还会遭遇不测,不可能久居京都的李灵渠,破例教了几个宫廷大御医一些识毒、解毒之法。

    虽然毒解,但事后赵乾元时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闷之相,无人能消除其症状,而李灵渠又离开了,根本找不到人。这时暮辞道人提出一个办法……用灵童之血肉或可医治!

    所谓灵童,就是传说中大德转世重生的寄主!佛教有神明转世之讲,道家也有仙人谪尘之说,但传说隆隆,谁也没有真的见过!

    毕竟这种事有伤人伦,暮辞的建议被赵乾元给否了,但疾患难除,愈加威胁,就私下授意可试之!

    暮辞亲自出手,占卦卜之,算出京外某地就有灵童降世,并亲自带人把那个孩子找了出来。此事被身为皇帝身边四大高手的空玄得知后,出手偷走了将成为药引子的幼童,引来赵乾元的震怒,却又不能声张此事,只能暗中通过放权暮辞,来施压大出云寺。

    后来,大出云寺的另外三位主持,齐聚京都,铁了心的维护空玄,不肯在此事上让步。但毕竟关系到陛下安危,大出云寺也有万千弟子要顾虑,又不敢明目张胆的和御丹房撕破脸。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放在了,灵童的命到底能不能医治陛下的病。

    赶巧赵乾元再次病重,眼看着人就要不行了,暮辞也彻底明确态度,不交出灵童,就以谋害帝王性命的罪名,降罪大出云寺!

    形势危及之时,空玄再次站了出来,说自己曾经被师父行云大师称为灵童转世,而收为弟子,只是这事并不曾示与他人。后有暮辞把验,确认其符合所谓灵童的一切特征,加上多年洁身修行,更是大成之人,血肉功效绝对不会比幼小灵童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