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观龙,斩魔台

      庆山裹着一身发白的青衣,慢慢趟过河面。哗啦哗啦水花溅起,青色的衣角在波浪中拂动。

    苏仪坐在马背上,狭长深红的疤痕裸露在夜风中。些许细小的水珠沾湿他的脸,顺着颧骨滑落。苏仪张唇,清亮的河风从齿间穿过。

    青衫被浸成湿重的苍黑色,庆山背着长条布包,牵缰,趟河,衣摆拂动,一言不出。

    看着那身宽松发白的青衣,苏仪想起原本穿着这件青衣的老人。许多年前他们也这样走在无声的黑夜里,老人牵着马,他在马背上坐着。清风徐来,水波阵阵。在粼粼的波光里,老人提着一方破旧的牛皮酒袋,以指勾绳,一圈一圈,酒袋飞快地转动,转出呜呜的风声。那个时候苏仪住在渝州城江堤旁一座废弃的院子里,与老人是极其熟稔的朋友。老人浪迹四海,只要经过渝州,就找他喝酒,尽欢数日,飘然而去。

    他常在老人身上闻到浓郁的血气,也看到过老人拔刀杀人的样子,他知道老人是极其了不得的武道宗师,;老人常听他说一些几十年的见闻,也模模糊糊知晓他有一段了不得的旧事,他大致猜到苏仪是在此隐居避难。

    他习惯了做那个失明的老友,他也习惯了做那个匆匆的归客。

    苏仪想起那个老人对他说过,老瞎子,你哪天要是不行了,就来长安告诉我,这世上有我一天,就有你一天。

    那个时候那个老头正蹲在的船头,小船在江里荡。他手里提着一壶酒,苏仪端着一盘卤牛肉,他们抬头看着天空。

    老头把手里的酒扔到苏仪怀里,蹲在船头,伸出手去捧水里的月亮。

    我要是比你早死了,我的徒弟会来给你送终。干我们这一行的,拿钱,杀人,很公平。等到杀不动了,就找一个徒弟,把刀传给他,然后默默老死。生的时候没人管,死了好歹有个人知道。

    又不会惊动其他人。安安静静地出生,安安静静地活,安安静静地死去。

    挺好的。十来年前的青衣老头坐在船头,伸手把湖面划出一阵哗啦哗啦的响声,最后他抬起头,这样低低地说了一句。

    苏仪记得第一次看到老人的时候,是在渝州冰冷浑浊的江水里,他在江堤上盘坐,看到湍急的波涛里沉浮着一抹青色。那是他在渝州第十二还是十三个年头,那时的青衫老头还不太老,从江里捞起来的时候,右肩到左腰,裂着一条骇人的伤口。苏仪煎药,煮粥,悄悄度了几口拼死拼活攒出来的元气,老头咳嗽着从那张破旧的床上坐起,睁眼之后吐了一口血,抹抹嘴,开口问,有没有酒。

    苏仪笑了一下,伸手摸了摸庆山的头。

    “老鬼,咋了?”

    庆山上岸,岸边的石头附满苔藓。黑马晃晃脖子,打了一个响鼻,从水里扑起,带起无数水珠,跃到岸上,然后朝着庆山,甩动湿漉漉的尾巴。

    “庆山,青老头给你说过没?当年他落难遇到我,我不给他酒,这泼货堂堂一代宗师,竟然半夜蒙面摸去城里偷了两壶。”

    马尾甩出一片一片水滴,向着庆山飞落。庆山抹了抹满是水珠的脸,朝着咧嘴露牙的黑马鼻头打上一拳,仰头看向苏仪,挑眉挤眼。

    “这事儿老头子肯定得给我说啊。老头子说啊,有人连酒都买不起还嫌他拖着重伤九死一生弄回来的酒不好喝,亲自出马从望江楼里顺了一壶。他还说那是他平生所见,一个白发瞎子可以单手抱住酒坛,咕咚咕咚,三口下去一壶酒就没了。”

    庆山虚抬手臂,做出抱坛豪饮的姿势。黑马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发出啾啾的怪叫。

    “主辱臣死,国灭皇崩。你这黑货,也是天生反骨。”

    苏仪抬手屈指,敲了敲黑马的头。他理了理两鬓被夜风吹乱的白发,抬头南望,搓了搓手。

    “赶路,赶路。藏剑山上备了好酒,晚了就喝不到了。”

    庆山点点头,转身,青衣飘摇。

    ——————————————分割线——————————————

    大雪山上终年落雪,黑云压空,不见天日。

    一个老人走在灿烂的阳光下,风雪在他身旁三丈飘飞。他头顶有一道狭长幽深的孔隙,投下明澈温暖的阳光。

    老人走过的地方,地面莹白的冰雪仿佛闪亮的镜,向天投出一地雪白耀眼的光。老人穿着黑色的袍子,脚踏一地涌动的白光冰雾,慢慢地走着。

    白雪皑皑的山麓巍峨矗立,山道旁雪崖上零零散散地插着火把。橘黄的火光在莹白的雪面上跳动奔走,雪融的水迹在倒挂的冰凌上滴落。

    “滴答——”

    老人身周的三丈之地,阳光把缭绕的冰雾照射如长河。尘埃般的冰晶雪末飘游在风中,熠熠生辉,粼粼流动。

    老人身上纯黑的长袍沾满白色的冰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低下头,荒莽的冰原一片寂白,稀疏的火光在昏沉的夜色中亮出如豆的黄芒。一道深不见底的悬崖在他脚边,云雾在其中沉积,悬崖底下传来哗哗的涛声。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在他的背后,苍凉肃穆,直入天穹。

    大雪山有一座幽崖。崖下里蓄着万顷云气。

    崖口立着一座石碑,被风化侵蚀得厉害。残损的碑面印满凹凸不平的口子,深深浅浅的裂痕上写有两字。斩魔。

    北魏大雪山,奉天神殿,斩魔台。

    崖口立着一排护殿骑士,握着金色的刀,披着金色的甲。他们远远看到从雪山上飘然而来的老人,魁梧的身躯跪倒在积雪里,带起一阵金铁交鸣的声响,把头深深地埋向地面。

    “首座。”

    老人微微颌首示意。从他们身边飘然而去。

    连绵千里高耸万仞的大雪山群里有一处深崖,崖下积满云雾,崖口站着一群金刀金甲的神殿骑士,拱卫着一座古旧残损的碑。

    零星的火把在黑暗的雪野连出模糊的橘黄微光。寒风吹起骑士们金甲上厚重的裘绒,长刀拍打着甲胄,呯嘭作响。

    “你们都退了吧,今日有贵客将来。”

    “遵命。”

    雪地里的骑士站起来,在一片昏沉的火光中沿着山道走远。老人独自站在崖口,风雪漫卷,他缓缓走向那面古旧的碑,手抚碑面,闭目不语。

    天上黑云激荡,白雪纷扬。老人闭目,抬手,向着空荡的崖口挥袖,一束纯白辉煌的光从手上划出,轰响,身后万顷昏蒙云海翻滚不休。

    白光落入崖口,仿佛流溢的白焰,在虚空中交错飞舞,勾勒出一面符文阵图,流光耀彩,繁复瑰丽。从崖面直入云空的偌大符壁宛如活物,于虚空中闪动三次,然后缓缓散去。

    此方崖壁,荡出一阵无形的涟漪,往四面八方疾飞而去。崖下万顷云气,风雷之声大作。

    “轰——”

    崖壁上的天空中,云流塌陷,无数黑云摇动,发出山崩之声,震撼四野。两侧雪峰,簌簌颤抖,一线白潮由南向北,横亘百里,呼啸而下。

    “奉天殿天命司,叩奏天门,请开天下龙池,勘验苏仪之龙。”

    万顷云海中响起一道炸雷,一阵狂风由云海中激射而出,穿山而过,拔起百丈积雪,如乱箭飚飞四方。

    老人一袭黑衣在狂风暴雪中猎猎旋舞,他睁眼,定定望向崖下云海。

    万顷云气中,一条黑龙龙角尽碎,浑身痂痕。那蜿蜒数百米的红黑龙躯之上,无数残鳞血口,隐有光晕流转。黑龙垂须低首,阖目吐息于云上,带起滚滚紫雷狂闪乱炸。

    老人上前几步,直临崖边,枯槁的面容在紫雷金光闪烁下沉肃默然。他看到那条黑龙龙首上,一道可怖的剑痕横穿而过,深陷皮肉,至今未曾褪去,额前两处被斩开的肉包突起,仍是血肉外翻,结着暗红的痂痕。

    那条黑龙似有所感,抬起硕大的墨色龙首,向着崖台,仰头嗥啸。

    “嗷——”

    黑衣老人站在崖边,看着那条可怖可畏的黑龙。他抬头,向着四方缓缓开口:“诸位,苏仪既能化龙此处,已然重临五境巅峰。奉天今日开斩魔台请五国观龙,想看看各位的态度。”

    远处云空,一乘白鹤悠悠飞落,一柄木剑横空闪没。

    一个身着蓝灰棉袍、手捧一盏土碗的青年道人从白鹤上踏出,漫步虚空,一步一步悠然踩下,走到老人身前三丈站定,躬身,作揖,抬首,显出一张温和平凡的脸。

    “见过天命神座。家师交待陈某,道观愿划出一方清净无忧之地,保苏仪前辈度过余生。”

    一个麻衣男子蹲坐在老人不远处的石碑上,怀抱着一柄无锋木剑。他淡淡地看了龙池一眼,专头看向老人,眼神冷寂,面色漠然,动了动极薄的唇,又转头看向龙池。

    “山主传话,奉天之人杀苏仪,他杀尽奉天三殿。”

    老人苦笑着摇摇头,想起藏剑山巅那个黄发老叟,略略叹了口气。一个赤足僧侣从远处涉雪而来,僧袍一片素白。他走到老人身前,双手合十,低宣佛号,眉上肩头,凝满洁白晶莹的冰珠。

    “阿弥陀佛,苏施主于六国有大恩,亦有大过。主持及一应长老皆愿迎苏施主入庙,度化罪愆,消泯灾厄。”

    老人双手合十,微微点头。山道上响起轰隆的奔马之声,他侧首,一线黑骑如火,腾起半山风雪,掠地而来,为首一骑,甲胄黑金相间,身裹大红披风,挥鞭策马。

    “李相手令,苏相若愿归秦,仍以西秦相国奉之。奉天神殿若阻,杀无赦。”

    奉天殿斩魔台,有棉袍道士乘鹤,有麻衣剑客蹲坐,有赤足僧人垂首,有一列黑骑如火。

    黑衣老人俯首,看向那条无角黑龙。棉袍道士、麻衣剑手、赤足僧侣、黑甲首骑,皆如此。

    黑龙蜿蜒数百米,垂须低首,阖目吐息,带起滚滚紫雷狂闪乱炸。

    亿万飞雪,扬扬洒落,万顷云海,静默如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