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武圣岳飞

      本是化干戈为玉帛的结局,骤然变成剑拔弩张的情势。

    在唐营方面,因为忌惮三国名将关羽的威名,而深恐主帅李靖遭逢不测,于是数名骁将蜂拥而上,以为防范。

    在蜀汉部份,见到敌营将领纷纷抢上前,魏延、周仓与廖化三名武将亦不敢怠慢,迅即策马前进。

    遭到关羽点名的李靖则是神情从容、夷然无惧,也想领教前者的神威;因此,挥手示意己方将领稍安勿举,不可轻举妄动。

    同时间,关羽沉声道:“全部退回去,关某和李元帅只是武技切磋而已,无庸大惊小怪!”

    双方将领虚惊一场,纷纷退回原来的位置。

    事实上,若是要与历史名将关羽决一死战,对李靖而言不啻是一种挑战,更是一项荣誉,纵使战死沙场亦无怨无尤;然而只是一般的武技较量的话,对后者来说更为理想,不仅彼此不会有所损伤,还能够在不伤和气下,提升自己的武技,可说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当两边将领退回自己阵营后,李靖朗声道:“关将军,我们就以十招为限,不知意下如何?”

    关云长欣然回应道:“很好!李元帅,请!”

    敬重对手是一代前辈名将,且座下赤兔马更是迅如飞电的良驹,因此李靖也不推辞,洒然道:“在下献丑了!”

    骏马嘶鸣,尘土扬起,李靖持枪直取关羽。

    对手气势磅礡,身手矫健,不愧是天策府第一勇将,让关云长不敢托大;双脚一紧,赤兔马如箭矢般飞奔向前,青龙偃月刀划破天际;两位各领风骚的一代名将终于正式交锋,虽然明知二者仅是武技切磋,点到为止,仍然令在场双方的将领及军士屏息观战,紧张之情溢于言表。

    能够看到武圣关公与药师李靖两大名将的对战,让凌天实在觉得与有荣焉,也只有在时空错乱之际,方能将不同时代的风云人物聚在一起。

    两百步的距离,在两匹骏马冲刺下,瞬间消失。

    “当!”

    一声划时代的刀枪交击声响,震慑全场,牵动在场所有人的心神。

    武圣关公与药师李靖两人各展神威,均在第一回合即使出压箱绝活。

    红花长枪抖出无数枪影,看似直取对手关羽的左侧,实际上则是声东击西的障眼法,以对手头部为目标;很明显药师李靖是凭借自己炉火纯青的绝妙枪法,施展出虚中藏实、真假莫辨的招式,迷惑敌人的耳目,再趁敌人恍惚、反应不及之下,达到挫敌的目的。

    面对眩目耀眼的迷幻枪影,关云长依然是气定神闲、成竹在胸,自己目光锐利如鹰隼,已看破枪招的虚实;瞬间,手中青龙偃月刀似慢实快地挥出,大拙若巧地斩破虚幻不实的枪影,准而确切地劈中红花长枪的精钢枪头,爆发出一连串扣人心弦的声响及闪亮的火花。

    双方主帅正面交锋,强烈的气劲横扫全场,颇具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的气势,让所有观战者莫不心惊,均替自己的主帅担忧不已。

    凌天离交战处至少在百步之外,仍可清楚感受到迫人气劲凌身的疼痛,可想而之,武圣关公与药师李靖两大名将功力的强横;二者快如捷伦的身手,更是教前者看得眼花撩乱、目不暇给,心想纵使以计算机动画或是电影特效等现代化科技都难以形容其一二,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匪夷所思。

    对手不但轻易地化解自己的攻势,并且掌握到主动攻击的优势,让药师李靖不得不佩服关羽的临机应变;眼见青龙偃月刀的刀芒大盛,以李靖之能亦不敢撄其锋锐,于是回枪防守,刹那间尽将刀势卸往两旁,寻隙不退反进。

    关云长惊讶对手李靖的胆大心细,竟然可以不假思索地持枪闯入自己刀势最弱之处,真可谓以强击弱,自己岂非必败无疑。

    漫天枪影再起,顺势刮起满天风沙,犹如沙漠风暴般君临大地、吞噬良田,势不可挡;无数刀芒重现,连带扬起遍野尘埃,像似蝗虫过境般遮蔽日月、涂炭生灵,让人望而生畏。

    霎时,武圣关公与药师李靖两人身影湮没在漫天沙雾中,让两军观战的将领全都神情凝重,不知如何因应。

    眼前的“奇景”,简直让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凌天是看得目瞪口呆,彷佛见到龙卷风凌虐大地的景象,惊心动魄。

    晴朗的天空一望无际,恰与风沙弥漫的地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就当众人忧虑两位主帅安危之际,骤见武圣关公与药师李靖两人身影分从沙雾两边窜出,迅即引来双方军士的如雷欢呼。

    见到武圣关公与药师李靖两人平安无事,凌天内心感到很高兴;因为二者都是他崇拜的历史人物,不管谁胜谁败都有遗憾,而平分秋色、没有人受伤的情况,则是最完美的结局。

    两人各自回到自己的阵营,而场中的风沙由于缺少二者强烈气劲的支撑,在转眼间尘回大地,恢复原状。

    关云长满意李靖的表现,昂然道:“李元帅神武英勇,确是天策府无敌猛敌,关某有幸认识,诚属无憾!”

    与关羽交过手后,李靖自认为前者技高一筹,终于可以体会出关羽何以能够过五关斩六将,及一招斩杀颜良和文丑二将,的确是名不虚传;尊崇之情油然而生地道:“承蒙关将军指导,在下始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两人展现出泱泱大将的风范,让双方将士都为之心折。

    虽然凌天历史知识不是很丰富,唯史上的名将倒是颇有注意,更想不到自己会躬逢其盛,心中的兴奋无以言表。

    关云长闻言笑道:“李元帅见识渊博,至少比关某多读过四百年的历史,该清楚关某的一生,又何需过誉!”

    李靖神色自若地道:“史书记载不是语焉不详,就是夸大不实,未必全然真确;今天在下何其有幸,可以得识关将军,若能与阁下结为好友,而非对阵杀场的死敌,不知有多好!”

    关云长欣然回应道:“于公方面,大家各为其主,是敌是友岂非关某所能置喙;然于私部份,个人极为荣幸可以与李元帅称兄道弟。”

    关羽果然是个公私分明的一代名将,让李靖心生敬意,油然道:“关将军言之有理,在下心悦诚服,就此告辞!”

    关云长朗声道:“李元帅请留步,关某尚有一事相询。”

    正欲转身离去的李靖勒马停步,愕然回应道:“关将军,但说无妨!”

    武圣关公出乎意料的举动,让坐在关平身后的凌天亦觉得好奇,心想莫非前者想联合唐军对抗势力庞大的曹魏,解除北方的威胁。

    关云长坦然道:“关某诚挚邀请李元帅到城中一叙,共商应付曹魏大计,不知意下如何?”

    焉能让主帅深入敌营,亲身犯险,若有不测岂非成群龙无首之局;因此,唐军众将领期期以为不可,纷纷发言表示反对或不妥。

    唯独药师李靖独排众议,微哂道:“关羽义薄云天,是史上家喻户晓的名将,我辈中人岂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徒遭人耻笑;而且相聚的议题是要共商应付曹魏一事,对我们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知节,速将部队退回原处,万彻与志玄两人随本帅入城。”

    号角声响起,双方各自鸣金收兵。

    将军府内,双方依宾主就座。

    蜀汉方面与会者计有关羽、魏延、廖化、周仓与关平五名将领,及军师庞统、孙乾、简雍与马良四位谋士,可说是集襄阳城一时之选;而唐军方面,就是药师李靖、段志玄与薛万彻三人与会。

    凌天的“未卜先知”,已赢得武圣关公的信赖,当然是获邀参加。

    身为主人的关云长首先引见己方与会人员,包含凌天在内予唐军三人认识,而李靖亦礼尚往来,将两名武将介绍之,双方以礼相待,气氛融洽。

    对“后进”李靖而言,在座诸人都是自己耳熟能详,并不陌生的历史人物;唯独凌天一人是自己全然未曾与闻,因此对后者特别用神打量。

    关羽洒然道:“关某镇守襄阳城已逾三年,常与曹魏悍将夏侯惇昆仲、张辽、徐晃诸人交战不休,彼此间均奈何不了对方,只能坚守城池而已。”

    三国的史实,李靖是了然于胸,当然清楚蜀汉的能耐,其在实力未稳固前,只能抗拒对手的并吞,根本不能和曹魏角逐中原,何况还有虎视眈眈的东吴,能够偏安西南隅已属不易。

    见著客人李靖神情专注的聆听,关羽颇为欣慰,示意军师庞统献策。

    辩才无碍的庞统口若悬河地道:“纵观北方情势,在曹操扫平袁绍与袁术两大势力后,已是称雄中原的霸主,无人可匹敌;如今,贵方骤然出现于北方,势当成为曹魏的眼中钉、肉中刺,非除不可的首要目标;基于贵我双方有相同的敌人,若能彼此携手合作,不仅无惧于兵多将广的曹魏,更可以将战乱不休的国家归于一统,不知李元帅意下如何?”

    李靖闻言心中暗惊,想不到凤雏先生如此高明,竟然知道大唐的状况;唯故作镇定状,坦然道:“凤雏先生对大局了若指掌,切中利害;在下亦明白贵我双方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然……。”

    军士急忙冲入,中断李靖的谈话。

    东吴特使鲁肃突然来到,让与会者无不讶然。

    关羽起身相迎,请鲁肃屈就坐在前方席上。

    鲁肃看到四名生面孔,心中觉得纳闷,却不方便开口询问。

    倒是凌天与李靖诸人看到老实忠厚的鲁肃,终于明白为何后者总是会受诸葛孔明与周公瑾两人欺压了。

    凤雏庞统心想鲁肃定当奉吴侯孙权之命,到此当说客想要回荆州,于是故意调侃道:“子敬,好像走错地方了,卧龙先生当在江陵而非襄阳。”

    经凤雏庞统提醒,关羽想起鲁肃是来要荆州的,乃神情肃穆地道:“先生若要见吾主的话,实不该来此,请回吧!”

    显然凌天与李靖诸人也认为鲁肃此行任务是要讨回荆州,而历史上亦有相关记载,所以闻言全然不觉得讶异。

    很明显自己不受蜀汉文武官员的欢迎,让鲁肃大为惊慌,只好恳切地道:“各位误会在下了!子敬来此并非为了索取荆州一事,而是想请关将军出兵助敝国一臂之力,共抗强敌。”

    连凌天与李靖等在内的与会人士闻言皆感讶异,误以为自己听错了。

    凤雏庞统淡然道:“吴与魏在合肥争战已久,是世人皆知的事,子敬何以夸大其实,是否想诓骗我方淌混水,坐收渔翁之利。”

    关羽沉声道:“贵方名将如云,像太史慈、甘宁、程普、陆逊、黄盖、蒋钦、吕蒙等战将,岂非曹魏可以轻易欺侮的。”

    鲁肃苦笑道:“我方与曹魏交手频繁,彼此之间的战术都有认识,因此可以相持不下、分庭抗礼;问题是我方在建业面对的敌人不是曹魏,而是一支从未见过的劲旅,连韩当、周泰与朱治三将均非其敌,只好兵退丹阳;所以,公瑾要在下请关将军或赵将军走一趟。”

    关羽与凌天两人闻言大惊,不禁然互望一眼,前者肃然问道:“鲁大人,可知对方是谁?”

    听著双方的对话,李靖、段志玄与薛万彻三名唐将均感到事情不单纯,莫非东吴军队也遭遇到其它朝代的劲旅,无不竖耳聆听。

    鲁肃欣然答道:“据前线回报,对方的旗帜上标写『岳』字。”

    凤雏庞统与关羽两人均不曾听过,于是不约而同地望向凌天;后者正讶然望著鲁肃出神,所以没有注意到二者的目光。

    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李靖,注意到凤雏庞统与关羽两人似乎对凌天的倚赖颇高,不禁怀疑起后者的身份,莫非他不是三国时代的古人?

    本是怀惧戒心的蜀汉诸将,闻知东吴之敌非曹魏时,无不哗然,咸认为鲁肃之言不可尽信,语出荒唐。

    脑海陷入混乱中的凌天,不断地回想中学时期读过的历史,或是看过的名人传记,试图找出姓岳的相关将领,去验证鲁肃的讲法;正当前者脑际浮现一盖代名将之际,恰巧凤雏庞统出言询问而中断。

    凤雏庞统见凌天神情恍惚,乃出言相询道:“凌公子,可曾听闻过鲁大人所提之劲旅呢?”

    凌天先摇摇头后再点点头,语气略为犹疑地道:“我想,鲁大人所指的部队,很有可能是南宋抗金名将武圣岳飞吧!”

    与会所有人闻言表情各异。

    在李靖等唐将方面,因为浑然不识凌天是何方神圣?闻言仅是感到错愕,尚不知其话中之意为何?而在蜀汉众将部份,除了魏延没有听过南宋,与唐朝诸将同样感到不知所以外,包含关羽、凤雏庞统诸人曾听过凌天提及南宋者,则是纷纷摇头叹息,均想象不到时空会变得如此复杂紊乱;然而,最惊讶的莫过于鲁肃,对于凌天的说法半信半疑,很难想象襄阳城中竟然有人知道神秘劲旅的来历,于是双眼一瞬不瞬地注视著这位年轻小伙子。

    约莫片晌的沉默,足智多谋的李靖觉得疑点甚多,乃质问道:“凌公子,阁下何以能够认定攻打东吴军队的劲旅,是属于南宋抗金名将武圣岳飞呢?而非曹魏军队所假冒的!”

    凌天欣然答道:“既然时空已乱,唐代可以出现于此,当然南宋也可以;而在个人的记忆中,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战将中,只有百战百胜的武圣岳飞是唯一吻合的,所以个人是如此认为,李元帅可以接受吗?”

    多了一个自己未曾听过的朝代,以药师李靖的才智都为之震撼,何况是段志玄与薛万彻二将,无不睁大一对虎目看著凌天。

    回复神智的鲁肃慨叹道:“唉!凌公子可否详加说明缘由,让子敬及座上朋友可以知道历史上的相互关系!”

    来自未来的凌天能够知道时代的变化,对蜀汉而言,不啻是无价的知识宝藏;因此,凤雏庞统当然不希望前者说太多,而丧失己方唯一的优势,于是故意转移话题道:“子敬,事情太复杂了,绝非凌公子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所以,各位何不先回去禀报君主,另外择期再商议,如何?”

    李靖觉得局势过于紊乱,是有必要回去与皇上、房玄龄、杜如晦、李淳风等人共商大计,所以赞同凤雏庞统的意见,闻言后迅即告辞离去;而鲁肃则是颇为颓丧,不但没有达成此行任务,更在主人的逐客令下,悻悻然地回东吴覆命。

    星露满天,结束凌天在古代忙碌的第一天。

    一幕接著一幕的画面,不断地在凌天脑海中重覆出现,就像在看电影一样,差别在自己是剧中人之一,而非旁观者。

    莫名其妙地来到古三国时期,能够幸运地见到名传千古的武圣关公、凤雏庞统等传奇性人物,对凌天来说,已是一件很荒唐的事了;居然还可以目睹大唐无敌猛将药师李靖、秦琼、尉迟恭三人的风采,确实教他很难想象;然而,超乎想象的奇事好像不只这些,据鲁肃的讲法,显然民族英雄岳武穆也来了,实在是匪夷所思;想到此,凌天觉得还会有其它朝代的风云人物来凑热闹。

    记忆中,应该只是几天前而已;在世界列强自恃拥有毁灭性武器以来,即不断地相互叫嚣及威赫,甚至于宣战,使得战争有一触即发的现象;基于此,自己准备了一些干粮、饼干及饮料等,藏身于个人专属的防核避难室。

    问题是当自己醒来时,是躺在一间精致古典的厢房里,而非原先的避难室内;很明显,不但地方不对,连时代也改变了,让自己理不出半点头绪来。

    从完全无法相信的态度,到默默地接受事实,凌天的心情可说是经历过一番煎熬,之间的转变犹如洗三温暖一样,令他晕头转向。

    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亦没有吵杂烦人的汽车声,夜晚变得格外地宁静;而精力充沛的凌天实在无法适应这种没有现代化设备的“原始生活”,不知要如何排解寂寞无聊的日子,只好在脑海里回想著以前种种。

    女朋友美丽的容颜再次浮现在凌天脑中,教他心生感触,使得相思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心中不断地反问著自己,若是她和自己一起躲在避难室里面,是否也会来到陌生古代,……

    “叩!叩!”

    蓦地,敲门声响,打断凌天的思绪。

    凌天慌忙问道:“是谁,有事吗?”

    门外声音响起,油然道:“凌公子,是我!”

    原来是凤雏庞统,于是凌天起身开门,神情讶异地问道:“凤雏先生,这么晚了,找我有事吗?”

    凤雏庞统淡然回应道:“凌公子,我们边走边聊吧!”

    凌天没有拒绝,只好跟著凤雏庞统走在回廊上,却是满脸疑惑地问道:“凤雏先生,你们怎会找到我,个人实在很好奇!”

    凤雏庞统欣然答道:“此事相当神奇奥妙,在下也不是很清楚,恐怕要等卧龙先生自己来解答了。”

    凌天闻言显得有些失望,默然不语。

    凤雏庞统续道:“唐军出现在秦岭以北,可能与曹魏交错重迭,而宋军则出现在吴境,个人认为应该不是偶然,凌公子以为然否?”

    事实上,凌天也觉得非常奇怪,何以在魏与吴两地境内,会分别出现大唐与南宋两个朝代的军队,唯独蜀汉境内没有出现异样,确实相当诡异;由于自己仍然想不通,所以不知道要如何回应。

    两人边走边聊,最后走到主帅关羽的的别厅,凌天明白前者可能有不少疑问要自己说明,所以请凤雏先生来找他。

    入厅前,凌天明显感应出厅内有数股气息,也就是说里面不只武圣关公一人而已,不禁让他惊讶自己的能耐。

    两人推门而入,厅内共有四人,其中三人是凌天认识的,分别是主人关羽、周仓与关平;另外一人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容貌轩昂,丰姿俊爽,装扮近似凤雏先生的文士,是前者首次见到,莫非就是自己心仪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关羽神情愉悦地道:“来!凌公子,这位是徐元直先生。”

    不是自己心仪的偶像诸葛孔明,而是一位相当陌生的三国人物,教凌天感到有些失望,淡淡地与客人打招呼。

    徐元直仔细打量凌天,质疑问道:“士元,你们确定是他?”

    凤雏庞统语气肯定地道:“错不了!凌公子不但知道唐代天策府的猛将李靖,也知道南宋无敌统帅岳飞之事,这都是我们首次与闻;所以,在下敢肯定凌公子就是丞相要找的人。”

    由于事情关系到自己,让凌天相当在意,神情略显激动地问道:“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牵连到我?”

    见到凌天神情不悦的样子,关羽乃示意前者先坐下喝口茶再说,接著坦然回答道:“由于事关蜀汉存亡关键,凤雏先先与关某均是奉命行事,如有冒犯之处,尚请凌公子见谅!”

    凌天苦笑道:“关将军言重了,我会等卧龙先生说分明的。”

    关羽、庞统与徐元直三人闻言相视而笑,均对于凌天的反应颇感欣慰。

    凤雏庞统忧虑道:“北有曹魏、东有孙吴,对我们而言已是很辛苦,何况是文质彬彬的凌公子;如今,再增加陌生的唐军及宋军,使得形势更为复杂且危险;尤其凌公子的出现,已引起李靖及鲁肃两人的注意,恐怕会有无法预知的麻烦产生;所以,如何保护凌公子万无一失,就成为我们当务之急。”

    徐元直点头认同道:“士元言之有理,云长觉得如何!”

    关羽洒然道:“与其派人日夜贴身保护凌公子,不如让凌公子能够自保。”

    凤雏庞统与徐元直两人闻言愕然,对于关羽的讲法存疑。

    凌天闻言则是相当欣喜,自从看过武圣关公惊天动地的绝技后,心中崇拜不已,如有机会向后者拜师学艺,可说是求之不得;至少自己可以学得一技之长,在战争频繁的三国时代能够借以谋生。

    关羽昂然续道:“关某察觉到凌公子体质异于常人,是相当适合学习武艺的,只要身负上乘武技就不用担心敌人刺客的暗杀;因此,凌公子若不反对的话,翌日起开始学习骑马、徒手武斗、兵器运用等基本武技。”

    凌天神情愉悦地回应道:“我愿遵从关将军的安排。”

    凤雏庞统与徐元直两人亦觉得可行,点头表示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