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4

      任性神医 作者:君羽落

    分卷阅读164

    得不够旺,会冷,烧得太旺会冷,阿珩终究是挺不住要打道回府了。

    阿珩问下起雪后跑来为自己打伞的云洛。“能拉一把吗?我腿又没知觉了。”

    云洛眸色古怪的看着阿珩:“......你迟早把自个给作死。”

    “这话等我把自己作死了你再来说,现在说了我也不会听。”阿珩抓云洛的手想借力起来,却实在起不来,最后还是云洛看不过去将人背了起来。

    “对了,让人将他们三个带回药庐。”

    云洛大奇:“你还关心他们冻没冻死?”

    “不,我觉得他们是好苗子,我想收徒,桔梗与菖蒲,总觉得不对劲,找几个正常的回去让她们对比着反省反省。”

    云洛闻言笑道:“原来你还知道你的两个弟子被教得有问题啊,我一直以为你根本没觉得她们两个的认知有什么问题呢。”

    “这也不能全怪我,阿父没有收徒,而老不死,我虽是他第三个弟子,但我拜师时他前头三个弟子死了一个,两个背叛了他,无从对比。”阿珩也无奈,因为早年经历的关系,她一直以为苍凛的教育方式很正常,比起那个家伙,苍凛对她是真的很好,至少苍凛不会一边真心对她一边算计怎么吃了她亲爹,苍凛吃谁也不会吃她亲爹,当然,想吃吃不了就是,人都埋了。也因此,苍凛再没人性,她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终于意识到问题时,两个弟子一个儿子都被苍凛以毁人不倦的精神给荼毒的不轻,诚然,因为她看得紧,苍凛没能在三个孩子的身上做多少药物实验,但他这不妨碍他荼毒孩子正在发育的精神世界。

    苍凛与清虽然教导方式不同,但他们本身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不知道几千年前一个祖宗的同族,另一个是亲生父亲。父亲教导女儿,自然要宽容耐心,以女儿的心情为重,而师父,苍凛从不考虑他的教导方式别人能不能接受。

    爱学学,不学就滚蛋,别打扰老子做研制新药。

    被带回来的三个人,一个是四十余岁的老叟,没有名字,因为会一点草药医术被人称为药叟;一个是二十几岁的青年,名公孙岩,是辰国的公室后裔,辰惠王之后,而辰惠王是两百多年前的某一代辰国国君;最后一个是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没有名字,但阿珩认得他,是药庐的一名药童,自己送上门不要钱的那种。阿珩记得他是因为他有个祖父,这对爷孙很穷,阿珩当时正好在琢磨怎么做一半辣一半不辣的汤,两个弟子,一个嗜辣,一个口味清淡如水,最后想了个法子,在锅子中间弄个隔板。这孩子很聪明的做了个更多格的锅,煮着不同的食物,让他祖父推着出去贩卖赚钱,冬日时还会用药庐里剩下的边角料药材熬煮姜汤。

    阿珩那段时间打算教三七数数,觉得那是个不错的实践机会,便让三七去帮忙数钱收钱,也因此对这对祖孙印象深刻。

    阿珩对男孩说:“你以后就叫陈皮了,拜师礼后,跟着桔梗、菖蒲一起学医识字。”

    陈皮很高兴的行了揖礼。“陈皮见过师父。”

    阿珩满意的一笑,看向另外两人。“我想收你们俩为徒,不过你们的年纪与我差得太大,我虽无所谓,但你们若是有芥蒂,可以作罢,但我会赠你们几卷医书。”

    拜一个年纪可以当自己女儿/孙女的人为师,着实考验心理承受能力,公孙岩选择了医书,阿珩挑了《千金方》、《针法》、《炎帝本草经》、《丹经》、《素问》、《苍子医案》等十余卷医术给他,其中大多数都是闻所未闻的书,是苍凛教给她,而她默下来的。

    其实,苍凛关于自身物种的认知没有出现问题的话,他会是一个比清更伟大的医者,阿珩一直都是这么觉得的。奈何已经歪了的自我认知是扳不回来的,尤其是苍凛还在这歪了的基础上修建起了完善的世界观,想扳正他的认知得先毁了他那已经无敌的世界观。

    药叟对阿珩说:“我不想再面对想要活下去的病人时,心里想救,却只能无能为力。”

    阿珩回答:“我所有的医道知识,若你能吃透,且病人不作死,那这世上除了少数疑难杂症,是不会有无能为力之感的。”

    药叟果断选择拜师。

    阿珩很满意,两个弟子,都挺正常的,应该能给三个孩子起个好榜样,至于自己,阿珩完全不指望,她很清楚自己某种意义上与苍凛是同类,拿她当榜样只会毁人不倦。

    暮春之月下旬,北地的雪仍未化,但已经不再继续下雪了,白川君为主将,华阳王姬为裨将,领兵三万出征,行动力惊人,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转战千里,灭蔡、邱、叶、林、庾五国,最终被堵在尧阳国。

    尧阳国不是大国,只能算是中等国家,国土面积约方圆六百里,面积虽不是大国,但人口很可观。紧挨着云梦大泽,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大小城邑加起来十二座,在这个人口分布极稀松的时代很难得。据说尧阳国原本的疆域比如今更辽阔,从君水到隐峰岭都在尧阳国版图之内,然而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先祖再有能力也架不住子孙无能,加之周边群雄并起,尧阳国的国土不断缩水,最终从方圆千里的大国变成了如今的中等国家。

    尧阳国这些年的日子颇为难过,西边是不断扩张的辰国,南边是同样在扩张的商国与青国,东边是中原霸主的齐国,经常倒霉的沦为大国博弈的战场,这一次也没能例外。尧阳国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南边是国家想北上,得经过它,东边的国家想南下或西进也得经过它,西边的国家想东扩与南下同样要经过它。百年来也是因此,尧阳国才得以延续至今,没有绝对的实力吃掉尧阳国之前,没有哪个大国会真的灭了尧阳国,很容易引起别国的注意,最终爆发大战。不过这一次辰国不打算继续留着这块碍眼的骨头了,能吃掉最好,吃不掉也要逼死尧阳王。

    虽然很多国家都看不上尧阳国在疫疾出手的事,但就这么让尧阳国被辰国给吞并也后患无穷,因此不论愿与不愿,周围的国家都相继出兵救援尧阳国,出兵的国家共十四个,共出兵三十万其中大国有商国、睢国以及齐国各出兵五万,别的国家离得远,还在赶路中,不然还会更多。得到消息时,阿珩深以为,白川君与华阳本事不弱啊,以三万抗衡三十万竟还未被灭。

    虽然本事不弱,奈何兵力着实悬殊了点,不想两位大将陨落的话,辰国必须尽快增援。增援的人选很快定了下来,现任宰辅云洛领兵十五万前往尧阳战场。

    出征前夕云洛来跟阿珩与三七告别。

    三七还不是很明白出征意味着什么,只当云洛是要远行。“早去早回啊,记得给三七带土特产回来。”

    云洛噎了下,还是没将出征所代表的真

    分卷阅读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