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也是讲心学——试融合《易经》和《

      无妄卦第二十五大畜卦第二十六

    无妄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七章

    大畜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十章

    无妄即无故意,无妄卦告诫人们要抚育万物、做事要合乎正道才能大吉大利。《道德经》上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万物自化。《道德经》认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事物的欲望会萌动起来背离正道,这时候就需要用“朴”来镇定它,那么天地万物将会自然安定。在心学看来,所谓的“朴”只能是良知。

    大畜,是大有收获的意思。大畜的卦像是太阳(乾)照耀于山中,寓意人应该像万物吸取太阳光一样了解前人的品德善行来培养自己。《道德经》以寓问于答的形式提出个人自我表现修养的指导思想:自身精气能不与形体分离吗?运气周身能如婴儿一样平和吗?心无杂念能像明镜一样一尘不染吗?爱护人民治理国家能够不用才智吗?面对纷纭的万物能够安静柔弱吗?明理通达能够不依靠知识吗?

    颐卦第二十七大过卦第二十八

    颐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五十一章

    大过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九章

    颐,是养生的意思。颐卦的养生之道不单是个人的养生还包括天地养育万物和圣人养育万民。颐卦告诫君子要谨慎言行和节制饮食,还认为人服从养生常理,即使危险也将吉利。《道德经》关于养生的观点可参考履卦,又指出养生过度反而会损害生命。天地运行和圣人养育万物都是无私的,这种广阔的胸怀,在《道德经》中是生命的长久之道。

    大过,是大得过了头的意思。《道德经》说到,积累达到满盈不如趁早停止,锤锻的很锐利不能长久守住,金玉满堂没有谁能保藏得住,富贵而骄就给自身种下灾祸。大过给人的启示,在心学看来,是中庸与节制。

    坎卦第二十九离卦第三十

    坎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四十三、七十八章

    离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二章

    坎,是水坑的意思。坎卦的卦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水坑,寓意险阻重重。水是柔弱的,它却造成重重险阻,坎卦饱含辩证法。柔弱胜刚强是《道德经》一贯的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离,是依附的意思。离卦的卦像是太阳天天升起,象征光明普照四方。《道德经》把能看见的常道叫做明,认为运用常道包含着的光返照内在的明,才能认识自我,并以智慧之光览照万物。在心学看来,只要此心光明,就不仅仅是在《道德经》讲的“塞其兑,闭其门”、“守柔”时才能光明,反之亦能光明。

    咸卦第三十一恒卦三十二

    咸卦和恒卦,《道德经》的对应章节为第二章

    交感是对立统一这个永恒规律的体现,“无”和“有”的交感更是万物的源泉。《道德经》更提出世界的六大对立统一: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人看到了对立统一这个规律,天地万物自然都是可以认识的。前后相互衔接是永恒的,因为对立面不断在相互转化。不过,对于“咸”及“恒”,《道德经》只讲了自然之理,忽略了道德之理。在道德之理中,交感的对立统一,是善恶。在心学看来,人性本善,人心包含着天理——道德之理,人心与万物交感亦是去感心中的道德之理。为善去恶,使身心日日新,便是恒。

    遁卦第三十三大壮卦第三十四

    遁卦,《道德经》的对应章节为第九章

    大壮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四章

    遁即隐遁,指的是君子隐退。《道德经》有“功遂身退,天之道”一说。

    大壮即大者强壮,大壮卦告诫君子行事要光明正大。大壮卦认为大者强壮也不能莽撞,不然就会被困。《道德经》上有这样的感叹:“道”广泛博大啊!左之右之无往不在。在心学看来,“大”不是之物质力量上的伟大,而是心的光明正大,所以圣人“终不为大”(指不追求物质力量上的伟大)所以“能成其大”(指内心的光明正大)。

    晋卦第三十五明夷卦第三十六

    晋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七章

    明夷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一章

    晋,是进取的意思。晋卦的卦像是太阳(离)照耀着大地,万物沐浴光辉。《道德经》认为圣人“常善救人,故人无弃人;常善救物,故物无弃物”。在心学看来,这个“物”并不应该是客观的事物、器物,而是“意之所在”,那么“善救物”、“无弃物”即为善去恶的“格物”而已。“救人”、“无弃人”中的“人”即自己,己立才能立人,己达才能达人。

    明夷,是内在光明的意思。明夷卦告诫君子治理人民要用外表隐晦内心明察的方法。《道德经》认为,举止行为有大德表现的人只追随于“道”,而“道”虽然表面是隐微幽暗的,内里却含有万物的本质,那本质甚至很真实还包含可以验证的内容。在心学看来,没有内在的光明,其它什么隐晦、明察都是幻觉。

    家人卦第三十七睽卦第三十八

    家人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十八章

    睽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章

    家人卦,认为人们在家庭要各尽所责,每个家庭搞好社会自然安定。《道德经》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是不是道被废除了,才会出现仁义;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谐,才会提倡孝道和慈爱?其实,仁、义、忠、孝都出于人的良知,道被废除、六亲不和正是良知被蒙蔽的结果。

    睽卦的卦像是火往上烧、水往下注,寓意万物形态各异才能各具有秉性而成物类,人类也是有男女两性才能生儿育女。《道德经》也同意万事万物的相对是统一的,却认为其中的道理远望而茫然不可知,永远存在而没有尽头,如“善之与恶,相去何若”(善与恶,距离又有多大)。在心学看来,知善知恶是良知,善恶要在心中衡量。

    蹇卦第三十九解卦第四十

    蹇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十三章

    解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一章

    蹇,是困难的意思。蹇卦的卦像是山上有水,寓意人行路艰难。《道德经》对“难”做出了这样论述:“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宁可把事情看得困难些,是指处理事情有充分的准备。

    解即解放,解卦和屯卦同样是有震(雷)和坎(水)构成,只不过位置相反。屯卦象征生命的产生,解卦象征生命的成长。《道德经》指出,“道”(屯)生育万物,“德”(解)畜养万物,物质构成万物的形态,形态构成万物的种类。可见,“道”与“德”这两种力量是统一的。

    损卦第四十一益卦第四十二

    损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四十八章

    益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四十五章

    损是减损,益是增益,两者是对立统一的。《道德经》用“损”、“益”去理解“为学”和“为道”,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在心学看来,“为学”可理解为“道问学”,“为道”则是“尊德性”。“道问学”日益是每日增进知识,“尊德性”日损是减得一心人欲,增得一分天理。另外,关于损卦的《道德经》解释可参考谦卦。益卦认为天地万物的增益是没有限量的,对此,《道德经》上说,“道冲,而用之弗盈”。

    夬卦第四十三姤卦第四十四

    夬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四、八十一章

    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四十二章

    夬既冲开、去掉,是决断的意思。夬卦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道德经》告诫人们,用脚尖站立不能持久,跨大步不能远行;自我显露不能自明,自以为是不能显扬,自我夸耀不能见功;自以为贤能不能当领导。《道德经》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简单来说,夬卦告诫人要谨言慎行,去掉造作。

    姤卦寓意阴阳遇合,万物繁荣生长。《道德经》对此加以解释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合即“一”,“道生一”不是说先有个道再生出一,而是一个逻辑过程,道作为万物的根本,也是“一”。

    萃卦第四十五升卦第四十六

    萃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一章

    升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十四章

    萃,是聚集的意思。萃卦告诫君子修理兵器,戒备以外的叛乱。《道德经》则认为,“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兵器以锋利便于砍杀为上等,但不要对此加以加以赞美。强化“兵器”是必需的,但并不是以战争、杀人为目的。

    升即上升,升卦的卦像是土中生木,寓意万丈高楼从地起。《道德经》发挥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