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夜思绪

      欧阳彧回到家后,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马上引起了母亲田氏的注意。“阿彧,今天医馆有什么事情吗?”

    “没有啊。”欧阳彧不想让母亲担心。“不可能,跟娘说说,是什么回事,说不定娘还能帮你,就是不能帮忙,也能帮你想想办法嘛,啊,告诉为娘。”田氏还在不依不饶。

    “娘,你说师父是个什么样的人?”欧阳彧其实也想问问别人的看法,但又不好说出医馆可能有大事发生。

    “你师父可不是个普通人,娘没读过书,也不知该怎么说好,但娘知道你师父的本事一定不止这些,你看啦,别的大夫要好久才能医好的病,他几天就治好了,还说什么没有治好,要别人注意这,注意那的。这是看出了病根,更绝的是他几乎是看看就知道了似的,这是高人啊。”田氏说这自己的分析。

    “是啊,师父看病的确是游刃有余,潇洒自若。”欧阳彧自己嘀咕。

    “怎么,难道是你师父不要你这傻徒弟了?”“娘!哪有总说自己孩子傻的。”“你还不傻,从小读书就那样,总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学好,你以后能有出息了,多是得靠文大夫的细心指导,你要不真是做了什么让文大夫不高兴的事情吧,这就和娘一起去道歉去!”说着田氏就过来拉欧阳彧准备出门。

    “娘!没有的事啦,我怎么会惹师傅生气,是师傅自己有事情。”

    “这样的话,你也不便去问就是,要是你师傅找你做什么,你做就是了,知道吗?”“这个孩儿自然知道。”“好了,好了,不说了,先吃饭。洗手去吧,一会儿你爹也关门回来了。”

    “这鬼天气,又要下雨了。”欧阳游一边进屋一边抱怨着快要下雨的天气。“开饭吧,我可是饿坏了。仁望,来,陪你爹我喝几口,呵呵。”“嗯。”欧阳彧也很自然的坐在了父亲的下手边。

    “隆隆!”一声雷鸣过后,下起了豆大的雨珠,哗啦啦的一大片,水珠顺着屋檐滴下,仿佛一道道小瀑布似地。“阿彧,今早上你小姨跟我说,她邻居的一个远房亲戚有个女儿…”田氏又开始了对儿子的教导。

    而欧阳彧一直想着师父和那少年卢居勇的事,母亲的话今天连应付都没有应付,还是他爹欧阳游出口接了田氏的话:“孩子的事,他自己清楚,你就不要瞎操心了。”

    “我吃饱了,回房去了,你们慢慢吃。”欧阳彧显然没注意到母亲的不悦。“你都快十八岁的人了,长的模样又俊,现在还是镇上有名的年轻大夫,却不娶妻,别人都说是我这个婆婆眼光高,看这个不好,那个不行的,阿彧,你不要让母亲难做啊。”作为母亲,田氏也想早点抱孙子。

    “自从那个路过的走了,你就没正眼看过几个女孩,那女的有那么好吗,那天也是这么大的雨,你淋了个透,病的像什么似的,要不是刚好你师父经过救了你,还不知道会怎样,你回屋好好想想吧,我也不多说了。”田氏说完就开始清桌子。

    “我还没吃喝好呢!”“吃喝吃喝,就会吃喝,孩子都这么大了,你也不急,你想你们欧阳家断后啊。”欧阳彧沉默地走向了自己的房间,隐隐地还听见了母亲对父亲的唠叨。

    “是啊,记得那天也是这样一个雨夜。”欧阳彧仿佛看见在这倾盆大雨中,一个懵懂的少年追着一辆即将远去的马车,死也不停的追逐的,终于,马车慢慢地停了。

    车边的窗帘被轻轻地挑开,都看不清车里面人的面容,同样也记不清里面人的容貌了,只听见一个决绝的声音道“欧阳彧,算了吧,你追不上的,我们不可能在一起。”“为什么,我们在一起很好的啊。”“不为别的,只是我不喜欢和你在一起。”“我有什么不好吗?”

    “唉!苼儿,你跟他说吧。”接着就听见一个刻薄的声音说道:“欧阳彧,你听着,你们欧阳家不过是个小城镇里面没落的寒门士族,现在更是做起了下等的商人做的经营,你虽然也读书,但你根本就不用心读,更不是读书的料,终难成大事。我家老爷给小姐找的人家,和你们家就有天壤之别,别人司徒家,是长安有名的书香门第,更何况司徒公子书画双绝,有状元之资,与我家小姐也早有婚约,我们寄居在这小镇,与你家是有往来,但那事绝对是你一厢情愿,我家小姐应该选谁,你自己日后也会明白,此一别,望君珍重!别再来打扰我家小姐。”

    车窗的帘子又拉上了,雕刻着精美装饰的马车伴着一声马的长嘶消失在了雨帘中,只留下懵懂的少年漫无目的的游荡在雨中,怅然若失,不知其所向,直至晕倒在地。

    当少年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男人一脸微笑,淡然地看着自己。

    “没事了,过两天就好了。”中年男子转身对一个泣不成声得妇女安慰道,旁边一个和少年相貌相似的中年人楼住她,微微的点了点头。“都怪你,都怪你,就因为你家的什么破规矩,你不能仕官,只做这么个小买卖,到现在,却连累了我儿子。”那妇女抱怨了几句,还是无力的哭倒在那人怀里。“没事了,孩子不是醒了吗,会好的。”

    两天后,那少年从床上下来后就听见妇女的训话:“还不快给你恩人跪下。”那少年似乎是想也没想就“扑通”的跪下,“咚咚咚”连着三个响头对着那微笑的陌生中年男人磕了下来,中年男人神态自若,刚要扶起这少年,这少年又“咚咚咚”连着三个响头。

    众人正待疑惑,陌生中年人仔细地看着少年的眼睛,轻叹了一声“也罢,就收了你吧!”从此,少年就跟着这一袭青衫的中年人学艺。

    开始只是记住普通的医药,什么病用什么药,慢慢的,又要学五禽戏,说是既能强身,又有帮人的用处,少年虽说将信将疑,但还是努力的学习。

    可能是少年天性适合学医,也可能是少年想证明些什么,青衫中年人发现少年进步之快难以想像。一年后,少年几乎学会了他所有的医术,但这时的青衫中年人想交给少年的绝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医术而已。

    一天,他叫来了少年,讲了华佗的故事,少年虽然知道,但还是认真的听着,“华大师的青囊中其实另有一册密录,经过华氏几代弟子的改进与研究,终成一册《华氏秘传》。”

    少年听后追问道:“既有此书,何不传于世人?”青衫男子的回答是:“此书开篇语是‘此册有违天道,非常人可习之’,里面记载的密术之强,你是怎么也不可能想象的到的。是故世间只能是少数或者说是一两个心正之人才可以修行此密卷,等你学了之后你就会明白了。”

    此后两年,少年修行《华氏秘传》,里面居然是不少关于内功心法的修行,少年本以为自己学会了上层武功,但青衫中年人却微笑着告诉他不是,因为凡是练了《华氏密卷》的人,其内力只能是用于《华氏秘传》等医学典籍中内记载的医疗用法,而在一般的武功上面,这种医用的内力是没什么用的。

    不过这种内力却是比一般修炼武功的人的内力要强的多,只是可惜练了《华氏秘传》的人,内力虽貌似深沉,但是却不能用在武学上。唯一能用于的武功也就是华佗大师创的五禽戏,不过多是用来强身健体。少年听后既有一丝失望,也有是一些的释然,心想,“那就好。”但是却是忽视了他师父的话似乎还没有说完的东西。

    “隆隆!”又是一声闷雷,惊醒了深陷回忆的欧阳彧。心想母亲总是催促自己找个好女孩,可是哪有那么容易。也许是很容易,但对自己太难,不是自己还在恋着那个连样子都记不起的女孩,而是自己少了一份自信,总觉得自己应该再好一些,再好一些,避免让噩梦重演,又一次的心碎,陷入黑暗。

    欧阳彧轻轻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师父那边怎样了,我至少也应该尽一份力,以报师父再造之恩。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这雨也该过去了,明天就要放晴了。”

    “雨快停了。”一个身着黑袍子,带着斗笠的人低沉的对前面带路的卢居勇说道。“嗯,是的,先生,前面就是天心医馆了。”卢居勇看来更注意路程,“您得快些,天亮前我们必须离开。”“我知道”黑袍人大步地走过了青石路,向着天心医馆前进。